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 | 法国摄影大师——马克·吕布镜头中的中国
马克·吕布镜头中的中国
展览日期:4月27日至5月26日
开幕式时间:4月27日(周六)下午15:00
展出地点:罗湖美术馆(深圳市罗湖区南极路6号)
2019年是建国70周年和中法建交55周年。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于近期开展“马克·吕布镜头中的中国”摄影展,以此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发展成就和中法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
本次摄影展精选国际摄影大师马克·吕布35幅极具代表性的摄影作品(1957年-2002年),让我们可以重新发现大师镜头中的中国,再次感受大师对中国的深厚情感。
此次展览不仅是对大师最好的纪念,更是为我们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王府井,最后的贵族,北京,1957
▲ 一对在照相馆拍照的父子,北京,1957
▲ 雪中的紫禁城,1957
▲ 禁城内的影像,北京,1979
▲ 在鞍山的一个工厂里,1957
▲ 食堂, 鞍山, 1957
▲ 重庆, 1957
▲ 人民大会堂旁的年轻士兵,北京,1971
▲ 古董商铺的窗户, 北京, 1965
▲ 农村家庭, 中国, 1965
▲ 四川地区的农作者,1987
▲ 在长江上建桥, 武汉, 1957
▲ 长江边上, 1957
▲ 村舍内, 中国, 1965
▲ 影视明星巩俐,山东,1993
▲ 黄山,1980年代
▲ 在上海杨浦江大桥建成通车前,1993
▲ 长城上的士兵和摄影师,河北,1971
▲ 无处不在的广告,上海,2002
摄影师生平简介
马克·吕布
(Marc Riboud,1923-2016)
法国摄影大师马克·吕布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位获准进入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主要作品有:《The Three Banners of China》(中国三面红旗)、《Face of North Vietnam》、《Visions of China》。
1957年,马克·吕布从印度辗转香港来到广州,然后一路北上,第一次沿途记录中国风景,其中包括他在武汉的所见所闻及建设中的长江大桥。自此以后近50年里,他从未停止探访中国的脚步,用镜头不断捕捉和记录他所热爱的这个国家在几十年里所产生的快速巨变。
2012年,马克·吕布的摄影作品《马克·吕布:东方印象》第一次被正式引进中国大陆出版,限印5000套。本书大部分图片均是在国内首次公开亮相,是影像匮乏的1950年代东方世界的珍贵记忆。
2016年8月,93岁的马克·吕布在巴黎与世长辞。同年,他的核心作品被收藏到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
展现一个国家的最好方式莫过于对比其自身的变化以及把握其发展脉络。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
中国一直都是马克·吕布的挚爱,这份情感强烈、深远且笃定。他第一次游历中国是在1957年,自此以后,他从未停止探访中国的脚步。2010年,87岁高龄的他在上海短期逗留,这是他最后一次来到中国。
1957年,在旅居印度一年后,他终于获得去往中国的签证,到达广州。在中国的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探访了北京、上海、一些工业城市:鞍山和武汉,以及一些南北方的乡村。由于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封锁”状态,他再一次来到中国已是1965年,再之后是1971年。从1979年开始,马克·吕布心系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几乎每年都会前往。1983年,他第一次游览黄山,惊叹于黄山如画般的美景,此后黄山又成了他频繁光顾之地。
在将近50年里,他喜欢边走边观察并拍摄城市里、田地上、河流间、工厂里的中国人,同时还会像中国古人一样描摹绘画黄山山脉。因为在他深信,积极主动的观察以及不带偏见的好奇心是认知这个处于巨变中的千年古国的唯一方法。
他的摄影作品将毛泽东时代的中国表现为后来令世人震惊的经济炸弹的起点,这一点只需看看与历史动荡作斗争的中国人便可论证。他钦慕热爱中国,是因为它丰富灿烂的文化以及人民的活力,让我们来看一看他眼中中国的姿态、中国人的面孔和中国的风情。
其摄影作品的造型美和严谨的构图抹去了一些无用的细节,并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复杂的、摩登的、同时又古老的中国,一个马克·吕布用心勾画出的中国。
——凯瑟琳·吕布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
承办单位
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深圳市国际演出展览交流协会
罗湖美术馆
参观指引
开馆时间:10:00 - 17:00(逢周一闭馆)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南极路6号 罗湖美术馆
参观费用:免费
乘车路线:地铁2号线(蛇口线)湖贝站A出口、地铁9号线(梅林线)向西村C出口 或乘公交车至广深宾馆
资料来源:法国文化、罗湖文体通
编辑&版式:深活君
您可能感兴趣的近期热门活动:
业务邮箱:shenzhen_info@qq.com
推广 & 商务合作+微信:suleo_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