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帕金森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紊乱的研究进展
文章来源: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1,54(12) : 1307-1311
作者:肖仁清 万赢 刘振国
摘要
血压昼夜节律紊乱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血压异常形式,包括血压昼夜模式异常、夜间高血压、血压变异性增高和觉醒低血压4种类型。帕金森病伴发血压昼夜节律紊乱的发生机制复杂,涉及生物节律紊乱、心血管功能障碍、激素分泌紊乱和睡眠-觉醒周期及结构的破坏,同时受到昼夜活动模式、情绪、抗帕金森病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血压昼夜节律紊乱与帕金森病临床表型、疾病进展和预后关系密切。加强对帕金森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紊乱的筛查和干预,有助于优化帕金森病临床干预策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等运动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帕金森病患者还会伴发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和精神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血压异常是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重要表现,在帕金森病患者中比较常见。帕金森病患者血压异常类型多样,包括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卧位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1]。帕金森病患者出现血压昼夜节律紊乱的比例较高且报道较早,然而临床关注度不高。近年来,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可能与帕金森病临床表型、疾病进展和预后关系密切。因此,我们以“Parkinson′s disease”“blood pressure circadian rhythm”“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reverse dipping”“nocturnal hypertension”及“帕金森病”“血压昼夜节律”作为关键词、主题词,检索“Pubmed”“万方医学”数据库中2000—2021年的中英文相关文献,系统性回顾帕金森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紊乱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从血压昼夜节律紊乱的临床定义及分类、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与帕金森病临床表型和预后的关系以及临床干预措施几个方面对帕金森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紊乱进行综述。
一、帕金森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紊乱的临床定义及分类
在生理状态下,人体昼夜血压呈现双峰双谷波动趋势,即在清晨觉醒前血压缓慢上升,觉醒后血压迅速升高,至醒后2~3 h达到第一个峰值;随后血压逐渐回落,下午3点左右到达第一个谷值后再次回升,在下午4~6点之间到达第二个峰值,随后血压下降,在夜间睡眠阶段维持在较低水平。夜间平均收缩压较白昼低10%~19%,夜间平均收缩压与日间平均收缩压比值维持在0.8~0.9,而舒张压下降幅度较小[2]。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在帕金森病患者中较常见,发生率高达71.1%[3]。目前认为,帕金森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包括血压昼夜模式异常、夜间高血压、血压变异性增高和觉醒低血压4种类型[3, 4]。根据夜间睡眠期与白昼平均收缩压比值,血压昼夜模式异常可再分为非杓型(0.9~1.0)、超杓型(≤0.8)和反杓型(≥1.0)[5]。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夜间血压总体呈现不降或上升趋势[6],以非杓型和反杓型血压昼夜波动最常见;夜间高血压常用判定标准为夜间平均血压≥120/70 mmHg(1 mmHg=0.133 kPa)[5],发生率在不同研究中报道不一致,最高可达64%[3];血压变异性是用于衡量血压波动程度的参数,常用指标包括24 h收缩压及舒张压标准差、变异系数和平均变异性等。帕金森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增大,较正常人群增加30%~50%左右[7],24 h收缩压标准差显著高于舒张压标准差。这些现象提示帕金森病患者血压昼夜波动大,且收缩压波动幅度高于舒张压;Vallelonga等[4]在研究中首次报道了帕金森病患者觉醒低血压,并认为帕金森病患者在起床后60 min内收缩压较起床前最后3次测量的平均收缩压下降超过20 mmHg,发生率高达60%。然而有关帕金森病患者觉醒低血压的报道较少,其临床意义不明确,有待后续研究深入探讨。值得注意的是,除觉醒期低血压外,帕金森病患者伴发血压昼夜节律紊乱的分类及判定标准与高血压人群中血压昼夜节律紊乱一致。
帕金森病患者容易伴发多种类型的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如具有反杓型血压的帕金森病患者存在血压变异性增大,伴发夜间高血压、觉醒低血压的比例更高[4]。此外,高龄、长病程、伴有高血压病史、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帕金森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夜间血压升高和血压变异性增大[4]。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在帕金森病病程中的变化特点仍不十分清楚,缺乏纵向随访数据。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