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庆特辑①】42年风雨同舟,三代石油人告诉你什么叫不离不弃
1975年初,从新疆、四川、江汉、大庆、胜利等油田调到江苏的各支队伍汇聚扬州江都,打响了江苏油田大会战的第一枪,石油人开启了油田建设的峥嵘岁月!
勘探初期工作是繁重的,生活条件相当差,来自天南地北的石油职工全身心地忘我工作。他们经历着人拉肩扛,战井喷、战高温,他们乘风破浪,他们披荆斩棘,他们用双手托起了腾飞的油龙!
42年风雨,砥砺前行。当年英姿勃发的石油人,如今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这40多年的发展积淀着他们的心血和历史,承载着太多的情怀和感动。
油一代
油田会战初期的点滴回忆,令我永生难忘。
——王广权
1975年4月4日晨,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石油勘探会战26人的先遣队(负责文字记录),从山东乘专车向江苏会战所在地出发。我们沿途查看水陆要道,确定搬迁大型车辆能够通过的路线,于4月6日到达扬州,经过14天的调研,对会战总部和各二级单位的机关驻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对真武油田会战第一口的井位做了安排,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十分难忘。记忆最深的是,邵真路不能通过搬迁钻机的大型车,杨庄一条小河的桥也不能通机动车,真武到井场也没有路,修路造桥是当务之急。
在这之前,江苏省发了九号文件,省委负责的同志也多次在地、县干部会上强调:“谁家影响石油会战要追查责任。”面对邵真公路不能通车的状况,省交通局召开专门会议,组织900名劳动力,突击抢修公路,要求在4月20日前完工。杨庄桥由油田用钻杆铺垫代桥。通往井场的路由真武当地政府突击完成。4月16日,路面基本成形。邵真路的畅通,为会战第一口井的按时开钻提供了保证。而今的邵真路比当时要宽阔两三倍,沙石的颠簸己被平整的水泥所代替,当时车行要一小时左右,现在只用10几分钟,油田的路越走越宽。
油一代
江苏油田 我们美丽的家园。
——王惠芬
局庆42周年,我眼中的江苏油田越来越美丽,尤其是居住环境变化巨大。
时间追溯到1975年4月。为了参加江苏油田会战,我将幼小的儿子送回了老家,与老公分别住进了运输处男女集体宿舍简易房。我和两名女职工住一间宿舍,房间小且潮湿,只有一个窗户。我捡来砖头搁起带来的木箱,放碗筷又当书桌,脸盆鞋子塞到了床底下。我睡一张单人铁床,吃食堂饭菜,每天加班加点,抢修车辆,与起早贪黑、为前线多拉快运的司机老公难得见面。
随着油田的发展,我搬了5次家,如今,住着80平米的六层楼房。室内房间装修一新,家具电器一应俱全;室外绿树成荫,花草芳香,小桥流水,步行道环绕。我们读书写作上网,晨练散步书画,生活丰富多彩,乐在其中。生活在如此舒适优雅的环境,我怎不感到幸福快乐?!江苏油田是我们美丽的家园,祝江苏油田越来越好!
油一代
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杜迪波
1975年江苏油田会战伊始,我从胜利油田转战江苏,跟随钻井3253队打下江苏油田第一井——真6井,从此扎根钻井一线。
那时,油田没有文工团,文艺宣传都是以二级单位为基础。钻井是大户,首当其冲,将10人组成的演出分队命名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宣传队成立后,足迹踏遍江苏油田各个角落,当时演出主要以器乐演奏、歌舞、说唱小品等不拘一格,曾在邵伯总部、洪泽农场、宜陵机厂、真武钻井后勤单位、采油厂及钻井小队、还为油田医院住院职工慰问演出,我们用音乐和歌声抚慰了常年漂泊的石油人。虽然不是专业团体,但每到一处,收获的都是掌声雷动!
