剪一束清明柳,却难寄相思,
心中那些哀思和怀念,
那些想要倾诉而未曾说出的话语:
“你在远方,还好吗?”
在清明来临之际,
五位佛山市民将这份思念化成一封书信,
告慰远去的亲人。
夫妻缘、父子恩……这些真挚的情感,
在经历过岁月洗礼后没有磨灭,
反而愈发真挚……
▼
(点击观看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619dm0bsf&width=500&height=375&auto=0
妻子追忆因公殉职的检察官丈夫
▲妻子谭笑珍反复朗读写给丈夫的信。图/佛山日报记者 李想 摄
(向上滑动启阅)
“约好白头到老,你却不辞而别”
阳光灿烂,树影斑驳。可惜,“烧鸭”的波记再也看不到了。“烧鸭”是禅城区检察院检察官苏少波给妻子谭笑珍的昵称,“他知道我不喜欢吃烧鸭,故意这样叫我。”谭笑珍也极少直呼丈夫的姓名,而是以亲昵的“波记”取代。摊开信纸,她给因公殉职的丈夫写下第一封信。伉俪情深,相伴意长,融入字里行间。
如今仅剩母子俩的家里,仍有很多苏少波的影子。一摞摞的荣誉证书,按年份整齐地摆放在电视柜下。这是谭笑珍去苏少波办公室整理遗物时带回来的。
“他很少说自己拿了什么奖,我从来不知道他有这么多荣誉。”在侦查监督科,苏少波是办案最多的检察官,9年间办案量达2519件,院里每年评比先进人物,他的票数都稳居前三,但他却连续几年让出荣誉,把机会留给年轻人。
丈夫留下的一箱书和一张黑白工作照,谭笑珍舍不得扔。想他的时候,她就把书翻出来看看。
南来北往,携手扶将,共结连理20多年,苏少波是个模范丈夫。工作再忙,他也会腾出时间分担家务,炒得一手好菜。谭笑珍的手机里还保存着三年前夫妻俩去大连旅游的照片。年轻时两人经朋友介绍认识、恋爱,得知她喜欢拍照,苏少波特意去学习摄影。旅游的照片由他一手包办。回忆起以往的幸福瞬间,谭笑珍爽朗一笑,忽而又陷入低落,“波记打算今年休年假带我去旅游,可惜无法兑现了。”
苏少波离世后,家里的重担落在谭笑珍的肩上。小到换灯泡、修水龙头,大至照顾病重老人。前段时间,三个老人接连病倒,谭笑珍服侍床前,两个月体重降了20斤。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儿子好像一夜间成熟了,主动包揽了家里的脏活、累活。
“我们约好白头到老,你却不辞而别……”谭笑珍用布轻轻擦拭着丈夫的遗像说,家门口的路边新开了很多花,如果他能看到,该有多好。
逝者生平
苏少波(1963~2017),禅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2017年9月1日因突发疾病猝然去世,倒在坚持了31年的岗位上。今年1月,苏少波被广东省人民检察院追记个人二等功。
怀念牺牲的警察父亲,儿子写信诉衷肠
▲张善锦写下对父亲的思念。图/佛山日报记者 林嘉慧 摄
(向上滑动启阅)
“我会接过您手中的枪”
“爸爸,我好想您!”清明前夕,16岁的张善锦伏在书桌前,写下对爸爸张承志的思念。他的书桌上摆着一个相框,里面镶着爸爸的警号。张承志似乎从未在家人的心里离开过。
妻子陈婉妍将他的照片和警号摆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想念时就拿来看看。“以前家里无论大事小事,他都照顾得很好。他走了之后,我才学会怎么交水电费、燃气费。”在陈婉妍心里,张承志是担当的代名词。她记得,三年前,自己正在备考社工证,不慎扭伤了脚,无法走动。张承志每天背着她从没有电梯的四楼爬上爬下,直至她顺利完成考试。
几个月前,陈婉妍收拾房间时,发现丈夫留下十几本公安大学的学习书籍。儿子张善锦不舍得扔掉,将它们搬到自己的书柜,以此激励自己努力学习。
“做人要诚实,要吃苦耐劳,这是您经常对我说的,我现在还记忆犹新。在假期里,我发现了您藏起来的大学毕业证书,以后我也想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张善锦将父亲生前的谆谆教导珍藏在心中,“爸爸常常帮助身边的人,我为他感到骄傲。我想成为像他一样的人。”
