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箱门递

其他

为什么游戏是解锁web3下一个时代的入口

assets,他们会更经常地在游戏中使用这些资产,或者租赁给别人。而用户购买pfp,更像是购买了一幅艺术品,更多用于展示和彰显身份,但是买game
2022年6月21日
其他

被裁的大厂人出路在哪

看潘乱的直播,聊大厂裁员。过去这些年,85后这一波基本是移动互联网的中坚力量,如今也成为了中国脆弱的中产阶级的中坚力量。身边也有不少朋友,前些年的职业发展路径基本是,先去面京东,因为京东比较好面试,京东呆一年跳百度,百度一年跳阿里,阿里2019年之前的是终极优选,2019年后的终极优选成了字节。每次跳槽都能获得大幅涨薪,但是去年初听到好像没有谁在继续跳槽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跳槽没有涨薪空间了。疫情,反垄断,移动互联网红利落幕,今年开年,大厂就开始纷纷裁员了,而且这一次是普遍性,大比例裁员,现在不是你选择去哪的问题,而是你被裁了之后往何处去的问题。去年底到今年初还有一个大变化是,中国的互联网二线梯队团灭了,什么爱奇艺,猿辅导,高途,有赞,10-500亿美元估值的这一波二线梯队,要么折戟沉沙,要么市值跌去90%以上,直播间的Mustang说几遍被裁了可以去二线,但即便活着的二线,也在裁员缩编,即便录取你,也一定是在薪资各方面不及你的预期的,从而进一步缩死了被裁的大厂人的选择。今年之前,可能我们还会觉得,在互联网大厂积累的方法论,经验,可以平移到新的行业,比如新能源汽车,比如产业互联网转型,但今年来看,这个也不成立了。前几天和一位在线教育第一梯队的大佬聊,听说他们一位社群的中间骨干,去年双减后,被理想汽车四倍工资挖走,结果去了理想后很快发现,很多方法论都不适用,很快就协商,降薪,离职,然后接下来的职业选择就也很尴尬。pc互联网时代的方法论在移动互联网基本都是没用的,一样的移动互联网积累的那些产品、运营、方法论,在这一波切换完成后,也大多没什么用处的。依稀记得2010到2015年的那几年时间,还是接触到了一些令我高山仰止的在当时的大厂工作过的总监,vp,但如今回头看,他们的经验在移动互联网几乎都没有适用的。也没有几个华丽转身进入移动互联网的,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不看好,乃至大厂创始人本身,也有错过的移动互联网的。我们今天看移动互联网的巨头,没有一个是在pc互联网时代做到很高位置的。反而都是从2002年到2010年就在持续创业,却没什么大成就的,在持续追求不确定性和新挑战的创业者。直播聊到35岁,有趣是的是,有的人觉得35岁是危机的开始,有的人35岁是开始的黄金年龄,为此我专门写过一篇小文:为什么中国的科技大佬多是35上下开始的这时候就很能看到反脆弱的价值。潘乱提了一个问题说,这些大厂裁掉的高p能去哪呢,戴老师很直接地,反复说了好几遍,“哪都去不了,哪都去不了...”这也确实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当然会有继续牛逼的,但是极少数。原因是什么,大家自有体会,体会不了说了也不认可。但最基本的是,绝大多数情况下,绝大多数人,都是在追求稳定性和确定性,而任何稳定性和确定性,都不会持续10年以上,甚至5年以上。但是5年的确定性,足以让一个人成为一只华丽的温水青蛙。自觉光鲜,但大多光鲜基本都是脱离了平台后就会失去的。以及失去了追求创新,挑战,未知,好奇,尤其是清零的能力。一句俗话,就是高不成低不就。已经养成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尤其是生活成本,房贷,家庭,赘肉,都已经不再是轻易能改变的了。之前还写过一篇小文章:致打工人:为什么大多数人只能成为大多数人我想如果说一条建议,就是永远要明确:经验是属于时代的,平台是属于创造者的,这些都不会保证你可以持续拿到确定性。我们的职业生涯大多都要持续数十年,所以无论是高P,还是刚刚毕业的年轻人,唯一重要的事情,是从所有的经历里,去强大最能让你持续面对不确定性,保持好奇心,追求新挑战,习得新技能,承担大责任的思维,能力和心态,去积累和打磨10年之后,30年之后都会持续值钱的能力。一句话,成为一个fully-formed
2022年4月20日
其他

FT与NFT的本质、区别和功用,及如何设计Internet-Native Economies

和一个report推荐,邀请你加入web3Daily,这是一个付费社群,我会将自己每天看到的有趣好玩的web3产品、公司、报告、观点以daily
2022年4月12日
其他

NFT的价值是什么(web2“毕业”了)

下午一边写东西,一边在Twitter上旁听了一个关于nft的讨论,发现很多人还是会有一个疑问,就是nft的热度是不是会一直持续下去,以及nft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就好像2008年问lbs(local
2022年4月1日
其他

创造者为什么既要能爱具象的人,也要学会去爱抽象的人

这几年创业,在和用户,和来来去去的同学,伙伴相处和沟通的过程中,最饱受折磨的应该就是自己的情志了。时间久了,慢慢意识到,自己能左右的事情其实非常有限,或者说只需要抓住这点自己能左右的事情就足够了:一个是你要到哪里去,一个是你要为这个事情坚持多久。除了这两件事,其他谁会拒绝你,谁会离开你,谁会认可你,谁会嘲笑你,谁会赞扬你,谁会鄙视你,都是你不能左右的。但创业者之所以会为了一个理想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无一不是从内心里发了大愿的,这个大愿往往会被嘲笑为理想主义,不切实际。但没有这样的大愿和为之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念,我们根本不可能拥有今天的文明。他们很多人是成了炮灰,但没有炮灰,哪来的前进。所以古人才会说,功成不必在我。我很喜欢看战争片,常常会在一支队伍发起冲锋的时候,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放在那个情境里,问自己会怎么做。如果人人都想做那个冲锋后面的人,那只有全军覆没一种结局。大愿的来源,英文叫calling,是个很奇怪的东西。拿我自己来讲,我是在初中的时候,看了一部电视剧,观世音传奇,开始点萌了我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想法,尤其是在初二的时候,当时每天听课听不进去,脑子里总在恐惧一个问题,20年前的我在哪,200年后的我在哪。这个问题让我陷入了巨大的恐惧,后来我通过各种阅读和思考试图去寻找答案,我开始喜欢上了看各种人物传记,哲学,历史,直到高三的时候,通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我开始有了基本明确的答案。我发现托尔斯泰在青年时期也有过一样的困惑,并且这个困惑苦恼了他一辈子。他也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寻找答案,后来是在宗教里,他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博爱。我当时脑子里跳出了八个字,众生平等,共生共荣。这件事给我带来的另一个收获,就是要学会和恐惧做朋友,恐惧是你的良师益友。答案更清晰和具体,是在大三大四的时候,当时一个转折事件是去汶川的萝卜寨做灾后重建的社会实践调研,这个过程我曾在「图解小木屋的进化史:一个关于梦想走进现实的故事」有过记录。我的答案就是人要去找到一种和这个世界建立超越自身生命长度的连接的方式,比如写一部小说,作一首曲子,创办一家可以传世的公司,并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经历世事,有所感悟。于是在毕业工作了两三年后,我开始了第一次创业的尝试。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是快乐的,以至于说不清楚到底是痛苦多一些还是快乐多一些。大愿是有一些与生俱来的本能发生的,但激发和过程中遇到问题和阻力,能够给你信心和激励的,是你遇到的具象的人,他们认可你做的事,和你并肩战斗,给予你最大限度的支持和鼓励。这个时候你会获得巨大的喜悦和感动。但大愿实践的过程必然是无比曲折的,所以他们也会离开你,甚至背叛你,诅咒你,甚至成为你的敌人。这个时候,你又会遭受巨大的痛苦。甚至会有一种,为谁辛苦为谁甜的感慨,心灰意冷也是常有的事,甚至还会有人产生报复心理。这个时候,你就要学会去爱抽象的人,他们大多都与你素未谋面,而且一旦走进彼此的生活,也可能会发生各种龃龉。所以创造者,在坚持到最后的时候,往往都是孤独的。他们可能是政治家,可能是军事家,可能是艺术家,可能是企业家,可能是作家,可能是思想家,也可能是一个用尽生命的全部去坚守一家书店的店主。创造者为什么既要能爱具象的人,也要学会去爱抽象的人。因为爱具象的人是本能,是你能够从出现在你生命中的人汲取创造的动力和信念的泉眼,是你的家人,是你的朋友,是你的伙伴,是你的受众。但你也要学会去爱抽象的人,不然你会被人情的多变,人性的多面,和现实撕成碎片。你可能会被感动死,也可能会被气死,会放弃,会心灰意冷,会错误决策,甚至会成为反社会人格。爱抽象的人是要你学会对全局负责,对最终结果负责。我记得在一本书里读到过这样一个细节,说主席最开始带兵打仗的时候,每打败仗,都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和痛苦中,会痛哭。后来他逐渐学会了平和应对这种情绪,一次他和朱老总(记不太清楚是不是朱老总了)叹气说,自己的心现在越来越变得像个石头,那种感觉也很难讲清楚。我想大概就是学会了爱抽象的人民了吧。这个过程本身,也是极其痛苦的,你要做的,是学会和自己的心相处,可能就是金刚经说的,要善护念。插播一条:一家互联网图书馆的求助---正文结束的分割线---邀请您加入我们的梦想家读书会,和更多实干梦想家一起分享梦想和实干的智慧⬇️⬇️⬇️梦想家读书会分享我们在创业过程中的阅读、实战心得,一年带你至少看完50本科技、商业、历史、哲学和人文领域的大作。部分书单举例如《毛选》《乔布斯传》《洛克菲勒自传》《西方哲学史》《名人传》《复盘网飞》《香奈儿》《史记》...领读人大树Steve(图解小木屋的进化史:一个关于梦想走进现实的故事),一个自学编程先后创办两家互联网公司dreamer,doer,bookworm。2018
2022年3月24日
其他

悲伤

瘟疫,战争,死亡,或许就差一个饥荒,天启四骑士就凑齐了。这一代人活在和平里,活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现代化里,活在欣欣向荣的城市化进程里,战争,瘟疫,死亡,饥荒,似乎都只是存在于历史书,存在于电影世界里。但一切,就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一件接着一件地发生了。尤其是当下,我似乎开始能够感受在电影里看到的一战和二战时候的民众的情绪和心态。昨天正在办公室里和同事谈事情,突然看到手机推送了东航事故的消息,一开始还想着,或许只是一次普通的事故吧。但很快就被朋友圈里的信息震惊到。直到今天,时不时刷到东航事故的消息,我的喉咙里就像塞了一块石头一样,这种感觉真是已经很久没有过了。这两年来的种种曲折,已经让我练就了一种接纳所有的发生,平常心应对的心态,但这两天的心情,是悲伤的。从中午到晚上,一口气见了三拨人,跑了北京西、北、东南四个方向,行程近百公里,这两天北京的天气也是灰蒙蒙的。回到办公室,得知廊坊仓库仍然毫无重新开放的消息,更是在原本悲伤的情绪上,雪上加霜。从10号以来,一转眼仓库已经封闭了12天了,这种封闭是疫情发生以来的第四次,对我们的打击可以说是致命的。前三次我们都挺了过来,这次希望我们也可以。刚回来的路上听saleforce的创业历程,其中面向企业推广他们的订阅服务给了我蛮大启发,之前也有好几位用户所在的关注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公司,向我们团购了会员兑换码,相当于为每位员工订阅了一个专属的私人图书馆,也有买去用来送客户的。所以如果看到这篇文章的您所在的企业也有类似的需求,希望可以后台联系我,万分感谢🙏关于我们在做的事,可以通过这里有一些了解:图解小木屋的进化史:一个关于梦想走进现实的故事我自己一直是一个短期悲观,长期乐观的人。所以即便过去两年也是各种过山车,有过很多个放弃当下的坚持的瞬间,但每一次,都会几次深呼吸,或者自己找个地方呆会儿,然后告诉自己,再往前走几步。就像小的时候练长跑,很多次都是跑到最后,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再跑一步,再跑一步,再跑一步...但这两年,太难了。或许这个世界已经启动了走向毁灭的程序,只是我们身在其中,不到最后的末日,终究没有办法预判。让我悲伤的,不是发生的这些事情和灾难,而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热情,失去了斗志,失去了创造的意志,失去了乐观,失去了向往未来的勇气,失去了想象力。人的本性是顺境的时候乘风破浪,逆境的时候萎靡消沉。但如果我们都是在按照这样的本性生活,那还要文明做什么呢?这个世界会不会好,其实本质上,是我们有多少人真的希望它可以好起来,是我们有多少人还可以在绝望的时候重新拾起希望,是我们有多少人还能够再往前坚持走一步,哪怕是跪着,也不要倒下。易经里有一卦是“明夷卦”,去年翻到这一卦的时候,给了我很大启发和勇气。《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古人在这其中总结的智慧,到今天依然是一样的。只是在转机出现之前,我们永远不知道,这是不是黎明前的黑暗。就像你以为自己是已经长征到吴起镇了,但可能才只是刚刚开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对参与其中的人的负责,也是对人类集体智慧启蒙的负责。多一份这样的坚持,多一份这样的苦守后的转机和成功,就多一份正面案例,总能为人类集体智慧的边界多向外拓展那么一点点。春夏秋冬,生老病死,万物之理,寓于其中。就像《纵身入山海》里讲的:“屋久岛令我感动的,就是这些在日照暴雨风雪中继续生长的植物,它们拥有难以言喻的生命力。”...“此地的自然是最伟大的哲学家,自然最懂得,唯有在死亡中,万般皆是生机。”这就像窗外的北京的初春。read
2022年3月22日
其他

