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警惕:碎片化阅读,你“上瘾”了吗?

姜超 七棱镜 2021-12-14
个人原创公号,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

曾有朋友问我,“你每天工作不算轻松,回家还要管孩子,而且晚上十点就准时睡觉,这些公号上的文章都是什么时间写的呢?”
“路上写的呀。”我回答。朋友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你是说上班下班的路上写的?换成我可绝对做不到,刷一会儿朋友圈时间就到了。”
家住北京五环外,在二环内上班,我每天上下班有三个小时的路程。我的文章大多是在上班的公交车上,用手机敲出来的,包括现在这一篇。
当初决定在远郊买房,周围的人纷纷摇头,“太远了,太辛苦了。”“把时间都消耗在路上,简直是浪费生命啊!”但我觉得,属于自己的时间总量是不变的,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路上,只要能够好好利用,就不存在浪费问题。
在公交车上观察周围,多数人都在刷微信、玩游戏、看影视剧,是啊,上班那么累,空余的一点时间,还不好好放松、娱乐一下?有段时间,我也一路刷朋友圈,越刷越停不下来,杂七杂八读了一大堆,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最后脑子却空空的,除了别人的热闹状态,并没有真正记住什么。而写作,让每分钟都变得充实起来,帮我摆脱了刷朋友圈时那种类似“上瘾”的感觉。
那是一种被控制了的感觉,不舒服,却挣脱不掉。一个同事曾对我说,她不管在做什么,总是时不时拿起手机看看,即使是在做一件紧急而重要的工作也是一样,“明明知道刷朋友圈会浪费时间,心里也急,但就是戒不了。”

在我周围,有这种问题的人不在少数。这种通过手机等便携设备,实时获取、阅读信息的行为,现在被称作“碎片化阅读”。那么,这种阅读为什么会让人“上瘾”呢?
我看过一篇心理学达人Lachel写的文章,大致是说,人们之所以不知疲倦地刷朋友圈,至少涉及三个层次的心理机制。

一是信息。我们已习惯了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想因不懂得新词汇、不了解热议话题而显得落伍,大脑习惯了不停地寻找新鲜事物的刺激,一旦一段时间没有获得这种刺激,就会陷入一种莫名的信息焦躁中。


二是距离。通过刷社交媒体,了解别人的生活状态,人们能感到“我跟别人还有着联系”,从而避免与群体拉开距离。


三是反馈。人们的大脑中存在一个“奖赏回路”,如果我们做出一个行为,立刻就能获得好的反馈,大脑会鼓励我们重复这一行为,反之则要求我们放弃。刷社交网络、打电子游戏的过种中存在大量的“即时反馈”,因此人们乐此不疲,而学习之类的行为则无法产生这种反馈。
2008年,美国学者海尔斯发现,人类阅读文化史上出现了一种全新的认知模式——超级注意力,它对印刷文化传统的深度注意力模式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深度注意力的特点是注意力长时间集中于单一目标之上,偏好单一信息流动,在维持聚集时间上表现出高度忍耐力。超级注意力的特点是焦点在多个任务间不停跳转,偏好多重信息流动,追求强刺激水平,对单调沉闷的忍耐性极低。

对此,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所所长周宪指出,数字化电子阅读建构了我们全新的阅读习性,虽有其优点,但导致了阅读“专注力”的明显衰退。人们必须对数字化电子阅读的局限性和问题有所省查,并注意加以提防。

专家的说法,印证了我对“碎片化”阅读的防备之心。我发现,如果任由这些“碎片”牵着走,我的大脑就不再思考,我的生活,尤其是工作八小时之外的生活也会变得碎片化,失去了目标和完整性。而八小时之外的时间,看似零散,却是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发展自己的爱好、构建独特自我的重要时间。即便每天只有几分钟,十几分钟,只要好好利用,一点一滴积累起来,也会带来丰厚的回报。
时间如金。碎片化阅读中当然也有养分,但若沉迷上瘾无法自拔,则是对生命的巨大浪费。那么,在这个数字化网络化的大时代,我们到底该如何做呢?最近读了美国“时间管理之父”阿兰·拉金的代表作之一《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结合书中的观点,我觉得有以下几点不妨实践——
1. 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并确保每天都会做一些事情来推进这一目标。拉金说,他会把自己的目标写在卡片上,每天提醒自己。我觉得这个目标可大可小,比如一个月读十本书,一星期背50个单词等等都可以。我的目标是每星期更新一篇文章,当我用每天的空闲时间来推进这件事时,自然就减少了碎片阅读读对我的吸引力。
 2.要做好时间规划。拉金建议人们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按重要程度分为ABC三级。“尽量只做A级活动,少做BC级活动。”仔细想想,一天不刷朋友圈,并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不良后果,这属于可有可无的C级活动。这类活动做起来更为轻松,但做多了,往往就挤占了A级活动的时间。拉金说:“我总是不断问自己,我现在最应该做什么事情?”当你的碎片阅读时间过长时,可以试试用这句问话来提醒自己。
3.培养自己长时间集中精力的能力。“一次只集中精力处理一件事情。”每天早晨上班路上,我会用一个小时来专心写作,头脑清醒,心无旁鹜,效率极高。试着在做一件事时远离手机,不要被那些即时信息打扰。
 4.对于新闻、社交网络信息,有选择性地阅读,并限定时间。拉金说:“我很少会读报纸和杂志,但我会在报纸摊上扫描一下头版标题。”在信息爆炸时代,你不可能读完所有信息。选择那些有营养的、能引发思考的信息。我规定自己每天用半小时来浏览新闻和刷朋友圈,并监督自己,不能超时。
 5. 善用过渡、等待之类的零星时间。鲁迅先生曾说过:“哪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拉金说:“如果你能够利用每一分钟空闲时间,利用它们来从事那些有助于你实现人生目标的A级活动的话,你就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6. 不要用碎片阅读代替休息。休息也是很重要的事。你可以利用空闲时间来休息,比如活动一下僵硬的肩膀、闭目养神、听一首歌曲、散步等等。有人觉得刷刷朋友圈也是种休息,但如果时间过长,停不下来的话,最后只会更疲倦。
7.把“无聊”二字从字典中抠掉。有些人沉迷于碎片阅读,是因为“无聊”。这是一种更值得警惕的心态。人生那么短,需要追求的美好事物那么多,哪有时间“无聊”呢?只有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的人,才会感到无聊;这种人更容易在碎片化阅读中“上瘾”,越陷越深,最终成为被时间控制的人。

 碎片化阅读也有传统阅读方式没有的优点,我们需要警惕的,并不是这种阅读方式本身,而是被它所控制,浪费了本来不该浪费的时间。当我们敞开心扉,感受数字化时代汹涌的信息巨浪时,我们也要站稳脚跟,始终葆有宝贵的专注力、判断力和安静思考的能力;如论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做时间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原创微信公众号:七棱镜微信号:yuanchuang1978文章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联系作者长按二维码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