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为什么选择YC中国

小木屋的Steve 书箱门递 2020-03-08

最近YC中国正式启动了本土项目的招募,我也时常被身边创业、媒体和投资界的朋友问到入选YC的收获,我的回答一直都是:收获很大,远超预期。


在硅谷第一次的Office Hour和陆奇老师分享小木屋“Netflix for Books”以及中长期用订阅的方式做一家“万租商店(the Rent Everything Store)”的愿景,得到了Qi的极大认可。自那以后,从Qi和YC的收获也远超我的预期,不仅是资金的支持,更是格局、愿景的点拨,信任的加持,榜样的示范。


回想起从去年10月份邂逅YC以来的很多点滴,我想从一个首批入选YC中国的中国公司的角度, 分享一些体会,希望对那些想要申请新一期YC中国的创业者们一些参考意义。



从申请到入选


1、绝境中的邂逅


小木屋是我去年启动的一个项目,目前主要是用订阅的方式提供纸质书的不限次租售服务。正式发布上线在去年5月底。


我们希望用Netflix的方式,为每个人打开一种便利且高效的,像空气一样触手可及的阅读服务,想呼吸的时候随时都有,但是我们却不需要占有空气。阅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最好的打开更多新世界的方式。但出版业和已有的阅读载体大多都不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的。


阅读的未来不应该是“pay per view”重复付费的,不应该在读什么,是读电子书还是读纸质书还是音频中非此即彼艰难抉择的。而应该是订阅式的,你只要为自己需要的内容付费,一站式的,pay one time,read everything,也是更用户中心的,更on demand的。


Jeff Bezos开办亚马逊网上书店的时候提出了一个让当时很多人觉得不靠谱的愿景,成为一家“the Everything Store(万货商店)”。从一开始,我们也非常明确确定了小木屋的长期愿景,用订阅的方式,做一家“the Rent Everything Store(万租商店)。


去年8月份我们开始了一轮新的融资冲刺,到十月份差不多见了有100多位投资人。大家更多关注的是中国人的阅读需求,和我们当下在获客和续费上存在的各种潜在麻烦。这里不去罗列细节,总之在近乎濒临绝境的情况下,我们申请了YC。


报名表我差不多花了一个星期时间才断断续续写完,因为仅仅是抱着试一下的态度,没有指望真的可以进复试,更别说被录取。


那会儿我们还蜗居在北京大学南门的一个库房里。一分钟的视频拍了差不多十几条才搞定(见文末Bonus Scene)。如果有创业者要申请新一期的创业营,记住一条,一定要说人话,就是说用最简单的方式说清楚你在做什么事就可以了。


10月16号是公布复试通知的时间,中午和Noodles去北大食堂吃饭的路上,还在调侃估计没戏了。吃过饭回到办公室我打开电脑,一个邮件弹出桌面,是进入复试的通知。


复试的时间是10月23号的上午,在日坛公园附近的一个会议室里。扫了一眼报名表,大概有五六十家的样子。复试过程是全英文的,因为除了Qi,还有3位从YC美国总部飞来的三位合伙人。


我们没有讲太多,规定时间10分钟,我们大概聊了七八分钟的样子。核心三件事,我们是谁,我们在做什么,未来我们想做什么。


10月31号一大早,我接到了Qi从美国打来的电话,告诉我们被录取了。


2、硅谷和北京的时差


YC中国首期一共录取了6家中国创业公司,因为还处在过渡期 ,所以我们是并在了W19 Batch。


整个1月份和3月份都是要在YC硅谷的总部和来自全世界各地的batch mates一起接受YC的加速孵化。除了2月份考虑到中国春节,是在北京同YC中国的两位兼职合伙人宝宝树的王怀南老师以及拼多多的创始人Colin进行了两次office hour和dinner talk。



到硅谷我和Noodles做的第一件事,是往返步行了约16公里去到Steve Jobs的故居,也就是苹果公司诞生的车库朝拜了一趴。


那之后,我们至少每两周都要和当时面试我们的YC Partners有一次Group Office Hour,几乎每周都会有一次dinner talk,YC会请来YC 历届杰出的校友来做分享。其他时间我们大多都在扛着16个小时的时差错位中与我们北京的所有同学并肩战斗。


