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中国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管理专家共识
文章来源: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2,55(5) : 441-451
作者: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
摘要
睡眠障碍是帕金森病的一种常见非运动症状。近年来,对于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临床评估、治疗方法均取得新进展。为更好指导我国医师的临床实践,基于当前的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中国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管理专家共识》。通过系统评价国内外近年来发表的帕金森病睡眠障碍领域相关循证医学研究证据,旨在进一步规范我国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特征包括动作迟缓、震颤、肌强直等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睡眠障碍是帕金森病患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总体发生率约为47.66%~89.10%[1],并随病程逐年增加。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失眠、日间过度思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REM)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周期性肢体运动(periodic leg movements in sleep,PLMS)、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睡眠呼吸障碍(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SDB)等[2]。在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中,其睡眠障碍明显重于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尽管帕金森病睡眠障碍在临床很多见,但却易被忽视。夜尿增多、日间思睡和睡眠维持困难可能是最常见的临床主诉[4]。规范评估和管理帕金森病的睡眠障碍,对于提高帕金森病的整体诊疗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5]。为规范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组织专家编制了适合中国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专家共识,以期对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临床规范化处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共识专家委员会参考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3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third edition,ICSD-3)[6]、2018年中国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专家共识英文版[1],同时借鉴2020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管理专家共识(2020)[7]、国际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协会(International Parkinson and Movement Disorder Society,MDS)2011及2019年非运动症状治疗循证指南[8, 9],并通过检索国内外的主要电子数据库回顾2000年1月至2021 年8 月发表的文献资料,电子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检索词为“帕金森病”“睡眠障碍”“失眠”“思睡”“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不宁腿”“不安腿”“睡眠呼吸”“夜尿”“异态睡眠”“睡眠发作”及相对应的英文检索词。
根据2016年中华医学会发布的《制定/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基本方法和程序》[10],本专家共识采用的推荐等级分为A、B、C、D 4级(A级最强,D级最弱)[11]:A级推荐:基于循证医学Ⅰ级证据或获得大多数认可的Ⅱ级证据,若无禁忌则可直接用于临床实践;B级推荐:基于Ⅱ级循证医学证据或高度一致的专家共识,适应证充分时可应用;C级推荐:基于循证医学Ⅲ级证据或专家共识,可在与患者讨论后应用;D级推荐:可选择性方案,需告知患者可能潜在的危险,不用于无适应证的患者。
一、失眠
失眠是帕金森病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发生率为30.0%~86.8% [1]。失眠是指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感到不满足,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主要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潜伏期超过30 min)、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每次觉醒时间>5 min;或总觉醒时间>30 min)、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5 h),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12]。中国帕金森病患者多以睡眠维持困难、睡眠结构紊乱为主[13]。
帕金森病失眠的常见因素包括性别、病程、抑郁焦虑、导致睡眠破碎的因素(如夜间运动症状、精神症状、夜尿、疼痛、肌张力障碍)以及内源性昼夜节律紊乱[14]。一些药物(如金刚烷胺、司来吉兰)特别是晚上使用时,均可能增加失眠风险[4,15]。多巴胺能药物可以改善夜间运动功能障碍,但也可能使睡眠质量恶化[16]。研究发现较高剂量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与早醒、夜间频繁觉醒、主观的睡眠不足有关,主要影响睡眠维持,因此须考虑多巴胺能药物使用的时间和剂量[17]。
帕金森病失眠的评估需要结合临床病史、睡眠问卷及客观监测,如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体动记录仪。临床上可选用一些量表进行筛查,如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arkinson Disease Sleep Scale,PDSS或PDSS2)[18]。
帕金森病失眠的治疗[19]主要包括:
1. 非药物治疗:(1)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无论帕金森病失眠病因如何,应首先采取CBT-I[20],比如睡眠卫生教育、刺激控制治疗、限制睡眠、矛盾意念(反向意念控制,转移对入睡过度关注)、放松疗法等。该治疗被美国睡眠医学学会作为失眠治疗的A级推荐。音乐疗法同样可以作为治疗方法之一。(2)体育锻炼:最近一项荟萃分析纳入10项随机试验、2项非随机对照试验(690例患者),结果显示体育锻炼,尤其是中-高强度体育锻炼对帕金森病睡眠质量有改善作用[21]。PSG也证实了高强度体育锻炼对改善睡眠的有效性[22]。其他治疗,如太极[23]、气功[24]对帕金森病患者失眠也可能有效。(3)强光治疗:日间和(或)睡前接受强光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失眠可能有效[25, 26, 27]。(4)重复经颅磁刺激:通过刺激或抑制不同大脑区域的神经活动来改变皮质兴奋性,可改善主观睡眠质量和失眠症状[28, 29]。(5)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疗法: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ubthalamic nucleus deep brain stimulation,STN-DBS)能显著改善患者夜间睡眠质量,部分获益于运动症状的改善及焦虑情绪缓解[30]。
2. 药物治疗:包括原发性失眠的治疗和(或)因为帕金森病进展而出现的继发性失眠的治疗。(1)失眠与夜间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加重或夜间剂末现象有关,应首先优化多巴胺能治疗药物:睡前加用复方左旋多巴缓释剂或日间加用长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罗替高汀贴剂[31, 32]、普拉克索缓释片[33, 34]、罗匹尼罗缓释片[35])、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如雷沙吉兰[36]、恩他卡朋双多巴片[37]等。(2)针对帕金森病原发性失眠的药物治疗可参照《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12]。但目前仅有右佐匹克隆[38]、褪黑素[39, 40, 41]、阿戈美拉汀[42]、多塞平[43]在帕金森病患者中进行了相关小样本临床研究。右佐匹克隆适用于原发性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褪黑素和阿戈美拉汀可考虑用于同时合并失眠、RBD的帕金森病患者及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3)帕金森病疾病常常伴随抑郁、焦虑症状,这也能诱发和加重失眠。一项荟萃分析纳入 18 个随机对照研究,共有 1 789 名参与者,发现普拉克索可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伴发的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44]。如果夜间运动症状改善,但失眠症状并未见好转,且存在抑郁或焦虑情绪,可以考虑使用具有改善睡眠作用的抗抑郁、抗焦虑药物,以期改善帕金森病抑郁、焦虑共病的失眠[8]。(4)中药和针灸:乌灵胶囊、养血清脑颗粒、复方苁蓉益智胶囊、归脾丸以及针灸等可能有效[45, 46, 47]。
