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学科发展:中国的心理治疗1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在中国社会迅猛变革的同时,精神卫生事业发展迎来更多的挑战,遍布全国的精神卫生之花,争奇斗艳,各吐芬芳。
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赵旭东
由于年龄的关系,我们这代人对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心理治疗发展情况不熟悉。只有心理学家钱铭怡等写过1949年前的心理治疗发展历史,可供参考。精神科医生方面只能从零星的书面资料里,从前辈专家的口头交流里,得到些碎片化的信息。以下就以不太严谨的讲故事方式,介绍近七十年的一些事情。
1949年前,舶来品心理学上不了台面,没有心理治疗专业人员
中国是在1881年后引入现代心理学的。上海的教会学校圣约翰学院的颜永京,第一个教授《心理学》。由其翻译的《心灵学》一书出版于1889年,是中国第一部汉译的西方心理学著作。
1902年,京师大学堂成立之初即设“心理学”为学生的通习科目。跟随冯特学习过的蔡元培,于1917年在北京大学开设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920年,陈鹤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第一个心理学系。随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复旦大学,以及天津、厦门、武昌、广州的多所大学陆续开设了心理学系。1921年,中国心理学会成立。1929年,中央研究院成立了心理学研究所。这些机构重点在于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没有太多涉及临床心理学或医学心理学。
抗日战争前,与心理治疗比较相关的学术活动,主要是一些学者在报纸杂志发表文章、译文,创作、翻译了一些论述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理论的书,以及一些有心理学内容的哲学、社会学方面的书。心理学家高觉敷1930年、1936年先后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译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朱光潜引进弗洛伊德、考夫卡和苛勒的学说以及“行为主义”,发表《变态心理学派别》《变态心理学》等著作及文章。潘光旦翻译达尔文的《人类的由来》、霭理士的《性心理学》,对进化论、心理学、性心理健康概念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几乎在同一时期(即19世纪晚期至1949年)建立起来的精神病院,重在对严重精神疾病患者提供看护功能,没有多少心理学成分。精神科医生关于心理治疗的文献缺如。陈向一提到,上海的粟宗华、长沙的凌敏猷,讲授和介绍过精神分析等心理治疗。
近些年来我们才发现,20世纪上半叶中国还是有几位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医生或心理学家,他们堪称是例外。德国专家Alf Gerlach演讲时提到,从1933年到1941年,上海接纳的3万多名犹太难民中有精神分析师、精神科医生,曾在上海有过学术活动。另外几个本土的例外是:①戴秉衡在芝加哥受过精神分析训练,抗战前回到北京协和医院作为临床心理学家工作,培养了丁瓒等人。丁瓒先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南京精神病防治院(现南京脑科医院)从事临床心理学工作,在1949年前就使用“心理卫生咨询”这个术语,是当时“心理卫生运动”的发起人之一。他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科院心理所副所长,招募了包括李心天在内的一批科研人员。②上海的黄嘉音,活跃于20世纪30-50年代,在报纸杂志发表心理治疗、心理健康相关文章29篇,并被粟宗华聘为私立的虹桥疗养院的心理治疗师。
20世纪50-70年代,改天换地,心理治疗寂静无声
新中国精神科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夏镇夷,1947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精神病院留学,新中国成立前夕回到华山医院;另一位奠基人刘昌永1948年赴加拿大McGill大学进修精神病学,1950年,担任华西协和大学神经精神科学系主任。他们二位应该学习过精神动力学性的心理治疗,不过他们回来后都没有传播过。
前述黄嘉音,是位命运多舛的先驱人物。他1957年提建议说“要开设'心理治疗诊所'”,随后成为“右派”。1958年在宁夏固原县黑城农校教书,3年后去世。在他赴大西北的当年,5位同行在《大众医学》联名撰文《驳斥黄嘉音的精神治疗》批判他。
苏联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有科学实证基础,符合唯物主义原理,所以成为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用来理解和解释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理论。不过,那个时期的心理学家数量有限,科研工作与社会服务、临床诊疗距离遥远。与此相应,精神分析学说被长时期当作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受到批判,被视为伪科学。
据李心天介绍,1978年前的精神科纯粹就是生物学取向,心理学受到打击、排斥。1958—1977年,李心天由神经精神科医生转变为医学心理学家,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医学心理学研究室工作,与北京医学院的李从培等人逐步发展了“快速综合疗法”。这种疗法后来在20世纪80年代改称为“悟践心理疗法(comprehensive practicetherapy)”,或“悟践疗法”。
曾在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精神科、首钢医院精神科工作的钟友彬,执着地做心理治疗。他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质疑巴甫洛夫理论,转向学习弗洛伊德的理论,与王景祥医生对强迫症和恐怖症患者进行了试验性治疗。于1988年出版《中国心理分析——认识领悟心理疗法》。这个疗法被人称为中国式心理分析。
杨华渝医生1982年首次出版《癫狂梦醒》一书,介绍常见精神疾病的表现、心理体验、诊断、心理治疗等内容。有一些恢复高考后考上医学院学医,后来成为骨干、专家的精神科医生,不约而同地说过,这本书对他们当年决定当精神科医生起了作用。
德国心理治疗师Margarete Haass-Wiesegart(中文名:马佳丽)女士曾是联邦德国留学生,于1976年8月来华,本来计划学习中国的心理治疗。可是未料到,北大没有了心理系;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们都回避她的拜访和请教,只有陈仲庚、张伯源、杨华渝等几位愿意接触她;参观精神科,申请了一年才获批。美籍华裔精神病学家曾文星教授也提到过,他作为世界卫生组织安排专家来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学术交流时,感到中方对讲授心理治疗、文化精神医学之类的内容颇有顾虑。
80年代的酝酿、八仙过海一一心理咨询与治疗春天来了?
