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医人物丨黄伟:为学无遗力,工夫为初心
开篇语
他师承两代重医骨科专家,继承的不仅是老师们的知识、思想,还有他们的品格、风范。在专业领域,他惟善惟勤,刻苦耕耘。身为一名教师,他浇花浇根、育人育心,立德树人,树立起学生们的“从医初心”。
他是2019年首届钱惪名师奖获奖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主任黄伟。
科研+临床 两手都要硬
2019年8月24日,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换届选举成立大会在大连举行,174名专家经民主程序推举为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会议投票选举出56位常委和18位副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英泽接任新一届会长,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主任黄伟当选副会长。张英泽会长为他们颁发了聘书。
黄伟,博士后,博士生导师。1991年本科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专业,其后在重医大附一院完成了硕士和博士的培养,师从李怀先教授、安洪教授两位著名专家,2002年,他作为我校优秀博士荣誉毕业,并参加了日本研修的入学考试,2003-2005年,在日本冈山大学完成了博士后的深造。
黄伟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治学,始终耕耘求索在骨科科研工作的第一线。他精准把握当前学科发展的热点、难点,成为学生和科研团队前进道路上的领头羊,他不断进取,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黄伟指导参加了2项国家863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10多个省部级课题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40多篇SCI论文;申请专利17项;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卫生部国际合作司恩德斯医学科学技术杰出青年医师奖;获首届“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获“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首批医学领军人才”称号;担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评审专家;主译、主审、参编多种骨科学著作,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thopaedics》;《The Journal of Arthroplasty》、《Th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中文版编委;《PENCIL Publication of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s》、《中华创伤杂志》编委及多个杂志编委。
谈到黄伟的临床工作,年初,一则新闻在骨科业界火了一把。
经过他的手术,111岁的骨折老人当天就站了起来!
2019年2月25日,附一院骨科为一位111岁的老人实施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小时50分钟后,在手术恢复室,老人在医生的搀扶下站了起来。
出生于1907年的唐婆婆已经111岁了,有严重的骨质疏松,因右侧髋关节处股骨颈骨折住院。想到唐婆婆年纪太大,保守治疗很容易产生感染风险危及生命,附一院骨科团队最终决定为唐婆婆置换右侧的髋关节。黄伟在唐婆婆的右侧髋关节处开出了一个只有8厘米左右的通道,利用微创技术帮助她置换了髋关节,整个手术过程只有30分钟。随后,唐婆婆被送入了手术恢复室。手术完全结束后5分钟,唐婆婆就已经开始恢复意识。10分钟,唐婆婆睁开了眼。麻醉科医生开始与唐婆婆交流,“你叫什么名字啊?记得自己多大年龄吗?”躺在病床上的唐婆婆睁开眼,“我111了!”
中午1点钟,骨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的医生在多次查看唐婆婆的心跳、血压等各项指标后,发现她恢复得不错。随后,医生们查看婆婆的肌力情况,一直不停询问唐婆婆的感受,“身上有没有哪儿疼……加油,您试试站起来!”最终、唐婆婆扶着支架站立了起来,她自己都有些不相信,手术当天居然就站起来了。
“不出意外的话,她一周以内就能达到康复指标出院。”黄伟对媒体介绍,经过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营养科、药学部、康复科等多科室的加速康复协作,目前,骨科的手术病人都比传统手术病人的康复周期要快上一倍。
感念师恩 传薪继火
上好医学生的“第一堂课”
从1991年受聘为助教起,黄伟就开始了他长达28年的骨科临床教学工作。