推荐意见:(1)对于有明确病因导致失眠的帕金森病患者,首先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调整相关药物使用剂量及时间、改善夜间运动症状、治疗焦虑抑郁等(A级推荐)。(2)非药物治疗:包括CBT-I、中-高强度体育锻炼(A级推荐)、强光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C级推荐)。(3)药物治疗:对于夜间帕金森病运动症状控制不佳有关的患者可选用罗替高汀贴剂、普拉克索缓释片、罗匹尼罗缓释片(B级推荐);复方左旋多巴缓释释剂、雷沙吉兰、恩他卡朋双多巴片(C级推荐)。原发性失眠患者可选用褪黑素、右佐匹克隆(B级推荐);阿戈美拉汀(C级推荐)。
执笔
沈赟(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毛成洁(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春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专家委员会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万新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王丽娟(广东省人民医院)、王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王青(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王春喻(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王振福(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王晓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同仁医院)、王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王铭维(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叶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叶钦勇(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卢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卢晓东(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乐卫东(四川省人民医院)、冯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田玉玲(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刘卫国(南京脑科医院)、刘艺鸣(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刘春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刘振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许二赫(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孙圣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孙相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朱晓冬(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邬建军(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肖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邹海强(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吴云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吴卓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逸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玉虎(广东省人民医院)、张克忠(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宝荣(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张振涛(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张振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陈生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先文(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陈玲(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陈海波(北京医院)、陈蕾(天津市环湖医院)、陈燕(山东省立医院)、邵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沈岳飞(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苏闻(北京医院)、杨新玲(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杨任民(安徽中医药大学)、罗晓光(深圳市人民医院)、罗蔚锋(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罗巍(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欧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莉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胡兴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胡盼盼(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禹红梅(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纪锋(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徐评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仁伵(江西省人民医院)、顾平(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唐北沙(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高中宝(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陶恩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卫(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商慧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梁秀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梁战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崔桂云(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常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彭国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焦玲(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蒋雨平(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程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谢安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靳令经(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蔡晓杰(北京医院)、熊念(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薛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