常态的情况是我和Noodles早上起床,早饭跑步后开始处理前一天没有搞完的工作。这段时间我的手机是非常安静的(really enjoy!)。因为凡是和我有工作关系的人都在睡觉。到了下午我的手机开始叮叮当当响起来。同时的北京,大家已经坐到了办公室里。


最让我痛苦的是北京这边如果有人下午发我一个他当天就要结果的东西,我基本就要搞到硅谷时间的后半夜去了。比如每周和我们北京团队的例会,大多是在硅谷的凌晨。


3、Demo Day


Demo Day,或许是每一位进入YC的创业者最重要的日子。经历过后,会觉得有点像一场毕业演出。最让我惊讶的,是在Demo Day准备过程中所有YC Partners和所有创业者的认真。



我们花了近乎一个星期的时间反复演练。在演练之前以及演练的过程中,YC的Partner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早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但却像老师教辅导学生做作业一样帮每一个team去梳理路演keynote的每一页slide的每一个细节。甚至会从头到位帮你修改script。尤其是实战路演的practice,每一位YC Partner都不厌其烦地反反复复地听完每一个team的练习。


走在YC在山景城的总部大厅里,随处可见席地而坐的batch mates,或在修keynote,或在practice,或在排队。也随处可见已经略显疲态的YC Partners,我看到每个写在他们白板上的排队list,一个个擦掉,又很快被写满。


更多的细节这里不讲太多,我更希望和大家分享的是后面的部分。



我眼中的YC文化和价值观


1、相信技术的创新会推动社会的进步


第二次和Qi见面是在去硅谷之前北京的一个酒店里。Qi非常细心地向我们解释了YC的价值观以及三个月里的具体安排。还分享了很多历届YC Founders的经验。相信技术的创新会推动社会的进步,这是Qi最先提到的。像在阐述一个常识一样。


我个人虽然是文科背景,但不论是过去大半个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还是过去500多年的历次工业革命,新技术的发明和创新应用,对整个社会发展和文明衍化所发生的推动作用我是有很深的感触的,也因此把“技术洞见”写进了公司的第二条价值观。这一点在后面的时间里,因为和Qi以及YC 的其他partners跟多的了解以及和其他YC Founders的交流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最后的Demo Day上,我们真的见识了美国年轻人的创新和无畏。


我们今天知道的是Tesla,但这一届YC Batch我们看到了有人在做海上无人电动货船。我们知道SpaceX,但这届YC Batch,我们看到了有人在尝试把火箭组件用热气球拉到平流层重新组装再发射到太空。


技术是一种信仰,技术创新为社会创造价值。


2、希望帮助年轻人成功


这个过程中,在和Qi以及其他YC Partners的交流过程,以及耳濡目染他们的身体力行,让我更感触深刻的是这些人是真的希望帮助年轻人成功。


去硅谷前和Qi在北京的那次交流 Qi也有提到,YC的很重要的一个文化就是如果你成功了一定要回过头来帮助那些想要成功的年轻人成功。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YC的partners里面有那么多都是曾经某一年某一期的YC Founders。这样的价值观的实践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但凡有所成就的YC Founders,不论公司做到多大规模,都还会和YC保持非常亲密的往来。


比如每周一次的Dinner Talk,YC请回来的都是已经大有所成的YC Founders,这些公司包括你一定知道的Reddit,Airbnb……这些分享大多都是他们在我们这个阶段经历的事情,犯过的错误。


而这些已经大有所成的YC Founders之所以还会在YC需要的时候回到YC给新的YC Founders做分享,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起步阶段YC所给到的东西是后面给了更多钱更多资源的投资人们所很难也不会给到的东西,另一方面本身也是这些文化的传承。


3、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


这句话在YC官网,YC总部办公室,YC Demo Day,甚至一些YC Founders的T-Shirt上随处可见。在国内,也会有很多的创业哲学,产品心法,运营秘籍,但都没有YC的这句价值观讲的简单而且透彻。


创业公司能够活下来的唯一理由,就是“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创业公司能够持续发展的唯一理由,也是持续“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所以在这个理念下,用户需求便必然成为每个成功的创业公司必须要关注的第一重要的事情。


这句话很快便刻在了我脑子里的底层操作系统里,并且作为一条核心原则。


无论公司走到什么阶段,遭遇什么问题,第一要问的,就是你是不是做了一些人们需要的东西,an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这些文化都不是喊喊口号就可以实现的。


就好像高贵和优雅不是你穿上西装,装装样子就可以装出来的一样。而是参与其中的这些人发自内心的信仰,身体力行,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传承力。


