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日本商业电影跌入谷底,这位喜剧大师成为救世主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 2023-08-08



往期播客:当代最伟大的意大利心灵,一个是费里尼,一个是他

建议在喜马拉雅或小宇宙收听效果更佳

喜马拉雅APP订阅 深焦Radio
苹果播客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
小宇宙APP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


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在展映进行中,“向大师致敬”单元展映了伊丹十三导演的《葬礼》《寂静的生活》《大病人》《受监护的女人》《超市之女》5部作品。今天,我们向大家介绍这位被称为“日本电影界救世主”的男人。


悲欢合散,雅俗相济

             ————伊丹十三


作者:彭若愚

台湾清华大学文学博士在读,影视文学研究者


对日本影坛而言,1997年无疑是一个穰穰满家的丰收之年。老中青三代导演同时在海外影展神勇发挥,各有所获:日本电影新浪潮的干将今村昌平凭借其《鳗鱼》一片时隔十四年再度登顶戛纳,二封金棕榈;平成初期才首执导筒的北野武,在八年后通过他的《花火》于威尼斯电影节大放异彩,斩获金狮;而后起之秀河濑直美则以其第一部35毫米的剧情片《萌之朱雀》崭露头角,摘得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新人导演奖。


但就在1997将过、1998为时不远的最后十余日内,一位日本名导的不幸殒身使得这个原本收获颇丰的年度多了悲喜交集的意味。1997年12月20日,曾拍摄过《葬礼》、《蒲公英》、《寂静的生活》等电影作品的日本导演伊丹十三为抗议狗仔队对他的恶意诽谤,以跳楼的方式自杀身亡,享年64岁。


伊丹十三


这一消息撼动了整个日本电影界,彼时的伊丹十三被视作日本电影的喜剧片大师,在日本商业电影跌入谷底的那段时期,他更是被日本知名电影学者佐藤忠男推许为“日本电影界的救世主”。


伊丹十三的创作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善于自生活中汲取灵感,从独特的视角出发,灵活运用谐谑、讽刺等表现手法,以颇具娱乐性的方式精准呈现社会事件和生活细节,并进一步挖掘与揭示它们在文化、历史、社会等层面的丰澹意涵及思想旨归。


《蒲公英》(1985)拍摄现场


因此,尽管他的大部分作品皆是卖座的商业电影,但这不意味着他的选材与主题缺少沉淀,流于轻浮。他的故事内容和选材均取自现实的社会生活,敢于正视并表现那些貌合神离的家庭、猖獗张狂的黑社会、偷税漏税的无良企业、非法收地的政治团体、道貌岸然包藏祸心的邪教组织以及对临终病人缺乏关怀的现代医疗体制。


伊丹十三的电影中蕴藏着丰富的黑色喜剧元素,节奏明快、叙述幽默,人物性格和情节设置较为夸张,乃至荒诞,有漫画化的倾向。而将深刻严肃的创作议题同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相联结,希图以活泼明快的叙事方式与形象化的手段呈示社会问题,并抱持着人道主义精神探问人的生命本质,这种创作方式不单是伊丹十三个人内在性格的外化,亦是他观照世界的一种路径与姿态。


《蒲公英》(1985)拍摄现场


不过伊丹十三并非纯然是一个喜剧导演,他影片中那些夸张矫作的人物表演、对比强烈的黑色讽喻与直观简单的重复动作背后,潜藏着的是一种冷峻的审视,是对世情的洞见和对生命无常与无奈的感喟。伊丹所致力呈现的,不是约化过后的悲喜二分,而是五味杂陈的“悲欢合散”,并以此映射出生活中的种种境遇与心情。


虽然如今斯人已逝,但仰赖那些他遗留世间的佳作名片,人们依然可以有幸一窥这位日本名导电影世界中悲欢合散、雅俗相济的创作趣致。

01

类型杂糅的喜剧样态


伊丹十三


伊丹十三原名伊丹义宏,为日本著名电影导演伊丹万作之子,同时亦是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的内兄。其父伊丹万作以创作富于智慧又贴合知识分子趣味的讽刺喜剧杰作而名扬电影史。伊丹十三则非常明显地继承了这种倾向。


伊丹十三最初的职业是商业设计师,1960年时演出了首部影片,踏入演艺圈。但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籍籍无名,未能凭借自己的演技引起人们注意。而他的成名,则要归功于他那些文风轻快洒然的随笔与杂文。他在《欧洲寂寞日记》、《女人们!》、《比小说更离奇》、《日本民间故事大系》等著作中的文章用讽刺性的观点和阐述来谈论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物 ,令人兴味盎然。