写给每一个创始人,创造者

创业公司九死一生到底有多难,我想不必讲了,因为没有切身体会的讲了他们也大多都只是自己认为自己很能理解,而且还会像创业导师一样说出一堆道理,经历其中的不讲也都是十分百分的共鸣。比如昨天到今天朋友圈疯传的一篇文章,大家在转发的时候明显能看到两种声音,一种是同为创业的创始人的声音,是共鸣和鼓励,另一种是创业导师一样的评论和道理。昨天看到新闻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又要暂时回来掌舵星巴克了,他今年已经差不多近70岁了吧,这也不是他第一次回归星巴克了。舒尔茨是我的创业启蒙人,他的《将心注入》我这些年反反复复翻了不下二十遍。其中很多早年的经历,都非常打动我,也非常启发我。他是第一个让我意识到,一个平凡人成为一个企业家的力量,是可以怎么样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的。以及他所经历的曲折,否定,坚持,宽容,这就是典型的安·兰德在的
2022年3月18日
其他

到底什么是企业家精神

我一直很好奇我为什么对看上去好像属于西方的价值观更有共鸣,比如追求个体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比如企业家精神。这也导致看上去好像和在欧美背景多一些的人聊天,看欧美的文学作品,电影,音乐,总是能引起我的更多共鸣。后来我发现,这些和国家并没有关系,而是本来根植于人性中的一种基因,只不过因为时代、国家、地缘、环境的不同和文化价值观的偏重,好像看上去有国家、东西方之分,好像集体主义就属于东方,个人主义就属于西方,但如果你多花些时间去读历史,读哲学,你会发现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的。比如你去读庄子,他就是更强调个体价值的多样性,平等性,万物合一。以及在二战初期的时候,美国本土一样存在很多的纳粹分子。创业和企业家精神,确实不完全等同于做生意。把企业家精神解读为进取和创新的精神我觉得更为贴切些。因为这种精神不仅存在于企业家,包括艺术家,音乐家,作家,以及每一个敢于follow
2022年3月9日
其他

亚马逊的14条领导力原则

亚马逊是给我影响极大的一家公司,在启动这次创业的时候,我重点研究和学习了四家公司,亚马逊,Netflix,沃尔玛,Costco,分别对应几本非常值得反复阅读的书《一网打尽》《不拘一格》《复盘网飞》,在2021年底的阅读总结里,我也都有提到:“我们深爱星辰,乃至不惧夜的黑”-2021的阅读总结(含书单)国内的公司,尤其是科技创业公司,这几年也都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企业文化,其中尤以字节跳动在科技圈的口碑影响力最大。字节跳动宣扬了一种更为开放,也更受年轻人喜欢的企业文化。但大部分时候,我们看到的都只是一些只言片语。这些只言片语所发生的误解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甚至不如一点都没有听说过。比如张一鸣流传至广的一句“context
2022年3月3日
其他

上兵伐谋

more:战略与红利2月书单:《道林·格雷的画像》《穷查理宝典》《阿特拉低耸耸肩》《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月书单:《人类简史》《反脆弱》《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read
2022年3月2日
其他

2月书单:《道林·格雷的画像》《穷查理宝典》《阿特拉低耸耸肩》《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第一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也是每年都要重新读一遍的书。德鲁克的书如果只读一本,那就一定要读这本。如果没有通读过这本书,只是对德鲁克的思想有一些只言片语的理解,就更建议一定要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全书内容其实非常精炼,都是一些非常易懂但却因为人性的本能,极难实践的能力,非要摔上几个大跟头,才能吃得透的教训。为了不让大家对这本书有一些只言片语的理解,所以在这里我一个要点都不总结,只建议大家去看原本。这次除了通读这本,我还一口气翻了其他两本《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实务篇)》,也都有很多有价值的内容,但也有一些内容是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里面讲过的。#第二本
2022年3月1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一月书单:《人类简史》《反脆弱》《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

---正文结束的分割线---以上笔记,是我在梦想家读书会的分享,邀请您加入我们的梦想家读书会,和更多实干梦想家一起分享梦想和实干的智慧。⬇️⬇️⬇️梦想家读书会分享我们在创业过程中的阅读、实战心得,一年带你至少看完50本科技、商业、历史、哲学和人文领域的大作。部分书单举例如《毛选》《乔布斯传》《洛克菲勒自传》《西方哲学史》《名人传》《复盘网飞》《香奈儿》《史记》...领读人大树Steve(据说百度百科能搜到姚树奇),一个自学编程先后创办两家互联网公司dreamer,doer,bookworm。2018
2022年1月25日
其他

年货,5折

农历新年又要到了,这是胡迪的第4个春节,🐷🐭🐂🐯,今天北京大雪❄️#春节安排先和大家说下,小木屋和白熊的收发件都将于2022年1月25日-2022年2月10日期间将暂停,2月11日开始恢复运营。但因为近期又有不少地方出现疫情,所以具体收发件情况也要以您所在区域的防疫政策为准,过程中有任何新的变动,我们也会及时和大家沟通。#年货从今天开始,到2月10号的春节期间,胡迪和白熊为大家准备了下面这些全年最低价的年货,继续陪伴大家未来一年的阅读生活📖2月10日之前,购买小木屋会员,享全年最低价66折(先享和终身会员除外)办新年会员(66折)2月10日之前,购买小木屋礼品卡会员,享全年最低价5折(终身会员除外)送ta一个图书馆(5折)1月25日前下单的图书,免续借费的天数从14天调整为30天囤几本放假看(30天免续借费)2月10日之前购买白熊会员,享全年最低价6.9折办新年会员(6.9折)还有一个重磅新功能,想免费薅更多白熊的会员期吗?现在只要邀请好友成为白熊会员,你就可以获得好友所购买的会员时长对应的30%的会员期!去免费薅会员期除此外,还有更多选择:新年盲盒99元5本更多盲盒选择2月10日之前,小木屋在借阅的书整单买下只需3.9折整单买下(3.9折)限量版的终身会员:read
2022年1月21日
其他

加入实干梦想家俱乐部 ,一起见自己,见天地

大家新年好!看到后台有一些新朋友,熟悉我的朋友叫我大树或者Steve,我目前在做的事情,这里有个一分钟的小视频:我喜欢一切有关产品、技术、品牌、商业模式、组织人才创新方面的思考和实践,以及一切和人类精神世界有关的事情,比如文学,哲学,历史,古典乐,摇滚乐。我的价值观是理想主义+实用主义的融合体,因此我崇敬所有实干型的梦想家,也期望通过自己有限生命里的实践,去像他们一样,为个体的完善,世界的可持续,人类集体智慧的启蒙,拓展一点点边界。今年是我第二次创业的第四个年头,关于经历,这里有几篇小文章可以一瞥:图解小木屋的进化史:一个关于梦想走进现实的故事我为什么选择YC中国我为什么尊重陆奇read
2022年1月13日
其他

即刻会员为什么被骂的这么惨

玩即刻的最近社区里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就是前几天打开即刻突然被各种酷炫的即刻会员刷屏。感觉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比赛,看谁的会员编号更酷更屌*,以及看谁是前1万注册用户直接被送了3年。刷屏程度一度让我误以为即刻的用户90%以上都充了会员。如果仅仅是充会员,最多让一些用户有一些些不舒服,好像自己一下子成了社区的边缘人。但后来让大家吵起来,骂起来的,是会员可评论的这个功能。这几天都还在持续发酵,买了会员的齐声声援,没买会员的齐声声讨。更有甚者,因为瓦总发了一条动态征集大家对这个功能的看法,却设置了只有会员可以评论。以至于我看到好几位用户故意充了一个月会员去声讨。说实话,个人看法,作为产品创始人向社区征集功能建议,却要设置只有会员可以评论,这确实有点找骂。一个产品一旦上线,他就不是创始人自己的想法了,尤其是社区产品。一流的社区一定是用户去定义的,如果不是用户去定义,这个社区就成了掌握话语权的少部分人的门户网站了,就像现在的微博。虽然成为微博也没什么不好吧。所以我觉得没必要骂瓦总,也没必要站瓦总。瓦总也不必要太苦恼,做to
2021年12月30日
其他

read to earn:为终身学习者而生

平安夜当晚,驱车2小时,来到了我们位于廊坊的大仓。这几天气温是真的冷,进到仓库迎面看到两位还在忙活的同事,身上的衣服裹得像宇航员,满脸的胡茬子看上去好像也能有些保暖作用。(这也可以是你的云书房)有一些新关注的用户,大概可能还不太知道小木屋具体是做什么的,以及都做了些什么,这里有一篇小文章和一个小视频可供参考。图解小木屋的进化史:一个关于梦想走进现实的故事#
2021年12月27日
其他

“我们深爱星辰,乃至不惧夜的黑”-2021的阅读总结(含书单)

