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题:生物传感与器官芯片——《中国科学院院刊》第12期发布

2017-12-21 张先恩 指导推进 中国科学院院刊

点击上方“中国科学院院刊”可订阅哦!


生物传感和器官芯片均属于生物器件,是典型的交叉学科产物和汇聚技术。生物传感已经发展了50 年,在生命科学研究、疾病诊断与护理、环境监测、生物过程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器官芯片则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是生物芯片新的发展方向,在新药研发、毒理学研究和再生医学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


当前,大健康从概念走向实施,赋予生物传感和器官芯片新的动力,两者融合发展,对生命科学发展和大健康事业有重要意义。《院刊》特策划了“生物传感与器官芯片”专题,旨在进一步引起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及社会公众对于该领域的关注与重视。本期专题由本刊编委、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张先恩指导推进。


2017年第12期

 专题:生物传感与器官芯片

生物传感发展50年及展望

张先恩

张先恩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1993年在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晋升研究员,从事生物传感器、纳米生物学和分析微生物研究,发表论文240篇(SCI收录200篇),出版生物传感和生物芯片相关专著 3本。曾在科技部基础研究司从事基础研究宏观管理。目前兼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亚洲生物技术协会(AFOB)顾问和纳米生物技术、生物传感与生物芯片分会共同主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首席科学顾问会议中国代表(2013、2015和2016年)、国家“973”计划专家顾问组副组长。2015年被加拿大Alberta大学授予名誉科学博士学位。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人体器官芯片

秦建华  张敏   于浩   李中玉

秦建华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研究员、微流控芯片中心主任,辽宁省微流控芯片重点实验室主任,大连市微流控芯片工程中心主任。先后任本领域国际刊物 Biomicrofluidics 副主编和 Lab on a Chip 副主编,2014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主要研究领域:微流控系统与生物医学交叉学科研究,人体器官芯片构筑基础及其应用。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高时空分辨的神经递质电化学传感检测技术发展与展望

张月月  左小磊  樊春海  

张月月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物理生物学研究室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电极的制备、细胞间神经递质的实时监测。


樊春海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物理生物学研究室和上海光源国家科学中心(筹)生物成像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传感与成像、DNA纳米技术与DNA计算和生物光子学。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分子生物传感器与细胞内分子影像

王殿冰  崔宗强  张先恩  

王殿冰    博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副研究员,长期从事生物传感和分析病原微生物相关研究。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拥有7项中国专利。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和中科院项目,曾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仿生嗅觉和味觉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

王 平 庄柳静 秦 臻 张 斌 高克强

王 平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求是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际嗅觉与化学传感技术学会成员,国际化学传感器会议亚太区国际执委会委员,亚洲化学传感器会议国际执委会委员,全国高校传感技术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测量分会前主任,中国电子学会离子敏生物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传感技术分会副主任。国际刊物 Microsystems &NanoengineeringScientific Journal of Microelectronics 等编委;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Sensors & Actuators ASensors & Actuators BIEEE Sensors JournalSensors LettersSensors and Materials 等刊物特约编委和审稿人;《传感技术学报》副主编,《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仪表技术与传感器》等刊物编委;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生物传感器国家专业实验室主任、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发表学术论文 250 余篇,中英文著作 5 本。国际发明专利 1 项、国家发明专利 30 余项。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关于穿戴式人体传感器网络的研究思考

韩世鹏  Olatunji Mumini Omisore  王 磊

韩世鹏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院研究助理。主要从事柔性传感器和医用机器人等方面的研究。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重点部署等科研项目。


王 磊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院医工所副所长、微创中心主任、院纪委委员,研究员。荣获中科院“百人计划”、中科院王宽诚率先人才计划、广东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等多种荣誉。主要从事人体传感器网络(BSN)技术、可穿戴技术及医用机器人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累计发表科研论文 200 余篇,其中 SCI / EI / ISTP 索引150 余篇;出版专著和专著章节10部。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面向水环境监测的生物传感器研究

