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七月七日 鲲鹏展翅 告慰英灵 勿忘国耻

2016-07-07 央视军事

就在今天上午,第一款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军用运输机“运-20”的记者发布会在成都隆重举行,多家媒体对此都争相展开了报道,也有无数国人对“运-20”表示了强烈的关注,全国人民共庆这款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飞机研制成功并正式投入使用。


然而,在我们庆祝之时,也别忘了,也正是在七十九年前的今天,中华大地上爆发了一起震惊中外的事件,中华民族的百年浩劫由此而开始……





“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驻扎在我华北地区的军队在未通知我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举行所谓军事演习,之后又借口一名士兵 ”失踪“,要求进入北平宛平县城(今北京市卢沟桥镇)搜查。


一再暴露其狼子野心的日本帝国主义军队在深夜提出进城这样的无理危险要求,我国守军自然不会答应。在无理要求遭到拒绝后,日军遂炮轰宛平城,开始向我国守军发起攻击,中国守军被迫奋起抵抗,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名“卢沟桥事变”。


亲历者的回忆

29军37师219团三营十二连老兵马步先在晚年回忆说:“1937年6月开始,日军就没日没夜地演习,有时就在宛平城边演习攻城,闹得我们白天晚上不敢脱衣睡觉,当时三营的主要武器是大刀,我们手里拿着大刀,刀片儿都攥出水了。“


219团三营营长金振中在日后的《卢沟桥抗敌经过》中写到:“7月7日夜10时许,忽然听到日军演习营地方响起了一阵枪声。少顷…… 日方说他们的一名演习兵被宛平城内的中国军队捉去了,他们要进城搜查……“


110旅旅长何基沣曾撰文回忆:”7日拂晓,日军向县城开炮,步兵逼进城根,担任守城的我旅第219团立即予以还击, 日军没有想到我军竟敢反击,伤亡甚多。第二天日军不攻城了,要求讲和。10日至15日又几次攻城,都被我军击退,17日以后又要求讲和。就在几次讲和期间,日军从山海关外调队增援,到部队调齐,又来进攻,日军田代司令官乘马到丰台视察阵地,被我军击中。”


不要只记得“七月七日”

7月7日只是事件的起始点,因而被人们广为记住。但事实上,整个“七七事变”远远不止7月7日一天这么简单,而是持续时间长达近一个月,期间中日军队发生数次激烈程度不等的交火。


战斗真正趋于白热化始于7月8日凌晨,日本军队于7月8日凌晨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奋勇抵抗。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余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日军的进攻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军见占领卢沟桥的企图实现不了,便玩弄起“现地谈判”的阴谋,一方面想借谈判压中国方面就范,另一方面则借谈判之名,争取调兵遣将的时间。


7月9日、11日、1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与冀察当局三次达成的协议,都被卢沟桥时断时续的炮声证明是一纸空文。“现地谈判”使日军赢得了增兵华北的时间,但它却蒙蔽了冀察当局的视线,迟缓了第29军部兵应战的准备,给平津抗战带来极大危害。到1937年7月25日,陆续集结平津的日军已达6万人以上。


26日下午,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守军于28日前全部撤出平津地区,否则将采取行动。宋哲元严词拒绝,并于27日向全国发表自卫守土通电,坚决守土抗战。同日,日军参谋部经天皇批准,命令日本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动攻击,并向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下达正式作战任务。


1937年7月28日上午,日军按预定计划向北平发动总攻。第29军将士在各自驻地奋起抵抗。然而日军此时已依靠谈判拖延的时间从国内调来了大量军队,并且装备有大量先进重型武器,29日北平失手,30日天津沦陷。至此,“七七事变”结束,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开始。


日方“失踪士兵”真相

日本谎称失踪的那名士兵实际上确有其人,“失踪”也确有其事,那名士兵名叫志村菊次郎,是一名二等兵,因拉肚子去解手而离队,返回时在黑暗中走了相反的方向,因此延误了归队时间,20多分钟(一说约3小时)后悄悄归队。


尽管如此,这确有其事的“失踪”也无法作为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的理由,只是这名士兵的无意举动碰巧成为他们借题发挥的借口。在“失踪”士兵归队后,日方故意隐瞒不报,依旧蛮横无理地要求我守城部队退出城外5公里,以便日军进城调查“失踪”士兵,并不断将事态扩大化严重化。可见,日方其实处心积虑,早有预谋,刻意而为之的。



七十九年前的那场硝烟已经远离我们,中华民族殊死抗争的精神却永不消失。


如今祖国富强,人民安康,军队和国防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再也不是百年前那个贫弱交加、苦难深重的东方古国。


今天我们欢庆运-20的入列,用这样的实际行动,相信是对先烈们的英灵最好的告慰!




猜你喜欢


©央视军事

更多资讯在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