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腕云集新加坡!怀念中新文化交流的“蜜月期”

田柏强 看南洋 2023-10-13

|在微信中搜索小坡生活小程序,查看新加坡生活分类信息|


96.3FM 是新加坡一家华语调频广播电台,以“好歌,好FM”为台呼, 全天24小時主打播放上世纪80、90年代最精彩动听的好歌,那是华语流行音乐最美妙的年代……
的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令人回顾的,时任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向西方抛出“橄榄枝”,推到了柏林墙,东德、西德和平统一;撤出驻东欧全部驻军,冷战“冷藏”。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为了表彰戈尔巴乔夫对人类和平事业的贡献,他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全世界进入和平发展的新时期……
那个时期,也正是中新两国关系稳健、快速发展的时期。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自1976年以来,共访问中国33次,其中最多的一年之内访问五、六次,中国成为李光耀出访最多的国家。
2023年清明节前夕,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又到祖籍广东访问,使中新关系好上加好。民间的文化的交流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不但两国高层往来密切,政治经济贸易交流密切,同时也是两国文化交流的“蜜月期”。当时中国的艺术团,一个接一个地来新加坡的场景,又一幕一幕地展现在眼前...
大腕云集“小坡”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常出现中国的艺术家和艺术团一个一个的接着来新加坡的现象。如著名音乐家李谷一率领的轻音乐团,还有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彭丽媛、刘秉义,电影《刘三姐》的主角、著名演员黄婉秋,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姜昆、唐杰忠,著名画家刘海粟、著名书画家启功,电视剧《红楼梦》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贾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王熙凤的扮演者邓婕、薛宝钗扮演者张莉等等明星、艺术家。他们都纷纷来到新加坡演出或者作画书法。
 小白花香溢狮城
1986年11月,浙江省“小百花”越剧团来到新加坡演出,把中新两国的文化交流推向一个高潮。
“小百花”越剧团的主要演员有:何赛飞、茅威涛、董柯娣等人,她们优美的唱腔和柔美的舞姿,令新加坡观众如醉如痴,在演出地点有1000多个座位的嘉龙剧院,几乎场场爆满,演员谢幕多达七、八次,观众仍然不愿意离去。有的观众是越剧迷,一口气买了十几场的套票,每天晚上都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座位上,闭上眼睛欣赏那令人着迷的越剧。
两岸同台说相声
新加坡是一个华人为主的国家,相声在这里也有广阔的市场。1986年12月,中国著名相声演员姜昆、唐杰忠、郝爱民、郭全宝等人应邀到新加坡演出。一年半后,1988年5月,应新加坡实践话剧团艺术总监郭宝昆的邀请。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相声演员一起到新加坡同台演出。姜昆和唐杰忠又一次来到新加坡,而台湾来的是王振全为首的汉霖民俗说唱艺术团。可贵的是,大陆与台湾地区的演员一起上台,上演了一段海峡两岸相声界的合作演出。
姜昆一上台就说他是从“台北”来的,而汉霖民俗说唱艺术团的演员说自己是从“台南”来的。观众直纳闷:姜昆怎么是从“台北”来的呢?
正当观众纳闷时,姜昆说:我是从“舞台的北面”来的,所以是从“台北”来的。台湾的演员是从“舞台的南面”来的,所以是从“台南”来的。话刚刚落音,台下的观众,响起了如雷的掌声。
李显龙带孩子看孙悟空
1988年6月,新加坡又请来了中国《西游记》剧组里的主要演员来新加坡访问演出。当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唐僧的扮演者迟重瑞,猪八戒的扮演者马德华,沙僧的扮演者闫怀礼,在新加坡世界贸易中心表演大厅上演《西游记》里的片段时,全场掌声和喝彩声不断,观众里面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观看。当时,时任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长李显龙也带着孩子前来观看,新华社驻新加坡记者李永明(下简称记者)还现场采访了李显龙。

记者:“李准将(1984年李显龙获新加坡准将军衔),你好,你也带孩子来看演出啊!”
李显龙:“是啊,我们从报纸上看到报道,演出很好、很精彩,小孩都想来看看孙悟空。”
记者:“你儿子看得懂吗?”
李显龙:“看得懂,他们看得很高兴,表演很精彩。”
李显龙来看演出,事前并没有通知剧组人员,所以演员到主办方都不知道。所以也没有什么欢迎仪式和接见演员等等程序。
游本昌“将计就计”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电影界许多著名演员,都到过新加坡访问演出过,如白杨、王丹凤和刘琼等等,他们在1986年,以中国电影明星代表团前来新加坡参加中国电影回顾展活动。
在中国电影明星代表团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他并非代表团的正式成员,而是额外加进去的,他就是在电视剧中扮演的济公--游本昌,他到新加坡演出时发生了一次意外。

