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抖音入局,60秒能否重新定义Vlog?

颜椿颖 新榜 2019-05-08


Vlog正在掀起一波新的浪潮。


近几日,抖音宣布全面开放1分钟视频权限,并推出10亿流量Vlog扶持计划,鼓励普通用户发布30秒以上的Vlog。截止新榜发稿前,该扶持计划第一期相关话题已经有了7.9亿的播放量。

 

让我们好奇的是,已经入局的抖音,能够用60秒讲好一个故事吗?

 


在刚刚过去的Vlog元年,国内各大平台纷纷入局Vlog领域,Vlog被称为下一个风口。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Vlog的视频内容时长大都在3-5分钟,甚至5-10分钟及以上,看重的是人物的个性表达和故事的完整性。

 

正因为这个原因,在这个人人都可以拍Vlog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要成为一名Vlogger,门槛其实并没有那么低。国内初代Vlogger井越在接受新榜采访时提到,并不是所有Vlog里面都有Vlogger,“Vlogger应该要包办视频的策划、拍摄和剪辑,一个人就是一支行走的剧组”。

 

“真的有不下有20个Vlogger找我私聊,和我说他们的无力感。他们觉得,Vlog这种形式对于想从零做起的人非常‘不公平’。”被称为“中国Vlog第一人”的孙东山在谈及素人成长时这样说。

 

抖音似乎在试图改写规则——时间限制1分钟,缩短时间,降低门槛。抖音还在站内发起Vlog相关主题挑战,鼓励所有人都来参与生活记录,由此也产生了一些非传统定义的Vlogger。

 


抖音原生Vlogger

 

抖音其实入局Vlog已久,今年初抖音先后发起过多个与Vlog相关的活动,截至目前,其相关话题播放量累计近200亿。这种兼具个性表达和商业潜力的视频形式,极有助于持续提高用户粘性和促进平台活力。


在流量相对固定的平台,很难再出新人和爆款。一个直观的数据是,2016年,YouTube的前3%创作者贡献了总流量的99%,而在2006年,贡献值约为66%。(数据来源:德国奥芬堡高等专科学校教授马斯厄斯<Mathias Bärtl>)


相比较而言,作为新流量洼地的抖音,对新人和新玩法似乎都有较高的包容度。对比国内的头部Vlogger@你好_竹子、@井越、@王晓光等,抖音生态孵化出的原生Vlogger正呈现出不一样的特色和风格。

 

抖音用户「燃烧的陀螺仪」19天涨粉300万,短短半个月就有6条百万级点赞的内容。这个账号以Vlog的仪式感和节奏明快的剪辑取胜,主人公很少露脸,但在短短30秒内就能密集地呈现一段故事。

 

燃烧的陀螺仪


「叫我学长」把Vlog的主角设置为自己91岁的爷爷和奶奶,以老两口相爱70年后的日常生活为主题。第一支Vlog即播放量突破6000万,两个月累计收获上千万赞。

 

核心在于玩法不同,呈现出的Vlog风格就会有所不同。

 

以微博平台头部的Vlogger之一井越为例,2017年5月至今,井越一共发布45支Vlog,多数情况下,他的Vlog时长都在3分钟以上,用较慢的节奏,通过他丰富的日常生活传达自己的态度。拍摄《霍格沃茨华北分校》的史里芬在《日谈公园》对谈李雪琴时,也反复强调自己对意义的追求。的确,他们自己的生活可以称得上精彩,对于他们而言,Vlog是记录,但不只是记录,还承载了价值观输出的作用。


图片来源:微博@大概是井越

 

而在抖音上,舶来品Vlog有了不一样的新形态。


一个明显的区别是,国外衍生来的Vlogger包括井越在内,更多是自述式的对着镜头完成一段叙事,而由于抖音在时长上做了限制,时间短,相应对内容密度要求高,Vlogger露脸不再成为第一选择。


他们不得不对内容进行精简和拆分,或重在生活细节的分解和重塑,或者采用快剪辑方式,这恰好成为激发创作者灵感的一大动力。

 

以「燃烧的陀螺仪」为例,他用快节奏的剪辑配合音乐卡点,通过人物和场景的穿插记录完整事件,堪比一部迷你纪录片,而这类风格的形成与抖音时长限制、早期技术流风格都紧密相关。这也是其它平台少有的品类。


既然Vlog是视频日记,核心要素就是无剧本和记录,向外界展示“我”所看到的世界,这也是抖音上60秒Vlog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把镜头开始对准身边人,用一分钟完成简短叙事。从题材上看,「叫我学长」的视频正是这类,一餐早饭,一次对话,类似的“记录美好生活”也更符合抖音的调性和普通用户日常。


叫我学长


此外,3-10分钟的Vlog对画面有更高要求,所以相机、无人机、Gopro等专业摄影设备才是主流。相比之下,1分钟叙事时间更短,画面和拍摄设备上门槛都相对较低。


抖音上的大学生Vlogger「ahua」就以手机为主要拍摄设备,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拆解,生产出爆款Vlog《贫苦大学生的日常》系列,有人评论:这才是大学生的日常。


这条视频获得180万点赞,在此基础上,「ahua」又拍摄了10支“贫苦”系列,“贫苦学生的穿搭”等衍生视频,为他带来近500万粉丝。如他所说:“凭什么普通大学生的生活不能被记录?”


ahua

 

