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科技

丽香铁路正式通车 中国移动通信信号全程覆盖

云南移动 2023-11-27
11月26日,滇藏铁路丽江至香格里拉段(以下简称“丽香铁路”)正式通车,彻底结束了迪庆藏族自治州不通铁路的历史,中国移动实现丽香铁路、各类型车站和铁路沿线周边区域4/5G信号100%覆盖。
据了解,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移动”)累计投资4956万元,11月6日完成丽香铁路沿线333个站点全部开通,建设传输光缆189公里。经过实景测试,已达到语音通话全程接通率100%、平均下载速率超过300Mbps,完全实现在高速动车上语音通话、视频直播和手机游戏无卡顿,打造高原5G精品网络。

为有力落实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和“网络强国”战略,一直以来,云南移动积极推动省内铁路沿线的通信网络覆盖,确保铁路建到哪里,中国移动的通信信号就覆盖到哪里。目前已实现中老铁路、大临铁路、弥蒙高铁、丽香铁路等省内主要铁路干线4/5G网络有效覆盖,完成5G专网覆盖里程达到1200公里,预计明年内将完成省内通车运营铁路5G网络100%覆盖。


香格里拉站网络优化




规划先行,精细管理确保


信号覆盖最佳



丽香铁路场景复杂,还要应对高速通信穿损大、频偏大、切换频繁等问题,就需要从站点规划、勘测、新技术应用、精细管理等方面出发,一方面勘测尽可能精确,另一方面因地制宜注重规划,提前落实每个站点的建设位置、覆盖方向等指标。

网络信号覆盖方案勘测


为解决上述问题,2022年5月,由专业人员组队,云南移动开始着手丽香铁路4/5G信号覆盖可研方案编制,并于当年9月完成设计方案输出。之后云南移动计划建设部和网络部主导,统筹推进网络规划、基站选址、配套建设、网络优化等各项工作,并安排专家团队多次深入沿线进行现场调研,帮助一线解决实际困难。

云南移动多次组织人员开展实地查勘,依据线路穿行的地势,采取了交错基站布局、拐角基站布局等规划方案,并明确了基站离铁路距离和基站高度标准,确保信号覆盖最佳。此外,针对多普勒频偏、高速切换、同频组网等难题,制定专项解决方案,运用规模设备、纠偏技术、超级小区和高速用户识别四种创新技术,打造一张优质、便捷、高效的网络。


技术引领,解决隧道覆盖难题



丽香铁路桥隧比高达73.4%的,哈巴雪山隧道被称为该滇藏铁路丽江至香格里拉段全线建设的“拦路虎”。该隧道为I级高风险隧道,全长9523米,最大埋深1155米经常遇到滑坡、岩溶等问题,建设难度大,网络信号覆盖成为难题。

哈巴雪山隧道基站开通


网络建设方面,为了让网络信号覆盖进哈巴雪山隧道,云南移动采用隧道泄漏电缆+场坪天线技术,在隧道内铺设了泄漏电缆,隧道两侧洞口采用定向天线朝外延伸,增大宏站与隧道区域的重叠覆盖带区域,有效保障手机信号在隧道内外顺利切换。同时采用超级小区技术,通过多RRU联合,将多个相邻小区合并形成一个较大的逻辑小区,有效减少业务切换,缓解小区间的干扰问题,提升客户在乘坐高铁时使用手机打电话、看视频等用网体验。

网络优化方面,为克服连续穿梭隧道,4/5G频段不连续带来的网络快衰及穿城区域公专网干扰,是本次高铁优化过程中的主要难点。为此,云南移动采用了公专网虚拟一体化、4/5G接续点场景化非连续覆盖策略、高速迁入等技术,精准规划与精细优化紧密结合,实现线路驻留稳,感知佳。

缺氧不缺精神,全力以赴建设网络


迪庆藏族自治州为高原高寒地区,海拔1486米-6740米,为通信建设带来挑战。在铁路沿线移动通信专网建设过程中,云南移动工作人员克服了高原反应、高地震烈度、高地质风险、交通不便和建筑材料组织难度大等诸多困难,全力以赴确保4/5G无线网基站建设顺利推进。

虎跳峡金沙江铁路大桥基站建设


哈巴雪山附近铁路螺丝湾至塘布隧道仅有100米左右的明区间,两侧的隧道口都是陡峭的山崖,无法建设通信基站的场坪立杆,设备只能从隧道另一头运输进入。云南移动经过多次方案设计和调整,采用了“在隧道口侧端墙壁建设通信基站+天线”的创新建设方式,满足该区间的5G网络信号覆盖。

滇藏铁路的通信基站多处于山区,无相关运输通道,只能依靠肩扛马托的方式进行运送。铁路在虎跳峡附近跨越金沙江大桥,桥面高252米,桥两端的施工便道距离桥面有30米的高差,基站的设备、光电缆、配套材料等的运输极为困难,只能靠人力通过步梯一点一点的进行搬运。此外,迪庆藏族自治州处于高寒地区,通信基站的基础施工需要确保混凝土的供货及冬季施工的相关标准及要求。

丽香铁路是滇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滇、藏地区重要的交通干线和经济动脉。云南移动将持续做好丽香铁路网络维护和优化工作,持续打造云岭高原铁路信息高速,建设铁路沿线5G精品网络,为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数智化新动力。

END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