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我们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
海北背靠祁连山、面朝青海湖,怀拥中国原子城、同宝山空军遗址和金银滩红色草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在这里研制成功,是伟大“两弹一星”精神的诞生地,是科学家精神的组成部分,这里是强国之梦开始的地方,这里是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
在党的102岁生日来临之际,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20余名青年人才赴青海原子城开展了浙江大学第172期“育人强师”科创中心青年人才专题培训。
本次培训在中共海北州委党校开班。开班仪式上,科创中心党工委书记傅方正作了题为《深入贯彻落实浙江大学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 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高端科创平台》的专题党课,从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传达、科技创新的浙江篇章和浙大之路、科创中心的战略思考和行动举措三个方面,向大家深入解读了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思路和战略布局。他希望全体学员勇担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使命,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科创力量。
在海拔3000多米,年平均气温零下4摄氏度的海北金银滩草原,参训学员来到了代号221的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在海北州委党校的精心安排下,走过60年前用于开展爆轰冲击波试验、核武器冷试验、常规武器试验的爆轰试验场,走进当年专门被设计用于运送原子弹与氢弹到达新疆罗布泊的上星站以及建在地表下9.3米、用纯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用于承担通信联络保障指挥的221基地地下指挥中心。参训学员还去到了原子城纪念馆,系统了解221工程的创建与发展历史,并聆听中共海北州委党校教师带来的“两弹一星”精神教育专题党课和无数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在爆轰试验场,全体参训人员面向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思量作为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经过两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在结班式上,全体参训学员就本次培训的学习心得做了交流分享。
学员曹利锋说:“来海北州之前,我听说原子城自然条件恶劣,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诞生的地方。在海北州学习了‘两弹一星’精神后,我了解到背后许多感人的故事,眼泪数次在眼眶内打转。因为祖国的召唤,‘两弹一星’元勋们毅然离家,走进西北大草原,隐姓埋名数十年,舍小家为大家、不怕牺牲,这种爱国精神让我更加坚定科研报国的决心,努力将个人发展与祖国需求紧密结合。”
学员张强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西部,现场感受学习‘两弹一星’精神,体会老一辈科学家和革命群众艰苦奋斗的历程。海北州的自然环境对身体素质提出了极大考验,但即便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共和国的开创者们依旧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完成了震惊世界的壮举,撑起了中国的脊梁。当前,我们同样面临着严峻的科研挑战和难题,如何更好地开展‘有组织科研’工作,是我们需要不懈探索和为之奋斗的事!历史永远是最好的‘教科书’,每一位先辈的事迹都将不断激励我们中国科研人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学员姚远说:“‘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20世纪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海北州,回望历史,我看到了朱光亚、邓稼先、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无私奉献、一心为公的崇高精神,他们用一生事业书写家国情怀;党中央统一部署,协调全国1000多家单位,最终取得两弹一星的巨大成就,这是‘有组织的科研攻关’的成功典范,也让我感受到了举国之力做科研的无限荣光;从一穷二白到自给自足,从落后挨打到富强自立,新中国的每一步都有党的坚强引领,也都有科研工作者坚定追随的脚印,这些精神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深刻实践!”
其他青年人才们也纷纷表示,通过实地参观原子城纪念馆和旧址,不仅对原子城的情况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更深切感受到了“两弹一星”老一代科学家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希望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賡续“两弹一星”精神,以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推进科技创新,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文字/图片:金依欣
本文编辑:孔晓睿
审核:潘怡蒙
推荐阅读
点“在看”,送我一朵小黄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