《葬礼》(1984)


这种讽喻的姿态被贯彻到他后来的电影创作之中,他的作品以喜剧调性为主,同时又巧妙运用拼贴、戏仿、援引等多样化手段,使之并不仅仅耽溺在挖苦和嘲笑的层面,落入闹剧的窠臼。伊丹十三借由将严肃的事物(譬如葬礼)儿戏化,并对此加以讥刺的方式令电影的视角从事件表面的严肃性(仪式)朝向本质的严肃性(生命)转移,从而让影片在恰到好处的幽默感中碰触值得深思的议题,呈露出类型杂糅庄谐并重的质感。


1984年,在伊丹十三导演的第一部作品《葬礼》完成之际,没有任何一家大型电影发行公司愿意承揽发行。因为根据发行商一贯的认知,即使影片的内容再怎样与众不同,观众也不会来看片名如此不吉利的电影。故此,《葬礼》只能公映于少数专门放映低预算艺术影片的小型艺术剧院。结果却出人意料反响热烈,上映的影院数量随之迅速增加。观众们相当激赏导演用轻松而富有智慧的方式对待任何人都要经历的沉重事件。


《葬礼》(1984)


在《葬礼》中,伊丹十三通过突如其来的默片展演、伪纪录式的嵌套以及守灵时的歌舞元素消解了葬礼原应具备的沉静肃穆,并以性(偷情野合)之狂野颠乱映衬死之悲寂寥落(尸体视角冷观围守着的众人)。而妻子立于圆木之上荡千秋同丈夫在林间和情人巫山云雨的交叉剪辑则隐然暗示着生活的摇摆不定与平衡点的微妙难测。导演并没有仅仅借热闹和欢笑解构丧葬的庄肃与生死的沉郁,而是从讽刺的观点出发,以近乎随笔风格的拼贴与堆叠展现了丰富的类型元素,雅俗相济,共冶一炉,形塑出风格多变的喜剧样态。


《葬礼》(1984)


这种杂糅在伊丹十三的第二部作品《蒲公英》里得到了更为集中的体现,影片主线借用了西部类型片的叙事结构和影像特征,让山崎努所饰演的卡车司机,有如西部片中漂泊不定的牛仔一般,偶然来到经营不善、危机四伏的拉面馆。尔后仗义出手,寻来各擅胜场的能人异士通力合作,一道帮助老板娘制作最棒的拉面,进以对抗长期占据客源的地方势力。


副线则是一些奇趣情景的插叙与拼贴,从婴儿吮吸母乳到死前的最后一顿饭,由青少年修习用餐礼节到电影明星以食物勾连性欲和生死,共同编织出“食色,性也。而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图景。


《蒲公英》(1985)


及至《超市之女》,伊丹十三更是充分利用了作为叙事主体的“超市”这一公共空间,在其间融合了不同类型电影的元素。一方面在叙事上强化戏剧矛盾与冲突,加入黑道帮派明里暗里出手干涉市场竞争,为打压竞争对手而不断对非己方的连锁超市施以攻击和暗算的情节段落。另一方面,借重于场面调度与视听建制的设计,灵活铺设各种类型的影像技法。譬如影片末尾那段飞车追逐的高潮戏码便宛然是对警匪片模式的复刻,而电影中段追捕盗卖高级和牛的肉贩一场戏,则精巧地运用缓慢的推轨镜头与低照明度打光,通过打烊后的昏暗超市刻意烘托一种悬疑惊悚的环境氛围。


但随后镜头蓦地一转,视线中的店长花子鼓起勇气强自振作,又能够煞有介事地举起美乃滋当作武器,进而让影片随之快速切换回喜剧的风格调性。


《超市之女》(1996)


而此种不拘泥于单一型态的喜剧创作风格,固然是导演伊丹十三为最大限度发挥电影符码的功用,尽可能强化影片的可看性,以适应和满足多数观众的娱兴需求所致。不过更为紧要的是,伊丹十三有意凭借这种通俗娱乐的形式,在确保所有人都能看懂的基础之上,以类型作为手段,频频触碰与挑战存在于社会中的多样议题与保守价值观。

02

丰富多元的社会议题


伊丹十三


或许是因为写作随笔的缘故,伊丹十三非常善于观察与思考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并对它们做出独出机杼的见解和评断。因此,他的电影也从不缺少对于社会议题的关注以及对于具体社会事件的聚焦。