由于如白杨、王丹凤和刘琼等演员,既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上台时只能向观众介绍自己,最多朗诵一首诗歌,很难把观众的情绪推向高潮。而游本昌一上台,他那顶破毡帽,一身旧衣裳,手中拿着一把破扇子,再加上他滑稽的动作和唱腔,逗得观众掌声和喝彩声连连。
演出地点在新加坡丽宫剧院,舞台比观众席高出1米左右。当时,观众为欢迎上海来的电影明星送了许多花篮,全部放在台前的地板上,这样,花篮的高度与舞台高度差不多高。也许是这种错觉,游本昌没有意识到舞台下面就是观众席,只见他1越演越兴奋,观众的喝彩声越来越大,他就准备从舞台上走到观众席中与观众互动。哪知道他刚刚迈出一只脚,整个人就跌倒在舞台下面的花篮之中,他一只就脚疼痛难忍,不由自主的皱起眉头,歪着嘴,似乎在咬牙切齿,观众不知道他是受伤了疼痛难忍,反而以为,这是故意作出的动作,反而更加热烈地鼓掌。只见游本昌“将计就计”,干脆一瘸一拐地演下去,直到演出结束下台。
游本昌跌下台,瞒得了观众,却瞒不了舞台监督,因为剧本里没有这一场戏,所以知道游本昌出事了。游本昌一下台就被送到医院,照了x光后,发觉并不严重,没有损伤骨头。所以,第二天游本昌仍然坚持上台表演。由于脚伤不能走动,他就改变表演方法,找了一张桌子当床,半躺着在床上表演“疯疯颠颠”的,又是赢得满堂喝彩。
刘晓庆林青霞电话“煲粥”
1987年9月中旬,刘晓庆随东方歌舞团到新加坡访问演出,时任东方歌舞团团长王昆,特地邀请刘晓庆担任节目主持人,通过明星的介绍主持必然会使这次访问增添光彩。
东方歌舞团的精彩表演 赢得新加坡观众的热烈欢迎。然而,更引起轰动的是,刘晓庆与远在台湾的林青霞,通过越洋电话互诉衷肠,这不仅是华人世界两个巨星之间的首次通话,也是海峡两岸电影演员1949年分开以来,第一次互通电话,其政治意义非比寻常。她们之间的通话,牵线的还是台湾媒体的记者。
1987年9月,台湾时报的两名记者,结束在马来西亚的采访后,来到了新加坡,当他们知道刘晓庆也在新加坡后,临时决定采访一下刘晓庆。在采访中,记者想让两岸的明星举行一次对话,因为这样的新闻必然引起整个华人世界的关注。他们先征求刘晓庆的意见,刘晓庆非常爽快就答应了。
1987年9月19日晚上,刘晓庆在演出结束后,回到酒店,台湾的记者已经在酒店等刘晓庆了,他们对刘晓庆说:“刘小姐,我们的同事已经在台湾与林青霞联系好了,今天晚上与你通电话,你准备好了吗?”
刘晓庆:“这有什么准备的。”接着指着房间里的电话说:“就在这里打吗?”
记者:“是的,就在这里打。”
记者立即用电话与台北联系,一会儿接通后就交给了刘晓庆。 
刘晓庆:“喂!”
林青霞:(下简称林)“喂,刘晓庆吗?”
刘晓庆:“是的,你好!”
林:“你好、你好,听你的口音,好像是上海人,有点上海口音啊!”
刘晓庆:“是吗?你是哪里人啊?”
林:“我是山东人。我知道你的名字很久了。”
刘晓庆:“你现在在哪里,是不是在美国读书啊?”
林:“我在美国读过一段时间的书,最近刚刚从香港回来,我在香港待了很久。”
刘晓庆:“我也早就知道你的名字,但是一直没有见过面。”
林:“我也是啊!”
刘晓庆:“我希望能在香港见到你,我请你吃饭。"
林:”不用客气。“
刘晓庆:”我们可以一起玩玩。“
林:”我看过你的片子,你那部《垂帘听政》,李(翰祥)导演有没有和你说过,他先头是找我来拍的。“
刘晓庆:”没有啊!不过,我希望拍第三集时,你来演东太后,我们就可以合作了。“
林:”可以啊!谢晋正在找我,拍电影,是在香港和纽约拍的。“
刘晓庆:”可是电影要在大陆放的。“
林:”这个我不晓得,我正在看剧本。“
刘晓庆:”喜不喜欢?我觉得应该以喜欢剧本为主。如果台湾找我拍,我觉得只要喜欢剧本,我就会去。谢晋找你拍电影,是要在大陆放的,要不要紧啊?“
林:”据我了解,如果是香港公司出资,在大陆以外的地方拍,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不过,这个我还是要和新闻局、文工会说,他们首肯之后,我才可以接。“
刘晓庆:”他们会不会同意?“
林:”也许不可能吧。但是这次回来之后,台湾改变很大,尺度放宽很多,所以我要想拍的话,也许有可能。不过,我倒很喜欢和你一起合作。”
刘晓庆:“那很好啊!”
林:“你在海外,觉得与大陆有什么不同?”
刘晓庆:“海外啊,繁华点啦! 生活比较方便。不过一个人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就会想家,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林:“对、对、对,我在香港待了几年,还是觉得回到家里比较温暖。你准备结婚吗?”
刘晓庆:“有机会会的。你呢,准备结婚吗?。”
