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两会│大会发言】民革银川市委会副主委王辉在市政协开幕会上为社区治理建言
关注两会
2022年12月15日
12月15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银川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市政协常委、民革银川市委会副主委王辉在会上作了题为《补齐社区治理短板 提升城市宜居功能》的发言。
王辉指出,战疫三年,我们深切感受到社区的重要。社区是疫情防控的主战场,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社会有机体的“神经末梢”,是事关人民幸福的“国之大者”。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近年来,银川市社区治理工作虽成效明显,但也存在社区工作人员不足、专业人才紧缺、服务能力亟待提升、去行政化需深入推进、智慧支撑仍然不够等诸多短板。
为补齐社区治理短板,扫清治理的“拦路虎”,构建治理“能量场”,提升城市宜居功能,王辉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壹
持续减负赋能,让社区干部不再是“万金油”
社区事务涉及领域广、门类多、千头万绪,繁重复杂的工作任务、倒金字塔式的行政结构和人员配备,致使社区“小马拉大车”,工作负担过重、疲惫不堪。因此,要厘清干部职责边界。做大做强街道民生服务中心,回收社区行政职能,分离行政事务和自治事务,把社区工作者从既能填报表格、又能整治街面、还能疫情防控的“万金油”角色中解脱出来,确保有时间、有精力“多进门”“常走心”,掌握居民情况,关注居民多元化、个性化需求。贰
汇聚多方合力,扩大社区治理的“能量场”
转变“社区干、居民看”的被动局面,着力激发多元共治活力。通过组建名人能人志愿服务队伍,探索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包抓社区,推进社工组织项目带动等,搭建并丰富各方主体“空间参与”“活动参与”“服务参与”“公共事务参与”的载体,以社区“微治理”激发多元共治活力。充分发挥物业公司这一市场力量优势,持续完善物业评星定级及退出机制,强化社区及业委会在物业服务企业考核和级别评定上的发言权,在决定物业去留、收费标准方面赋予居民更多话语权,倒逼物业提升服务质量。对无物业管理小区,探索政府购买+居民自筹分担机制,托管至专业实力强、业主口碑好、社会认同度高的物业公司,更好发挥物业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作用。
叁
加大智慧投入,用好数据管理的“指挥棒”
大力提升数字技术在社区治理中的应用和管理水平,提高基础信息采集效率。做好基础性数据库建设,依托社区综治中心现有的“智慧云”平台、12345平台、宁夏政务网等,完善基础信息“二维码”采集、居民APP、管理端APP采集等功能,将社区工作者从繁重的录入、统计、填表工作中解脱出来。提升数据信息应用水平。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整合数据资源,建立信息互认交换和联网共享机制,将社区人脸智能识别、大数据智能分析与辖区安全智能系统联动,实现对小区外来人口、人户分离等的分析研判;将居民水、电、气使用与现有智慧平台连接,实现隐患智能预警;依托人工智能,实时监管小区高空抛物、电动车进电梯、飞线充电、井盖异常等情况,切实提高社区数字化治理成效。
肆
增强职业魅力,让社区工作成为“香饽饽”
年轻人眼中的社区工作又苦又累又琐碎,无前途、无荣誉感,致使社区岗位不受青睐,吸引不了专业人才、留不住年轻干部。因此,要着力提高社区工作吸引力。“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建议拓宽社区工作者进入体制的通道,在现有每两年从社区书记中定向招考公务员的基础上,将事业编制考试也纳入其中,并将报考人员范围扩大至符合年龄要求的社区副书记、居委会主任和副主任。对于三年疫情中始终坚守岗位且年龄在40岁以下的书记、副书记及居委会主任、副主任,直接解决事业编制。40岁以上的,按照职务及工作年限,给予相应的事业编制待遇。让社区工作真正成为社会上有地位、待遇上有保障、晋升上有盼头的 “香饽饽”。要培育职业化社区工作队伍。按照每万人配备18名社区工作者的标准,尽快解决我市社区工作者尤其是专职网格员缺额问题。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职业考试,加强政策理论和业务培训,提升专业能力,培育高素质、职业化的社区工作队伍。
最后,王辉强调,社区强则城市强,社区安则社会安。把社区治理和服务工作做好,使社区成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共有家园,让居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使千家万户切实感受到温暖,才能积累起城市的宜居度、时代的幸福感。
资政建言 履职尽责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