我平时看书很杂,通常都是好几本书混在一起看,就在我的办公桌上,左侧目前堆了18本,右侧堆了18本,身后的桌子上大概堆了四五十本。今年的阅读大致包含这么几个方面,经,传记,小说,社科。总结来讲主要有三个比较大的变化:1、喜欢上了听书2、重新读了经学并且启发重大3、重新拾起了文学小说下面把其中一部分还算仔细读过的,做个简单的推荐和分享。《乔布斯传》这是一本我差不多每年都会重新看一遍的书。因为自己的创业,生活每年所面临的挑战也完全不同,所以每次看也都会有全新的收获。《闪电式扩张》这本书第一次看是2020年,但只是粗略地翻了翻。今年初,有几个早晨是徒步到公司,路上就随机打开了这本书的有声版,听了起来,也正是从这本书开始,我今年陆陆续听完了十几本大部头。这本书是LinkedIn的创始人写的,是他在斯坦福大学的一门课程的总结,其中非常多一流的洞见都极其值得今天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去学习,比如,书中尤其强调了商业模式的重要性。《肖申克的救赎》这是我今年看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今年首先发生的第一个变化,就是我捡起了有10年没怎么看的文学小说。在大学毕业之前,我所有的阅读都是围绕历史、哲学、文学展开的,毕业之后,尤其是开始创业之后,历史、哲学还会看,但文学小说基本就彻底放弃了。这还要感谢今年我们新上线的白熊租书,和小木屋不一样的是,白熊主要专注在文学小说、人文社科方面的新书好书的推荐,我第一次打开白熊的小程序,就马上被满屏好看的书皮吸引住了,一口气下单了六七本,并且一本都没有还,都留在了手上。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第一次看电影时没有体会到的,就是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肖申克监狱里。于是我会把自己的遭遇和Andy的遭遇去对比,就会觉得,再惨,会有他那样背负着背叛、入狱、被判无期徒刑、被各种精神和肉体的折磨和凌辱惨吗,如果Andy可以20年如一日地坚持他的hope,我为什么不能的。尤其让我感动的是,Andy的hope,虽然一度被狱友瑞德严厉呵斥,但正是这个hope不仅一次次复活了Andy自己,也最终给了其他的狱友带去了改变。《写作这回事》于是我又顺着这本书,把史蒂芬金的这本自传找来看,还顺带看了号称影史上最吓人的电影之一“闪灵”,电影也源自史蒂芬·金的同名作品。史蒂芬金在27岁的时候,还几乎一事无成,和妻子,两个孩子住在一辆拖车里,找了一份教职,也是入不敷出。还是他的老婆始终认定史蒂芬·金的才华,告诉他写作绝对不是浪费时间,还把史蒂芬丢在垃圾桶里的《魔女嘉莉》的手稿拾起来,“抖掉烟灰”,告诉史蒂芬“这个有搞头,你一定行的”!《魔女嘉莉》后来单单是平装版版权就卖了四十万美元,几乎等于他教一辈子的学能赚到的薪水。可见一个好老婆的重要性。《十年一觉电影梦》所以这么看来,李安和史蒂芬·金还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只是李安在毕业后的前6年里,连工作都没有去做,足足当了6年的家庭主夫。这本书我是在微信听书上听完的。听完后给我的启发也很大。这个世界上有一类人的工作,是在结果出来之前,都很难去量化和验证的。我身边一个创业的朋友那段时间正好困惑于我们这样某一项专业技术比不了那些技术专家的所谓CEO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非常不好讲,但我从李安这里看到了一样的情况,像李安这样的导演,像韩信这样的军事家,像乔布斯这样的企业家,其实都属于这一类,就是都需要有一定的资源供其调配,才能验证他们的能力是不是真的可以执掌全局。有的人很幸运,一开始就能遇到这样的伙伴和机遇,有的人则要完全从零开始一点点积累,当然这个积累的过程对他们来说本身也是一个历练和成长的过程。《曾国藩传》这是今年年中前后通过微信听书听完的一套书,听完后我又从小木屋图书上订阅了一套并且买了下来。这套书给我的影响是巨大的,里程碑式的。之前对曾国藩的认知是他的官场智慧,社会上的宣传也大多更侧重讲他的为官和治家之道。我看下来,给我最大的震撼是他创办湘军前后的那段时间,以及他临终前做的那些事情。创办湘军前的曾国藩,可以说是一个热血青年,儒家思想主导了他全部做人做事做官的行为准则,然而在创办湘军的过程中,却是处处碰壁,几次求死,深陷泥潭。中间因为父亲去世,守丧期间被一位道士点拨顿悟,开始重新拾起小时候就倒背如流的《道德经》和《南华经》,也就是《老子》《庄子》,做人做事做官的价值观都有了更大的柔韧性。这个给我的触动和转变也是里程碑式的,我在大学的时候,《易经》《道德经》《南华经》也都看过,但也都只是字面意思理解,今年在曾国藩的启发下重新翻开来看,果然是醍醐灌顶。最大的收获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你要从一开始就对这些有心理预期,这样遇到问题的时候,就采取对应心态和策略上的调整,拥抱所有的发生,无论顺逆,都是你要去经历的过程。最怕的是想做一件事的雄心勃勃,遇到问题就委靡消沉,那一定是做不成事的。也让我想起来大学的时候,老师就说过,经、史、子、集,阅读的顺序应该是反过来的,集、子、史、经。人生阶段不同,遭遇不同,对不同的书的理解能收到的启发也是完全不同的。《有限与无限的游戏》这就要提到这本书,也是从去年开始,每年都要翻一遍的书。这本书对创业者,或是任何对自己的生活有着明确的要经过一番努力才能达成的人来说,都是值得看的。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要把你的长期目标,作为一场无限游戏来看待。有限游戏把胜负作为终局,无限游戏把死亡作为终局。也就是说,不要太去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和失败。这一点真的非常非常重要。绝大多数人都是在一件事两件事的失败上把自己给击垮,放弃了自己想要去追求的东西,宁愿忍受余生数十年去从事一件并非自己热情和兴趣所在的事情,那是对自己更大的残酷。不要把正在进行的过程,当作结尾来ending。《鞋狗》也是一本前几年出版的书,之前也只是浅浅地翻了翻,今年也是在微信听书上从头听到尾。听的过程大受震撼,于是从白熊上订阅了一本并且也买了下来。这本书是这几年读的商业传记里,可以与《乔布斯传》《一网打尽》《将心注入》相提并论的,至少给我的启发。提三个最重要的点:第一个是耐克创业初期,普通人没事出去跑步,还是一件会被出租车司机丢可乐瓶子嘲笑的事情。这个很让我震撼,因为又一次印证了,很多后来成就伟大的企业,开局都是从一个很小众的市场开始。而今天,我们经常会被投资人问的问题是,你这个东西现在市场规模有多大。第二个是耐克创业的前十几年,几乎每年都会遭遇好几次的财务危机,这似乎也是很多后面成就伟大的公司前期必经的一个过程,包括今天已经登顶世界首富的埃隆马斯克。第三个打造一个一流产品,要集齐四个要素,一个好名字,一个超级符号,一句永不过时的有态度的slogan,一个代表产品价值观的用户群体。这四点集齐了,产品将进化成一个一流的品牌,耐克,苹果,星巴克,特斯拉,算得上一流品牌的产品,其实凤毛麟角。《贝佐斯传》是继《一网打尽》之后,有一本内容非常翔实的有关贝佐斯和亚马逊的故事。我的微信背景图就是贝佐斯早年起步时破旧的办公桌和办公室的照片,亚马逊是我们学习和至为推崇的公司之一,这本书自然也是启发很多。这里重点说一个和大众认知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贝索斯强调的“学会正确的失败”的重要性。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是讨厌失败的,遭遇失败就会气馁,责备,丧气,也是造成很多团队之间以及投资者和创始团队之间矛盾的导火索,但贝佐斯却用他强大的实践过程证明了失败的重要性,以及什么是正确的失败。如果你不去挑战,不去创新,你永远不会失败。而正确的失败,是通往更大成功的必经之路。或者说,成功就是由持续的失败和对失败的总结堆砌起来的。《一网打尽》这本书怎么推荐都不为过。大家与其关注现在各种媒体对这些如今的首富各种花边新闻和仇富心态的炒作,不如多去看看,他们是怎么样从一个普通人,一步一步,成就今天这样的成就的。《不拘一格》这本书还没有正式出版的时候,我就拿到了中信的老师寄过来的翻译中的样书,当时名字还没有完全定下来,是继《奈飞文化手册》这本书后,对Netflix的企业文化,最最直接、翔实的解读的一本书,非常非常值得看。如果说国内的科技公司和硅谷的科技公司对比起来最大的差别,除了底层技术的创新能力之外,我想有一个更为根本的,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很多人认为是企业初具规模的时候才去做,事实上绝对不是这样。即便只有两三个人的时候,你们的价值观,做事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方式,沟通的方式,就会对这家企业更大规模的企业文化形成决定性影响。但很多人认为奈飞的企业文化在国内水土不服,嗯,你认为不不服那就不服好了,事实上奈飞的企业文化在硅谷其他很多公司里,也是学习的榜样,之所以学习,就是因为即便在硅谷,很多公司也做不到这样的企业文化。一个核心点,是如何定义成年人,我想这和水土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要清楚的是,是不是成年人,和年龄没有直接关系。而如果你的团队,尤其是核心团队,不具备成年人的做事方式,你们要付出的代价是无比巨大的。很多公司失败,就是失败在这里。《复盘网飞》也是可以比肩任何一本一流的商业传记的一本书,是Netflix的另一位创始人写的,主要讲述了Netflix上市前的创业历程。总之一句话,曲折,好看。Netflix上市前几度濒临破产,求低价并购而不得,如果当年你是投资人,或者是一位很牛的求职者,你会看好一家在网上租DVD的公司吗?事实上很多人也是不看好的。也正因为不看好,所以前面才经历了那么多曲折,也正是因为那些误解和曲折,才成就了他们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和今天的成就。今年翻了两本机器人方面的专著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机器人学》,和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机器人学导论》,这两本都比较晦涩难懂,但还有两本非常好看的机器人科幻小说,极力推荐:《机器人大师》《生而服从:机器人故障指南》前面提到经,西方的经就是哲学,今年重点看了尼采的两本:《权力意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以及存在主义方面的两本:《存在主义咖啡馆》《长日将尽》哲学并不是一门学问,而就是每个人的生命本身。所以我们的很多焦虑、困惑,在那些被我们束之高阁的哲学著作里,几乎都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因为哲学家,就是那些最极致地体验生命本身的困惑和快乐,并把他们的体悟总结下来的和我们一样的个体。一种哲学思想也并不会因为他发生的时间而决定他过时与否,而是由他所思考和人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而决定的,如果没有解决,那这些哲学就永远是当代的哲学。最近web3,DAO很受关注,尤其是DAO,非常推荐大家去看下面这本,看看200多年前,是如何建构了一个人类当代社会目前影响力最大的新社会政治组织。《费城抉择》卡尔萨根的两本书:《宇宙》《暗淡蓝点》大学时候《暗淡蓝点》对我的世界观发生过颠覆式的影响,今年又翻了卡尔萨根的另一本《宇宙》,也极力推荐。这本书封面设计就足够炸裂视觉!最宏大的东西也往往是最极简的东西,Carl
2021年12月26日
其他

公众号没有出路

刚看到一篇文章,说“微信最后还是妥协了”。想起这几年公众号一次又一次看上去克制的改版,其实并没有改变在其中耕耘的创作者的困境。公众号是国内互联网生态进入web2.0时代最伟大的产品之一,除此外,还有像bilibili,小红书,微博,抖音。他们共同创造了一个属于中文互联网世界更繁荣的内容创作者生态,极大地降低了创作者的准入门槛,极大丰富了互联网上的内容信息(以至于严重过载),也让相当众多的创作者从默默无闻的素人,一跃成为自媒体网红,或者比传统任何一家报社、出版公司的用户规模都更大的新内容公司。然而这个时代在经历了10年的繁荣后,在过去两三年来,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高度内卷,利益格局固化的阶段,新入局的创作者无论去哪个平台,都已经很难在拿到新的红利。这其中的道理,我在
2021年12月1日
其他

你最推荐创业者读的书有哪些?

