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笔谈(六)
让马克思主义
牢牢扎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沃土
□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深入领会这一重要论断,要着重把握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要义、内容、方式。
(一)
毛泽东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任务,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的考虑。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中国的具体特点就包括中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基于这一认识,1943年5月26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就使用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相结合的概念,提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进行深入思考,逐步形成了“两个结合”的重要思想。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正式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坚持“两个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使之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认识集中体现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的新论断。这一论断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基因层面的内在结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落地生根找到了肥沃的土壤;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融通、与中国人民价值观念相贯通的结合点,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赋予了鲜明中国特色、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夯实了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从而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的高度契合。具体来说,是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
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同中国古代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中华民族形成的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包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的平等观念,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正义追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任人唯贤、选贤与能的用人标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外交之道,以和为贵、好战必亡的和平理念等等,可以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三)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而且也解决了如何实现结合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论断。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多向多元发展态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滋养。如儒家经典《礼记·礼运》具体而生动地描绘了“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的状态,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不仅为使用“小康”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而且为明确中国共产党“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提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更容易得到中国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
二是明确中华传统美德是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重视发挥礼仪文化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古代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规范,达到了“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道德教育渗透到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各个方面,通过各种礼仪、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言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要善于从中汲取道德滋养,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继承创新,使之与现代文化、现实生活相融相通,成为全体人民精神生活、道德实践的鲜明标识。
三是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地位,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道共同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 (执笔人:张峰)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2023年1月20日第2版
本期编辑:董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