那时交通不便,到一线边远地区都是乘井队值班船往返,每次演出,职工、家属、当地百姓都会早早在现场等候,演出时,台上的动情用心,台下的激动热情,现场气氛特别热烈,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
在那个年代,“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足迹不仅踏遍油区,还演出慰问过地方政府,如三河乡、真武地方政府、以及淮安周总理故乡,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欢迎。
随着时代的进步,油田越来越广阔,人们生活得越来越好,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虽然我已退休在家,但我时刻关注着油田的发展,真诚祝愿油田越来越好!
油二代
金东人有“三件宝”!
——二厂:裘云龙
江苏油田历经40多年的发展,永恒不变的是夺油的信心和实干。作为金东的一名管理干部,15年在金东工作的经历,让我更加感受到金东老区人稳产上产的执着。
说起金东人抓产量,不得不提金东人的三件宝。第一件宝,当之无愧的是“铁卡子”。闵桥油田油井含水高,管线铺设经过水田密布、水网纵横地带,长期开采,造成流程老化、管线刺漏事件频发。为把环境影响降至最低,减少停井时间,金东人总是带压对管线进行打卡子操作,快速地恢复生产。我经常看见采油大班们被喷的满身油污,但脸上却总是洋溢着笑容,他们有个显著的特点,短发、老手茧。
第二件宝,就是手机量油宝。油井计量产量,我们从井口放空用桶秤,到分离器计量、再发展到油井信息自动化计量,科技的进步,让我们更加清楚每一口油井的产液情况。金东偏远的单井较多,自动化程度不高,手机量油宝成为管井的利器。我们的采油工在巡井中,只需打开手机中的手抄器系统,输入井号,一个清清楚楚的油井示功图就展现在手机屏幕上。产量、冲程、冲次、光杆载荷等各项生产数据了如指掌,极大方便我们对油井的管理。
第三件宝,不能少了“电动三轮车”这一交通工具。油公司改制以来,岗位合并,班组整合。现在一个大班组管理着六七座计量站,巡井加药一趟下来近20公里,电动三轮车有效弥补了生产值班车辆的不足。不过,要使用我们的电动车可不容易,必须要有管理区发放的牌照和准驾证,安全行驶才能安全生产。有了这三件宝,金东人夺油稳产永远在路上。
油二代
我愿和你初心不改,披荆斩棘一起走过“寒冬”!
—— 一厂:章玲
十多年前,我与你初次邂逅。在这之前,从父辈的口中就已得知你的芳名,从此印在心间。那是一次豪迈的相遇,抽油机浅吟低唱、千方大罐巍峨耸立、还有各色管线整齐划一,原先只是在脑中会勾勒你伟大形象的我,第一次靠近你,就被你的气势深深吸引。
那时的你意气风发、钻塔林立、机器轰鸣,在你的豪情万丈中,我渐渐成长,学会了和设备、流程打交道,学会了责任与担当,学会了怎样和千万个与我一般的人,去延续你的辉煌。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今的你风采不减,纵然有了百般惆怅,也还是一直进取拼搏。我愿和你初心不改,披荆斩棘一起走过“寒冬”!
油二代
感谢油田赐予我机遇与挑战……
——二厂:赵娟
我是一名80后油二代,参加工作已有10余年,如果问我对油田影响最深的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机遇。
2006年10月,我以一名劳务工身份走进了工作岗位。工作两年单位组织技能大赛,我又以一名“新手”身份参加了大赛并获得奖项,我也顺利破格考取高级工。
2011年油田又在改革变化,为了给劳务工机遇,单位开始让部分劳务工转正,我的“幸福时光”又悄悄的来临了。2012年年初我是以全厂唯一一名80后女班长且又是高级工的身份,顺利转成了油田正式职工。2015年我又遇上油田四年一次集输技师选拔的机遇,通过再次学习我又顺利挤进技师行列,2016年年初成为全厂“罕见”80后女技师。
从走进油田的那天开始,单位油田就在不断改革与发展,且让我遇到大大小小的各种好的机会与机遇,油田见证了我的成长与发展。所以,如果问我对油田最想表达的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感激,我愿与你携手共建美好未来!