more:战略与红利为什么要做一家web3.0创作者经济公司entrepreneurship
2021年11月27日
其他

为什么要做一家web3.0创作者经济公司

小木屋创业三年多来,经历过不少生死时刻,也无数次被各种人质疑过,为什么要做一个这么传统的生意,小木屋的未来在哪里?上一篇推文发出后,我们又在后台收到了大量大量的用户留言,其中很多很多都是很早期的老用户,以至于一些用户会觉得这么多鼓励的留言是我们自己雇的托儿😢所以我们希望,能让更多在今天还一直给予我们信任、支持和鼓励的每位用户知道,你们在支持和参与创建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世界。失败的可能性极大,但我们至少已经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和实践向大家表明了我们生长下去的意志。年纪轻轻,一无所有,如果选择了去创业,要么是脑子坏掉了,要么是确实看到了一些这个世界可以变得更好的可能。但这些变化,都是需要有冒险家和企业家精神的人去推动才会发生。不然非但不会进步,反而会退步。在上一篇推文里,有提到我们从创业伊始,就确定了一份生长地图,和一个长期使命,“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创造更可持续的世界”。今天就和大家具体讲讲,我们到底要做成一个什么事。失败的可能性很大,但我们至少用我们的实践告诉这个世界,这是未来的一种可能。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小木屋的母公司名字是轴心时代,看过些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轴心时代是什么。创业这事,会因为过程中的天时地利人和而曲曲折折,甚至失败,大多数人不会去深入了解一个事情背后的动机和底层的逻辑,就会对阶段性的结果下断言。就像张一鸣说的,很多事情其实在启动前的一个月就已经都想完了。又比如很多人没去看Netflix很早期的一些资料,就会觉得他们2006年做流媒体是转型,2011年进入原创也是转型,还会说如果不转型早就死了。但对于Reed
2021年11月26日
其他

entrepreneurship push human race forward

一个朋友说像你们这样坚持的创业者太少了,我说看和谁比较了,对于真的把事情做成的创业者来说这是基本要求。创业这事,会因为过程中的天时地利人和而曲曲折折,甚至失败,但就像张一鸣说的,很多事情其实在启动前的一个月就已经都想完了。绝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最顶级的高手,做事也基本都是基于已有资源和能力考虑能不能做,但真正推动事情加速进步和突破的方式,莫不是以终为始地反推当下需要补齐什么,解决什么。所以entrepreneurship
2021年11月25日
其他

战略与红利

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其实在忽视战略的重要性,且低估了战略定义的难度,以为战略谁都能定义,执行和运营才是关键。可能是出于对战略更高一等的认识,尤其擅长执行的人,总会以为战略这事没什么了不起,自己上马也能行。所以这些年看到过很多人跃跃欲试都想自己独立创业,做一把手。但能定义好的战略,是一件凤毛麟角的事情,即便曾经做到百事可乐总裁的约翰·斯考利,同为哈佛毕业一度掌舵微软的鲍尔默,今天的蒂姆·库克,他们都已经是学历和履历都超一流的人中精英,他们在公司方向既定的情况下,运营和管理可以做的超一流,但战略的创新乏善可陈。战略能力,不仅体现在对公司对自身发展方向的产品和品牌的定义,也体现在对趋势和新事物的洞察能力。一流的企业家无不是在所有人都安于既得成绩时持续推陈出新,在所有人困于至暗时看到微光。如果对战略定义这件事没有敬畏,就会像约翰·斯考利和当时的整个苹果董事会一样觉得自己也完全可以掌舵苹果公司,于是把乔布斯开除掉。但失去乔布斯的苹果,也就失去了战略的定义能力,包括正确的犯错能力。这些擅长定义战略的人,会犯错,会有很多怪异的癖好和不合人群的性格,但战略首先是门艺术,其次才是科学。数据、分析、执行都是战略的支持体系,没有他们战略是空中楼阁,只有他们,企业是无头苍蝇,一时扑腾的热闹,但飞不远,走不长。所以《乔布斯传》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尤其是创业者。犯错和踩坑,是战略的必经之路。大多数人只会在旁边和背后指指点点,嘴皮子功夫一流,不过是叶公好龙。犯错是所有人都会的事情,但正确的犯错是通往战略实现的台阶儿。什么叫正确的犯错,这方面贝佐斯的理解和实践是超一流。推荐去看《贝佐斯传》因为战略的核心是企业家精神从内向外的calling,是看上去无用,实际上大用的事情。一个超一流的团队,包括股东和投资人,最重要的事情,是找准自己的位置和优势,去全力支撑战略的运营和执行,这样才能实现效益整体最大化。不然顺境时乘风破浪,逆境时萎靡退缩,就会搞得满盘皆输。这和古代王朝的运作方式非常类似,君君臣臣,圣心独裁,一旦失心,整个体系就会崩溃掉。这不是老封建,而是在需要发挥个人领导力,以及面对复杂和不确定性环境的时候,组织管理和发展的最高组织效率的形式。所以我们看到即便标榜民主的美国,企业家尤其是创始人,也往往都是一干二三十年,军队就更典型。如韩信、英布、乃至项羽,虽然也都是人中精英,但结果来看,都是运营和执行的高手,但不能在战略上,实现最大范围和最长时间的整体效益的最大化。战略定了,进入市场的时机也至关重要,人们都喜欢抓红利。我理解的红利,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市场的红利,就是市场刚开始走向成熟,一般指渗透率达到10%,这时候90%的人还没有用,还看不懂,这个时候进场是市场的红利,比如2012年的头条,2016年的短视频,自媒体。第二种是泡沫的红利,一般指市场处在极早期阶段,但未来想象空间巨大,或者被一部分人超级看好,比如今天的区块链,元宇宙。泡沫的红利最大的风险是在泡沫冷下去后是否能穿越周期活下去,比如90年代中后期的互联网,一个域名也可以纳斯达克上市。第三种红利,是坚持第一性原理的长期主义红利,也是最难的一个。这种红利创业者不以市场的风向和偏好左右,而是关注社会、物理、人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进化原理,去推动和加速这些基本原理的下个阶段的发生。比如2003年成立的特斯拉,SpaceX,1996年成立的亚马逊,1997年成立的Netflix。第一种红利会造就伟大的公司,第二种红利会造就风口上的公司,第三种红利会造就穿越时间周期的卓越的公司。---read
2021年10月28日
其他

人为什么会失败?以及什么是领导力的复利

这几年的创业经历,和身边的创业者交流,以及阅读各家企业的发展历程,发现一个共性,就是成就一家伟大的公司,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简单就是做好两件事:战略愿景+人才选用。太多公司的失败,都是失败在战略愿景不坚定,容易受外面的声音左右,容易被中途遭遇的现实打击和磨砺吓退。《离骚》里有一句,“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这里的“黄昏”可以理解为战略愿景,“为期”是契约,古人讲一诺千金,今人大多不再在意了,“中道而改路”反倒成了常态。战略愿景是最简单的,难在坚持。当然我说简单,不是说你拍着脑袋定一个不靠谱的东西也是战略愿景。我说简单,是因为战略愿景更多是一种发心,它不是从现实条件出发的,而是从期望解决的问题和创造的价值出发的。我记得陈春花老师讲过,战略目标是不可以讨论的,因为它是基于预测、决心来制定的。要讨论的,是如何实现的计划。战略愿景的落地,成败关键是人才选用。人才选用的核心,是leadership。一定要知道,不是只有领导者才需要领导力。今天来讲,组织里的每个人,都是需要具备领导力的。领导力原则提炼、强调和执行的最好的公司,我看到的最值得学习的,就是Amazon。我们在过去几年的实践基础上,也提出了自己的领导力原则,轴心时代AxialAge的14条领导力原则(内部培训版)这些原则,团队小的时候,首先是对自己的要求,团队大了,扩而大之到企业文化。Leadership的核心,我自己最大的感触,总结为6个字:敢开头,能托底。开头很多人都敢,但大部分人对事情的判断和过程的管理预期做的不够,即便做的很好,也一定会在一个时间周期内出现很多意料之外的麻烦。这个时候往往才是考验leadership的关键时期,就是看能不能托底。绝大多数人排斥和逃避问题的存在和发生,一厢情愿的认为,事情一定会往好的方向,以比较顺利的方式发展。这就好像你谈恋爱,预期两个人一定不会吵架一样,这不是简单,而是天真。顺境的时候斗志昂扬,逆境的时候萎靡不振,这是大多数人都会有的状态。如果你也如此,那你就不要抱怨自己只能成为大多数人。致打工人:为什么大多数人只能成为大多数人很多人开始时的时候,信心满满,过程中被出现的问题,一点点打磨掉积极性,事情出现重大危机的时候,就打退堂鼓了,而且还往往觉得不是自己的责任,能说出各种外界原因。留下一堆烂摊子,给后面的人处理和接手,这种人,一旦离开,永不录用。这就是不能托底。托底才是leadership的核心。或者换一个词,叫责任和担当。敢开头,能托底的人,无论在一个组织里,还是自己做事情,都一定可以大有成就。因为这是作为一个成年人,最硬核的社会能力。如何提高自己的托底能力?我在这里为了这次创业,我们几乎透支了一切也有记录一些心得。核心就是要首先认识到,无论做什么,无论怎么做,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都一定一定会出现很多很多问题,向死而生的麻烦。所以当问题出现的时候,不要太情绪,更不要抱怨和否定问题,而是去面对,去解决。并在这个过程中,去历练自己的平常心,平常心带来的是恒心。持恒,是决胜终局的唯一关键。所以古人说,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举重若轻,大将风范,都是讲的这种平常心。没有这种平常心,纵有千军万马,崩溃也只是一瞬间,有了这种平常心,即便败到一兵一卒,也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在这点上,最值得学习的,就是刘邦。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我敢开头,能托底,是在为公司,为老板,其实真的不是这样。大凡是走出平凡人的平庸烦恼的人,无不有一个共性,就是收获了他们自己的担当和持恒的复利。这种复利,不仅仅发生在你自己身上,不仅仅发生在财务方面,也会影响你的子女,朋友,亲人,是一个家族,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家族,最重要的legacy。---邀请您体验内测中的小木屋·极速版,低至3块钱读一本纸质新书📖AI算法为你实时精选推荐覆盖全网最新、最好的文学小说、人文社科、悬疑科幻,极速上新,极速发货,1折订阅,会员免费,纵享便利、环保、流畅的纸质书阅读体验!read
2021年9月6日
其他

为了这次创业,我们几乎透支了一切

我们是谁?图解小木屋的进化史:一个关于梦想走进现实的故事我们如何看待我们在做的事:正在被流量和算法毁掉的出版及内容创作产业需要迎来怎样的变革为什么订阅会员制会彻底重塑消费和生产的方式硅谷随笔:为什么阅读的未来一定是订阅制的小木屋是我和Noodles的第二次创业,以及现在公司里的几位技术和运营骨干,也都是二次创业。这一次,我们比前面的经历幸运,因为我们做了一款受众非常广泛,且从第一天、第一个用户就付费的产品。幸运的是,我们在上线不久,就被陆奇博士选中,入选了YC中国的第一批被投公司。但与之并行的,也有很多的不幸。我们的愿景是希望通过图书的订阅作为切入,打造一个万物订阅的新商业系统。然而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我们意外地发现,原来大多数人只是人云亦云,并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原来那些写在媒体里的故事,在现实中的背后,都隐藏着种种短期主义、投机取巧的事故。被逼上井冈山的中国早期创业者但我们没有资格,似乎也不被允许将遭遇的问题和麻烦,甚至失败,归咎于外部环境,即便归咎,也是别人可以说,你自己不行。以及人们总是预期一件事从开始到结束都能一帆风顺,至少不顺的事不要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人们在变化和不确定性面前充满焦虑情绪,焦虑情绪进一步给做事的人施加了更多额外的压力,让人做出很多短期主义的决策。人们极难认识到,一个新事物从零到一的发展,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的过程,也是这个九死的过程,让做事的人和事成长和强大起来。所以真正经历其中的人,如果能够坚持到底,他们最大的收获,往往都会归结为一个词,叫平常心。这种平常心,不是佛系,而是从根本上意识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过程和规律,对于这个过程,平常心是最重要的,最宝贵的,似乎也是唯一的制胜武器。平常心,带来的是恒心。有恒心,你才能真正做到长期主义。小木屋的订阅用户,目前为止已经覆盖了中国大陆地区的每一个省份,用户群体非常广泛,又因为纸质书作为切入载体,天然吸引了大量女性用户(占比超80%)和年轻人(90、00后占比超60%)。这件事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很笨且很传统的事情,我现在已经懒得去做太多解释,只是把我们的思考和实践的一些心得,写下来,记在文章里,微博里。1996年,全世界的网上书店有成百上千家,但今天成长为亚马逊的,只有一家。这个过程坚持的越久,经历的误解和挫败也越多,你想对外表达的欲望也越来小。现在很能理解一些企业家说的,如果从一开始知道启动这个公司会遭遇这么多麻烦,大概率是从一开始就不会去启动的。在创业之前,每一个创业者,尤其是2015年之后的国内创业者,和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一个普通的消费者,一个打工人,创业者是谁?但创业,让他们开始在现实和精神世界里,开始了一段暴风雨里行船的旅程。这他妈是真正的极限运动。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纯粹的,不习惯于在一个大体系里忍受着生命和热情的浪费,他们敏锐地看到了社会和市场上的问题,希望用自己的热情、能力、技术、智慧,以及意志力,去创造新的价值。但这个过程,让我们透支了越来越多的东西。健康很多人说要work
2021年9月3日
其他

不要轻易把正在发生的过程,当作结尾来ending

Club,和更多实干梦想家一起分享梦想和赚钱的智慧。⬇️⬇️⬇️你的梦想值多少钱?DAC是我对实干梦想家俱乐部Dreamer
2021年8月26日
其他

创业者是谁?

