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不需要锦鲤,也能活成最好的自己
近来,“锦鲤”火了
幸运的“天选之子”
一夜爆红
成为无数网友纷纷羡慕的人生赢家
大家纷纷转发锦鲤,来祈求好运
但是在油田
有一群人努力工作,努力学习
忠于自己的每一天
拼尽全力,把握当下
他们不需要锦鲤
也活成了最好的自己。
01
一蹲就是几个小时——王从飞
在近期的第五届扬州市技能状元大赛中,培训处选手王从飞获得了职工组焊接比赛第一名,并被授予扬州市劳动模范称号。
来之不易的荣誉背后,是鲜为人知的艰苦付出。在备战训练过程中,王从飞一蹲就是几个小时,汗水浸湿了工服,他却浑然不知。白天,他加紧练习焊接实践操作;晚上,他加班复习相关的焊接理论,进一步研究总结更好的焊接方法。
工作7年来,王从飞不断突破自我,摘下了一项又一项荣誉。2013年第二届扬州市技能状元大赛职工组焊接决赛,他获得第二名,并被授予市技术能手和市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油田焊接技术比赛决赛,他荣获第一名,破格晋升为技师,并被授予局技术能手……在荣誉面前,王从飞没有自我满足,如今,他将和同事一同组队代表扬州市参加第四届江苏省技能状元大赛,新一轮备赛的日子又将开始……
02
一把大伞,陪他从冬到夏——王志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平淡。”这是对江苏油田劳动模范、工程院电子工程师王志研究工作最好的诠释。
节能降耗一直是科研生产的主题。2013年开始,为了将变频技术应用到油田生产,在工程院科研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王志依旧花了大量时间去做最基础的研究,终于成为变频技术的专家。
2015年,王志又开始探索变频技术智能化应用。他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终于编写出5000多条程序,然后开始了漫长的测试过程。为了能及时跟踪生产数据变化,王志就这样一直守在控制柜前,一把挡风遮阳的大伞,陪他从冬天到夏天。
皇天不负有心人,五年磨一剑,他终于研发成功人工智能型抽油机。不仅助力油田降本增效,还成为油田特有的新型高端技术系列,市场应用空间广阔。
03
锦鲤背后的孤独与坚持——郭金成
郭金成,工程中心作业四队的班长,中石化2018年职业技能竞赛井下作业工项目金牌获得者。
2007年从技校毕业后,郭金成来到油田,干上了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艰苦的作业工,跟着老师傅们经历了石油人打拼的艰辛,体验了收获高产油井时的狂喜。在那个时候,郭金成便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井下作业这一行里干出个模样。
为了掌握各项作业技术,他从最基础的开始,从井口副岗、主岗到司钻,一路走来边干边学、边学边练。郭金成几次参加油田技术比武,都与荣誉擦边而过。一次次的失败让他也迷茫过,但最终选择了坚持。找差距,查资料,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2018年10月16日,中石化技能大赛全面打响。赛场上的郭金成自信、从容、处变不惊,最终成功斩获金牌。
04
简单 重复 坚持 赢家——单坚
身材单薄,皮肤黝黑,一张国字脸显示出坚毅的性格,他叫单坚,是工程中心侧钻二队的一名班长。在刚刚闭幕的中石化2018年技能竞赛(井下作业工项目)中,他一路过关斩将,勇夺金牌。
自参加工作以来,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单坚始终脚踏实地把这些“简单”的事情干得没有一点差错,他说: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坚持做,你就是赢家。
2014年,他第一次参加油田技能操作大赛,由于操作失误与金牌插肩而过,只获得铜牌,但是他没有因失败而放弃对金牌的追逐,这一次的失利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勤加学习的劲头和夺取金牌的信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单坚正是通过在工作中、学习中、生活中长年累月始终如一的积累沉淀,造就了他的金牌之路。
05
三战终得金——杜东哲
眼前的小伙叫杜东哲,斯文乖巧,腼腆寡言,清秀的脸上,始终驾着一副黑框眼镜。 2011年刚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毕业,来到江苏油田。
2014年,集团公司举行采油气专业技术比武,虽然是赛场新人,但他凭借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狠劲与“头悬梁,锥刺股”的拼劲,顺利入围了决赛,可最后却因为临场发挥失常而无缘奖牌。“不怕,我还年轻,下次我会更加努力的。”杜东哲说。
2017年,他再一次踌躇满志参加比赛,又一次铩羽而归。这一次,他有了深深的挫败感。在家人的鼓励和安慰下,他决心再战一次。
四年的等待,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家人的理解,让杜东哲迸发出巨大的能量。集训期间,除了吃饭、睡觉外,他几乎书不离身,平均每日学习时间更是达到了16小时以上。这一回,命运的女神对他露出了最甜美的微笑,一路披荆斩棘,终于拿下技术比武金牌。
06
每天4点起床,陪女儿高考——邬卫兵
邬卫兵是油田电工技师,也是当时水电讯处“电讯先锋品牌”党员,平均每年参加电力抢修任务达70次以上。
在企业深化改革的大浪潮下,2016年12月,邬卫兵的妻子王晓红主动报名入疆,邬卫兵便独立扛起家庭的重担。女儿正上高二,还要一年就要参加高考,邬卫兵每天都要在扬州邵伯两地奔波。每天早上4点10分,他就要起床给女儿烧饭,6点半,送女儿到学校,再赶6点50的班车到邵伯。就在一家人努力为未来打拼的时候,生活的意外却接踵而来。邬卫兵的父亲、岳父以及大妹先后住院。他既要上班,还要照顾老人。每天一下班,他就赶忙烧饭,然后拎着众多饭盒奔波于医院的1号楼、2号楼、5号楼之间。
阳光总在风雨后,在兄弟姐妹几家人的齐心照顾下,老人康复出院,女儿也成功考上大学,邬卫兵也成为油田首个入疆电工技能人员,和妻子在他乡团聚。一家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向前奔跑。
07
把“冷板凳”坐“热”——程海生
他叫程海生,来到研究院工作已经整整十年。先后完成了海相前瞻、国家专项、总公司、局、院级课题十多项,硬是把基础研究这个“冷板凳”坐“热”了。
2014年下半年,因为工作需要,他被调入勘探一室从事区块井位研究,一切从头干起。凭着一股子劲,啃下了“海安凹陷”这块硬骨头。2016年,又担任金湖凹陷项目长,先后完成了14轮次井位论证。
2017年底,他的母亲查出重病。繁忙的工作,家庭的重担,常常,他在医院护理母亲一夜后,又赶到办公室开展精细的井位研究。有一次,甚至自己发烧了3天都不知道。2018年3月,勘探评价井卞X19井获得良好发现,母亲在精心护理近半年之后也顺利出院。
研究探索是一条漫漫未知路。朋友圈里,有人出国了,有人转行到私企了,还有人做生意挣钱去了,而他,仍在坚持,为自己的梦想求索。
每个成绩背后,都是一个曾经咬紧牙关的灵魂。
每个人的疲惫生活中
一定都有自己的英雄梦想
或许我们的上半场已成定局
但余生很贵!
在追梦路上
不必慌张,也不必多想
与其幻想着做一条“锦鲤”
不如成为优秀的自己
愿你的下半场能
把握当下,不负韶华。
图文:王庆辉、宋旺、欧阳、孔天长、薛辉、陈海燕等
编辑:李雅婧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来看看油田连接效益的“港珠澳大桥”
骄傲!正是他,被中央级媒体集中报道!
当江苏油田被印在明信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