在张承志的追悼会上,张善锦在告别父亲时,提出一个愿望,希望保留爸爸的警号,等将来自己考入警队,接过爸爸手中的枪,延续“人民警察”的荣耀。时至今日,提起父亲,张善锦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我已经上高一了,上学期还当了班长,参加了许多活动。”虽然未来的路再也听不到父亲的谆谆教导,但张善锦暗自下了决心,坚定地写下心中的梦想,“爸爸,我会努力的,照顾好妈妈,好好读书。将来我会接过您手中的枪,继续您未走完的路。”
逝者生平
张承志(1975~2016),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警察,从警21年。2016年1月,他在巡逻途中突发疾病倒下,后被确诊为重症胰腺炎。2月24日,经全力抢救无效牺牲。
儿子追忆见义勇为牺牲的父亲
▲邓文彬朗读写给父亲邓俊成的信。图/佛山日报记者 张少鹏 摄
(向上滑动启阅)
“您是我最值得学习的榜样”
如果您还在,今年48岁了,还会开公交吗?如果遇到歹徒,您还会挺身而出吗?当身边的公交车飞驰而过,21岁的邓文彬时常会这么想起。
父亲邓俊成牺牲13年了,拍于10多年前的全家福扔摆在家中显眼位置。悲伤不曾远离,它只是被岁月碾碎,就着日复一日的思念,尘封在心底。
“他一直都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回忆起丈夫,妻子黄惠婵搓着手,努力不流出眼泪。她说,丈夫向来仗义执言,见不得歪风邪气,出事前曾两次英勇擒盗贼。“家里很支持他的正义之举,只是每次我都提醒他注意安全,想不到真的出事了。”
除了勇敢,邓俊成留给家人更多的是忙碌的身影。自2002年做公交司机后,邓俊成便很少休假,每逢节假日总是坚守岗位。
“家里离公交站场远,他平时很少回家,多数时间住在单位宿舍。”邓文彬记得,每次父亲回家之日,他都会等到深夜,期待他带来一个小蛋糕,“如果休假,他还会骑车带我出去玩,在人群中将我驮在肩上。”
在没有父亲的日子里,母亲黄惠婵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给予孩子母爱和父爱。她教儿子要有“不抱怨生活”的平常心,让他学会父亲的善良和脚踏实地。
“您一直是我最值得学习的榜样。”在读大专的邓文彬目前在一家公司实习。即将踏入社会的邓文彬说,自己未必能够有父亲“路见不平一声吼”的勇气,但心中始终坚持着“绝不能做坏事”的底线。
“爸爸,请您放心,我和妈妈过得很好。”邓文彬期望像爸爸一样尽快挑起家庭的重担,让母亲像以前一样笑得开心、幸福。
逝者生平
邓俊成(1970~2005),236路公交车司机。2005年2月27日18时许,三名扒手在公交车上扒窃。邓俊成赤手空拳与小偷搏斗,被刺数刀壮烈牺牲。当年9月,邓俊成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子承父业,致敬身为陶艺大师的父亲
▲黄志伟在信中讲述父与子的艺术传承故事。图/佛山日报记者 周龙凤 摄
(向上滑动启阅)
“您是我最高的艺术楷模”
“您熟悉的面容和经典的作品,就像陶土的味道一样,在我的生命中无法挥散……”去年1月25日,80岁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石湾陶艺家黄松坚走完了自己的艺术人生,但其60多年来专注石湾陶艺传承创新的匠心精神,让同是陶艺家的大儿子黄志伟铭记于心。父与子的艺术传承故事,在黄志伟致已故父亲的信中慢慢浮现。
