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快专题| 在澳读书安全有多远?揭开校园欺凌(上)

2017-04-02 澳洲新快网 澳洲新快网

“我知道你们是谁,你们知道你们是谁,警察也知道你们是谁。我希望你们所做的事,将一生缠绕着你们,有一天如果你们幸运地有了自己的子女,要记得你们对我的宝贝女儿做过的事情,并想像一下如果有人这样对他们,你们会是何种感受。”这是墨尔本一位母亲今年2月在一社交媒体上发的控诉帖子内容的一部分。

文 李馨宇  


【往期直通车】——在澳读书安全有多远?揭开校园欺凌(上)


旁观者——沉默的推手

在欺凌事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旁观者。这些旁观者并不仅仅是吃瓜群众围观那么简单。旁观者对欺凌行为默不作声,这无形中对欺凌者的行为是一种无言催化和助长。在欺凌事件中的,不仅只有受欺者和欺凌者,还有其他角色,有帮凶,有旁观者和抵制欺凌者等等。每个人都对事件的走向起着不同的作用。在不同的环境里,他们的角色会发生改变。


帮凶他们会有意或者无意地帮助欺凌者,他们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或动手动口,但是他们摇旗呐喊、幸灾乐祸或落井下石。上期文章中所提到的南澳那名9年级的女生多次在学校被一伙8个男生进行性侮辱,还被录下来上载到社交媒体上。而这些照片在网上传播时,有的人的留言是“太有趣了”、“我笑死了”以及“你们做得太好了”等等。这些人的言语会激化欺凌行为,加深被欺人受到的伤害。


 受欺凌者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


还有的是旁观者,他们不支持也不劝阻,更多的时候是沉默或假装没看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研究指出, 欺人者往往还希望他的行为能够带动他人或对他人起到震吓的效果。旁观者不同的反应则会助长或阻止欺凌发生;如果旁观者什么也不做,则被视为对这种欺凌行为无所谓,默认它的发生,这是一种沉默的默许。


这种无动于衷的旁观对被欺凌者也是一种伤害。如果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学校或者家庭应该在教育当中给他们指出来。


以暴易暴可取否?

一些学生或者家长认为,当遭受欺凌时,以牙还牙、以拳还拳,才不会继续受到欺凌。让自身强大,面对欺凌候站起来、说出来,去制止、去反抗是必须的。


但是在是否必须以暴易暴以及如何处罚欺凌者方面,各个国家有着巨大的差异。


在澳洲, 大多数学校都有关于如何管理学生行为(包括欺凌)的书面政策,这也阐明学校和社区对欺凌的共同理解与态度,以及在学校内面对欺凌事件实施的预防和反应策略。发生伤人伤害的行为,事态较为严重涉及刑事的,警方有可能介入,但大多情况下由学校自主解决。对于欺凌者,学校并不会随便实施停课的惩罚,而必须进行必要的程序,同时也会考虑欺凌者的处境与感受。


大量的数据和事实已经表明,校园实施欺凌者的行为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和引导,他们日后犯罪可能性的比率相较一般学生更高。新州警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提到, 人们总是期望犯错的人得到更为严厉的惩罚。但在现实中,对待青少年犯事的处理视不同的情况而定。


有人诟病澳洲的法律对犯案的青少年来说太宽松,难以对暴力行为产生震慑作用。对此澳警方解释,澳洲的《青少年犯罪法》宗旨是加强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处理,将青少年往正确的方向指引,回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作为一名这样的青少年的家长,你会更希望得到一些援助,希望孩子变好,而不是让他破罐子破摔,”一名警察说。


澳洲的相关领域研究专家也认为,处理欺凌,不能只是采取简单的一种方法,让欺人者受到惩罚是其中一种方法,没有一种方法是适用于并且有效于所有情况和所有人,需要采取短期和长期方法,多管齐下。


第七届反欺凌暴力日全澳举行

今年的3月17日是每年一度的澳洲国家反欺凌反暴力日(National Day of Action against Bullying and Violence )。全澳的学校和社区在这期间一起分享学校的反欺凌政策和计划,站在一起,向整个社区传达一个坚定的声音—— 我们团结一起,坚决对欺凌说不,这也是历届反欺凌日的主题。


 反欺凌日宣传画:“一起站出来。欺凌,不可能!”