油二代
我们在这里快乐着,奉献着。
——邵管中心:闻武峰
在我还没有来到油田的时候,油田给我的概念只是一张张地质图,一列列数据表单。我想象中的油田工人是每天过着喝茶看报,溜达着去井场记录数据的日子。
后来,我真正的成为一名油田员工,真正的踏入基层工作,在这里苦着,坚持着。直到我跟着师傅顶着烈日把小区一个个阀门换好,解决了住户家中的各种日常报修,看到居民满意的笑容的时候;直到我在室外温度超过40°高温环境里,看着汗滴从一丝不苟工作的师傅脸上不停的往下落,将地面浸湿的时候;直到晚上大家一起留下抢修水管线,师傅们半个身子扎在污水坑里,蚊子落满全身他们却专注的没有心思驱赶蚊虫的时候,我真正读懂了这里。
我们在这里乐观着,奉献着。我眼中的他们,我眼中的油田就像一颗颗普普通通的油菜花,待到春暖时节,花开如海。
油二代
我相信,以油田人那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定会闯过难关。
——邵管中心:陶明玉
记得我刚从老家转学到油田一小时,也就在那时,我第一次见到了那时的局机关大楼,让我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走进局机关大院,错综复杂的小路四通八达,到处都是住家小楼。那时的电影院就在局机关大楼后面,每逢周末,那里都会放上几部大家喜欢的电影。那时的福利待遇也非常好,记得大人和孩子最高兴的事就是每到节假日,单位总会分很多好吃的水果及特产。那时的我们,脸上总会洋溢着作为油田人的自豪和骄傲。
时光飞逝,我也参加了工作,并且在这里也有了自己的家。现在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局机关住宅小楼变成了一栋栋高楼;前线生产的原油也不再靠运输的船队往外运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辆辆油罐车穿梭在乡间小路上;油田小区越来越舒适,有健全的文化娱乐设施,医疗技术也逐步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虽然现处于“寒冬期”,但我相信,以油田人那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定会闯过难关,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油二代
从文化广场到广场文化……
——真管中心 :陈宁
真武小镇是一个油区小镇,在真武油区上班的油田人大多居住在这里。小镇虽小,却有着浓厚悠久的油田文化。随着A级和谐示范小区的创建,广场进行绿化、亮化和修整,风筝节、新春三送、广场晚会、志愿者服务等越来越多的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文化艺术活动在这里开展起来,油田人用特有的聪慧和热情培育起油田广场文化,热热闹闹的广场舞就是其中一个,她们自得其乐、自我陶醉。
“有什么烦心事,音乐一响就全忘了,每天和老姐妹们跳跳舞、聊一聊,有什么高兴的事大家一起哈哈大笑,有什么困难大家一起伸手帮忙,这是我们想要的老年生活。”自从开始跳舞健身,老妈的精气神明显好多了,快乐、自信在音乐、舞姿中被重拾回来。
老妈是七二年跟着退伍转业的老爸来油田的,看着油田从芦席棚一步一步变成如今的花园中的油田,她总说:“一辈子没上一天初中、没挣一个月工资是她最大的遗憾,但是比起在老家,在油田这半辈子也挺幸福的”。
油三代
创新发展,科技革新,在自动化的帮助下二厂变得更加朝气蓬勃。
——二厂 :李璐
童年时候,印象中的石油工人总是满身泥泞,身着油污,穿梭在羊肠小道,父亲作为一名焊工也不例外。小时候,父亲经常早出晚归,甚至下班回家正吃着饭,因为同事的一个电话,匆匆扒几口饭,就赶紧换上衣服奔赴井场。
小时候不懂父亲为何为了工作如此拼命,随着年岁增长,我渐渐明白了石油人所代表的含义,石油人代表着风里来雨里去的人,代表着放下亲情背上行囊默默奉献的人,代表着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用汗水泪水保障祖国石油钢筋铁脉的人。父亲虽然因为艰苦工作压弯了腰,但在我的记忆里,父亲的身影很伟岸。
年少的我立志像父亲一样成为拥有钢铁般意志的石油人。报考大学时毫不犹豫填取了石油专业。如今,我不再是母亲怀抱中的需要呵护的小女孩,而是投身石油事业,为二厂母亲打造美好明天的一名技术员。
每天与高高的井架相伴,井场也是我不断充实自己锻炼自己的舞台。如今我不需要像父辈用生命守护井场,安全和效益才是我们的目标,改革和创新是我们的手段。自动化设备的投产让我们的石油工人不需要风风雨雨地巡井也能掌握油水井生产动态,让我们不需要频繁的开关闸门也能判断现场工况,让我们不需要来回奔波前线和机关之间也能实时交流信息。
创新发展,科技革新,在自动化的帮助下二厂变得更加朝气蓬勃。
油三代
年轻的党员,学雷锋更有范!