在父亲的潜移默化下,从小就喜欢画画的黄志伟渐渐喜欢上陶艺。1983年,黄志伟参加石湾美陶厂陶塑培训班,进入美陶厂上班。“我们在同一间创作室,我坐前一排,父亲坐我后一排,一坐就是21年。”黄志伟直言,父亲的言传身教让他受益匪浅,俩人合作的《春夏秋冬》等作品被誉为石湾贴塑陶艺里程碑式的经典之作。
对黄志伟而言,父亲既是慈父,又是严师。因为父亲的鼓励,工作多年的黄志伟23岁时考取广州美院,重返校园学习。2004年,已是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的黄志伟想出去闯天下。父亲以自己的开明支持黄志伟:“你自己的路自己选择,无论是去是留,我都支持。”
“父亲从不会用自己的观念逼迫我修改我的作品,反而鼓励我保留自己的特色,同时在我忽略的细节中不吝传授经验。”因为如此,黄志伟的创作从不拘泥于条条框框,他尝试把中国画的笔墨线条“十八描”技法,融会到陶艺创作中,发明了石湾陶艺新技法——线塑。
“父亲,您是我最高的艺术楷模,您的爱和精神将会陪伴并激励我的一生。”黄志伟表示,就像父亲说的一样,他们这一代人、还有下一代人都要为石湾陶艺做实事。
逝者生平
黄松坚(1940~2017),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2017年1月25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儿子缅怀成为器官捐献者的父亲
▲小霍在信中述说对父亲的怀念。图/佛山日报记者 周龙凤 摄
(向上滑动启阅)
“这是您留给世界最后的善意”
时隔近一年,说起因突发脑溢血离世的父亲,儿子小霍仍不停说“太突然了”。去年5月,57岁的霍卫广在上班期间突发脑溢血昏倒,再也没有起来。谈及器官捐献,小霍直言这是热心肠的父亲留给世界最后的善意,以后他也要像父亲一样做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帮助他人。
“爸爸救不回来了,但他的器官还活着,如果捐献出去能救回别人,那也相当于爸爸的一部分还活着。”在医院确定无力回天后,小霍就和亲友们商量捐献父亲的器官。尽管有反对声音,但回忆起霍伯的为人,大家最终一致认为霍伯肯定也希望自己的器官可以帮助到别人。
“我爸是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人,特别豪爽、仗义。”霍卫广一直是同事、朋友口中的热心肠。小霍回忆,从事机械维修的霍伯,只要身边亲友有需要,他都是第一时间赶去帮忙。“所以我相信,我爸爸会支持我帮他做的这个决定,他是含着微笑离开人世的。”经医院评估,霍伯最终捐献一个肝脏、两个眼角膜。其中肝脏在捐献当天就被成功移植,挽救了一名患者的生命。
回忆起父亲,小霍泪中带笑,“人终归有一死,但死后还能帮助别人,继续让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留在世上发光发热,我觉得特别棒。”小霍说,他也打算效仿父亲,去医院签署一份器官捐献协议,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让生命的价值得到延续。
“爸,您完成了做父亲的职责,可儿子却有太多的心愿无法实现,我想您活得更好、更健康。”在写给父亲的信中,小霍说,如果有来生,希望他们还能再做父子。
逝者生平
霍卫广(1960~2017),禅城石湾居民,2017年5月突发脑溢血送医抢救无效,成为器官捐献者,成功捐献一个肝脏、两个眼角膜。
纸短情长,唯爱永恒。
希望这五封穿越时空的信笺,
能够抚慰每位经历过失去亲人的职工,
在缅怀中激励前行!
更多资讯
推荐阅读
精彩回顾
来源 | 佛山日报
编辑 | 佛山新闻网 梁洁仪
“佛山工会”评论功能已开通
欢迎戳文末“评论”留言吐槽调戏工会君
✬分享这篇文章到你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