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记载了些什么?
中华姓氏家谱文化,底蕴深厚,根系发达,绵延数千年,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与丰富的文化价值。近年来,人们从不同层面,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了持续研究和解读,积累了丰硕的成果。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是我国传统家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家谱中,究竟记载了些什么?
翻开家谱,首先看到的就是这个家族的世系源流:始祖是谁,分支情况,是否有人改姓,后来是否归宗等等,也就是说家谱记载了族员流变,说明我们从哪来,如何开枝散叶,迁徙何地,这是根,是源。
家谱还记载了婚姻、子嗣、功名,这是花,是流。有了家谱我们就可以辨世系、正血统,防止乱宗乱伦,从优生学上讲,这是最科学的手段。
中国汉族的家谱世系表,一般用红线,代表了正宗、子息旺盛、支系红火三层意思。但有的家谱世系图上会出现一根蓝线,代表这一支没有亲生的儿子,后嗣是过继宗亲的。
世系源流表一摆出来,家族的人伦关系也就清楚了。特定的身份代表了特定的责任、义务和行为规范。换句话说,家谱是定名分、明辈分、笃伦理的权威资源,可以防止狂悖、寡恩等异常行为发生。
即便按照我们今天的组织行为学来考察,这种管理模式,都具有科学高效的积极作用。身份、名号、称谓是否就是为了显示身份的优越感?不是,传统家法强调最多的是身份、责任、义务的一致性。
明代万历年间的学者王士晋特别强调名分和行为之间的统一性,他说,叫你一声爹,你就得像个当爹的样子,庄重严谨,不能搞笑搞怪。
叫你一声儿,你就得恪守本分,恭敬顺从,不得狂悖无理,把爹叫老大,把妈叫大姐,这在古代是大不孝。一个家族名分既定,称呼有别,行为规范就严明,自然就能亲情和谐,身心两安。
家谱中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记载祖先的丰功伟绩,善业懿行,这叫作不忘祖德,不忘宗功。
比如弘农扬家从春秋时期开始就是周天子的命官,到了西汉时期,杨家拜爵封侯,权势熏天。汉代高官显贵坐的那个车轮子要刷上朱红色的漆,杨家坐这种高级专车的就有十位,史称“西汉十轮”。
隋朝的时候弘农杨家一跃成为皇族,当了皇帝。唐代的杨家担任宰相级别的官员,就有十一个人,史称“十一宰相世家”。杨家为什么会成功,很大程度来源于家族祖先业绩对后世的心理暗示和激励功能。
根据心理学理论,人是最具模仿性的动物,基于身份认同,每一个后代子孙在读谱过程当中,都会对家族当中的名人祖先感到自豪,并且刻意地模仿、学习,最终家谱也就成为家族教化的最强大动力。
无论是高居庙堂,还是身处草野,人类都有寻根问祖的情结。
可以说,家谱记载了一个家族的方方面面,是家族声望的体现,也是支持后世子孙辉煌腾达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