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露骨私信、黄色评论,女性博主被网络性骚扰怎么办?

柠檬 新榜 2022-01-19

“XXX我爱你。我*硬了。”
 
00后美妆UP主“塑料叉FOKU”再次收到了一条陌生好友申请。正当她感到奇怪时,一条新信息蹦了出来。
 
“我正在看着你呢。”
 
(图源:“塑料叉FOKU”视频)
 
塑料叉吓了一跳,这已经是一年以来,收到的第七个带有性骚扰语言的QQ好友申请了,内容从问她袜子会不会臭慢慢变成到带有性侮辱的留言。
 
(图源:“塑料叉FOKU”视频)

再后来,留言升级为带有恐吓性质的跟踪式骚扰,塑料叉决定揪出骚扰者。2020年11月14日,她将自己的“追凶”过程做成视频,发布在网上。
 

实际上,不仅是“塑料叉FOKU”,还有许多女性博主,暴露在频繁的网络性骚扰中。“约吗?”“我好想*你”“小骚骚”等低俗言论和暴露性器官的图片大量出现在她们的私信中。
 
某博主晒出的骚扰私信

2020年,《经济学人》对超过4000名女性进行了一项调查,该研究发现,来自51个国家的38%的女性都亲身经历过网络性骚扰。

其实,不单单女性博主,活跃在互联网上的男性博主同样暴露在网络性骚扰的危险中,遭受着来自同性和异性的双重注视。

一男博主评论区低俗留言

不过,数据表明,女性确实比男性更易受到网络性骚扰。


据我国2017年的《网络性骚扰现状调查与分析》显示,在1277名被调查对象中,约33.2%的调查对象受到网络性骚扰,其中女性占比71%,男性占比29%。女性暴露在网络性骚扰威胁中的比率接近男性的2.5倍。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去年9月发布的报告也显示,在年龄小于35岁的受访者中,33%的女性表示曾遭受过在线性骚扰,而仅有11%的男性拥有相似经历。


与线下身体骚扰相比,网络性骚扰形式更加丰富隐蔽,黄色段子、暧昧语音、露骨图片和视频,同样会给被骚扰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挥之不去的负面情绪。

更严重的是,由于女性博主的职业身份,骚扰者往往自诩为流量上帝,将骚扰行为归咎于博主的穿着打扮,对她们施以荡妇羞辱。
 

不过,越来越多女性博主选择在社交平台发声,分享自己遭受的网络性骚扰经历。

拥有成千上万关注的女性博主,到底经历过什么样的网络性骚扰?遭遇网络性骚扰后,又应当如何保护自己?


 

问候性生活、在线低俗求爱
女性博主收到的私信能有多露骨?

 
“阿姨,你的性生活怎么办?”
 
2020年12月,UP主“苏小菲sophie”在B站分享了一条39岁大龄未婚未育女性生活状态视频后,她收到了这样的私信提问。
 

而在苏小菲指出这样的提问十分不妥之后,她却被提问者冠上了“迂腐”的帽子。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苏小菲第一次收到这种露骨的私信。
 
她是个vlogger,日常在B站分享自己的旅行和穿搭视频,有11万粉丝。虽然量级不算大,但类似“大”、“姐姐看看你的xiong”、"姐姐我dd大"这样的言论经常出现在她的视频评论区或者私信对话中。
 
今年2月,苏小菲还特地做了条视频《一位女性博主收到的私信能有多露骨?》来吐槽这件事。
 
(图源:“苏小菲sophie”视频)
 
但是,面对这些不堪入目的言论,苏小菲除了吐槽,也只能一遍遍选择举报、拉黑来处理,其他的都有些无能为力。
 
(图源:“苏小菲sophie”视频)
 
苏小菲的经历并不是个案,在互联网上,每天都有女性博主正在遭受着相似的性骚扰。随手翻开各大内容平台,“颜色”评论大行其道。
 
一个追剧直播间里,主播穿着得体,出镜镜头在肩膀以上,但却经常能看到网友用污秽的语言评价主播身材,用下流的话语挑逗主播。
 
 
某条鞋子试穿视频下方,恋足癖充斥着“兄弟们来学穿搭“、“想吃”、“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等湿咸之语。
 
虽看起来不带一个脏字,但仍不能掩盖扑面而来的不适感。
 

舞蹈视频和健身视频更是猥琐言论“重灾区”,在这里对博主的身材发表过界言论似乎已经成为一股风气。
 
像是这样的,对着一位舞者的腿“大做文章”;
 
 
或者如这样留下对臀部的恶俗发言;
 
 
在这些集体口嗨之外,还有一部分女性博主正在经历更加极端且持续的骚扰,并且已经严重影响了她们的日常生活。
 
6月26日,微博颜值博主“浅姑”发布了一则博文,控诉一位男网友对她网络骚扰长达十年。
 
从贴吧时代开始,这名男子就一直在骚扰浅姑,到处自称是浅姑的男朋友。当浅姑卸载贴吧、转向微博之后,他也跟着来到微博,继续给浅姑发露骨的文字和图片私信。
 
 
不仅如此,他还“侵略”了浅姑的日常生活,通过微信、游戏甚至淘宝店铺对浅姑进行骚扰,像影子一样无处不在。
 
就在近期,这个人假扮成淘宝买家,试图套取浅姑的个人住址,提出要买浅姑贴身衣物。这件事让浅姑感到害怕和恶心,决定报警,并将其言行曝光。
 

是所谓“跟风玩梗”还是违法行为?

