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互联网嘴炮指南,六招制敌 | 海外weekly

颜椿颖 新榜 2019-11-07

各位好,这里是新榜的「海外weekly」栏目,每周末更新,为大家精选海外的爆款案例、社交媒体和内容平台信息、行业研究、有趣观点,本期为第8期。如果你还有什么想看的,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目录 


1. Facebook投入1000万美元找人拍假视频


2. 虚拟网红都走红毯了,现在占坑来得及吗?


3. 又有人表演大型网红掉皮现场了
4. 互联网嘴炮指南:六招制敌


Facebook投入1000万美元找人拍假视频
 
ZAO在大火刷屏之后终于因为隐私问题被约谈,再一次把换脸技术带出了圈,这是一种叫做深度造假(Deepfakes)的AI技术,上一次出圈还是因为杨幂和朱茵的换脸。
 
大概是因为,打败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了解他。所以,财大气粗、用户海量的Facebook承担了这项责任——花重金制作大量换脸视频成立数据库对抗换脸。


本周四,Facebook推出了这项名为深度造假侦查挑战(Deepfake Detective Challenge)的计划,和微软公司,以及康奈尔大学、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的学术机构建立合作,付费邀请演员拍摄换脸视频,总投入达到1000万美元,这笔钱除了用于支付演员费用,还将用于研究和奖项颁发。
 
目前来看,视频造假还处于人脸尚且可以识别的阶段,但一旦技术成熟,真实和虚假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Facebook的新计划则是率先创建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供研究之用,应对未来的技术作恶。
 
相比ZAO的流氓隐私条款,Facebook的计划显得学术和克制得多——付费请演员拍摄,在严格限制参与的情况下开放数据,且不向研究者开放用户数据。
 
参考链接:http://dwz.win/jFB
 

虚拟网红都走红毯了,现在占坑来得及吗?

       
虚拟网红模特Miquela

在Instagram上,人气最高的虚拟网红(Computer Generated Image Influencer,简称CGI Influencer,也可以称作电脑合成网红)@miquela 有160万粉丝。虽然电脑合成技术已经有十几年历史,但是,大众依然好奇,这些能去喝咖啡、做瑜伽,甚至能录专辑、走红毯的网红,到底为什么存在,而虚拟网红行业又会走向哪里?
 
一周前,Miquela发布了一张自己走上Netflix新剧红毯的照片,艾特了主创travisscott,得到7.4万赞,此前,《时代》杂志评选的2018年度25大影响力KOL时,Miquela也入选其中,尽管她不是KOL,也不是模特。作为一个3D技术创造出的数字形象,Miquela即使和真人一起出镜,也只是一个虚拟形象。
 
网红经济这个蛋糕在越做越大,作为一种更灵活的形式,如果不考虑道德上的影响,虚拟网红会是广告主们的完美选择——没有人的性格,可以随意塑造,更容易实现广告主的预期。问题在于,以模特身份出道的虚拟网红会不会因此取代真人模特?广告主是否可以利用其虚拟身份打破业内对真人KOL的约束?
 
目前来看,虚拟网红依然是虚拟的,我们几乎可以一眼分辨出来,但技术越发完善之后,真实和虚拟的界限可能会越来越模糊。
 
从商业上来说,或许虚拟网红会在未来成为新趋势,但多数人目前尚未意识到。另一方面,虚拟网红也开创了一种年轻人喜欢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表达创意的新方式。
 
参考链接:http://dwz.win/jFC
 

又有人表演大型网红掉皮现场了
 
Instagram上的图片常常呈现出一片岁月静好,旅游、健身、看书、做饭是常见的图片主题,哪怕是自拍,也能让人在处处细节中看出精致,然而,精致的背后,可能是数小时的摆拍和精修。
 
最近,荷兰网红Rianne Meijer拍了一组对比照片——从普通人到网红,中间隔了多少组摆拍、灯光和修颜。

 
这种社交网络行为艺术其实不算新鲜,但每次尝试似乎都能引起不少人关注,引爆话题,让人忍不住想模仿。
 
参考链接:http://dwz.win/jFD


互联网嘴炮指南:六招制敌
 
提示:也可以用于采访时获得细节
       

如马克吐温所说,面对宗教和政治的问题,人类的推理能力并不会比猴子更高。
 
这是今年6月发表在《卫报》上的一篇文章,作者David Robsen认为,面对诸如“气候变化”、“脱欧”等话题时,大众常常显得刻薄又保守,所以,需要一点科学的打嘴炮指南。
 
用好了,不止可以用于政治类严肃话题的辩论,还能治好杠精的自动ETC毛病。
 
一、问“如何”,别问“为什么”
 
在政治辩论中,发言人往往迷之自信,哪怕对某个问题一知半解。此时,你需要刨根问题追问细节,站在对立面,询问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每一步有什么表现。
 
通常,这种问题一问完,演讲者的浅薄便暴露无遗。要注意的是,提问人需要尽量保持谦虚,不然很可能导致现场剑拔弩张。
 
如果讨论脱欧,可以问“WTO条款会如何改变英国的国际贸易”,如果讨论气候变化,可以问“你所支持的理论要如何解释最近的气温变化”。
 
二、用一个有说服力的案例补上知识漏洞
 
如果想要揭穿某人的阴谋论,最好清晰讲述一个足够有说服力的案例,填补听者的所有认知空缺。
 
举个例子,谋杀案件中,如果另一个嫌疑人也遭遇指控,大众往往倾向于相信,原本的嫌疑人也是无辜的,因为针对另一个人的指控填补了信息的空缺。
 
三、事件重构
 
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受到各种因素的作用,所以,辩论的时候不要尝试颠覆对方的整个世界观,这样很可能直接引爆情绪。高级知识分子也无法避免这种“气急败坏”,更不必说普通人。所以,就事论事,颠覆一个点可以,颠覆对方的世界可不行。
 
比如,对于全球变暖问题,如果你用“可再生能源会带来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观点来反驳,那否认全球变暖的自由市场资本家可能不会轻易炸毛。
 
四、从对方的其它人设入手
 
如果事件重构这一计不行,还可以生出“人设转移”一计,正如每个人都不是单独的个体,每个杠精也会有多重身份,他们是父母,是子女,或许也有正经职业。纽约大学偏见大脑神经科学研究学者JAY VAN Bavel认为:每个人都是多面体,因为场合差别,每个人都会在不同时间表现出不同的人设。
 
所以,在打嘴炮的时候,可以强调对方的其它人设。比如,面对科学老师,你可以强调他们能公平评估证据的能力。这种方法会让人意识到,讨论问题的时候可以转换思维,忠实于自己最重要的性格特点,不要被情绪带跑偏。
 
五、引入外部视角
 
简单来说,和对方一起设想,旁观者会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比如,澳大利亚人或冰岛人会如何看待英国的新首相鲍里斯·约翰逊。
 
密歇根大学教授Ethan Kross和滑铁卢大学教授Igor Grossmann认为,这种策略能增加对方对某件事情的心理距离,减轻情绪性,更加客观地看待某件事。
 
或者,你也可以和对方一同开启未来视角,探讨将来的人会如何看待现在的事情,引导对方关注事件的走向,及其产生的影响。
 
六、友好一点
 
虽然嘴炮battle的过程中,很难保持理智和友好,但善意是相互的,友好可以换来对方的理性,毕竟,以杠治杠不可取。

参考链接:http://dwz.win/jFF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