今天我们重新来审视下,创业者是谁。过去40多年来,中国有几波创业者发生,对我们而言最熟悉的,是90年后的互联网那一代创业者,就是今天已经功成名就,割据一方的大佬们。他们虽然也说自己是创业者,但终究是创业者中的少数的少数。今天中国创业者最大的众生相,是2015年之后,纷纷投身创业的一批批80后,90后。他们大多出身平凡,创业之前,也同样是有着相对稳定收入和体面工作的打工人。我自己也是其中之一,从2014年自学编程上线了我人生第一个网站开始,一头扎进了这个我认为可以更大程度地历练自己,改变世界的行业,连续创办两家互联网公司,如今也是艰难的跋涉在雪山和草地上。所以我对这批创业者的众生相是非常熟悉的,因为我身边直接或间接认识的这些创业者,就不下成百上千。这一批创业者,是在一种时代的狂热下,纷纷辞去了自己稳定体面的工作,投身自己认为可以改变世界的事业,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平凡的平凡人,相当多的比例,用昨天最新出现的官方定义,也是新时代的农民工。这一批创业者,在2015-2018年的一小段时间里,还过过一段理想和现实都比较蓬勃向上的日子,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时代的大变革中,在巨头的白热化割据战的缝隙里,在时代大转型的浪潮下,他们或为炮灰,或为鱼鳖。坚持活到今天的,已经是凤毛麟角,且已在精神和肉体上,遍体鳞伤。这一批创业者,和前几波创业者最大的不同,是他们几乎没有吃到过什么红利。他们中很多人,一出校门就开始创业,或者仅仅工作了几年就开始创业。他们的生活和公司遇到危机的时候,不像当年的马爸爸还有杭州湖畔学院的一套大房子可以作为重新来过的据点,不像58同城的姚劲波还可以卖掉一个域名让公司度过难关。他们的爸爸妈妈很多连退休的资格都没有。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真真正正地白手起家。相比之于前辈企业家们,他们在经济上的抗风险能力,微弱的像暴雨中的蜡烛。他们吃在公司,睡在公司,拿了融资看上去体面,估值过亿,却很多时候穷的连吃饭都要向同学朋友借钱。媒体和投资人在过去几年里试图营造的一种氛围和话语体系,几乎让一批创业者一位自己可以像硅谷的那些创业者一样,白手起家,靠着技术、产品、服务和品牌的创新,创造一家改变世界的公司。但事实的残酷,远超他们的想象。他们面对的资本市场是追求4-5年就要收回投资收益的,他们面对的投资人,绝大多数只是学历体面的毕业生,甚至连Netflix曾经是个租DVD租了10年的公司都不知道。他们面对的市场,是已经被巨头分时殆尽的市场,别说喝汤,能熏熏热气都算是不错的幸运。但有趣的是,他们却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批,真正完整地受过高等教育,从小没有饿过肚子,茁壮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真的是骨子里有着创新和创业的冲动和激情,不想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浪费在循规蹈矩,朝九晚五的平庸的一批年轻人。我认识他们中的大多数,他们有技术信仰,拼尽全力追求一种不平庸的人生。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经过这几年的洗礼,或者回了老家,或者回到了创业前的上班族生活,这还算是幸运的,其中还有很多人,不可避免地吞食着失败的结果。失败本身并不可怕,我们在硅谷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种更加包容甚至拥抱失败的文化,然而我们这一批创业者所遭遇的失败,却让他们很多人连重新再来的可能性都没有。他们成了一群连创业前的自己都不如的,一步步开始走向平庸的中年人。但所幸他们还有人在坚持着,即便是失败的,他们也永远回不去那个创业前的自己了。他们背负着债务,失信,责备,谩骂,默默地舔食着伤口,内心反而变得更加平静。这种平静,给他了他们更大的心的力量,让他们更加专注在核心的使命和目标上,更加深刻洞见到环境和时代的势能,寻找从中生存下去的道路。因为他们清楚,对他们自己,最大的收获是过程,而对除他们自己之外的所有人,股东,离开的同时,用户,社会的舆论,唯一关心的,是结果。所以他们开始逐渐消失在公众视野,他们选择沉默,在沉默中潜行。或者在沉默中灭亡,留给那些和他们有过关联的人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你看,我早就说过他不行”云云。但如果足够幸运,他们也或许会潜行中重新崛起,而当他们真的实现了初的梦想的时候,外面的一切评判和声音,早已经变得不再重要。这里推荐一篇文章还在做创业梦?醒醒!今天的创业者,其实才是整个市场经济环境里,最大的弱势群体。但他们又是一群极其可爱,可敬的,纯粹年轻人。我爱他们。read
2021年8月17日
其他

唉,创业者,当自强。

和几位YC校友聊天,让我想起前不久的一次让我实在是不得不diss的投资人会,并希望用我微弱的声音呼吁:国内投资机构,尤其是早期机构的刚入行的投资人,请明白去见你的创业者是背负着用户、员工、股东的责任和信任来和你交流的,不是来帮你普及行业常识的。你自己没创过业也就罢了,但1)请具备最起码的商业常识,少问白痴问题。2)提前仔细阅读创业者给你的资料,做些最基本的行研。3)请对他们的时间给予最起码的尊重。4)请在number之外,更多把创业者是否具备企业家精神作为更核心的考量标准,那才是能够带领创业公司穿越周期的金钥匙。近几年的创业经历,见过的投资人和机构不下上百家,有且仅有一次是不需要和投资人讲ppt的,就是YC中国的那次复试。在面试前,我们填写了一个非常详细的表格,几乎从各个角度介绍了我们在做的事,长期愿景,以及我们经历和价值观。复试现场,陆奇博士和其他3位YC美国的合伙人,十分钟的复试时间,只进行了7分钟,从我们进去到出来,问的问题归纳起来只有三个方面,你们的长期愿景,你们目前的进展,你们的创业经历。这样简单的交流过程,让我和Noodles走出面试室后,几乎没有抱任何入选的希望。但后面我们入选了。在硅谷培训的那段时间,和这几位当时面试我们的投资人交流我才意识到,他们是真的把我们提交的材料仔仔细细看过的,所以面谈的过程可以直击关键问题。以及他们并不会关注你眼下遭遇的问题,因为他们知道你一定还会遭遇数不清的不可预测的问题,所以相比至于问题,他们更关注的是你的长期愿景,你已经做到了什么程度,你的企业家精神。创业成功与否的长期制胜因素,是创业者的entrepreneurship,但这个又是最难量化的,所以也是最容易被投资人忽视的。说回开头提到的那次我想diss的会。这次会约的下午四点半,结果投资人快五点了才出现,这都不是事了…开始交流,她自己还是个喜欢读书的人,还搞了个一百多人的读书会,然后说,自己的心得是读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叶公好龙。我说可能也得看人群,小木屋的用户八成以上都是女生,超六成都是95、00后甚至05后,不像成年人尤其是成年男性只关心和自己的工作事业有关的内容,获取的方式也更急功近利些,他们有更广泛的阅读兴趣。对方不以为然,反复说自己绝对是少数。我常遇到类似情况,有的投资人说自己不看书,身边的人也很少看书,所以中国人都不看书。或者自己看书,但坚定的认为自己绝对是极少数,所以你的用户受众很小。或者自己只看电子书,于是坚定的认为大家都不看纸质书。这些问题我已经习惯了,只想呼吁一句,作为投资人,不能只从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的需求来做判断…然后又问到我们的的注册用户和付费用户数,我说完数字后,投资人说,才七分之一(我懵了一下)。然后追问道,那些访问小木屋的用户来之前就已经知道小木屋是做什么的了,为什么来了不付费呢?(我又懵了一下)。投资人又追问道,为什么转化率这么低呢…我从懵中醒来问投资人,那您投资的那些在线教育公司的付费转化率都能做到多少呢?投资人转圈圈没说出个数,我说你明知道apple
2021年8月16日
其他

寻找17位DACer,一起做一个实干梦想家的线下读书会

昨天发了一篇推文,意外地收到了3个DACer的报名。你的梦想值多少钱?DAC是我对实干梦想家俱乐部Dreamer
2021年8月15日
其他

你的梦想值多少钱?

北京时间,农历七月初七,我的生日。现在是北京时间21:15分,外面暴雨倾盆,秋雷滚滚,北京正迎来他一年四季最让人喜欢的季节。我是谁?熟悉我的朋友叫我大树Steve(据说百度百科能搜到姚树奇),我目前在做的事情,这里有个一分钟的小视频我喜欢一切有关产品、技术、品牌、商业模式方面的思考和实践,以及一切和人类精神世界有关的事情,比如文学,哲学,历史,古典乐,摇滚乐。我的价值观是理想主义+实用主义的融合体,因此我崇敬所有实干型的梦想家。今年是我第二次创业的第三个年头,关于我的创业经历,这里有一篇流水账可以一瞥,图解小木屋的进化史:一个关于梦想走进现实的故事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我想就是茨维格在书里写到的,乔布斯在演讲中讲到的那句,在一个人年富力强的时候,找到他一生愿意为之努力的事业,是一种莫大的幸运。这个幸运并不会给你带来好运,反而是更多的挑战和生死考验,但人生的目标往往会决定一个人的选择和坚持的方式,也就决定了你所见的风景,和意志的磨砺,迥然不同。这半年来,我最关注的事情有两件,一个是新创作者经济。这和我目前在做的这家公司的使命的前半句息息相关,“激发个体的创造力”。这也是我创业以来,乃至未来,最重要的使命和动机。我把最近半年思考的总结写进了一篇小文章,正在被流量和算法毁掉的出版及内容创作产业需要迎来怎样的变革另一个,是世界的可持续。这和我目前在做的这家公司的使命的后半句息息相关,“创造更可持续的世界”。同样的,这也是我创业以来,乃至未来,最重要的使命和动机。这半年极端气候频发,更刺激我持续地在思考,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系统出了什么问题,以及应该去建立一个怎样的商业系统,才能去做些改变。我们需要去建立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和产能,我也写过一篇小文章,为什么订阅会员制会彻底重塑消费和生产的方式创业的这几年,对我来说是一个把身体和精神扔到火炉里淬炼的过程,痛苦是一方面,精神和意志的成长也当然是巨大的。我会把这过程中的零星思考写成小文章发在这个“书箱门递”的公众号里,更碎片的我会写在微博里,我喜欢阅读。我寻找问题的答案的最常用的方式,有两个,阅读和思考,以及和少数人交流。为此,我还发起了一个梦想家读书会,是一个从59块,提价到199的付费社群,很意外,目前竟然已经有八十多位一样的实干梦想家加入了这个社群。这里主要分享我在创业过程中的阅读、实战心得,希望一年可以至少看完50本科技、商业、历史、哲学和人文领域的大作。部分书单如《毛选》《乔布斯传》《洛克菲勒自传》《西方哲学史》《名人传》《复盘网飞》《香奈儿》《史记》...几天前和一位硅谷的投资人聊天,我说过去两年对我来说,像经历了两个世纪。我相信很多人也会与类似感觉。今天的世界,已经和我们两年前生活的世界大不同。这两年来发生的一些事,让我重新思考了很多本来那么坚定的价值观。我们每个人,和整个世界,其实从来就没有生活在过确定性里,或者说,一直以来,我们每个个人,和整个社会,就像是一头被蒙上了眼睛的斗牛,自以为自己掌握着冲击的方向,但事实上,不过是在四处乱撞,随便一个什么意料之外的事,都可以完全改变我们原本预设的轨迹。事实上,我们能改变的事情很少。但有一件事我们可以做,就是寻找到更多相似的灵魂,因为即便我们是被蒙上了眼睛的斗牛,那只要你仍然有着,或至少曾经有过冲撞的斗志和经历,你就至少有一些经验和心得。这些经验和心得交汇在一起,会给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世界,提供更多的生产资料。就像那句老话说的,我们分别把自己手上的1个苹果送给对方,我们每个人都还是只有1个苹果,但我们把各自的思想分享给对方,我们就都分别拥有了2种思想。如果这个人数增加到10,20,50,100,那就会形成一张让每个人都收获巨大的思想的网。于是我决定去尝试做一个可以更深入地连接更多实干梦想家的社区,我把它称为实干梦想家俱乐部
2021年8月14日
其他

