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医人的“三下乡”丨中医药学院“赴黄精村‘红色基因’青年振兴”团队


为切实落实让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要求,积极响应“新医科、新农科”政策方针,7月7日,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赴黄精村‘红色基因’青年振兴”团队来到重庆市潼南区上和镇团山村。组织开展采收烘干枳壳、观测黄精种植、共建流动暑期学校、中医药义诊等活动,参与道地中药材种植加工,开展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劳动实践,深入了解团山村中药材立体种植技术枳壳产出加工过程,践行“把科研放到田间,把论文写在大地,把技术送到地头”的宗旨,将实践育人融入青年教育,培养实践能力


专业教育劳动教育相结合

扎实推进实践育人



潼南区团山村种植了3000余亩枳壳和黄精,在枳壳种植园内,成片的枳壳树郁郁葱葱,绿果挂满枝头,一派丰收的景象。团队从2018年第一次来到团山村已经见证了无数批枳壳的生长与结果,今年的枳壳丰产,预计较上一年度增产50%。他们再次加入村民们参与采收和粗加工。





 

在40°高温下,团队成员与村民结对帮扶开展劳动,村民张德民教学生如何正确采摘枳壳:“一只手固定树枝,另一只手轻轻扭转枳壳,保证没有留蒂,否则会造成残枝,影响来年的挂果量”,学生们按照要求采摘装袋,并且保证每棵树采摘留果率小于2%。



团队来到新嘉艺农业公司的枳壳加工工厂参与新鲜枳壳剪切与烘干。“一测直径二数果槽三测重量”,带队的中药学教授何先元拿起测量仪,开展枳壳的基础数据测量。成员们纷纷将剪切好的枳壳统一放入篮中,推入烘干室,开始枳壳粗加工。



把科研放到田间

把技术送到地头



何先元教授数十年来行走田间地头,帮扶道地药材种植。他说:“我们要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学生应该在社会实践中感悟中医药的魅力,既要有学校专业教育的小课堂,还有走上田间地头开展的社会实践大课堂。”


参与此次实践的学生表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相比于课堂上的平面图片,一线的育种采摘制药劳作让他们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针灸推拿专业李红蕴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田间的劳作让我看到在课本中学到‘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枳壳,是长在田间不起眼小树上,在实验室中看到的‘外果皮棕褐色,内藏果实’的枳壳,是由绿色酸橙加工而来。”

“通过几天采摘和加工,让我萌发想要发明集精准采摘、探测、防护功能一体的枳壳采摘器的想法。我将利用暑假查询资料,把想法化为实际成果。”2020级中医学专业张露予说。

团队始终坚持在田间地里长干,将实践育人与科研育人相结合,利用好“互联网+”“挑战杯”等竞赛活动,不断进行科研,促成科研成果的应用和实践,该团队取得了本年度重庆市挑战杯金奖的佳绩。



聆听团山故事,感受团山情怀

与人民建立血肉联系



作为一支由党员积极分子组成的团队,队员们在听团山村村书记讲述乡村振兴故事中,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数十年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决心毅力;了解到村委通过修建道路、发展中药材种植、规范养殖业提高农民收入,打开的“增收路”的历史故事;看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的纯净星空;在与乡亲一同劳动生活的环境中,体验到质朴的乡情和基层医疗的现状。青年学子们坚定信念,把人民群众对医疗的需求当做己任,增知识长才干,为中国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学院党政高度重视

共建劳动实践基地



中医药学院领导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积极探索具有实践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学院党政高度重视本次三下乡活动,党委副书记杨志强、副院长唐成林教授专程来到团山村探望团队,对帮扶团山村开展医疗会诊、积极推进乡村医生技能培训和中药材产学研合作进行探讨,同时前往枳壳基地考察了黄精种植和枳壳采收的情况。在潼南县团山村建立“青年筑梦基地”。





本次活动是中医药学院产学研医协同“药物研发链”劳育项目的启动环节,后续学院还将有药材干燥、炮制、产品研发等一系列环节,为助力团山村乡村振兴贡献高校力量,推动中药材产业种植与产业链的发展。此次枳壳形状特征的测定和质量检测,也是为后续培育新品种做好准备工作,为延长产业链做好调研报告。“团山村,团山情”,真诚的口号将一直伴随该团队,不断行走在田间里枳壳傍黄精地里,用青年学子的汗水与青春,为团山村的发展献力,为中药材的发展添彩!



来源:中医药学院


相关热点


重医人的“三下乡”丨第22届博士生医疗服务团

重医人的“三下乡”丨外国语学院中外学生乡村振兴“阳光之行”社会实践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