这一行动日定于每年3月的第三个星期五,到今年已举办了七届。在这期间,全澳许多学校都会组织相应的活动予以响应和支持。有的学校学生身上穿有“团结起来反对欺凌”字样的衣服;有的学校的班级会制作彩旗,上面绘制有图案和写有反暴力和反欺凌的信息,并将彩旗拧在一起;有的学校则举行反暴力相关的说明讲座,教育学生们如何远离校园暴力及学会自我保护,又或者是举行讨论会,让学生和教师们共同讨论,如何提高安全意识。学校方面还强调,不仅在反欺凌日,即使平时也会对学生们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共同维护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2014年维州一所学校在反欺凌日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政府官方网站上注册要参加这一活动的学校数量逐年增加。截至3 月14日,全澳洲已经有超过1736 所学校注册参与。


专家们也提出,反欺凌运动和计划只是学校需要处理欺凌行为的一个方面,更为长期的目标是建立一种以正面价值观和支持性关系为基础的学校文化,这包括尊重、包容、归属和合作。


布罗迪法的实施

对于校园欺凌,学校、社区和家庭的教育当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澳洲,对于欺凌事件,也有相关的法律保驾护航。


澳洲零欺凌基金会执行官(Bully Zero Australia Foundation )Oscar Yildiz  说:“他们(欺凌者)需要明白,不能不公平地对待别人,并且认为自己的行为不会带来任何后果,他们需要对他们的行为负责,这是法律。”


在维州,严重欺凌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在2011年,维州引入了“布罗迪法”(Brodie's Law),这一法律适用于所有形式的严重欺凌,包括身体、心理、言语欺凌和网络欺凌,最高刑罚是监禁10年。根据维州教育和培训厅的介绍,这一法律同样也可以适用于学校里的青少年欺凌,但10岁以下的儿童不能被控犯有刑事罪。


这一法律的引入背后是以一个生命的悲惨逝去为代价。 2006年9月,19岁的Brodie Panlock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她在所工作的咖啡馆忍受了几位同事持续一年多的羞辱和恐吓欺凌之后的无奈选择。她的死亡警醒人们,欺凌可能对受害者、其家人和社区造成严重后果,涉及严重欺凌的行为应受到刑事指控和法律的制裁。后来引入的这条法律因此也被称为“布罗迪法”。


墨尔本那位永远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女儿的悲伤母亲,在帖子里最后写道:“我希望所有欺凌者知道,(欺凌)这不是一个游戏,它会夺走人的生命。”

欺凌行为必须管束和制止,欺凌和暴力制造者必须受到相应的惩罚。

爱与理解的力量

给家长的建议

 今年的澳洲反欺凌日宣传画。


澳洲反欺凌日的官网上提出了给父母和照管者建议,如何和受到欺凌的孩子展开交流。


如果孩子和家长谈论欺凌,那么作为家长应该认真对待,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感受很重要,他们的问题将受到重视,家长会和他们一起认真面对和处理欺凌的问题。


首先是认真平静倾听,了解事情来龙去脉:谁、何事、何地、何时,以及更多的细节。


家长平静的反应非常重要。家长的第一反应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即便家长对孩子的受欺感到强烈的气愤和悲伤,也尽量保持冷静,以避免这种情绪更为困扰孩子。安慰孩子,而不是去责怪他们,否则会让孩子感觉更为糟糕。


问孩子他们想怎么做,而且他们希望家长做什么。家长避免马上介入挺身而出解决问题,帮助孩子自己去找到解决方案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这帮助他们感觉自己拥有力量,也增强自信。


此外考虑联系学校,孩子可能不愿意这样做,这个想法需要和孩子讨论,并向他们保证,学校想知道以及能够进行帮助;和孩子的老师预约谈论相关情况,如果有需要,直接与校长谈话。如果对孩子的安全有疑虑,请立即与学校联系。


之后家长还需要定期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和孩子保持良好顺畅的沟通。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时间,定期了解孩子的情况和他们的感受非常有必要,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来自家庭的爱、理解和支持。


欲了解更多的信息请登录https://bullyingnoway.gov.au/RespondingToBullying/Parents。


本报独家,谢绝转载


推荐阅读


澳洲旅游局航拍大赛 各个地标都美翻啦!

你的国家有多安全?深度解读45年来世界恐袭分布

不止是猎奇,悉尼同性恋大游行的背后

2017澳洲居民最佳性价比旅行地竟是这里……想出国游的快来收藏吧!


悉尼:3点之后的竞技场 上 | 

外长王毅如何回应“中美南海必有一战”?

我们的孩子怎么了? 一言不合就暴力,校园欺凌不容忽视


“萨德”剑已上弦 中国反制将升级

澳大利亚国际教育产业:双刃之剑

精准扶贫政策不能“发射后不管”|  房产投资为何失败?专家列五大原因


更多澳洲时政、财经、社会新闻

请翻阅4月3日《澳洲新快报》

或关注澳洲新快网 www.xkb.com.au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