1978年,心理学恢复科学地位,心理学与医学,尤其是与精神医学的结合成为可能;医学领域也开始快速地与国际社会接触和交流,开始打破精神科封闭、沉闷、单调的格局。因此,心理治疗进入较快发展的时期。
—批医学教育家、心理学家、伦理学家、精神科医生,如彭瑞聪、李心天、阮芳赋、何慕陶、王效道、王极胜等人,引进了恩格尔(Engel.GL)在1977年提出的新医学模式,“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从此成为医学界的“口头禅”,也成为呼吁各级领导大力支持发展医学心理学、心身医学、行为医学、社会医学及社会精神病学等交叉边缘学科的理论依据。中国的心理学者、精神科医生开始走出国门,在中断交流30年左右以后,再次见识到西方国家的精神卫生服务模式和技术。
1980年前后,学术资料奇缺,极少数懂外语的精神科医生从编撰参考书、办学术期刊入手,介绍与国际水平接轨的知识与技术。其中,最有影响的是1980年沈渔邨主编的《精神病学》,1982年夏镇夷主编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精神病学》,以及由四川医学院担任丛书主编,联合湖南医学院、北京医学院、上海精神病防治院及南京神经精神病防治院作为各卷主编,1981—1986年间陆续出版的《精神医学丛书》1〜3卷。在这几种专业参考书中,均有心理治疗的内容。那时的文献有如下特点:
1.术语“心理治疗”像是个新词,与习惯用词“精神治疗”交替使用。
2. 条目少,内容简单,篇幅在书中所占比例极小。主要是简单介绍各种心理治疗的概念、理论要点,但对“怎么做”基本不做详解。
3. 介绍西方心理治疗,尤其是精神分析时,还要“消毒”,不忘进行一定的批评,有时与政治思想工作的异同进行比较。
左成业对心理治疗启蒙或复苏产生了积极影响。恢复他在湘雅医学院的工作后,校方让他主持专业期刊《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的编辑工作,为他订阅了几十种国外原版杂志。这份杂志内容丰富,包括不少心理治疗的内容。
上海医科大学的徐俊冕医生1986年在多伦多大学Clark精神医学研究所进修,1987年回国后开课、写书介绍此种疗法。
心理治疗还随着心身医学一同被介绍到国内来。1985年,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精神科的伍正谊举办了第一个全国心身医学探讨会;广州芳村精神病院的莫淦明也在这一年举办了心身医学讲习班,其中都有介绍精神分析的内容。华西医院精神科、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先后于1984年、1985年开设开放管理的心身医学科,加大了在专科医院里的心理治疗工作的力度。伍正谊还专门调往汕头大学精卫中心,去实践重视心理、社会干预的精神医学模式。1988年,他在德国精神动力学杂志介绍中国的心理治疗,并以汕头模式为例。
1987年《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创刊,这是直到现在还一直对心理治疗文献发表贡献最大的杂志。到1997年创刊10周年时,曾文星受邀对刊出的约130篇心理治疗主题的论文做了分析,提出了加强系统化培训、扩大治疗范围、注重研究方法、推动理论性研究等建议。
前面提到的几个精神卫生核心机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培养以临床心理学、行为医学、跨文化精神病学、社会心理学等与社会人文学科关系密切的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较多涉及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但以心理治疗做学位论文者极少。
在20世纪80年代的华西医科大学华西医院精神科,临床、教学培训工作中有丰富的心理治疗内容。该科开设了开放式的神经症病房,有专职心理学者马渝根;刘协和、何慕陶、黄明生、向孟泽等上级医师查房时常强调心理治疗的必要性,其中,何慕陶连续招收多届临床心理学方向的研究生。在封闭病房,袁德基医生也强调“要像绣花一样看病”,好好与患者说话。他这句话后来成为本人的座右铭。
在20世纪80年代活跃起来的心理治疗专家,除了钟友彬、李心天之外,还有北医附属医院精神科的许又新教授。他在查房、教学培训活动和撰写的著作中既显示了对雅思贝尔斯的精神病理学的精深把握,又对精神分析等心理治疗的操作原则、要点了然于胸。南京的鲁龙光医生于1984年创立心理疏导疗法,并于1987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中医学界也对传统医学中的心理治疗进行了整理。成都中医学院的王米渠,1985年出版了《中医心理学》一书,有对中医理论的介绍,还有心理治疗的医案。1988年出版的《中医精神病学》,也收录了中医典籍里的医案。
上述比较专业的活动其实影响有限。相比之下,一些社会人文学科的人士,大量翻译了心理学著作,尤其是弗洛伊德、弗洛姆、荣格、阿德勒、罗洛-梅、马斯洛、卡内基等人的书。这个热潮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领域在日后的发展。
另一个热潮虽然是非专业的、民间的,甚至是反心理治疗的,但还是值得一提,因为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众在急剧的社会文化变迁中对心理健康的渴求。那就是“气功热”。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先后有多种民间健身术、“气功功法”涌现。这个热潮持续十多年,直到21世纪初受到遏制。
