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木屋例会:为那些想要成就更好自己的人创造服务

黑牛 书箱门递 2020-03-08


这是我们搬到这里的第一次全员例会。

最近一段时间很是焦虑,连续四天睡在了办公室,我也不忌讳把这种焦虑传达给每一个人,我也希望每个人都能体会到我的这种焦虑。

这个焦虑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有太多太多事情要做了,每个人都感觉压力很大,研发的压力很大,产品的压力很大,运营的压力很大,每天发货,收货,客服,很多事情,我觉得,这是一个该有的状态。

我手上的这本书,是写亚马逊的,读了好几遍,刚刚随手翻了翻,又看到了几句之前划了笔记的话,我随便读几句给大家:

要做成一些别人从没做过的事情,你必须固执和专注到别人难以理喻的地步

改变一个行业需要的可不仅仅是一个新想法,而是一千个新想法和接近完美的执行,还有真正的勇气

还有2006年亚马逊推出Kindle的时候,当时TechCrunch把它形容为“看起来像是20世纪70年代的东西,售价400美元,太贵了,一本书才卖10美元”。小木屋面世以来同样收到或类似的质疑,但so tm what!

1997年7月,福瑞斯特研究所总裁乔治·F·克鲁尼——一个备受尊敬的技术分析师、评论家说:“亚马逊的位置是无法守住的。他们有一些良好的量身定制的软件,但是,那是他们的全部。他们垄断不了图书,二技术又可以在6个月内被复制。……

克鲁尼对亚马逊没有的东西说的没错。但他没明白的是,亚马逊真正拥有的核心资产是贝佐斯本人以及参与创造这些新生事物的每一位Genius。

启动小木屋这个事情对我来说是一个很慎重的选择,我们做过大量的前期调研和模型测算,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交易平台,算好进价和售价就可以,所以我们直到目前也没有做过任何大范围的运营推广,因为我们需要足够谨慎的把前期的很多假设逐步验证出结果,目前来讲,用户的反馈、数据的反馈给了我们越来越大的信心。

今天主要有六个方面的事情要和大家分享,大到为什么小木屋是有可能做成一件很大的事情,小到具体的工作时间以及下一个阶段具体的工作重心。


一、两个Team,四个O

先说具体的,目前核心来讲我们分成两个战队,一个是R&D Team,一个是Growth Team,对,我们不具体讲什么运营市场销售,统归为增长团队。那么我想和大家明确下两个Team未来一段时间具体的O是什么

1、对于R&D Team,核心两个O,一是后台履约系统的完善,以保证我们后续发力增长的履约效率。一是产品前端的完善,像现在会员建议最多的推荐系统、品类的丰富、通知系统的完善这些直接和提高会员满意度相关的部分。

2、对于Growth Team,核心也是两个O,一是要策划上线一个增长产品,核心是更好滴引导我们的订阅会员在一个更合理的节奏下把租借到手的书读完。另外就是现在书店的合作,小木屋不仅仅是一个在线的实体书订阅租售平台,对于我们的会员用户,我们要提供尽可能触手可及的阅读服务,让阅读像空气和水一样成为基础设施版的存在,同时也要帮助更多的书店提高他们动销率。


二、产品的调性和他所倡导的生活方式

这两年听到身边人说的最多的词就是焦虑,所以出现了那么多产品要么标榜帮你解决焦虑,所谓save time,要么帮你消磨时间,所谓kill time,但当我们去看朋友圈的时候,很多人会晒自己在薄荷阅读,在用得到,在飞机上看纸质书,旅行,通过种种方式他们想要呈现的是自己的从容和岁月静好的样子,没人真的希望自己是不断陷入焦虑的。

但知识付费不过是给大众的焦虑提供了一顿顿丰盛的汉堡炸鸡腿,吃的时候很爽,但你不会让自己天天啃汉堡鸡腿的。他们很好地激发了大众的焦虑,却并没有提供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小木屋是什么,是一个小程序,一个小程序和他所倡导的阅读方式,一种让纸质阅读回归城市,回归每个人生活,又非常断舍离的生活方式,要服务的是那些希望自己可以从容应对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的人。

越来越的,人们用一个公司的产品已经不再仅仅是因为你的产品本身,创造这个产品的公司所倡导的理念、文化和看待世界的方式,也会极大左右用户选择产品服务的考量因素,所以未来的公司一定是更加开放透明,懂得与用户分享和共同成长的公司。

所以我们的很多东西,不仅是对内,也是对外。用户不再仅仅因为你的产品好而喜欢你的产品,用户更因为对你公司的调性,文化和看待世界的方式而使用你的产品,也就是小米所说的,员工即是粉丝,粉丝即是员工。我不止一次从后台客服收到我们的会员用户想要来小木屋工作的消息,这对我们来说是个不错的开局。

三、Day1的状态,以及直截了当的沟通

黄黄前几天和我说压力很大,我们现在在几个岗位上确实也是缺少人手,所以每个人都很忙碌。我想说的是,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即便有一天我们做的很大很成功,我希望并且要求还是要处于这样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就是Jeff Bezos所谓的Day 1的状态。