作为教师,28年来,他始终奉行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治学严谨,为人师表,在骨科临床教育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2014年获“优秀研究生导师”,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获“受学生好评教师”,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获“受学生好评教师”。
黄伟和他的学生们
谈到做老师,黄伟一下回忆起对自己人生影响至深的两位重医老教授。
黄伟的硕士导师,李怀先教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附一院骨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四川省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学会脊柱脊髓损伤西南分会常务委员,《重庆医学》杂志编委等。
在研究腰腿痛上,李怀先教授创造《侧路腰硬脊膜外前腔穿刺术》,用于腰硬脊膜外前腔造影和注药,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在中华骨科杂志上,发表《侧路腰硬脊膜外前腔造影术》,获得重庆市、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发现腰椎骨外骨纤维管解剖结构,提出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综合征。参加编著及编译的骨科专著有《脊柱外科手术学》,《临床外科理学诊断》等六本。在各类杂志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在骨折内固定疗法研究方面,已形成系列研究,发明《髓内分叉骨折固定器、钉》,获得中国专利局发明、实用新型两项专利。其学术、科研成果具有国际性,在全国产生过很大影响。
李怀先教授治学极为严谨,作为他学生的黄伟至今记忆犹新。李怀先教授将自己每一个病人的资料,有没有咳嗽、有没有摔倒……所有的片子和记录都保存极为完整,随时取用、如数家珍。他身上洋溢着强大的人格魅力,“能够和每一位病人交朋友”,在工作中,实事求是的对待和关心病人。在李怀先教授身上,黄伟学到了如何严谨治学、怎样对病人负起身为一名医生的责任。
黄伟的博士生导师安洪教授曾任附一院骨科主任,是全国医德标兵,耄耋之年依然活跃在临床、科研工作战线上。
安洪教授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参与专著20多部,多项次获得部、省、市、区优秀教材、科技成果、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並拥有3项发明专利。他先后应邀出席澳大利亚亚太骨科会议、亚洲骨科会议、欧洲骨科会议,出访美国斯坦福大学、出席67、68、70届美国骨科学会会议,他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国际知名杂志刊载和收录。他担任了国内9种医学杂志的编委、常务编委或副主编。还兼任中国科技专家咨询中心专家委员、中华创伤学会常务委员、中华科普学会委员、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学会委员,及重庆市骨科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他还有主任医师、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 、全国医德标兵、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重庆市名医等。
安洪教授热爱生活、热爱治病救人的医学事业,他的同事们、朋友们评价他为人真诚,谦虚慎行,刻苦努力,严于律己,处事低调,对学生关爱有加、时刻不忘勉励自己的学生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黄伟语带崇敬的说到:“安洪老师在学术上非常的追求完美,并能够时刻掌握学术上最新的动态,这是很了不起的,很多人五六十岁都不学习了,安老师80岁了,还不断在学习,看见了好的文献还发给我,他希望自己在学术上不会落伍,永远保持先进的理念。”
老师们以身作则,给黄伟的教育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如今的他,也正在尽力将他从老教授们那里继承的精神传统更好的传递给下一代的重医学子。
黄伟常说,德不近佛者不能为医,老师要着重培育医生的道德观,不然未来的医生们无法真心的关心病人,治疗病人。
他告诉学生们,务必重视作为医生的职业道德观培养,要懂得医生应该怎么去对待病人、关心病人、为病人服务,排在第二的才是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
——我可以问心无愧的告诉我的患者,我对你的治疗方法和对我的父母、我的亲人是一样的,只要我认为这个方式是对的,是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最专业的。当我这样对病人说的时候,病人也愿意给予我最大的信任。
——不可否认现在中国的确存在急功近利、医德缺失的医生,但我们做老师的,如果能从学生进校一开始就告诉他们,要有作为医生的自豪、骄傲,更要有身为医生的责任感,那么这种情况肯定会减少。
“开学第一堂课”ppt截选
您希望通过开学第一堂课传递给新生们什么?
