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0年!石油作业人坚守中的巨变!

苏北如果找到油,年产一百万吨,就值得大搞!


——邓小平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b0793cgx7sl


牢记小平同志的嘱托

江苏油田走过了一段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

的发展历程


江苏石油人

用信念、担当、奉献

在江淮的鱼米水乡

矗立起了一片石油工业的文明



沧海一声笑 涛涛两岸潮

时光转瞬间 弹指四十年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一代代作业人“以油为本”

铁肩担重任、铁心保上产

这些被称作“油水井医生”的人

发生了怎样的蝶变?

来看看他们的时空穿越

听听他们过去和现在的歌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说起“十三光头”战卞杨,江苏油田无人不知无人晓,而“十三光头”正是当时作业一队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他们整天油里滚,泥里爬,老百姓喊“油鬼子”真是最贴切不过。渴了,就喝口河水;饿了,就啃一口从旁边参战井队买来的冷馒头;困了,就和衣在草堆里眯一下。“十三光头”成员之一——现为工程中心调度长的马建桥谈起当年战天斗地的青春岁月,仍然激动不已,“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是老辈作业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变化的是岁月和年轮,不变的是井场舞动的身影,一代代作业人继承老辈的光荣传统,以最优的状态投入到服务勘探开发、服务增储上产的滚滚油流中;年轻的作业人意气风发,历经多次改革,依然牢记使命,做奋斗者,甘于奉献,立志成为有信念、有担当、有技术、有作为的新型作业人


设备

越来越先进




那时候,设备差,道路条件不好,工作环境异常艰苦,很多重体力活都是靠人拉肩扛来完成。赶上下雨,车进不来,全是靠一双双肩膀把一根根油管扛到井场;常常天气是风吹雪花飘,作业工却是浑身上下一身汗,等到停下来时,浑身直哆嗦,不少人或多或少留下了职业病。说起这些,老作业工们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不断革新,修井设备也越来越先进。2004年随着专业化重组整编,新的井下作业处成立。至此,井下作业的发展进入快车道:以前,作业主要靠通井机,现在则基体上实现了车载修井机;以前,靠人工起油管,现在则用机械液压大钳;以前,只能简单的油水井小修、试油作业,现在则实现了油水井的综合性维护和开发;以前,仅有检泵、试油作业队伍,现在则是小修、大修、侧钻、带压、连续油管等各种队伍齐头并进。


工装

越来越舒适




在很多油二代、油三代的记忆里,父亲的箱底还一直珍藏着当年的工装。最初的石油人穿的都是清一色的“杠杠服”,里子、面子包括中间棉花,统统压在一起被扎成竖行的道道,被称为石油人的军装。那个年代,没有太多的衣服,遇到起下油管冒喷时,浑身都是,时间久了保暖性自然差,尽管如此,老辈的石油人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

工装早已融入生活,成为石油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工装的变化,也演奏出石油人美颜的变奏曲。2012年,集团公司对员工工作服进行了统一定制,下发了印有中石化统一标识的红色工装。至此,油田员工结束了“混搭”时代,开始统一着装。从杠杠棉到鲜艳红,从臃肿的棉服变成内里可拆卸的棉工装,工作服的设计也更加人性化,还具有防静电、防溅水、防油污功能,更加轻便保暖。


饮食

越来越热乎




那个时候条件艰苦,每餐萝卜、白菜、土豆“轮流坐庄”,大家匆匆填饱肚子,转身又赶着干活去了。不过即便是这样的饭菜,对于夜班的工人来说,都是相当的奢侈!由于道路条件不好,食堂的工作人员只能挑着扁担,将饭菜送往井场,大伙吃到嘴里大多是冷菜冷饭


现在食堂打好的饭送到井场那是分分钟的事。食材新鲜、品种丰富,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工人门打开饭盒,还闻到出锅的香味呢,遇到空闲,还能搞两个小炒犒劳一下自己呢


住宿

越来越好





油田成立之初,住宿条件很差,野外搭两间竹席板房就是作业人的家了,夏天蚊虫、冬天北风,全靠烧煤取暖。为了保暖,大家不得不戴着棉帽睡觉


现如今,井场都配备了休息室;住宿都提供了基地宿舍;侧钻都配备了铁皮板房,不仅安装了空调,还有电热器,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比在家里还舒服。


四十年风雨兼程

四十载春华秋实

穿越时空的作业人

经过一系列改革

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创业之路

在建设新型油田的路上

越战越勇!



“千张照片见证油田40年变革”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前,你在哪?在干什么?

还记得一起在芦席棚边打蚊子边吹牛的故事吗?还记得每天需要坐船上下班的历史吗?还记得攒到钱换了大彩电时的心情吗?

还有记忆深处的工人俱乐部、冰糕厂、子弟学校……

40年春风化雨,40年跨越腾飞,江苏油田走过了一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的发展历程。

40年,究竟改变了什么?

从本期起,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微信公众号将推出“千张照片见证油田40年变革”系列,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如果你有能表达此主题的照片,比如那时的生活环境、衣食住行;工作场景、设备更迭,以及其它等等,都可以给我们投稿,让大家一起感受这40年的变化。

投稿照片时,你可以讲述一下背后发生的故事(300字以内),也可以简单的附上照片说明。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jsytsxx@163.com(我们会认真对待每个投稿,被采用的都会有相应稿费哦!)


“千张照片见证油田40年变革”之“工衣篇”

↓↓↓

石油工衣,我们永远脱不掉的记忆


“千张照片见证油田40年变革”之“传统故事篇”

↓↓↓

“十三光头”战卞杨


“千张照片见证油田40年变革”之“我家40年”

↓↓↓

父亲,余光是你,余生也是你


视频:闫海军

图片:廖刚 吴迎军

编辑:孔天长


燃爆了!江苏油田2018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会这么开……


双十一你在熬夜血拼,我在……


江苏油田职工文艺作品展播 | 快来pick出你最心动的作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