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六个草根"发明家"的逆袭之路


题记

科技创新的路上,不仅有困难,更有风景。

正如油田职代会报告所说:我们不必都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漫天繁星闪烁,同样能点亮苍穹。

怀揣创新创效的梦想,油田各条战线的科技人员,在坚守中探索,在创新中前行,在科技的道路上闪光。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他们,倾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诗和远方。



在采油二厂黄马管理区有这样6个人,他们来自不同班组和岗位,仅有技校文凭!但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成功申报国家新型专利29项,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28篇100余项质量创新成果应用到了生产实践中,成果转化率达到100%。五年间,黄马创新团队为管理区解决生产难题200余项,累计创效2000余万元




“大拿”并不是天生的,
是一点点干出来的



丁志敏

94年参加工作,拥有12项国家使用新型专利。


1994年,刚从技校毕业的丁志敏来到黄四注水站参加工作。“我在技校里学的是作采专业,没想到一毕业接触的都是设备修理。”两眼一抹黑,工作该怎么干?丁志敏心里暗暗较劲,眼里看着师傅、手里摸索不停。“但自己能出的活,仍旧十分有限。”


1999年,丁志敏在一次修外输泵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难题:轴套怎么样都取不下来!最后没办法,只能大修。这一次经历给了他很深地触动:“本来一个挺简单的事,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技术,浪费了很多时间和费用,给生产带来这么大的难题。”这件事,像一个梗,一直横亘在丁志敏心中。直到几年后的一次修理,丁志敏在操作中突然有了“灵感”,将这个难题解决了。“这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太有意思了!有技术真的太棒了!”2012年,丁志敏以这项技术成功申请了他的第一个专利——《离心泵机械密封轴套取出装置》。


“我在好几个中转站呆过,也遇到了好几次大项目改造。脑子里的思维模式就是,如何用技术解决我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渐渐的,丁志敏会的东西越来越多,眼界越来越开阔。


注水泵组合阀易损耗,一台注水泵5组组合阀平均就要更换3组,才能实现安全平稳注水。而每个组合阀费近3000元,一年下来,注水泵组合阀的费用就高达十几万元。丁志敏用了5天时间,一直在韦2中转站内反复拆装组合阀,寻找破解组合阀修理的方法和玄机。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深入思考研究,他终于得出结论:组合阀的低压端面腐蚀磨损情况较轻,可通过研磨修理,对于较严重的情况,用机床鎕去0.02毫米后在研磨台上研磨后恢复使用。这个方法一经讨论后,迅速得到大家认可。维修后的组合阀在韦2中转站试用后,不仅运转良好,而且使用寿命也比同期延长15天,丁志敏用20元的价格维修好了一组注水泵的组合阀,年节约费用5万余元,而全部维修费用仅几百元。


凭着不信邪、爱钻研的劲头,丁志敏硬是从一名普通采油工,“钻”成了一名主任技师。现在的他,已拥有1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看徒弟领奖,
比自己拿奖更高兴


沈剑

先后十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获得过采油二厂特殊贡献奖,拥有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多次被评为中石化、分公司技术能手。


今年52岁,有着29年工龄、23年党龄的沈剑,有着和丁志敏近乎一致的经历:技校毕业后从集输到采油,到锅炉,到注水,他干了很多岗位,但不变的是“一直摸索不断创新”。


“我是学采油的,干过采油队大班,也当了很多年集输站的站长,现在在保障班,干活之余,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干一些以前想做又没时间做的的事情!”就这样,这位技校毕业的草根,根据自己工作中的实践,一点点的摸索,逆袭成今天的中石化、分公司技术能手。先后十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获得过采油二厂特殊贡献奖,拥有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现在的他,是该区当之无愧的技术“大拿”,高手中的高手。


“一个人优秀不算优秀,一群人优秀才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沈剑在自己创新之余,还带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徒弟。“我2003年的时候就开始进行带徒培训工作了,那时候我们二厂集输这块比较薄弱,我想自己正好是集输站长,就想把自己的经验都传给年轻人,所幸,成绩还不错!”


徐小琴,今天介绍的六位创效达人之一,也是沈剑最得意的徒弟,连续三届当选局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三八红旗手,油田十大杰出青年……“我是师傅手把手带出来的,师傅不爱说话,但总是费尽心力的教我们,他也不太懂做什么细的思想工作,说得最多的就是一句:‘怕啥呀,有师傅在!’,但就是这句话,每次参加比赛,我就觉得心底特别有底。”2004年、2005年徐小琴连续参加了局、厂技能大赛,赢得技术能手的称号,从一名中级工破格成为高级工。


徐争峰、周斌,一个是2007年中石化集输技能大赛铜奖获得者,一个是2013年中石化采油工银牌获得者、油田技术能手,在他们俩的心中,沈师傅是一位宽容善良,却又严厉认真的好老师。


2008年油田第11届采油工大赛期间,沈剑负责机械制图和管配连接。“每次当我们遇到困惑的时候,沈师傅总是手把手的教我们,把每一个问题都掰开揉碎讲给我们听,严格细致到每一个动作、每一根线、每一个图例。”培训期间,老沈几乎成了全职保姆一般,全程陪同指导两个得意弟子的学习,直到徒弟们参加中石化比赛获得好名次人,他才放下心来。金光闪闪的奖状奖杯中,有老沈无数的心血和汗水。“看徒弟领奖,比自己拿奖更高兴。”


每当说起这些,头上已经隐现丝丝白发的沈剑总会露出阳光般憨厚的笑容,就像动画片里的“老村长”一样,悉心呵护着“小羊们”的成长。管理区几位技校出来的“发明家”,除了自己捣鼓一些小创造,更悉心传授,带出来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徒弟,将“钻研、拼搏、创造、担当”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小诸葛”创新工作室


创新过程是一种痛并快乐的体验,不可避免地会有风雨艰辛、有挫折失败,但更多的是对成功的期盼。


仅去年一年,沈剑、丁志敏、徐小琴、吴红柳、罗先锋、崔涛这六名平均仅有中专(技校)学历的创效达人,他们组成的两个QC小组均获江苏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两项质量科技成果分获油田分公司一等奖和二等奖,上报7项QC成果在厂级评选中全部获奖。其中沈剑带领的飞翔QC小组,还代表江苏油田参与中石化质量科技成果评比,荣获中石化技术能手及江苏油田、采油二厂QC成果多项成果。


除了丁志敏、沈剑等6个技校生发明家,黄马管理区一直致力解决员工敢创新、愿创新的问题,制定了创新项目绿色通道制度,给予资金、技术上的无条件支持,为员工发挥聪明才智搭桥铺路。


由技术干部、技师带头成立的“小诸葛”创新工作室,共有43名成员,占全区在岗人数的1/7。近5年以来,已经记不清多少次,为了支持一个想法的付诸实施,技术干部一起跟车购买配件,为了抢时间挑灯夜战,技术人员一起配合无数次的试验磨合,为了一个思路能够得到验证,管理区主动为他们申请资金、人员、车辆及技术上的无条件扶持,只为解决困扰生产的一个个难题。


他们用智慧和汗水,攻克一道道难关,挑起了技术攻关、创新创效的大梁,成为了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



图文:陈冬 谢小平 宋坦 葛宇侠 


编辑:葛宇侠 李雅婧|编审:刘媛媛|监制:高和兴



高考,500公里外的父亲和儿子有一个约定……


妈妈的味道,日久弥新!

年投入数千万元!江苏油田让这片水乡天更蓝、水更绿


今天,油田召开重要会议!


Hi 你在看吗
点一下告诉我呗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