伊丹十三初露峥嵘的《葬礼》叙说的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仪式,下一部作品《蒲公英》则表现的是与每个人日常生活及生理欲望息息相关的“食”。而他的第三部电影《女税务官》则是一出围绕着税金的喜剧 ,其中有千方百计逃税的人和揭发逃税者的女税务官。与其前两部作品相似,同样是以人们司空见惯,但往往又会因各种原由而视若无睹的事件做题材。


《葬礼》的灵感是来自伊丹十三参加亲戚葬礼时的感受,《女税务官》的发想则源于他在《葬礼》一片所赚到的钱很快被税务机关作为税金全部收走。


《女税务官》(1987)


因此论及《女税务官》这部作品,伊丹十三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影片的主题不与人们自身的世界发生关系,那么就难以使人产生兴趣。也许我是个偏爱表现日常生活中某些事物的导演,由于影片主要从收税者一侧进行描绘, 因而更易于同人们日常生活相衔接。电影的素材在日常生活中俯拾即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信手拈来的东西都可以拍电影,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进行提炼加工。”


在《女税务官》中,伊丹十三巧妙经由类型化的视听语言建制,成功减少不必要的枝节梳理与脉络铺陈,直指税务问题的弊端以及官方与黑道势力之间盘根错节的利害关系:影片甫一开场,镜头即从明面上的的黑道人物下探至地下室内正自上演的美人计,让原本不可告人的黑幕交易纤毫毕现;而经营旅馆业的权藤英树是如何低价收房,并与地方“保护伞”狼狈为奸的段落,则通过快速的横摇放大背景的移动速度,借此暗示他们赚得盆满钵满的非法收入;此外镜头尝试将室内室外的空间并置,亦不只是为创设出凸显主体的空间感,同时还是对幕后黑手与替死鬼之间角色关系的一次隐显。


《受监护的女人》(1997)


再如《受监护的女人》,伊丹十三在这部电影中探讨了邪教组织对社会的影响和危害。影片从一桩惊悚的凶杀案展开,但并没有过多着墨于邪教组织的狂悖和精神洗脑,反倒是将参与最后对女主角(凶案目击证人)的追杀行动的其中一个信众,塑造得好似一位即将慷慨就义的英雄在赴死之前同心爱之人诀别一般。而这种背面敷粉式的旁敲侧击,却恰恰印证了邪教方面那可怖的精神荼毒。至于影片最后一切纯属虚构的放言,亦像是通过反类型的方式传达一种含蓄蕴藉的影射:电影中呈现的一切并不真实,因为现实比它所展现的还要更加真实。


《寂静的生活》(1995)


而在改编自自己妹婿大江健三郎的同名小说《寂静的生活》里,伊丹十三将注意力放落到存有智力缺陷的孩子身上(也是他自己的外甥),尝试厘清“欲成为对他人有所贡献之人,是否就需要以牺牲自己身边之人作为代价”这一疑难。俏皮慧黠的伊丹将下水管道的清理喻作作家创作的瓶颈,同时亦借由管道的疏通、清理的完成彰示解铃还需系铃人的重要性。个人对个人事务的处理既可能对他人产生影响,亦会改变身边之人的状况,智力方面的障碍并非是一种牺牲,而是每个人在面对自我时都可能会出现的暂时性困难。正视自我的存在,即是可以对他人做出的最大贡献。


《超市之女》(1996)


作为伊丹十三的又一力作,《超市之女》则触及了性别与父权的议题。在这部电影里,女性占据着相当合理的优势地位,她们勤劳、热情、果敢、善解人意且生活经验丰富,成为超市欣欣向荣的重要助力。与之相对,男性要么显得怯懦无能主无定见,要么刚愎自用不可一世,在女性人物勤勤恳恳务实工作的时候却只汲汲营营地醉心于如何实施阴谋诡计。面对盛气凌人师心自用的他们,店长花子不但为女性工作者的权益地位斗争,为女性的工作能力正名,还一道解放了那些苦于师徒位分而无法放开手脚,始终得不到认可与机会,同样正在遭受“父权”迫害的男性工作者(鱼、肉料理师傅的徒弟们)。尽管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或有夸张与呆板之处,性别意识的呈现亦存有保守和局限的地方,但伊丹十三仍然以喜剧的调性,切实地向着等级森严的行业规范及性别不平等的刻板印象发出了掷地有声的抗议。


《超市之女》(1996)