夏善红  边 超  孙楫舟  谢 勇 韩明杰  熊晨雨 

夏善红   中科院电子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4 年于英国剑桥大学工程系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1995 年至今,在中科院电子所工作,曾任副所长、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多年从事传感器与微系统技术研究。作为负责人,先后主持 20 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作为首席科学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 2 项。发表论文 300 余篇,作为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 30 余项。近年来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电场传感器、水环境监测传感器、微传感集成芯片系统、无线网络传感器、微纳制造技术等。在电场传感器、生物化学微传感器系统等研究方向取得创新研究成果。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战略与决策研究

2050中国:全面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胡鞍钢   任 皓 

胡鞍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1953年生,辽宁鞍山人,1988年获中科院工学博士学位。中共“十八大”代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农业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至今已出版各类著作80余本,近期著作有《中国新理念:五大发展》《中国:决胜百年目标》《“十三五”大战略》《超级中国》《民主决策——中国集体领导制》《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胡鞍钢的观点》《2020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中国:创新绿色发展》等。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等奖励。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欧盟碳排放权市场重大公告事件对碳价格的影响

贾君君   许金华  范 英

贾君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居民能源消费等。


许金华 男,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能源经济学、二氧化碳排放机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委青年基金、面上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课题,发表中、英文论文30余篇。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当前中国经济的“灰犀牛”和“黑天鹅”

骆晓强  梁权琦   杨晓光

骆晓强   中科院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领域包括经济预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风险等。


杨晓光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系统科学所副所长、研究员,中科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领域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政策与管理研究

国际一流智库的研究方法创新

张志强   苏 娜

张志强    中科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特聘核心研究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独立或合作出版专著(编著)20部、出版译著13部、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科技成果奖励18项。主要研究领域:科技战略与规划、科技政策与管理、情报学理论方法与应用、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等。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亚洲地区自然指数分析

――以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为例

林 琳  张国友  何书金

林 琳    中科院人才项目办公室业务主管,主要从事中科院人才项目相关工作。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科技与社会

高分辨质谱-互联网-数据科学三元融合技术构建农药残留侦测技术平台

庞国芳  陈 谊  范春林  白若镔  孙悦红  常巧英 

庞国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资深专家,国际AOAC 2014年度Harvey W. Wiley奖获得者。30多年来始终工作在检验检疫第一线,致力于食品科学检测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农药等化学污染物残留微量分析技术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在研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分辨率的多残留快速检测新技术、新方法方面;在研究新型萃取、分离、富集等样品制备新技术、新方法方面多有创新。在检测技术标准化工程化方面颇有建树,研究建立了139项国家技术标准和3项国际AOAC标准。3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8次荣获国际AOAC科学技术奖。论著10部(2000万字),论文100多篇(其中40篇SCI论文)。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智库观点

对“李约瑟之问”的再思考

――张柏春研究员访谈

本刊编辑部

张柏春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所长,研究员。英文学术期刊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主编。主要研究技术史、知识传播史与比较史、科技发展战略等,出版《传播与会通》《苏联技术向中国的转移》《传统机械调查研究》《明清测天仪器之欧化》和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mission 等专著。现主持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科技史》(第三版)。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

土壤学理论和技术创新促进区域农业持续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

丁维新 周凌云 朱安宁 马东豪 信秀丽

丁维新   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研究员,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站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和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土壤有机碳转化和累积机制,土壤含氮气体产生和保氮机理,湿地生态系统甲烷产生、氧化和排放机制,畜禽粪污肥料化和农田消纳技术等。参编专著3部,发表SCI论文81篇。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 点击查看相关文章

国际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回顾

专刊:科技支撑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刊》第11期发布

专题:科技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科学院院刊》第10期发布

专题:青藏高原综合科学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刊》第9期发布

从青藏高原到第三极和泛第三极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PDF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