正在被流量和算法毁掉的出版及内容创作产业需要迎来怎样的变革

Bulletin,并宣布未来3年投资10亿美元。仅2021年1-6月份,这些已经航行在开辟新大陆的哥伦布们,已经完成了13亿美元的融资,3倍于2020年。#
2021年7月26日
其他

被逼上井冈山的中国早期创业者

更多的中国早期创业者开始不愿意花费太多时间去见投资人了。或许也不是不愿意,而是觉得没必要了。他们对投资人的选择开始变得更加谨慎,也不再寄之以全部希望。而是把更多注意力回到公司本身,建设根据地。这当然不是因为他们不缺钱了,而是因为他们或多或少地对投资人一成不变的问题有些疲惫了,对投资人的决策原则有些绝望了。中国早期创业生态最大的一个悖论是,投资人里99%都是没有创过业的。就好像1920年代的国民党和中共早期的大多数成员,从来不知道农民的生存状态和诉求,进而也无法理解,中国社会欲得根本之大变革,首要的是解决土地问题。但这些投资人却偏偏又总是基于媒体、报告、数据、推理,这些他们自以为作为一位职业VC非常自以为豪的能力,对第一眼看到的新事物去做判断。媒体里是观点,报告里是过去和预测。而在科技创新的世界里,没有发生的数据永远都是不可以被预测的。至于推理,则大多时候都会掉进理性的自负。他们大多只关注number,尤其是过去3-6个月的,以及未来可见的,确定的收入规模。他们追求确定性,而创新的第一特性就是不确定性。他们忽视了真正的创新从来不会是一番顺遂的,从来不会是一路向上的,从来不会是三五年就可以催熟的。所谓的价值投资,也大多都是在用价值解释价值。但真的去和创业者交流和决策的时候,依然要回到唯一能给他们带去确定性判断的增长和数据。而对创业者的使命、愿景,创造的价值本身,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做过多关注,甚至蔑视。昨天在奇绩校友日晚上的聚会上,听奇绩一位同学提到,他们内部曾经有一个讨论,如果说创业要投资长期价值,那么到底什么是价值?很多人对这个事情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更多都还是用价值解释价值。他们后来的结论是,价值是创业者持续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价值是一种能力。这句话应该成为每一位投资人的第一条投资准则。当你在谈论要投资价值的时候,事实上,最要看的是公司的创始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投资的也是这种能力。从2015年开始,我们听过太多被VC堵在门口抢船票的故事,如今回头再看,那些被堵门,被疯抢的公司还有几家继续存续。看着过去几年他们投出来的公司,上市又崩盘的公司,上市却还在数据造假的公司,尤其是他们错过的那几家真正伟大的公司,于是中国早期创业者开始对这些他们曾经奉为座上宾的投资人的判断能力产生了怀疑。加之这些早期创业者,但凡是对自己做的事情,和要解决的问题有些长期主义的坚持的,都无不意识到,要实践自己的使命愿景,就是会经历很多意料之外的setback,就是要经历起起伏伏的波峰波谷,就是会时不时就走到了悬崖边上。因此他们无法向投资人呈现一个持续上涨的数据,一个一眼就看得到的康庄大道,一个每一步都稳稳当当又快速成长的计划,以及除了自己,没有其他的核心竞争壁垒。在科技创新创业里,创业者在早期是弱势的,因此投资人群体的进化速度和成熟程度,对早期创业生态的健康程度,就显得至关重要。消费类项目,他们大多只关注你的增长,你的销售。对你的技术、产品、服务设计,以及战略阶段的设计如何一步步创造一种新的消费和生产方式,并不感兴趣。就像当年很多人也不会听Bezos讲Amazon“万货商店”的愿景,只把它看作是一个网上卖书的而已。技术类项目,他大多只关注你的应用场景,商业化周期。我见过不止一位在机器人领域十余年只做一件事的技术创业者,他们的信仰是十年后二十年后机器人一定会改变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投资人不会为这个信仰买单。说到壁垒,几乎每一位早期创业者都会被问道,你的核心壁垒是什么,如果xx也来做这事你怎么办。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创业公司的核心壁垒,技术吗?产品吗?资金吗?学历吗?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在过去几年的教训里,都应该已经意识到,这些都不能成为一家创业公司的核心壁垒。就像90年代中期,网上卖书的公司有几十家,而最后成就Amazon的只有Jeff
2021年6月6日
其他

为什么付费订阅是未来十年最重要的商业变革

关于订阅,我之前写过两篇文章:为什么订阅会员制会彻底重塑消费和生产的方式硅谷随笔:为什么阅读的未来一定是订阅制的今天,看到主要的内容社区平台走向了越来越白热化的竞争,海量的创作者从一个平台迁移到另一个平台,还只能沦为为平台贡献基数内容和流量的炮灰,看到各类电商无底线无节制地想尽办法让更多消费者买下更多商品,于是我更确定,在内容和商品消费上,订阅时代的大幕都已经在徐徐拉开了。模式决定原则,原则决定风向,风向指挥行为。一个新商业系统的商业模式设计,会直接决定这个商业系统追求的第一北极星指标,这个北极星指标决定了资本市场对它的买涨和买空,决定了公司战略的设计,kpi的设计,每个员工的daily
2021年5月21日
其他

这个读书会有点不同,满满都是“赚钱”的智慧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先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数据。有的朋友或许还不知道小木屋是什么,这是两年多前开始做的一个公司的主要产品:图解小木屋的进化史:一个关于梦想走进现实的故事大半年前,我列了12本我自己启发很大,并且会反复看的书,随手发了个朋友圈,放了59元的付款码,意料之外的是,竟然陆陆续续收到了20多位朋友的加入。后来因为平时工作实在事多,没有按照预期每周给大家分享这12本书,我发现这对我来说还是有一些难度,因为平时我看书看的很杂,常常同时看三五本书。所以后面我改变了输出策略,一方面建了一个知识星球,另一方面建了一个梦想家读书会的微信群,同时也把费用从59元提到了199元。那之后,梦想家读书会发生了两个比较大的变化:第一是我可以持续把平时看书的收获和章节随手分享出来,推荐给梦想家读书会的每位同学。这样的我的输出不仅可以更频繁,内容也可以更广泛,而不是像最开始预期的那样,每周做一次分享,对我来说持续性比较难保证,且范围也更局限。因为很多时候收获是碎片的,即时的。第二是因为是付费社群,凡是加入社群的同学很多人自己已经是高质量的阅读者。他们不仅也可以在社群里输出很多碎片的高质量的分享,而且还可以发生高质量的互动和讨论。其中很多人相互之间还是认识的,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什么叫人以群分。但也不止于书。我还会把自己在创业过程中遭遇的很多坎坷,心得,乃至日常和一些业界前辈、同侪交流的心得、笔记也分享出来。还有日常的一些工作方法,效率工具,各自所在家乡风景的随手拍,所以与其说这是一个读书会,不如说是我们精神世界的足迹。用现在流行的词儿,叫认知。不是还有句话说,你永远赚不到你认知水平之外的钱。这个读书会的初衷,是想分享一些对自己有启发的好书好电影好音乐,以期让更多梦想家可以从中汲取到勇猛精进的力量,以坚定自己做一个梦想家没有什么不好的信念。我一直相信每个人都有,或者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但现实的磨砺和价值观总会让大多数人在拥有梦想和实践梦想的过程中,最终放弃对梦想的期许和行动。我一直坚信个体的完善和企业家精神对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更好的世界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我崇敬所有敢于实干的梦想家,崇尚长期主义。我们去阅读这些人的故事,并非要刻舟求剑,而是从中汲取那些从绝望中看到微光的力量,看懂梦想的代价,原本就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荣耀之路。这个读书会我并没有预期有很多人的加入,但现在也已经有80位同学加入其中了。所以我想在满100人之后,要把门槛再提高一些,收费当然是最简单直接的筛选方式,计划从现在的199元提高到365元。---正文结束的分割线---邀请你加入我们的梦想家读书会,和更多实干梦想家一起分享梦想和赚钱的智慧。⬇️⬇️⬇️梦想家读书会分享我们在创业过程中的阅读、实战心得,一年带你至少看完50本科技、商业、历史、哲学和人文领域的大作。部分书单举例如《毛选》《乔布斯传》《洛克菲勒自传》《西方哲学史》《名人传》《复盘网飞》《香奈儿》《史记》...已经有80位实干梦想家在里面了。领读人大树Steve(据说百度百科能搜到姚树奇),小木屋woody.club创始人CEO,自学编程先后创办两家互联网公司,2018福布斯中国U30,陆奇投资亲选YC
2021年4月22日
其他