他们甚至不会去谈这些,在接受YC的孵化和加速的过程中,你可以从很多细节感知道这些价值观,并且成为你的信仰。这是文化的力量。



从零到一,到向阳生长


1、中国公司大多死在没有战略和没有文化


从硅谷回来之后,我有了很多新的视角审视自己的创业,审视身边朋友的公司,审视过去几年在国内潮起潮落的公司,审视那些真正基业长青的公司。最大的感触是很多中国公司死掉,都是死在没有战略和不重视组织迭代以及文化建设。


战略是公司的方向,大到使命愿景,小到季度目标。战略最容易出的问题一个是不清晰,一个是不聚焦,一个是不迭代。这是最考验管理者尤其是创始人战略能力的地方。


而战略往往又不是一个可以短时间被验证的东西,所以制定战略的人不仅要自己脑子足够清楚,还要有足够的韧性和耐力承受相当长时间的误解。这也是为什么我超级信奉Jeff Bezos经常讲的“Long Term Thinking”


2015年做上一家公司的时候,我没有很清晰的战略,使命愿景价值观更多也是照葫芦画瓢学学样子。所谓画皮画虎难画骨。但这一次,在启动项目之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调研工作,包括财务模型测算,包括战略节奏实践,包括切实可行的文化价值观。


我非常清晰,要做一家赚钱,且能为用户、为社会持续创造价值的公司


很多早期公司会觉得使命愿景文化价值观是很虚的东西,觉得这是要把公司做到一定程度才需要去关注的东西,我是大大不赞同的。


一个公司的创始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做事情的方式部分决定了公司的文化价值观立意,一个公司前十个人的沟通和协作方式基本会决定了后面五十个人,一百个人的沟通和协作的方式。


如果团队的沟通协作不是高效透明的,不是坦率诚信的,不是拥抱变化且快速迭代的,不是战略目标高度统一的,不是崇尚行动的,人越多,效率也越低下


我身边目睹的、听说的发展到百十人就一堆大公司病,没有战略,发展停滞,组织混乱的公司有太多太多。


资本迅速催大的企业往往更是死在这两件事情上。


2、关注长期价值,关注人的价值,关注企业家精神


中国过去几年的创业生态是什么情况,我们回顾下过去几年每年被追在风口浪尖的热门公司就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


从移动互联网成为新的互联网创业热潮以来,我们每年都会有一个风口热词,每年也都会有几家被资本疯抢的公司。今天回过头来,站到时间的另一头,我们往往会高估3年5年的时间长度。我们曾经吹过的3年5年的牛皮,兑现结果的速度也往往超乎我们的预期。


到硅谷之后,有一次我问Qi为什么选我们进了YC,因为复试的过程只有七八分钟,而在国内我见的很多投资人里,要讲一两个小时,我们需要沟通很多很多公司当前面临的问题。


Qi的理由让我印象深刻。他说YC的价值观首先更关注人的价值和事的长期价值,也就是我们更看重的是团队本身所呈现的视野、能力,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可能产生的社会价值。


Qi在之前的采访里讲过自己对阅读和出版业存在的问题的一些理解,任职微软期间,和Netflix的创始人Reed Hastings也有很深入的交往,所以当我们讲到小木屋Netflix for Books的愿景时,他对我们在做的事,以及将来要做的事是有基于他的视野和格局的预判的。


这里面最触动我的是Qi对本质和内核要素的把握,因为他很清楚,一个企业从零到一,到走向卓越会遇到成千上万的问题要解决。


所以关注一个公司当下遭遇的问题是短视的。决定企业是否可以完成从零到一的启动以及走向卓越的进化的核心是创业者自身是不是真的具备企业家精神,以及他所从事事业是否可以持续为用户和社会创造价值。



为什么中国的好公司大多是美元投出来的


投出伟大的企业和投资的货币类别本质上是没有任何关联性的,重要的是货币后面的人。


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经营层面的区别我没有专业的投资人更懂。所以我这里更关注的是从一个渴望成就一家好公司的创业者的角度,更希望找到的投资者的几个非常重要的特质。


1、关注人的原则和事原则


这一条前面有类似的内容,简单来说,卓越的投资者更应该关注的是人的原则和事的原则,也就是更多关注创业者是否具备很好的企业家精神。这里包括从他愿景的能力,思考事物本质的能力,探索和创新的能力,是不是有强大的韧性和毅力,崇尚行动的能力。