上海作为最早接触心理学的中国城市,在心理治疗事业的复苏、振兴方面起到了示范效应。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在严和骎、顾牛范两人先后任院长期间,1988年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1998年建成国内面积最大、服务项目最丰富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大楼。该院随后在王祖承、肖泽萍两位擅长心理治疗的精神医学专家的领导下,成为全国心理治疗的临床、科研、教学培训的“旗舰”式单位。
从1988年到新世纪初,对外开放,国际化培训启动:“中德班”的故事
1988年,可以说是心理治疗规范化发展的元年。前面提到的两位外国人,在同一个月份里,分别在中国的两个地方举办了心理治疗讲习班!这两个讲习班,一个在昆明,一个在北京,都成为了后来影响重大的标杆性项目的先声。
改革开放以后,心理学界、精神病学界与国际上的交往逐步增多。从互动的广度、频率及文献阅读来看,与英语国家的联系最为紧密。但有意思的是,最早“手把手”教会了中国同事做规范心理治疗的,是一批严谨、执着且善于团队工作的德国人。在“引进来”方面,1983年来华的德国人Alf Gerlach和Dr. Elisabeth Troje是最早讲授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家。
前面提到的马佳丽女士1982年再度来华,成为北大心理系第一个外国留学生。在昆明时,她发现万文鹏医生虽然身居边陲,但学养极高,而且对国际上的学术进展,比如药物依赖、实验精神病理学、文化精神医学、心理治疗有惊人的了解!于是选择他作为主要的合作者。
1985年,由当初同在北大留学的德国同学Ann Kathrin Scheerer(中文名:席佳琳)女士通过汉堡促进科学文化基金会出资赞助,她邀请万文鹏、沈德灿、杨华渝、张伯源四位教授访德,并商讨开展心理治疗培训项目的合作计划。1988年,首次中德心理治疗讲习班终于在昆明举办,正式拉开了持续至今未曾中断的公益性合作的序幕。这次讲习班德方教员阵容强大,14位中很多是著名专家;对中方学员来说,万文鹏邀请来的中方翻译都是当时国内精神医学、心理学界翘楚——许又新、刘协和、左成业、徐韬园、杨华渝、张明园、陈仲庚、张伯源、沈德灿等,对他们更具吸引力。
“中德心理治疗讲习班”于1990年、1994年先后在青岛、杭州举办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当时共分为精神分析、行为治疗、来访者为中心和系统家庭治疗4个小组。在项目持续的几年间,席佳琳的基金会资助了6名年轻精神科医生到美国和德国深造,其中有两名回国服务。这个讲习班还催生了国内第一个心理治疗的学术团体,即在1990年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委会”。
1996年,马佳丽再次邀请万文鹏、杨华渝、张伯源三位老友及钱铭怡、赵旭东两位年轻人访问德国,以刚成立的“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为平台,制定了为期三年的“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的计划。
1997年,该项目在马佳丽、万文鹏、赵旭东作为德中双方协调人的领导下,以昆明医学院附一院为基地,以北京大学、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同济医科大学、华西医院为承办单位,开始实施。双方专家从350位申请人中遴选出来自22个省市的约110名学员。学员分为精神动力学性心理治疗、行为-催眠治疗和系统家庭治疗三个组,在三年中必须参加六次轮流在昆明医学院附一院基地和另外四家单位的集训,集训间歇必须在单位从事实际的临床工作,集训时每人都提交案例进行督导,而且都有机会接受自我体验,处理自己的心理问题。
第一批学员大多成为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学术技术带头人、骨干。这个被简称为“中德班”的项目在业界和社会上影响较大,在多个方面有创新和突破,成为心理治疗在东西方之间跨文化移植的范例。
“中德班”的成功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其它国家的同道纷纷效仿,前来举办系列或连续培训。比较重要的有“中英班”、“中挪班”、“创伤与EMDR项目”、“欧盟Asia-Link心身医学与心理治疗项目”等。
来源:摘自《致为精神卫生共同奋斗的70年》第十章 第九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组织编写
编辑||邱宇甲
排版||白羽
审核||马宁
各位亲们,精神卫生系列科普动画表情包正式上线啦,大家用起来哦!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相应表情哦~
百态人生
心情万花筒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事部
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
扫一扫关注“精神卫生686”,及时获取更多科普知识和工作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