——首先,我希望通过这一堂课让孩子们认识到什么是身为医生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这是做医生基本的底线和要求。其次,我希望他们通过这堂课大致了解目前骨科主要做的是些什么,国际上关注的热点是什么,让大家对这个专业有一个基本了解,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一名上过黄伟课的本科生回忆“他的课上没有讲很多很基础的内容,而是在如何成为一名医生的道路上给我们启发。”
坚持十几年不间断的学习读书会
每个星期四,黄伟带所有在读研究生都要参加他所主持的读书会分享会,每次有三个人在会上以PPT的形式讲自己的实验、最近学习的东西和想分享给大家的知识,黄伟会在会上对大家的研究进行点评,并给学生们分享他最新获得的专业资讯。
他会对每个做报告的学生逐一进行点评,“黄老师对于学术要求很高,在很小的细节上都非常的认真”“做得不好、不认真的,要被骂,有个师兄因为做的不够仔细还被骂哭过。”“我们开读书会往往特别紧张,特别怕准备不够表现不好”他的学生反应到。
黄伟常常跟学生回忆自己的从业经历,回忆那些长时间晚上做研究到两点才入睡,第二天还要查房的时光。“觉得老师回忆起这些历史的时候,表现出的是极大的快乐、骄傲和自豪。”他的学生讲到。
他对于学生的培养遵循“高标准、严要求”。因自己经常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能接触到全国甚至全球最优秀的研究大牛,他对学生所做的材料往往表现出“不满意”或者“不够满意”,总能提出很多问题、指出各种不完美,长此以往,学生们养成了不断追求自己“目前不能企及的高峰”心态。
他的学生笑谈,黄老师经常说,在目前同学们的研究阶段,定下的这些目标都不会困难到绝不能完成,只是要看自己有没有毅力。
目前,黄伟以再生医学、生物材料及应用,生物力学和人工关节为专注点,孜孜以求,勇于攻关。作为课题负责人指导研究生及青年医师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作为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指导研究生及青年医师发表多篇SCI,最高IF8.45,CSCD60余篇,2016年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膝关节韧带生物力学试验仪” (专利号5552465),作为副主编编制“5+3”医学整合课程教材《运动系统疾病》(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出版)。
怀抱探索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热情
医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科技进步的学科,黄伟将自己在常年的临床教学中思考的问题和经验与时代的前沿科技相结合,提出了以骨科教学机器人来提高骨科临床教育效率的教学方法改革课题。
当前,主流的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仍然采取传统教学模式,体现为临床实习过程中形式仍以讲授式教学为主,主体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课程陈旧、枯燥、抽象,并且单一和相对孤立。如此教学模式的缺陷是只重书本知识不重实践、只重记忆不重能力、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更新速度慢并且与临床脱节。近几年出现了CBL、TBL等新的教学模式,但仍不能完全改善现阶段骨科学教学资源较为单一、缺乏新颖性及参与感等问题,导致培养学生对疾病诊断、影像学资料理解及分析和理解不够,出现临床实践和理论脱节的现象。
医学是一门实践的学科,随着人工智能的诞生和发展,我国已经开始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对于弥补当前教育存在的种种缺陷和不足,推动教学现代化和教育发展改革进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黄伟认为,骨科是一门实用性强、渗透深、普及广和发展最快的学科,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将会进一步促进骨科教育领域的进步。
为让学习者真正从多维角度全方位地认知、掌握以及拓展相关骨科疾病与骨科临床操作技能,重医附一院骨科在培养研究生及年轻医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均做出了重大更新与改革,真正将人工智能融入到骨科日常教学中。附一院与进化者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深度合作,将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合成等AI技术与骨科医学知识结合,研发了骨科教育领域的智能机器人。已经在该智能化平台建立了骨科疾病教育宣讲、围手术期教育、科室漫游等智能模块。骨科教学研究团队正在完善骨科和多学科交叉知识库、虚拟检查和操作、病例资料库、课程中心和个性化考核等智能模块。
黄伟希望通过综合各种案例的骨科机器人,把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更多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在场景教学中更多科学互动,能够学得更好。
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差次不齐、实践锻炼太少等问题,他希望通过机器人案例教学,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不同需求定制学习方案,随着能力评估后作出适应学生本身的水平的教育,而通过反复教学,可以以比书本更有效的加深学生的记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学到更多。
目前,该项目获批重庆市教委的重点项目,正进入学生分组实践研究过程中,有望进入临床实习学生的教学流程。未来,将有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了骨科和多学科知识库,为教学过程的个性化、交互性的实现奠定技术基础,极大提高教学效率、质量和针对性。
策划:党委宣传部 教务处
相关资料:第一临床学院
撰稿:蔡雨齐
编辑:黄泳琪
往期热点
(视频 +美图)用青春献礼祖国!学校隆重举行2019级本科新生军训结训暨开学典礼
全球评选十人丨我校程崇杰博士荣获WFNS2019“全球神经外科青年医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