因为你所看到的当下的问题在未来还有成千上万的未知问题会发生。


聪明的投资人关注当下问题如何解决,和创业者促膝长谈,反复长谈,他们真的也很认真。但智慧的投资人更多的是关注创业者如何走到今天,在走到今天的过程中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来判断创业者人的原则是不是具备一个企业家的基本。


事的原则,投资人往往纠结于事情的市场是不是足够大,总是希望创业者能够拿出来切实可信的行业数据,低于千亿级的市场大多是嗤之以鼻的。


然而事实的情况是,新的事物,未来可能会很大很大的事物,往往起步的时候都是非常不合常理的。YC的创始人Paul Graham在《黑客与画家》里反复提到过很多次,很多事情都是反常识的。


3月初的最后一期dinner talk,YC的创始人Paul Graham和他的妻子一起来给我们做了分享,在分享之前,Paul在人群中走来走去了一个多小时和大家闲聊。当我和他说起小木屋在做的事情,Paul Graham 笑着说That sounds crazy!But people who come up with such crazy ideas must be different!”


所以在YC可以看到很多创业者第一个项目失败了仍然会继续得到YC的加持。因此而来的结果就是很多创业者第一个公司卖掉再启动新的创业时,他们的第一站还是YC,无论市面上给出多大的溢价。


2、聪明的人关注边界,智慧的人关注核心


边界和当下的问题是最容易看到的,也是优秀的创业者每天的工作都在解决的问题。但核心和本质是不容易看到的,但却是优秀的创业者必须想明白的。


所以智慧的投资者更应该关注的不是创业者当下的问题和边界,你在认识我之前我就已经解决掉了很多问题才走到了现在你看到的样子,一样的,未来我们还未遇到千倍、万倍于当下你看到的问题。


因为几乎所有新的产品和服务面世,一定是有很多要解决的问题和完善的地方。硅谷最伟大的地方是他们更愿意给创业者信任和试错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质疑和否定。


这就好比我们两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大陆法系是有罪推定,更偏向于先假设你干不成,你得一步步证明给我看。法律这样可以,创业投资这么干就狭隘了。我都证明出来我的假设了,break even了,我还需要你干嘛。


而海洋法系则偏向无罪推定,更偏向于选择相信你行,给予信任和支持。不同的思考逻辑引出完全相反的投资逻辑,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投资成果和创业生态。


因为只有新的供给出现,才会激发新的需求。所以尤其不能仅去看表面的存量市场大小,而要看这个产品输出的解决方案是不是可以针对某一个普遍意义的底层需求提供了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个人电脑面世之前你问这世界会有多少人需要一台个人电脑显然你是愚蠢的。你更该关注的是个人电脑在哪一方面的普遍意义上的底层需求提供了更高效、更低成本的解决方案,答案是信息处理。所以商务人士、学生、院校、乃至家庭主妇,都是个人电脑的潜在目标客户。


再比如我们调研过程发现很多用户用小木屋之前一年都看不了几本书。小木屋的这种方式release了很多人潜在的随手翻本书的阅读需求,极大地降低了很多人了买书的冲动成本。


触达方式简单方便还不贵,订阅的方式还会反向激励自己多看几本,所以我们是把整个受过大中专以上教育的城市白领和学生都作为我们潜在的可以开发的目标市场,除此外还有很多家长用我们的产品给孩子借他们学校老师要求看的课外读物。


3、什么是真正的大格局和大视野


真正的大格局大视野,是既有对当下问题的解决能力,同时又可以有明确的中长期战略愿景的制定和理解能力,有世界和全人类关怀的。


之前一次和几个朋友聚会聊天,有朋友提起说为什么中国的70后在各个领域都少有大作为。我想这是有时代的一些必然性的。


首先70后受过高等教育的整体基数远小于80后,90后。70后在大学毕业的时候,50后,60后大多是他们的领导。


跟着大佬们混迹多年后,积累了不少人脉,资源,和见识,想出来自己折腾点事情,但却直接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互联网时代。而最能适应这个时代的显然不是70后,而是80后,90后。