以类型技法辅以商业包装,进而涵纳丰富的议题,这让伊丹十三的创作在兼及艺术与通俗,做到弹性平衡商业需求与个人风格的雅俗相济之余,还远远望向了那个意味深长的旨归。

03

悲欢合散的创作旨归


伊丹十三


纵观伊丹十三所执导的十部电影,“间离”是最常见诸他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无论是《葬礼》中短暂的影像嵌套、《蒲公英》里开场即提醒大家正在观影、《大病人》对搬演绝症电影的拍摄抑或是《受监护的女人》片尾处在电影院内的谢幕都不断在尝试打破第四面墙,疏离观众,提醒他们与电影的内容保持距离。


这样频频督促观者自电影的沉浸式体验中抽离,原因之一是为了实现伊丹十三在影片中所寄寓的“教育功能”。这位被电影学者佐藤忠男称之为“教育电影作家”的导演,并不满足于自己的作品只被当作品位较高的玩笑存在,尽管他不会在影片中刻意说教,但他作为“叙述者”的声音仍然会经由片中讽刺性的评议而得以显影。


这种表述方式或许是乞灵自文学,如英国作家萨克雷在他的小说《名利场》中就不时会提醒读者自身的存在,并以自己的角度配合叙事的进展与人物的叙说发表各式各样的评议,使作者观点与人物声音相互交织,呈现出叙议结合的面貌。


而这般面貌也很契合伊丹十三自己的追求,他曾在谈及《女税务官》的创作时表示:“日本电影十分注重外在的抒情性,但我的《女税务官》有意避开了它。这是一部彩色作品,不是彩色胶片的影片。我力图使它成为具有文学性和一定规模的光与影的作品。”


《民暴之女》(1992)


此外,伊丹十三的“教育性”还体现于他很注重在影片中详细传授与影片主题内容相关的知识。他甚至将黑道勒索民间企业的方式,以及企业该如何回击的相关内容都写到了他的《民暴之女》的剧本中,他也因此遭到了来自黑道的袭击报复。但他随即又根据自己受袭住院时,对医疗照护的观察,发展出了《大病人》的剧本。该片还曾被用作推动地方立法相关医疗条例的参考工具。而当他的《超市之女》在发行录影带时,亦有经营超市的企业买来当成教育员工的教材使用。


《大病人》(1993)


除却教育意义,“间离”的另一个作用是帮助伊丹十三平衡观者与其作品之间的关系。伊丹十三的创作理想并不是要让人们在他的电影中全情投入如痴如醉,为影片里的人物掬一捧同情的泪水抑或是肆无忌惮地放声嘲笑。他希望让观众在明快的电影节奏中,亦能清醒地意识到,生活的无奈与生命的无常。


这也是缘何伊丹十三很热衷在他的影片里呈现生死,思索生死,探问生死。在《葬礼》中,他用讽刺的口吻感喟了生命的廉价:“三万块就处理掉了一个人的一生,真好,我也想这样死去。”而在《受监护的女人》一片,他又借死里逃生的女主角之口发出:“我还活着”的欢呼,慨叹生命的不易与可贵。《寂静的生活》中,有着智力障碍的伊奥在参加叔叔的葬礼时,颇富哲学意味地对年迈的祖母表示:“请在死亡来临前好好打起精神,然后再好好地死去。”


《葬礼》(1984)


凡此种种,均呈示出伊丹十三在创作上的独特认知:没有纯粹的悲与喜,人生总是要走到后来才会明白,徒劳无功的总是少年般喧闹的春天,秋天才是欣欣向荣的,欣欣向荣地走进渐次寥落的万籁俱寂。


故此他的电影从不沉湎于悲喜,而是下意识地同单一的情绪体验保持距离,引领人们通过无伤大雅的玩笑、手段优雅的恶作剧去远观那些悲欢合散的一幕幕情景,去审视生活中的种种际遇与心情,进以反求诸己,在步履不停地迈向终焉的过程中,继续着个人同自己之间“永无止境的斗争”。


伊丹十三




编辑:anchor

沉迷乐队中


- FIN -

深 焦 往 期 内 容

当代最伟大的意大利心灵,一个是费里尼,一个是他

美国动画史上最具创新精神的配乐

郝蕾专访:没有人能抗拒地心引力的吸引

银幕不该禁止女性友谊,“双姝”才是电影乌托邦

戛纳评价最高的华语片,导演畅聊余华的小说和朱一龙

口碑炸裂,这是2023年最精彩的大银幕表现

自我毁灭的文学偶像,用千页书写成瘾时代的无尽玩笑
上影节近1500场放映怎么选?7小时不休息的暴力史诗等你来战


《椒麻堂会》终于等到蓝光,李小龙丢失多年的一众删减镜头重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