写运营之光的人为什么没有给三节课带去光

昨天和两位同事去爬凤凰岭,回来路上忘了因为什么缘由提到三节课的黄有粲已经离职了。讲真,听到这个消息我着实震撼了一下。这个给中国互联网运营世界带来光的男人,这个从2015年开始声名鹊起的三节课,一路载誉满满。我身边和我交流过的朋友可能都知道,三节课一类的职业教育,从2017年之后,我都不看好。前几年偶尔聊天我还会吐槽,后来人家爆出融资1个多亿,我再说,在这个短期融资能力证明一切的创投圈,也都会被大家觉得你是吃不到葡萄,所以这两年我也就闭嘴了。我记得刚开始做小木屋的时候,每天我和公司的几乎每位同事,都要跪在地上发货,《运营之光》是我们经常要发货的一本书,太多太多刚入职场的新互联网人几乎以此为圣经。我并没有从头看过这本书,但每次发货太多,我也不免好奇翻过几次,无非是大量的实践理论、原则、方法、案例。后来很快又出了2.0,我们库房里已经累积了大量的1.0,但用户纷纷都要求说我要看2.0。我一度站在小木屋当时刚搬到大兴仓库对比了下1.0和2.0,好像并没有多大区别。我沉思,什么时候书只是更新了一点点内容就可以出个新版再收一波智商税的时代可以成为过去式。类似的书其实过去几年出过不少,什么大神,大咖,流量池,矩阵,新媒体,高阶。。。这些大神最擅长做的事就是造词。但你如果仔细看过,仔细亲身实践过,满本不过写着两个字“套路”。和黄老师并没有直接打过交道,但巧合的是,2015年我创业做墨加社区的时候,也是三节课的起步,当时我们在墨加社区专门开设了三节课的官方主页,三节课和黄老师也是第一批在墨加社区输出内容的创作者。后来我们做墨叽沙龙,黄老师也有给我们的用户做过线上分享。当时我们在墨加社区认证的创作者总计有一千多位,做过墨叽沙龙讲师的有两百多位,他们在2016年开始从墨加社区转战简书、知乎、公众号,再然后纷纷开始写书,卖课。我之所以说2017年之后,对这一类的知识付费和职业教育我都不看好,因为墨加社区在2017年很仔细的思考过这件事。我们当时推出了一个知识付费平台“twinkle”。我们的理想很美好,让墨加社区的一千多位高质量的创作者可以把他们的知识转化成付费订阅的专栏,做成一个低配(接地气)版的得到。并且还差一点因为这个转型拿到创新工场的投资,但很快我们就放弃了这个方向,因为知乎推出了知乎live。我们放弃一方面出于无奈,因为创新工场不会投一个知乎的竞品。另一方面,也出于幸运,因为我发现我自己并不会用知乎live,就好像今天我不会用国内的播客。因为信息的质量良莠不齐,获取和筛选这些有声音频和知识专栏信息的机会成本太高了,更不必说,像三节课,当时还有两家特别火的,一个叫起点学院,一个叫馒头商学院——好多人2015-2017年对这几家公司真的是任何溢美之词都不过分——推出的动辄数百、数千块的课程。也可能是我从小到大都不上培训班的缘故。当我遇到一个我自己想学习和了解的事情,我更偏向去花大量时间阅读和与人交流。阅读的占比99%。这也是我们在2018年启动了小木屋——做图书和内容的会员订阅服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一点,我们无比认可Google的使命:(图片截取自Google官网)我们更看重的,是把信息、知识的载体,作为一种智慧和精神世界的生产资料,通过技术、产品、服务的创新实践,以一种更个性化、简单、便利、可持续的,尤其是更普惠的方式,交付到需要它的人的面前。让我欢喜的是,最新在和小木屋很多05后的用户交流的过程中,我有两个重大发现,一个是他们大多有着广泛的阅读,独立的思考,和对这个世界应该如何变得更好的关怀,另一个就是,他们大多不上培训班。再说回运营这件事,基于我们过去几年的实践和踩过的坑,见到的周遭的浪花淘尽,我的看法是:运营的理论,距离实践,差天地之别。尤其是现在用户和互联网的进化速度远远超过了可以总结的那些讨论和经验。这个时候,更要回归本质,而不是设计更多套路。我们今年裁减了大部分重运营和广告的预算和传统意义上的运营和增长。这里说的传统大概可能也就是去年乃至前几年还被运营圈广为奉行的经验。我们开始组建了一支新的team,对他们的第一要求是,没有做过运营增长和付费的媒介投放。所以我们招聘的都是刚毕业或者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另一方面的要求就是,他们自己本身就是b站、小红书、微博等各类内容社区的重度用户。因为要做好运营,你首先要做一个好用户。一个好奇心、生活体验都很丰富,很开放的用户。从一个用户的角度,去找同类人,而不是从一个marketer的角度,去marketing用户。持续思考,打磨,交付用户价值,是最好的运营,其他都是套路。中国从2015年开始火爆起来的双创,到如今,六年过去了,很多很多曾经风投堵门给ts的公司,都已经纷纷落下帷幕了,也算应了那句,浪花淘尽英雄。我只想说,成就一个可以活下来的,对用户,对社会真的有价值的产品和公司,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其艰难程度不亚于在战争年代去创建一支义军,建立一个王朝。没有对技术、社会、代际、生产力、生产关系变革的底层思考和抽象,并基于此去逐渐构建一个从技术、产品、服务、品牌、组织管理这五位一体的商业系统的创新的艰苦实践,企业的存活周期大概率不会超过5年。因为这个过程至少要花费5-10年的时间,才能打下一些初步的基础。很多公司只关注技术,产品、服务设计、做的极差,有的关注产品、运营,技术洞见却欠缺,有的产品、技术、服务都不错,品牌却不重视,有的技术、产品、服务、品牌都不错,组织管理文化建设却觉得是虚的东西。若想穿越周期,活到10年以上,作为企业的一号位,务必是从第一天就要心中装着这五件事,适时,适势推动建设的。这五样东西,真的是缺一不可。你只需去看下过去10年的字节跳动,美团,快手,20年的阿里、腾讯,乃至40-60年的苹果,微软,沃尔玛,Netflix,莫不如此。但不管怎样,还是祝福有粲,新的开局有更重大的创新和更持久的实践。---正文结束的分割线---邀请你加入我们的梦想家读书会,和更多实干梦想家一起分享梦想和实干的智慧。⬇️⬇️⬇️梦想家读书会分享我在创业过程中的阅读、实战心得,一年带你至少看完50本科技、商业、历史、哲学和人文领域的大作。部分书单举例如《毛选》《乔布斯传》《洛克菲勒自传》《西方哲学史》《名人传》《复盘网飞》《香奈儿》《史记》...已经有74位实干梦想家在里面了。领读人大树Steve(据说百度百科能搜到姚树奇),小木屋woody.club创始人CEO,自学编程先后创办两家互联网公司,2018福布斯中国U30,陆奇投资亲选YC
2021年4月19日
其他

轴心时代AxialAge的14条领导力原则(内部培训版)

前几天分享了我们今年在北斗七星的七条价值观基础上总结的更具体的小木屋的14条领导力准则,今天花了近1个小时的时间和大家分享了下我对这14条的理解。我自己是一个不太喜欢沟通的人,非常喜欢文档文字的方式,简单高效,所以我很喜欢飞书。但这也是个问题,今天给大家讲完,故意调研了下,大家听完我讲和自己把文档读完的感觉有没有很大不一样,大部分人表示不一样。所以看来仅是文字的表达确实也还是不够的。语言的诠释或许可以更饱满。---正文结束的分割线---邀请你加入我们的梦想家读书会,和更多实干梦想家一起分享梦想和实干的智慧。⬇️⬇️⬇️梦想家读书会分享我在创业过程中的阅读、实战心得,一年带你至少看完50本科技、商业、历史、哲学和人文领域的大作。部分书单举例如《毛选》《乔布斯传》《洛克菲勒自传》《西方哲学史》《名人传》《复盘网飞》《香奈儿》《史记》...已经有74位实干梦想家在里面了。领读人大树Steve(据说百度百科能搜到姚树奇),小木屋woody.club创始人CEO,自学编程先后创办两家互联网公司,2018福布斯中国U30,陆奇投资亲选YC
2021年4月14日
其他

小木屋的14条领导力准则

Efficient)领导者无论决策还是执行,是要兼顾周密和效率的。速度至关重要,尽可能周密也至关重要。他们不错失时机,也不做时间和资源的无效投入。7、崇尚行动,拥抱变化(Bias
2021年3月31日
其他

致打工人:为什么大多数人只能成为大多数人

最近面试比较多,几乎99%的候选人都是迷茫的,不成熟的。我在面试候选人的时候,更关注的,不是他的技能、经验和学历。我一定会问的几个问题比如:你过去的人生里让你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什么?你过去人生里让你最有挫败感的一件事是什么?你的有崇拜的英雄吗,就是可以作为榜样/精神偶像的人?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企图心的人吗?你有没有对什么事情充满了极大的热情?你十年后希望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觉得自己有没有一个价值观或者观点,是和大多数人的看法不一样的,即便所有人反馈,你也会坚持的?。。。我问的这些问题,核心目的,是想要搞清楚候选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需要知道他如何定义成功,如何定义挫败,信仰什么样的精神品质,是否有强烈的意志力和要去成就的事情,以及是否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坚持。对于一家创业公司来讲,我们最需要的人不是学历最好的,不是技能最好的,不是经验最丰富的。而是最有企图心的,有主人翁意识的,最有成长性的,强学习能力、抗压能力的,追求极致的,对我们所做的事情怀有同样热情和信仰的人。简单来说,我们要招聘的,是entrepreneur,而不是employee。为此,我在小木屋成立之初,就写下了我们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这一方面有利于我自己想明白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在面对过程中的否定、拒绝、遗弃和所有的不确定性时,回来检视最初的初心,作为坚持的动力和决策的判断。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们在后续的团队发展中,始终能聚焦去招募精神气质相投的人。为此,我在员工手册的开篇写到:“如果我们只是按照大多数人想问题、做事情的方式去想问题、做事情,我们就和大多数人没有任何区别。”还写道:“5年后你在这个公司承担的责任,担当的角色,不取决于你加入公司的早晚,不取决于一城一池的胜利,也不取决于你股权期权的多少,而只取决于你快速的自我成长和为公司持续的贡献价值。”而大多数人始终在换工作中度过自己最好的青春。很多人的职业路径大概是这样的:毕业后,去大公司两年,觉得没有成长,发挥空间太小,然后去了创业公司。创业公司再一两年,觉得不规范,不稳定,再离开。有的会很情怀地gap一年,或者琢磨着自己做事。然后再回来,重新开始选择,大公司,创业公司。。。大多数人只能看到伟大的结果,极少数人会看到成就伟大的过程。大家今天夸夸其他字节跳动,但八九年前即便你加入了字节跳动,大多数人也会在字节成功之前离开。前几天去深圳的路上看一本亚马逊的书,里面有一段说到2019年,在亚马逊工作20年以上的元老有上百位,于是举例了三五位今天在亚马逊独当一面的核心高管,但这些人最早也是1997年底加入亚马逊的,那时候亚马逊已经是一家上市公司。而1994-1997年的前三年,除了贝佐斯所有人都中途离开了。只有极少数极少数的人具备信仰、激情、拥抱变化的可贵品质,大多数人在面对变化的时候,要么力所不能,要么心所不愿,你摁着他去做你认为他应该做的事,一定是人疲事败。只有极少数人却是真的打开自己的,成长速度会超过大多数人,取得的成绩自然也一定是少数人才能达到的。极少有人经历过一个真正可能伟大的全新事物从零到一,到成就伟大的过程。这过程中其实唯一要关注的就是长期战略,和自身的持续成长。其他所有的发生都有其发生的必然性,也是make
2021年3月26日
其他

黄铮当然是最伟大的80后企业家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大多数人只是喜欢用常识和直觉去断言他们的所见所闻,并且喜欢拿乔布斯来说事。但大多数人惯常地忽略了乔布斯除了说自己更依赖直觉,还说过自己会把大量时间去关注这个世界各个领域最杰出的人在他们所在的领域取得的新成绩和进展,生物学,物理学,艺术,文学,计算机科学等等,这有利于他能够最大限度从中汲取智慧来启发他去设计更好的产品,成就更好的apple。乔布斯还说自己每天脑子里有几千个想法在不断地碰撞和重组,再聚焦在几个非常具体的落脚点上,设计出伟大的产品。我在小木屋的员工手册的第一页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只是按照大多数人想问题做事情的方式去想问题做事情,我们就只能成为大多数人。”在YC接受培训时,一次dinner
2021年3月18日
其他

我为什么不看好多抓鱼

过去两年,被问了太多次小木屋和多抓鱼有什么不同,所以我就把自己的看法整理写下来好了。多抓鱼部分启发了我做小木屋,所以还是要感谢它的创办人和投资人。我最不屑的就是只做个笔杆子的预言家,就像几年前写“为什么我也在逃离知乎”,写“果壳之后,行色匆匆”,很多事情都不幸言中。但大部分人都只喜欢看当下和表面,不喜欢去深挖趋势和核心。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的事情,大多数人总能在那个当下头头是道,或奉承跪舔,或唾弃不屑。#12017年底,我在看书这件事上纠结到了极致Kindle已然成了一个很久不充电的电子垃圾,得到上的专栏也已经有半年多没有听,已经不打算续费,初中时候用的贝塔斯曼早已经成为回忆,大学时每周必逛的海淀图书城和北大西门书摊也早已销声匿迹,毕业后再去泡图书馆已经成为一种奢望。Amazon成了高中以来唯一继续可以陪伴我的精神生活方式的最重要的媒介。但也因为已经很多次买下的书翻过后觉得没有收藏必要,囤了越来越多的闲置书。进而让我每次在Amazon上选书都变得愈加谨慎,平均每次都要花上一两个小时看评论,看晒单,看电子版预览,再决定是否结算购物车。一次极端情况是我收到的书翻开不到十分钟就一股火上了撕碎扔到了墙角。2017年底一位朋友向我介绍了多抓鱼,我很开心地打开它的小程序,眼前一亮。但也是废了好大力气,才勉强找到几本自己或许会感兴趣的书,太多书都是缺货状态。我扫了扫自己的囤书,大部分不回收,小部分可以回收的,价值几乎等同卖废纸,我不如去捐给希望小学了。主要是一本一本扫下来,是真的很麻烦。于是我开始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2
2021年3月12日
其他