林:“我无所谓,也不急。”
刘晓庆:“你想要孩子吗?”
林:“要孩子,要有心理准备,要有时间去教育他,如果有一个很爱的人,就会想生一个孩子。”
刘晓庆:“我喜欢孩子,想生一个玩玩。一个女人不生孩子,人生不完整。但是,我并不排斥同性恋者。”
林:“对、对,这是生命的延续。”
 刘晓庆:“很高兴和你聊天,我希望在北京招待你。”
林:“好啊,我也希望你能够来台湾,我来招待你。我们希望一起合作。”
刘晓庆:“会的,会有这一天的。”
......
整个通话进行了约一个小时,第二天,世界许多媒体都纷纷报道了两岸明星互通电话的新闻,在全球华人世界掀起了一阵高潮。
文化交流 民心所向
文化交流促进了中新两国关系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因为这种交流是在老百姓喜闻乐见,他们乐于接受,最受老百姓的欢迎。
谈到中新之间的文化交流,不能不提及新加坡的一大批企业家们,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忱和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他们之中很多人是自发的,没有政府安排,自掏腰包,出钱出力,亲自操劳,邀请中国文化界名人及文艺团体到新加坡访问演出。其中代表人物如新加坡中侨集团主席林日顺先生。
1986年,林先生捐款15万新币,赞助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到新加坡演出《茶馆》和《推销员之死》。1987年,他又出钱出力,邀请中国民族乐团演奏家到新加坡演出7场,场场爆满。截至1987年,林先生为了中新之间的文化交流,赞助近30万元新币。
1987年4月2日,在林先生的亲自安排下,中国上海电影明星艺术团一行50多人,来新加坡访问演出。他们之中有老一辈的著名演员,如:白杨、王丹凤、刘琼、舒适、程之等,也有新一代的著名演员,如:达式常、吕晓禾、刘子枫等等,包括去前面谈到的“济公 --游本昌”。
为了照顾好中国的演员,林先生干脆搬到中国演员住的饭店,每天亲自安排日程,晚上安排他们吃夜宵,然后又考虑安排第二天的演出...
1987年4月18日晚上,劳累了一天的林先生,突然感到身体不适,立即被送进医院,12天后,4月30日因脑溢血与世长辞。他的突然逝世,如晴天霹雳震惊所有演员。
白杨在唁函中说:“林先生是联系中新文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他的逝世,对中新两国都是一大损失。”
孙道临和王文娟夫妇为怀念林先生写了一首诗:
默默的生,
默默的辛劳给后人,
长留下赤子深情。
深深的爱,
深深的足迹使我们永记, 
永记华裔苦心。
林先生性格内向,平常言语不多,待人真诚亲切。他诞生于中国福建省福清县,后移居印度尼西亚,又从印尼移居新加坡。在新加坡成立中侨百货公司,专门经营中国商品。
内外因促进交流
当时促进中新文化交流主要有两个原因:
内因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大力提倡文化产品走“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一时间各个文艺团体纷纷面向市场,大腕纷纷走穴。
文化产品是“软实力”,它的经济效益也是显著的。拿中国演员在新加坡演出来说,一般一张门票200新币左右,约合人民币1000元,假设一个剧场座位1000个的话,演出一场票房收入就是100万元人民币,上面说的一个演出团,在新加坡接连演出7场,也就是700万元。中国出口一件衬衣,有的只有几毛钱的利润,一场文艺演出的收入,顶出口多少件衬衣?如果是一场足球赛的话,由于现场观众可以上万人,票房收入更是天文数字! 
外因是国际上“和平发展”已经成为主旋律。两个德国和平统一。苏联从东欧及阿富汗等地方撤军。中国也停止了对对东南亚一些国家反政府武装力量的支持,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正常化。这使中新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迅速得到恢复。
 见物更要见人
在2023年的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上,从足球场的基本建设,到比赛的所有用品,包括“世界杯”,都是中国制造的。但是,见物不见人!比赛场上却看不到中国的运动员!在球场上和舞台上,应该“以人为本”,见物更要见人。
