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司法供应链”管理新模式“五年发展答卷”丨成都法院司法体制机制综合配套改革④






成都法院坚持创新驱动,聚焦超大城市治理需要,主动融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一步聚焦供给侧改革,转变司法供给理念和思维方式,明确司法供给定位,优化司法服务保障手段,加大联合,系统构建“司法供应链”管理新模式,提升城市智慧治理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新需求。






行以致远

 探索司法供应链管理新模式发展 


01

提 出

2017年8月,成都法院面对 “案多人少”矛盾突出、案件处理难度不断攀升以及人民群众的日益多元的司法需求,借鉴跨国企业供应链管理“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在全国法院率先开展现代司法管理改革,探索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供应链”管理新模式

02

发 展

2019年2月,成都法院出台《关于构建司法供应链管理新模式的实施意见》,正式建立并实质运行“三大中心”


建立办案质效管理中心,成立“质检部”,毫不动摇深化均衡结案、归档结案、静默化监管,常态开展质检评查。


建立办案服务保障中心,成立“保障部”,实现对外服务群众、对内服务法官职能,组建小微组织集中集约办理审判综合性事务。


建立内外沟通协调中心,成立“联络部”,设立政务枢纽、网络理事等8个分中心,加强与群众、当事人、代表委员、法律职业共同体和法院干警联络,整合意见收集渠道,分级分类查收办理事项,实现对内服务法官、保障法官多办案办好案,对外服务群众、提供全域全时便捷诉讼服务。

03进 阶

2021年8月,成都法院印发“司法供应链”2.0版实施意见,从深刻回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司法供需不同步及矛盾有效破解人案矛盾的角度,升级打造三大中心2.0版,并将从“三大中心”优化到“三大中心、一个支撑”,推进“三大中心”智慧建设,将各中心的管理标准、规范要求以数字化方式有机嵌入到办公办案管理系统中,打造可视化、智能化、协同化支撑模式,实现数字管理、智慧服务。




创新策源

 构建全链条立体化司法服务保障体系 


01. 前端:主动延伸司法服务保障职能


“构建‘司法管理供应链’管理新模式是为改变过去我们提供的司法保障服务存在单向输出、与社会主体互动体验不够、没有与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全对口等问题。我们积极推动法院职能从‘后端被动接受型’ 模式向‘前端能动参与型’模式转变、从主动单方供给向立足多元需求转变、从单向被动向双向互动转变”,成都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光旭介绍道。



整合全院信息收集渠道打破以前信息不对称、流转不顺畅、整改不落实等局面,以内外沟通协调中心为依托,积极横向拓宽对外联系广度,广泛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建立司法互动的双向或多向沟通机制,全方位多层次回应各方的司法关切和司法需求。


实质运行“你说我听”(干警邮箱)平台,及时掌握、解决内部干警需求。


以办案服务保障中心为阵地,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和多元解纷体系,将原由审判团队办理的108项诉讼服务事务全部集中至诉服大厅,实现窗口送达、材料转交、对接联络、基础解答等事项90%以上由前台一次性办理,同步优化线上办理流程,打造“蓉易诉”电子诉讼平台,整合线上诉讼服务、开庭20余项功能,大幅缩减传统诉讼案件中诉讼参与人在途时间、证据材料提交、事务办理诉讼成本,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深化全市已经形成的“法院主推、党政主抓”诉源治理大格局,把诉源治理和多元解纷、“治未病”与“治已病”有机结合,扎实推进法院外部诉源治理各项工作,有效减少诉讼增量。



02.中端:全面搭建司法服务监管体系


司法责任制改革后,对裁判者放权与控权如何平衡,对审判权执行权运行如何制约、监督和管理,如何缓解人案矛盾等问题随之产生;如何探索构建新型审判资源配置模式,实现数量、质量、效率、效果“四位一体”抓办案目标,提升全市法院司法软实力和司法公信力,变得尤为重要。


依托办案质效管理中心,将办案质效管理工作从宏观指导、中观管理持续向微观个案监管延伸。


组织化行权平台,明确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范围,增强专法会的个案专业咨询功能,优化法律适用分歧解决机制。


建立流程监管体系,对立案、分案、审理、结案、归档等183个工作节点和68个监控节点进行静默化监管,实现动态跟踪、提示、预警和督促。


建立类案、关联案件刚性检索制度,并纳入办案考核指标,推动员额法官增强自检意识。


严格推行“归档结案”刚性标准,由档案管理部门审查把关并点击结案,严防办案人员随意点结、任性结案。


全面推行文书质检,聚焦案件瑕疵率、裁判文书低级错误等司法质量问题。

办案服务保障中心打破审判辅助事务由一人包干包办模式,集中集约分段办理综合性事务,推动审判辅助事务“应剥尽剥”,率先探索建立“实习法官助理”制度,与高校签署共建协议,优化审辅资源配置,实现服务法官、保障法官。



03.末端:叠加增强司法服务保障实效


成都法院全链条服务保障产业功能区建设,组织召开重大项目建设交流会、涉土地流转等事项专题讲座119次,及时研究反馈审判执行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向主管部门发送司法建议125次。



充分运用系统思维、全面拓展宏观视野,加强内外沟通协调事项大数据分析,全面收集各分中心党务、政务、审务事项办理和运行情况,并运用大数据手段深度分析问题集中、重点突出、反映强烈的领域及导致工作推进不力的问题梗阻,系统形成态势分析报告及工作建议,为相关部门改进工作、党组科学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充分发挥政务枢纽职能作用,分级分层督办,将日常转办督办、工作推进、征求意见过程中发现需要协调解决的重要事项、突出问题纳入联席会议题范围,提升大项工作推进效率。


深化院校理论研究资源优势和法院司法实践资源优势的融合,与高校共同开展智慧法院建设等课题研究,实现研用同步、研用共促。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 

 任重道远,更须奋鞭策马 


下一步,成都中院将继续敢闯敢试、攻坚克难实现“司法供应链”管理新模式提档升级,进一步提升法院司法管理能级水准,从根本上推动解决司法供给与司法需求不同步、慢半拍、半口径对接等突出矛盾,高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新需求,增强幸福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加快推进新时代全国一流法院建设。





成都中院融媒体工作室出品

-



 

<第1356期>

供稿丨任  垚

编辑丨李  琪

校审丨张学帆




往期推荐


成都中院“一站式诉讼服务”上线 /

成都国际商事法庭涉外商事审判“第一槌”/

/ 2个案例,带你揭秘“养老诈骗”/

你花了   ·  秒来阅读旗帜鲜明推荐默默点赞转发分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