——油服中心:闻开杰
我叫闻开杰,是一个油三代,是油服中心维修测试一大队最年轻的党员。
2014年春节刚过,我退伍回到油田从事抽油机安装工作,当我接过新发的冬季安全棉帽时,感到十分新鲜,心里非常高兴:戴上冬帽太有雷锋范儿,真给力!
工作中的我,不管戴不戴这顶“雷锋帽”,我都时刻以雷锋为榜样,都很有实实在在的雷锋范儿。
每天,我总会提前半小时来上班,烧好开水、灌入暖瓶,为全班备足上井饮用水;上井回来,我还会将工具整齐放入值班房,并将卸车时掉落在门口的垃圾清理干净;工作之余,我还会利用以前在大学所学到的机械知识,为大家讲解机械制图。
我平时还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收集干活过程中产生的可回收再利用的废料。为此,我还专门找了一个盒子,凡是干完活之后剩下的螺丝、卡子等小零件,我都收拾收拾放进去,时不时地再给它们归归类,还给盒子取了个时尚名称——“百宝盒”。
虽然时代在变,但是雷锋精神却在油田很多年轻人身上得到了延续和传承,在油田寒冬期的当下,这种精神显得尤为珍贵。
油三代
我是地地道道的油三代!
——运输处:曹阳
我是一个90后,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油三代,这一词承载着我们一家三代人的石油大国梦,这一词也是我一生为之奋斗守护的初心。
退伍回来后,我义无反顾选择回到了油田,回到了当初梦想开始的地方,把这片苏油大地当做自己的人生舞台,用自己辛勤的劳动诠释着对石油事业的眷恋与热爱,向世人证明我们90后的石油人依旧有那“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斗三斗”的魄力。
但是好景不长,原油价格的下跌使得油田稳步进入了“寒冬期”,不少人选择了离开。但是依然有那么一群年轻人,他们笑着面对困难乐观向上,不管外在环境多么恶劣,但是他们依然默默的坚守在生产的最前线,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演绎着石油人生。
钻机轰响,多少石油人的汗水洒在这里。那蜿蜒曲折的小路,多少石油人的足迹从这里经过。时代在变,不变的是石油人的魂。我是90后,也是石油人,我为油田“战寒冬 求生存 谋发展”代言。
光阴荏苒,岁月轮回,油龙在腾飞。江苏油田今天的成绩足以慰藉在42年间为之奋斗的石油人,他们谛听着历史车轮的跌宕辗转,他们追忆着过去的燃情岁月,见证着油田的光辉历程;目睹着改革的伟大举措,体会着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他们只是江苏油田这片汪洋里的一滴水、一粒砂,但他们热爱油田,热爱水乡,始终不忘初心,不离不弃,他们一直在为油田的发展努力着,奋斗着!
特别感谢丨将青春绽放水乡的石油人
编辑:杜振红
往期精彩内容
机会来了!江苏油田技师学院招生100名 ▏这里可培养过全国劳动模范
一不小心就过万!这个微信号最好看的内容全在这儿,还不赶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