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电视剧竟然竞争不过“韩剧”!中国人的电视机被“韩剧”霸屏,韩国人在电视剧上大赚中国人的钱。
优秀文化的作品, 靠“大锅饭”是“养”不出来的,“文化产品”也要按照经济规律来办,“文化产品”是有市场属性的,它们的发展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新加坡人喜欢孙悟空、济公,同样喜欢孔子、孟子,在新加坡有夫子庙、裕华园里有孔子塑像...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的“软实力”!
四大名著的影视作品有广阔的市场,李显龙的儿子都喜欢看《西游记》。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中的孔子、孟子诸子百家等等的影视作品,更有广阔的市场,我们不但要现代的各类战争题材的作品,还要拍《孙子兵法》等等古代的军事著作,因为这些人物和作品,经历过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历史考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但是文化产品并没有随之跃居世界前列。在全世界,到处可以看到“中国制造”的产品,却很少看到中国的文化演出。
在海外不多的文化产品中,港台产品还占主要部分,如金庸、琼瑶的电视剧;周杰伦、成龙的演出等等。可见,大陆与港台之间,文化合作的潜力十分巨大!对外开放的文化产品市场十分巨大!在刘晓庆与林青霞的电话中,她们也希望两岸能够合作拍戏。
中国在海外的华人有五、六千万,他们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 中国的文化产品在全世界有着广阔的市场。中国改革开放前,这个广大的市场基本上被港台演员占领,但是大陆才是中华文化的主流,改革开放后才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中国大陆的文化产品迅速打入了国际市场。 
在新加坡,“中国制造”的商品也是随处可见,但是近年来,大腕明星来新加坡的演出却很少看到 。
 明天会更好
那时,有两首歌曲十分流行,一首是《让世界充满爱》,一首是《明天会更好》。
《让世界充满爱》是一首中国首创的歌曲,由郭峰作曲,陈哲,刘小林,王健、郭峰、孙铭作词,由100多位中国流行音乐歌手共同演唱,于1986年6月1日发行。
2008年,该曲获得中国流行音乐盛典暨改革开放30周年流行金曲勋章 。在《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声中,全世界出现了歌舞升平的“和平发展”的欣欣向荣的新气象。但是在近年来,却很少听到《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声了。 
《明天会更好》是中国台湾地区罗大佑等人创作并演唱的歌曲,由罗大佑、张大春、李寿全、邱复生、徐乃胜、张艾嘉、詹宏志作词,罗大佑作曲,陈志远编曲  , 在1985年发行 。
“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虽然有时出现一些矛盾和“冲突”的“杂音”,但“和平发展”的大趋势是谁也阻拦不了的!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中新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会随着世界潮流 ,更上一层楼。“地球村 ”也会再合唱一首《明天会更好》。
最后笔者为中新文化交流“蜜月期”撰写一幅对联:
上联:全球艺术无国界,主角配角 生旦净丑,声情并茂;
下联:天下华人是一家,大龙小龙 港澳台新,叶落归根。
横批:歌舞升平。

(本文作者:田柏强)


— END —


直播预告


预约下方直播,让眼哥带你体验新加坡环岛跑,感受沿路的新加坡美景!

相关阅读:

编辑:HQ


想第一时间了解新加坡的热点新闻,可以关注“新加坡号外”微信公众号,同步下载新加坡眼APP,不失联。

《眼哥在新加坡》视频号你关注了吗?

点击下面视频,可以看到更丰富的内容!

或直接搜“眼哥在新加坡”也可以找到我们的视频号~



跟进新加坡时事,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

房屋租售 | 二手闲置 | 求职招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