所以我见过很多70后前辈,一方面特别希望凭着自己的积累做些事情,但在这些他们眼中的年轻人面前又往往放不下自己的身段。


曾经带着他们混的50后60后大佬成了他们格局和视野的上限。



我听到的一些质疑


1、不接地气


嗯,听到过一些声音,说感觉录取的这些项目都不是很节地气。


“不接地气”这个词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蛮有杀伤力。具体怎么定义我还真说不清楚,只是会被看作是一种不靠谱,太天真的代名词。


这里我不想讲太多,在前面的部分里,我分享了很多YC人的价值观理念,这些决定了大家看问题的角度和评判事物发展的原则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YC1999年进入中国投资了阿里巴巴你们大概也会觉得不接地气。


显然你的结论大概率是错的,因为第一你不知道马云是个什么样的企业家,第二你不知道孙正义是个什么样的投资者。


所以第一,如果你没有和这些被录取的公司的负责人聊过三天三夜,这样的结论就是虚妄的。第二,如果你没有跟着这些公司继续观察3到5年,5到10年看他们后面的发展,这样的结论是没有意义的。


你所谓的不接地气,其实是你格局的狭隘和傲慢。


2、狼性不够


一个媒体朋友和我说她采访过一位已经完成从零到一阶段的创业者说自己不会选择YC,因为他觉得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下Qi的打法不够狼性。


嗯,这又是个在中国互联网创业语境下政治正确的一个词。具体怎么定义我也说不清楚,大概会被看作是一种不够锐气,不够野蛮的代名词。


这里我也不想讲太多,因为首先说出这些话的人大概率是没有和Qi真正深入打过交道的,最多是朋友圈里刷刷文章,谢谢评论,演讲现场坐在台下听听分享,问个问题,仅此而已。


你根本不知道这个人的履历、性情、格局的真实是怎样的,你更没有看到的是,YC中国不仅仅是Qi,而是Qi和YC的理念、价值体系,以及其所能构建的价值和合伙人网络,以及因此而逐渐形成的YC中国的创投生态。


大格局的襟怀和视野,也是狭隘和偏见所不可能理解的。



我所期待的YC中国生态


1、灵魂人物和他所代表的价值观


一个组织的文化价值观基本就是灵魂人物的文化价值观 。


说起灵魂人物我总能想起Mariah Carey《Hero》的那句“And then a hero comes along with the strength to carry on”。


一个媒体朋友问我你是凭什么入选YC中国的,换句话说,就是你是怎样把自己呈现给陆奇博士的。


我的答案很简单:真实。


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东西,也是最简单的东西,你只要把你真的相信的东西讲出来就可以了,以及你最真实的状态,这些东西不是能装出来的,即便能装一时,也是不可持续的。


这位朋友笑着说,她在采访陆奇的时候得到了一样的答案:真实。


这也是我在整个接触到Qi和在YC的整个过程最大的一个感触,就是牛逼的人大多是真实的,对自己真实,对别人真实。这种真实真的不是装出来的。


这种真实不一定为所有人认可,甚至会让很多人不舒服,但也会让你更容易和那些同样真实的人在底层操作系统层面一拍即可,无缝接入。


2、榜样的力量


中国的年轻人需要一个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有世界格局和全球视野的,有技术洞见和社会关怀的榜样。


所以当我知道Qi一度在openAI和YC中国之间的有过选择上的犹豫时,我和Qi说幸亏您选了YC中国,这对中国的年轻人,是一个很大的幸运。


3、一个更有全球格局和社会关怀的校友网络和企业家生态


YC最有价值的除了前面提到的价值观和文化,就是在其投资孵化过程中逐渐构建起来的一个叫做YC Founder的校友网络。


这个网络在美国总部有你们熟知的曾经一度靠卖麦片维持公司发展的Airbnb的创始人Brain Chesky。而在中国,这一切才刚刚开始萌发,但未来会成就中国新创业生态的新生力量。


Qi是2018年遇见的最重要的导师。他关注创业者长期价值创造,关注企业的社会价值,关注人的价值,也是中美科技界中最具全球视野和本土实践的前辈。


他的价值观,视野,格局和极其平易近人,以及真心希望帮助年轻人成功,这一切一定会为中国未来几年的创业生态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活力和榜样作用。


也希望我们每一位接受了YC中国投资孵化的创业者真的可以协同并进,同Qi一起,在中国去成就一个更有全球格局和社会关怀的YC中国校友网络和企业家生态。



Bonus Scene


第一届YC中国创业加速营报名正在火热持续中,如果在报名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欢迎添加并询问YC中国助手👇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