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专家谈:加快教育信息化 支撑终身数字教育

网信中国 2022-11-03

编者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十四五”时期,信息化进入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新阶段。日前,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我国“十四五”时期信息化发展作出部署。为使社会各界更好理解《规划》内容,从不同行业视角展望数字中国建设新图景,中央网信办选取部分重点行业,邀请部门有关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对《规划》中相关内容进行研究解读。

  2021年1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我国“十四五”时期信息化发展作出了部署安排,为各地区、各领域信息化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规划》在十项重大任务的第八项“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民生保障体系”中,首次明确提出“开展终身数字教育”,并从基础设施、数字资源、教学变革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十四五”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规划》明确要求,要“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这需重点从优化网络基础设施和升级校园基础设施两大方面推进:
  在提升网络基础设施水平上,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基础和国家公共通信资源,加强国家主干网、省市教育网和学校校园网的衔接,为全体师生和教育工作者提供“高速、便捷、绿色、安全”的网络服务;提升各级各类学校接入教育专网的带宽水平,实现中小学固定宽带网络万兆到县、千兆到校、百兆到班;同时,通过卫星电视、宽带网络和宽带卫星为薄弱学校和教学点输送优质资源,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实现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在提升校园基础设施水平上需进一步落实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加快学校教学、实验、科研、管理、服务等设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推动有线网与无线网的深度融合,有条件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提升各类教室、实习实训室的数字化教学装备配置水平,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普通教室中全面覆盖,较先进的高清互动、虚拟仿真、智能感知等装备按需配备;逐步普及符合技术标准的个人学习终端,支持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和工具软件等应用,助力实现网络条件下个性化教与学。

  二、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规划》明确指出,要“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这要求我们必须从资源形态、供给方式、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
  首先,要应用各种新兴技术丰富数字教育资源的表现形态,提升数字教育资源的教学交互与应用体验。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虚实融合教学场景、智能导学系统、智能助教、智能学伴、教育机器人等新型资源开发,使数字教育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师生的知识建构、技能训练、交流协作、反馈评价等教学活动。
  其次,要针对各教育阶段与类型的不同需求,建设支持育人全过程、动态更新的高质量数字教育资源体系。推动新形态教材健康有序发展,逐步实现与教材配套的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同时,基于网络学习空间汇聚、组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并加强课程思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家庭教育指导等资源建设,实施战略型紧缺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储备计划。汇聚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科技馆等社会资源,共享社会各方开发的个性化资源,满足学习者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第三,要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内容与应用情况管理,发展数据驱动的智能化数字教育资源应用服务。推动基于资源标识分类与育人过程数据的精准资源服务,加强对海量资源及应用数据的挖掘分析,探索构建自适应学习系统,不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推动数字资源开发机构由以资源建设为主向资源建设与服务并重转型发展,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资源服务机制,促进服务方式创新。鼓励社会企业提供基于网络与智能技术的数字教育资源运营服务。

  三、推进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的教育教学变革

  《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教育教学变革”,这势必需要利用技术赋能,全面推进教学模式创新和评价方式改革。
  在推进教学模式创新方面应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中小学校、职业院校、普通高校的跨学校、跨班级教学活动,普及信息化条件下的选课走班制等教学组织模式,逐步实现“一人一课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推广智能助教、智能学伴等教育应用,通过人机共教、人机共育,助力减负增效。针对自然灾害、大规模疫情等极端情况,建立互联网、移动网、广播电视网等多渠道融合的应急网络教学系统,探索应急教学模式。同时,还需注重建立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评估改进机制,开展大规模、长周期、多样态的教学观测,检验新型教学方式的成效,产出高质量的改革成果。
  在推进评价方式改革方面应开发智能化的评价工具,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学生、家长、教师和社区等多主体协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建立学生数字档案,推广基于大数据的评价方法,支撑开展面向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和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促进以考试和测评方式为重点的招生考试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相关考试中实行规模化机考,探索优化线上考试,普及网络面试。推广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的智能化测评,探索操作类、语言类、艺术类、体育类等考试的人技协同评判。