为什么女生大多数时候比男生靠谱

为什么女生大多数时候比男生靠谱?这是我的切身感受。女生在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上,智慧、情商、耐心、同理心、意志力,包容心,专注力比男生更强。我回忆自己从小学到初中到大学对我影响非常大的老师里,一多半是女老师。他们细腻,智慧,宽容,幽默。再回忆我工作之后,我的直属上级一大半几乎也都是女生,虽然有好几位都不欢而散,其中一位我只上班7天就把我辞退了😂但我还是感谢他们每一个人。创业之后,虽然活跃职场的女生总数要比男生少些,但从公司的员工结构来看,小木屋的女生占比最高的时候达到近50%,尤其是好几个重要岗位的负责人都是女生。过程中我发现女生的情商,智慧,沟通,耐心,同理心,都要比大多数钢铁直男强太多,这在工作中会降低很多沟通成本,提高组织效率。除此外,女生在大多数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力,包容心、专注也都要比男生更强。尤其在创业公司,面对着种种未来的不确定性,女生的这些品质就显得尤为宝贵。如果讲讲历史上我最钦敬的女性,有两位一定要提,一位是李清照,一位是香奈儿。李清照的词从待字闺中,到山河飘零,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一个人的强大不在于Ta顺遂的时候如何,而在于Ta遭遇接连逆境的时候如何处置。再一位是香奈儿,现代女性之所以能如此随性简单的穿着,其实是从香奈儿开始的。她几乎凭一己之力,将现代女性从繁重的封闭的桎梏一般的服装里解放了出来。前几天还看到了这样一篇报道:---正文结束的分割线---邀请你加入我们的梦想家读书会,和更多实干梦想家一起分享梦想和实干的智慧。⬇️⬇️⬇️梦想家读书会分享我在创业过程中的阅读、实战心得,一年带你至少看完50本科技、商业、历史、哲学和人文领域的大作。部分书单举例如《毛选》《乔布斯传》《洛克菲勒自传》《西方哲学史》《名人传》《复盘网飞》《香奈儿》《史记》...已经有67位实干梦想家在里面了!领读人大树Steve(据说百度百科能搜到姚树奇),小木屋woody.club创始人CEO,自学编程先后创办两家互联网公司,2018福布斯中国U30,陆奇投资亲选YC
2021年3月8日
其他

创业公司从打鼓新场风波里应该学习到什么

关于打鼓新场风波,关注过红军历史的应该都不陌生。遵义会议虽然结束了博古李德的左倾路线,但也没有从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绝对权威。尤其是遵义会议之后毛指挥的第一场土城之战还遭受惨败。于是在过渡阶段又走向了一个新的极端,就是事事几乎都要开大会讨论共识,留苏派仍然掌握主导话语权,喜欢搬理论,找共识,少数服从多数。聪明的人在一起做事情喜欢找共识不喜欢听命令。这其中最大的风险是陷入理性自负和逻辑自证。所以对聪明人核心是管战略,管结果,就是管最大的事和最细节的事。
2021年2月20日
其他

我是怎么学好英语的?

前几天和一位小木屋的终身会员聊天,被问到我有没有什么英语学习的小技巧。其实我的英语水平应该说还停留在高中阶段,真算不上好,或者说我系统地学习英语,就是初高中六年。大学英语考四级的时候,抱着必败的心态,基本没有复习直接就去考试了,结果算是高分通过。一年后考六级,因为四级已经可以满足拿毕业证的要求了,六级更是抱着打酱油心态,然后也擦线飘过。从那之后。从那之后,我真的一分钟都没有再拿起过单词书了。除了2019年初在硅谷YC总部的那三个月,我没有在国外长期旅居的经历。当然那三个月也验证了我初高中的英语水平足够我应付日常交流甚至台上的演讲了。在和这位终身会员聊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我发现自己的英语能力提高的方式,其核心就是不背单词。有这样几点经验。第一,掌握音标。我是初一才开始学英语的,但似乎对语言有天然的兴趣,在正式接触英语学习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就把所有的音标都掌握,从那之后,我学英语的进度再也不局限于老师的课上教学了,我随后买了一本英语词典,没事就会翻一翻,就像小学的时候翻新华字典一样。当然,现在有百度翻译,Google翻译,都可以给你读出来,甚至Google上还有口型演示,但音标也还是第一要掌握的。第二,看英语影视剧。我从大学开始,就几乎能不看华语电影和电视剧就不看。但凡我想休息放松看片子的时候,一定是push自己看英语电影或剧。看还不是最重要的,大家平时也都看不少剧,但我高中毕业之后的大部分新掌握的词汇、短剧、尤其是语感(不是模仿老外说话的调调,而是对语言的感觉),是看影视剧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积累起来的。比如前几天看Young
2021年2月3日
其他

企业的价值观为什么如此重要

各位同学,我们从公司创立伊始,除了我们的使命(为成就更好的个体创造产品和服务)和愿景(成为一家陪伴3代人成长的消费科技公司)之外,就明确了如下7条价值观,我们称之为北斗七星:用户中心、技术洞见、崇尚行动、拥抱变化、坦率诚信,快速学习、利他主义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是创始人,及创始团队追求的行事方式的精神契约,并要成为每位加入这家公司持续自身成长,并持续为公司贡献价值的同学的行为准则。但价值观不是写下来就可以成为精神契约的,而是要一起经历很多tough
2021年1月14日
其他

读《不拘一格》: 被误解的开放、自由和坦诚

这本书,最开始拿到还是一个中文译本的大纲。今年年中的时候,中信出版集团的朱虹老师给了我发过来了两本当时还没有上市的关于Netflix的书,委托我转给陆奇博士作序,一本是《复盘网飞》,两个月前已经上市,另一本就是这本《不拘一格》,英文原著的书名叫“No
2021年1月4日
其他

读《毛泽东选集》:每一个实干梦想家的圣经

《毛选》一共五卷,对我来说,最感兴趣的是前两卷,我认为是所有的创业者,所有实干梦想家都要反复看的。创业是和平年代的革命,一个人走向成功的过程,就是一个把梦想通过持续实践,一次次克服绝境和未知,变成现实的过程。我这里简单总结了7个方面,远不能覆盖其全部精髓,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拉到文章结尾加入我们的梦想家读书会,和更多人一起学习和分享梦想和实干的智慧。1、关于信仰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对形势的清晰了解和分析,谁敌谁友,为谁服务,创造什么价值。2、关于实践行动计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农村包围城市,群众路线。大多数人看到绝望的时候,少数人看到的是微光。我在公司的员工手册的第一页写了这样一句话:这世界大多数公司是平庸的,大多数人是平凡的,如果我们按照大多数人想问题做事情的方式去想问题做事情,我们就和大多数人没有任何区别。我们去看但凡成就大事的梦想家,无不是敢做大梦,敢想敢干的。3、关于组织建设民主集中制度,关于纠正党内若干错误思想,这些思想在创业公司大多也都存在,能否正确处理,是区别可能成就伟大的创业公司和杂牌部队最本质的区别。1)单纯军事观点➡️产品服务营收和组织建设同步推进2)极端民主化➡️一成决议,坚决执行3)非组织观点➡️绝对坦诚,用组织的方法解决组织的问题4)主观主义➡️科学分析、实际调查、说话要有证据5)个人主义➡️公司利益第一6)流寇思想➡️意志坚定,明确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组织文化kpi,不然和流寇无异。7)盲动主义➡️目标、行动策略都是拍脑袋,不合实际4、关于合作统一战线,建立内外部合作5、读毛选,不仅是读他的实践理论,也是在读中国那一代知识分子和时代的创业哲学。6、创业的战争哲学创业就是一个持久战。所以也同样要具备这样战争思维。1)要有战略意识2)要有阵地意识3)要有组织意识7、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在我理解就四个字:实事求是最让我感触深刻的,是看另一本书《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我真正领会了在那样的极端绝境下,当时也同样是个年轻人的毛泽东,是如何在坚守最基本底线原则的基础上,做到实事求是的。所以明确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就显得至关重要,这些是你在面对过程中的一切变化,判断做与不做,如何做,做的优先级最重要的决策依据。邀请你加入我们的梦想家读书会,和更多实干梦想家一起学习梦想和实干的智慧。⬇️⬇️⬇️梦想家读书会分享我在创业过程中的阅读、实战心得,一年带你至少看完50本科技、商业、历史、哲学和人文领域的大作。部分书单举例如《毛选》《乔布斯传》《洛克菲勒自传》《西方哲学史》《名人传》《复盘网飞》《香奈儿》《史记》...已经有60位实干梦想家在里面了!领读人大树Steve(据说百度百科能搜到姚树奇),小木屋woody.club创始人CEO,自学编程先后创办两家互联网公司,2018福布斯中国U30,陆奇投资亲选YC
2020年12月20日
其他

图解小木屋的进化史:一个关于梦想走进现实的故事

故事从汶川开始。2008年开年大雪,我上大二,那年春天汶川地震,夏天奥运会。我没有和北京其他的同学一样去参加奥运游行方阵,而是和几位同学先后三次去了一个叫萝卜寨的地方。在那里,我认识了四位羌族小朋友。我们走访了很多人家,大多数小朋友连一本完整的书都没有。回到北京后,我们跑到海淀图书城买了一些小学生看的书给他们寄了过去。又过了几年,海淀图书城的书店都没了,变成了创业大街。2013年,我已经工作了两年多,看着自己浏览器里常用的近700个知识博客和社区,突然有个想法,做一个在线的知识社区,让每个人都可以像发微博一样分享自己的知识。和十几个程序员讲了我的想法,得到了一致的否定。无奈之下,我只得自己从网上找了一套教程,自学了三个月零八天的编程,做出了一个叫潘多拉盒子的网站。后面认识了我的第一任CTO金健,再后面我们注册了第一家公司,有了第一笔融资,和第一间办公室。我们做了一个超酷的产品,最多的时候有数十万人在上面发现和分享有趣好玩的知识。很多媒体找过来,还入选了世界教育峰会的创新项目库。两年后我们失败了。我反思了小半年,做了这样几条总结,到今天成为了我做公司和产品的底层信仰。小木屋最开始的想法,是做下一代的新消费平台。这个平台不像亚马逊和京东,我们认为上一代的消费平台主要关注商品的流通效率和交付体验,下一代的消费平台更多把商品作为服务的交付载体,对服务进行设计和交易。受亚马逊和Netflix的启发,又看着我买的堆了满桌子,但很多却没有看完的书,我决定从纸质图书的订阅服务开始。一天晚上我回到住处,躺下又起来反复十几次,满脑子的灵感,写满了这五页纸。这是小木屋的开始。一个月后我们上线了小木屋第一版本的小程序,并发出去了第一个书箱。碰巧当时京东物流刚刚开始开放给第三方使用,我们从一开始就开放了全国(除港澳台)的邮寄服务。开始的时候订单少,有的时候为了及时送达,我们会亲自送到附近的京东货栈。最开始的100个订单,每个订单我都会手写一封信,塞在包裹里,每一张都是手写,不是复印件。最早的仓库,就是桌子上的这几摞书。后来订单逐渐变多,而且我们经常要用笨拙的吹风机给书塑封,噪音很大,于是我们搬出了清华经管加速器的联合办公室。我们在北大南门的中成大厦找到了一间书法教室,是北大燕京学堂周东芬老师的教室,那之前是华硕电脑一个经销商的仓库。周老师不怎么招学生了,就把这个教室转租给了我们。我们总算把原来堆在桌子上的书可以上架到书架上了,但那会儿还没有仓库系统,发货基本还是靠记忆。地方虽然很小,但我们人员也很精简,晚上透过窗户就能看到整个北京大学,和点亮的博雅塔。累了就出去大碗喝酒。或者俯瞰夏日雨后的北大和西山。加班到后半夜的程序员是常态。Write
2020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