 
这些直白的污言秽语,有些语言性骚扰的参与者会通过玩“梗”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
 
比如“lsp、我好了、双手打字以证清白”、“这腿不踩单车/这背不拔火罐可惜了”这样的评论,经常出现在许多女性博主的评论区。
 


有人认为一些视频本身就是通过带有性暗示的擦边球内容来获取关注和流量,引来这样的评论也是在意料之中。
 
不可否认,这类视频确实存在,而且为数不少。各大平台也在不断打击擦边球内容。

以抖音为例,今年1月7日发布的“软色情专项整治公告”显示,抖音平台累计处理违规内容超过31万条。
 
然而,即使是遇到疑似擦边球行为的视频,留下几句污言秽语难道就是正当的吗?我们也对这种行为打上了问号。
 
而且,据我们观察,不少遇到网络性骚扰的博主,更多是分享自己的穿搭或是日常,却被一些观众略带恶意地曲解了视频意图。
 
正如印度喜剧演员Vir Das在网飞的一档脱口秀节目中所说:“不要从女性的穿着中试图寻找其中的隐藏信息。”
 
自媒体“3号厅检票员工”曾在2019年发过一篇引起广泛讨论的文章《祝中国女孩早日穿衣自由》,阅读量超过500万。
 
这篇文章有一个观点是,女性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且不会遭到言语、行为以及任何形式的侮辱性评价,将性骚扰甚至性侵害归结为受害者穿着暴露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在过去,如何界定性骚扰并不容易,这更多只是个道德概念。直到《民法典》生效之后,性骚扰才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民事责任层面的法律概念。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律师秦鹏飞告诉新榜,在这个标准下,无论是评论区还是私信,发送一般人能够识别的性侮辱方面的内容的,对人格尊严造成侵害的,则符合《民法典》中关于以文字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标准。
 
因而,在评论区发布恶俗言论,私信发送带有性侮辱的图片、视频,均有可能构成性骚扰。
 
“随着性骚扰维权的数量和公开判决的逐渐增多,扯掉在网上肆意骚扰的网民的面具和伪装也会越来越容易,网络上的骚扰也是要在现实中承担责任的。”秦鹏飞表示。
 

举报、拉黑、报警,
博主该如何应对网络性骚扰?


遇到网络性骚扰之后该怎么办?
 
多数博主会愤怒、害怕、羞怯,选择忽视或者拉黑举报后默默将冒犯之言隐藏起来,但也有人选择正面对抗。
 
2019年,国外一位游戏女主播Kaceytron在Twitch(一游戏视频平台)发起“SlutStream”直播运动,直译过来就是“荡妇直播”。
 
Kaceytron有数十万粉丝,因为直播中的穿着经常露出丰满的上围而遭受语言性骚扰,她自嘲自己是“卖胸主播”,并希望用这场名为“荡妇”的直播正面抵抗网络性骚扰。
 
主播Kaceytron
 
不过,对大部分人而言,法律是最好的对抗武器。
 
尽管《民法典》对性骚扰的规定生效时间仅八个多月,还没有太多法院生效判决来帮助确定性骚扰的具体认定尺度。“但在网络上受到骚扰的也可以尝试起诉,你的诉讼说不定会帮助其他遇到同样困境的姐妹们树立一个维权的标杆。”律师秦鹏飞这样表示。
 
今年6月,性教育自媒体“莓辣MAYLOVE”在收到黑粉在后台的强奸威胁后,直接报警处理。
 
作为一家性教育自媒体,辣莓常发布一些性知识、性别平等内容。他们曾发布过一条关于法国性别教育动画短剧《自由的她们》的影评,批判地纠正了几个关于“性”的错误认知。
 
 
没想到文章作者遭到了带有性骚扰的语言攻击。
 
 
“这是我二十多年来第一次遭受这么肮脏的辱骂,满嘴污言秽语、人身攻击、人格羞辱、性骚扰”,被骚扰作者在莓辣矩阵号“辣莓HotBerries”推文《收到黑粉的强奸威胁,我们重拳出击》中这样描述。
 
拿到报警回执后,她们也表示将保留后续民事诉讼的权利。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哲认为,如果骚扰情节比较严重的就可以直接报警,保存好报警回执,一方面可以追究骚扰者的刑事责任;另一方面,回执在对骚扰者提起民事诉讼的过程中同样是重要的证据。
 
同时,他也提到遇到,网络性骚扰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保留证据:

1. 对评论、私信内容进行截屏保存。这种方式最便捷,但效力最弱。如果评论、私信等本身被删除,那么截屏也无法起到证据的作用; 2. 对正在进行中的私信聊天、电话进行录屏、录音。这种方式比起截屏效力更高一些,但要记得在遭遇骚扰时立即打开录音,尽可能录下完整的过程; 3.采取可信时间戳或者公证的方式对骚扰者的言论进行录屏保存,后续即使言论被删除,时间戳也可以证明其曾经存在。可信时间戳与公证的证据效力较强,但会产生一定的费用,建议在决定起诉时采用。

虚拟的网络环境让人产生了可以肆意发言、不受约束的错觉,但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若随心所欲追求口嗨,也终将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参考资料:
《祝中国女孩早日穿衣自由》,3号厅检票员工。
《收到黑粉的强奸威胁,我们重拳出击》,辣莓HotBerries。
《网络骚扰行为成“社交毒瘤”,男性比女性更危险?》,全媒派。
叶佳惠,李梦玲,江剑平.网络性骚扰现状调查与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15(01):18-25+36.

作者 | 柠檬

编辑 | 松露

校对 | 彭依慧



新榜原创内容转载请加微信banggebangmei

爆料/寻求报道/投简历请加主编微信zhangjie74510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hcxhaha001

添加以上微信请备注姓名公司与来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