一家公司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Day 1,也就是一种持续创新,保持创业精神与活力,拥抱变化快速成长。一种是Day2,悠哉悠哉和和气气僵化保守懒懒洋洋,也是一种濒死的状态。我一早在这里翻Facebook这本书,里面说在硅谷“每天24小时,每周7天,都在吃饭,睡觉,接触技术”,我也希望大家可以做到,不然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做得比别人出色。

大家接受教育成长的环境知识结构经历种种的不同,在一起合作必然会产生摩擦和矛盾,我希望每个人从进入公司第一天起,就知道我们在工作上每个人都要做到直截了当的沟通,坦诚和真诚,关注事情本身而不是别人的感受,是最高效的沟通方式。

之前我们每两周都会有个内部的吐槽大会,就是会上每个人必须说出一个你从哪位同学身上学到了什么以及指出一位同学的缺点,前几天看文章彭蕾在蚂蚁金服有一个类似的会叫“裸心会”,我觉得这个名字好,咱们直接拿来,今后每两周的周六下午,我们重启这个裸心会,这是个消除隔阂,扎针排毒的过程。


四、练好内功,中成大器

我们现在所在的办公室,北边正对未名湖博雅塔,西边20年前是刘强东摆摊起家的地方,斜对面是李彦宏回国租的第一个办公室,背面是理想国际大厦,那里走出去了很多叱咤江湖的科技公司。所以未来一段时间,我们要在这里练好内功,我相信三年后如果我们还在做这件事,做这家公司,每个人都会怀念这里。


五、找到自己内心想要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

我一直觉得我们这代人是幸运的,因为至少我们有权利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但悲催的是很多人找的勇气都没有。生命就是一个不断寻找烈火并把自己燃烧出火焰的过程,有的人找了一辈子没有找到,有的人找到了不敢扑上去,有的人扑上去了没坚持下来,只有极少一部分人,可以实现自己最要的那个存在方式。

创业对我来说是我用了几年时间确定下来的一种生活方式,存在方式。小木屋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我常说希望自己85岁还在上班,我也希望每个加入苏格拉底Socrates公司的同学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你们最想要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这是一件天大的事。


六、关于使命、愿景、价值观

关于使命,我之前有过这样一个定义,“应用新技术,创造新模式,让知识对任何人触手可及。”但我觉得还不够明确,或者还是有些狭隘。伟大的公司在产品功能之外一定会抽象出来一种态度,这个态度是这家公司看待世界的方式。比如苹果公司,关于公司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到2000年后,乔布斯做过很多种阐述,但有点没有变过的是,Apple creates tools for the ones who change the world,苹果为那些想要改变世界的人创造工具,那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说,We create service for the ones who want a better self,我们为那些想要成就更好自己的人创造服务。

关于愿景,我之前也有在媒体上讲过,要创办一家客户中心,技术驱动的持续发展301年的企业,我们可能看不到,但当这样的愿景成为你的信仰的时候,你思考当下和未来的方式也会发生本质的变化。

价值观,我自己总结过,今天第一次和大家分享,总结了六个关键词:

用户中心、技术洞见、拥抱变化、崇尚行动、快速学习、追求极致、坦率诚信

这是这几年来看过思考过很多从无到有成就伟大公司总结出来的几个关键词,用户中心这是我们创办公司的旨意所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要细节到每一个产品设计、客服、运营的细节……(此处省略一千字,如果有一天你成为了我们的同事,会是一趟必修课O(∩_∩)O)


从2015年开始,我迷上了七十年代的西方摇滚乐,我觉得那是一个魅力十足的时代。嬉皮士精神,包含着一种不惧权威,向内寻找个体存在于世界的价值,边缘人follow inner voice创造新的价值、重塑世界规则的过程,所以我说嬉皮士改变世界。前不久我在腾焱的LinkedIn上看到过他的一句签名,也产生了极大的共鸣,技术为社会创造价值,我虽然不懂技术,但对技术怀有最大的敬畏和信仰,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把技术洞见写在价值观的第二条。另一层意思和腾焱讲的也是一样的,就是技术洞见在用户中心的基础上,技术为用户、为社会创造价值。

所以无论是我本人,还是在做座每一个人,不论是不是要做技术工作的同学,都要去了解技术,学习技术。学习技术不是要每一个人都成为腾焱一样的大牛,而是要具有技术的思维和洞见。我也希望用户驱动、技术驱动能够成为我们这家公司最最核心的两个基因意识。 

最后的最后,很多人可能会好奇我们小木屋未来到底能做成什么,整个出版业自从Bezos做起来Amazon,就没有再发生过任何变化,今天的中国的电商也已经像六十年代的沃尔玛一样让所有中国人都享受到了物美价廉的零售体验。

所以未来三年,我们要像Netflix重新定义影视业一样重新定义出版业,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一切技术和产品的创新,为每个人建造精神世界的基础设施,然后如果足够幸运,再去像亚马逊一样重新定义整个零售业,为那些想要成就更好自己的人创造未来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