这也有可能成为抖音发力之后60秒Vlog的普遍特征:手机是最基本的拍摄设备。拍摄门槛一降再降,所有人都可以成为记录者。



孵化本土化Vlog

 

新榜此前的文章中曾写道,国内外用户有着不一样的视频内容消费曲线,国外经历的是“长视频—Vlog—TikTok”方向,视频越来越短,而Vlog的发展时间长达10年之久。但国内则是“长视频—短视频—Vlog”。对于习惯于刷短视频的国人而言,主打慢生活的Vlog似乎有点逆潮流而行,以至于始终不温不火,难接地气。


欧阳娜娜的Vlog


在“短”和“竖”的趋势影响下,如果Vlog要落地,时长缩短不失为一个选择。

 

Vlog头部博主、一闪运营总监@cbvivi早在今年2月的一场行业会议上就表达过自己的看法,不同人群对Vlog定义理解的多元性,也让Vlog这一视频内容形式在国内有着更多可能性。“虽然我一开始做的是10分钟的 Vlog,现在做 3-5 分钟的,但我毫不怀疑抖音上会出现 15 秒的 Vlog,而且也会很好看,甚至最后可能成为主流。那会很好玩。”

 

正如cbvivi预测的那样,抖音正在孵化本土化的Vlog。

 

截至目前,抖音日活已达2.5亿,整个生态都在不断向垂类内容做拆分细化。所以说,从15秒短视频到60秒Vlog,与其说在抖音上出现了“60秒Vlogger”,不如说是抖音孵化了本土化Vlogger。

 

一个可见的趋势是,抖音营造的社区氛围,激发了普通人的同题创作欲望,摆脱时长的束缚,不同类型的Vlog正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头。

 

抖音上的Vlog相关话题


除了时长上的变化之外,抖音自身在催化本土化Vlogger诞生方面,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一方面,一向主打记录普通人美好生活的抖音,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具备短视频的创作生态,在头部Vlogger的带动影响下,可以用新鲜的形式和更低的门槛,让普通人也参与Vlog的创作。

 

抖音Vlogger「燃烧的陀螺仪」在自己拍摄Vlog之外,还曾自主发起话题#幸福生活中的仪式感,并录制教学视频。他在采访中表示,“这种拍摄方法挺容易学,都是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如果大家看了觉得很炫酷,会很想参与其中。”「燃烧的陀螺仪」说,通过他的视频一些粉丝发现,视频主题也好,剪辑方法也好,用Vlog记录生活似乎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另一方面,抖音的推荐机制也更有利于帮助博主触达目标用户。


旅拍达人「牛肉夫妻出逃记」想在抖音做更聚焦的记录,而「ahua」认为,抖音是根据人群喜好推荐的,所以粉丝是喜欢你这些视频才会看到。「ahua」在谈及当初选择抖音的原因时表示,“因为抖音的用户很多,可以跟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眼中的生活”。

 

在群体和喜好更聚焦的情况下,粉丝和博主高效互动,创作自己的内容,原来的“你拍我看”模式被打破。



60秒,让普通人也可以讲述自己的故事

 

回到抖音最近的举措上,此次Vlog10亿流量扶持计划将分4期进行,每期都有相应的主题。从4月25日起,用户拍摄或上传时长大于30s的原创Vlog视频,加上相应话题标签,即可参与“Vlog 10亿流量扶持计划”。

 

某种意义上说,抖音是想打造属于自己的Vlogger社区。

 

但这些举措意味着什么?Vlogger怎么才能得到这些扶持?我们就这些问题采访了相关负责人。

 

抖音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开放时长意味着更丰富的内容,给了普通用户更多的展示空间,而30秒+视频流量倾斜则是为了鼓励用户进行更丰富的内容展示。


抖音话题 #Vlog日常

 

“传统的5-10分钟的Vlog,对用户来说创作门槛非常高,要求节奏、剪辑技巧和故事性,但普通人的生活其实都是平凡的细节中蕴藏着美好,时间太长容易没有内容去承载。1分钟相对降低了普通人拍摄Vlog的创作门槛,同时也给了用户更多的展示机会。”

 

如果说5-1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传统Vlog考验的是博主的形象、个性和生活,在注意力极度稀缺的时代,持续抓人则是难上加难。当时间缩短至1分钟,似乎每个人都能有话可说,有画面可拍。

 

在此基础上,抖音平台会根据作品的播放量、内容与话题相关度综合评定,给予单个Vlogger最高百万流量倾斜。



在中国,Vlog是从欧阳娜娜开始才被大众所熟知的,但普通用户的生活精彩程度远可能远不如明星或头部Vlogger。他们的共性在于,平凡琐碎的生活中可能会有无数闪光点和隐藏彩蛋等待发掘,捡拾出1分钟的美好并不难,如果你愿意拿起设备记录一段的话。


抖音相关负责人还在谈及Vlog商业化时表示:作为普通人,并不是每一种内容载体,最后都必须要用商业变现和价值来衡量。对日常生活中仪式感的追求,或许就是平凡生活中,“记录”本身的价值。

 

正如微博达人「熊小默」所说:Vlog是普通人讲故事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在10年前都不可能实现……再波澜不惊的生活,都应该拍得理直气壮。

 

那么,在抖音的10亿流量加持之下,舶来品Vlog能不能在普通大众手里呈现出新的样子?答案也许值得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