  四、深化基于教育大数据分析应用的各级各类教育服务

  《规划》明确强调,要“发挥在线教育、虚拟仿真实训等优势,深化教育领域大数据分析应用,不断拓展优化各级各类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对基础教育,重在依托网络学习空间,加强教学过程数据分析,提供适应性学习资源和智能学习服务,推广数据驱动的差异化教学与个性化学习。探索智能化教学工具应用,推进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创新课后服务方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有质量的在线答疑与互动交流服务,满足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对职业教育,应注重利用信息化促进产教融合,加强虚拟仿真实训资源的普及应用,构建工作场所与虚拟场景相互融合的育人环境,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培训模式,提高就业导向的职业培训服务能力。构建数据驱动的学训结合评价体系,包括课程学习、实训实习、社会实践等,服务学生成长和高质量就业,建立职业教育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对高等教育,应注重利用信息化促进科教融合,加强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促进数据驱动的科研范式转型,逐步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高校科技评价体系。实行基于大数据的综合评价,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探索网络化、开放式协同创新联盟机制,扩大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新动能。
  对继续教育,应重点融合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支撑个性化学习,帮助学习者随时、随地、按需学习;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学习生态系统,助力实现高质量的终身学习。

  五、建设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经历公共服务体系

  《规划》明确说明,要“探索扩大学分银行试点及成果积累、认证和转化,建设终身学习经历公共服务体系”,这需要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
  一是建立连接学校家庭社会的泛在学习环境。依托校内外的开放教育资源,基于全民学习需求与能力监测数据,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推介、学习方法指导,支持开展适合自身需求的自主学习。联合自然、历史、文化、科技等不同类型的场馆,构建基于场景感知的学习资源和应用,提升学习体验。鼓励学习者基于智能学习终端开展弹性学习,促进学习与工作、生活相互融合。借助互联网实现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对基层、农村的全覆盖。
  二是基于国家资历框架,完善学分管理制度。支撑建设国家和省级互通的学分银行体系,实现终身学习成果的认定、累积和转换。建立个人终身学习账户,实现“一人一生一账号”,将个人学历教育、培训、职业经历和非正规、非正式学习活动等学习成果存入账户,形成个人终身学习档案。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经历公共服务体系,面向政府、学校、社会公众和用人单位提供可信共享与应用服务。
  三是扩大学分银行试点规模,畅通终身学习渠道。深入开展继续教育课程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试点,搭建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横向沟通的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推动面向高素质农民、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带头人等不同对象的学分银行试点项目建设,探索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促进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深度融合。
  此外,还需高度重视基于信息技术构建现代化的教育治理体系。教育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容,亟需建立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全业务、全流程教育治理体系,实现治理模式向“数治”转变,提升教育治理效能。建设完善一体化教育政务服务公共支撑体系,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和办公协同,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丰富教育数据应用,通过联结、贯通、整合各类教育数据,形成丰富、准确、可信的教育基础数据,支撑教育的精准管理和科学决策。
  总而言之,发展“终身数字教育”对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时期,教育信息化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利用信息技术完善教育教学环境、优化教育资源供给、加快教学方式改革、拓展终身学习服务,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杨宗凯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武汉理工大学校长
相关链接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专家谈:加快构建泛在智联的数字基础设施 推动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专家谈:培育先进安全的数字产业 构建数字中国建设新图景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专家谈:坚定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 开创信息化发展新局面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专家谈:加强数字政府建设 以数字化助力治理现代化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专家谈:激发数据要素价值 赋能数字中国建设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专家谈:把握信息化发展机遇 拓展互利共赢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新空间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专家谈:数字化助力民生保障体系建设“更进一竿”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专家谈: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数字社会治理体系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专家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构建释放数字生产力创新发展体系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专家谈:加强数字化发展治理 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专家谈:大力发展数字商务 推动数字中国建设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专家谈:积极实施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行动


转载请注明来源:“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


审核:李佳民 赵 娟 陈金丹

编辑:赵雅琪

校对:王宇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