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污名,从看见自我污名开始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小王是一名17岁的高中生,有一天出门被小区的狗追赶,此后逐渐不敢出门,总担心会不会被狗咬,会不会得狂犬病,不能去上学,但即便在家也无法安心,总是担心、害怕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家长带小王到医院就诊,经过1个多月的药物治疗后小王的担心和不安逐渐消失了,继续回到了学校上学。
这本是精神科日常门诊中众多案例之一。但3个月后,小王的妈妈再次来就诊,说孩子逐渐停了药,现在复发了。但我们之前明明和家长说好小王这种情况需要连续服药一段时间,不能自行停药。小王的妈妈似乎也有点愧疚,难为情地说道:“唉,大夫,实话跟你讲,我们心里压力是很大的,孩子还这么小,怎么能长期吃药呢?”“而且他也没有那么严重呀,我觉得他不是精神病吧”……
我们对小王停药复发感到着急的同时也对家长的这些话表示理解,因为我们知道这些顾虑和担心不只小王妈妈有,这些误解观念的背后其实是精神障碍的污名/病耻感。
“XX病被理解成一种偏执:是意志的失败,或是情感过于强烈。不过,不管它如何令人望而生畏, 它总能唤起同情。患者被认为是十分脆弱、充满自暴自弃的冲动的人。医生们开出的处方:宜人的环境、远离压力和家人、健康的饮食、锻炼以及休息。”
猜猜这是对什么病的描述?
抑郁症?心理疾病?
答案是肺结核!
这段话来自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78年发表的《作为隐喻的疾病》。在文章中,桑塔格反思并批判了结核病、艾滋病、癌症等如何在社会的演绎中一步步隐喻化,从“仅仅是身体的一种病”转换成了一种道德批判,并进而转换成一种政治压迫的过程。
随着医学的进展,类似肺结核这样被污名化的疾病仍然有很多,比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障碍。人们通常更能“接受”自己生理上生病,因为身体并不完全受自己控制的;而心理上的“疾病”则不然,人们常认为我应该能掌控自己的心理、情绪、想法等,所以,精神疾病相关的污名愈加严重。
什么是污名?
污名是对某一群体的消极想法或态度、偏见,可能导致歧视,所以我们通常认为污名是来自他人的评判。
患有精神障碍的人经常经历污名,比如,会有观念认为患者应该对他们自己的患病负责;认为有精神障碍的人有暴力倾向;认为抑郁症的人意志软弱、逃避现实……
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观念。
什么是自我污名?
但有时我们会将他人或整个社会的负面感受内化,这就是自我污名。
自我污名是患者对自己持有的消极信念或态度,让自己感到羞愧或尴尬。它会导致低自我价值,低自尊,降低自我效能感,影响患者寻求治疗或照顾好自己的能力。
自我污名的类型
研究人员将自我污名分为四种类型。
1.异化
自我污名会让患者感到与周围的人脱节或疏远。这会使患者寻求帮助或接受支持变得困难。
例如:因生病感到自卑;因生病感到羞耻、失望或尴尬;把病全部归咎于自己;感觉疾病毁了自己的生活;感觉没有人能理解自己所经历的一切。
2.刻板印象
有自我污名的人会开始认同他人关于精神疾病患者的负面说法,这就是所谓的刻板印象。这可能会让患者对工作或人际交往等事情抱有“何必呢”的态度,因为会觉得这些目标是无法实现的。
例如:认为自己因为生病而不能结婚或生孩子;感觉自己因为疾病而无法过上充实的生活;担心疾病会妨碍事业等。
3.歧视
有自我污名的人往往经历过来自他人的歧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会让患者觉得人们总是在歧视自己,即使他们并没有这样的意思;患者可能会觉得人们不把自己当回事;自己不可爱,人们不会想和自己交往等。
4.社交退缩
污名和自我污名会让患者逐渐远离他人,不与人亲近,尤其是不与没有精神疾病的人亲近;尽量减少社会关系,因为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一个负担,导致社交退缩。
如何克服自我污名
1.寻找事实
看看那些证明消极信念是错误的事实。这些事实可以来自其他精神障碍患者,也可以来自我们自己的个人经历。
例如,如果觉得自己不受别人喜欢,自己性格不好,听一听家人和朋友对自己的看法,看看自己生活中家人对自己的爱、朋友对自己的爱。
2.寻求帮助
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在帮助我们处理自我污名方面具有独特的专业视角,他们可以运用一些专业的干预措施,例如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我们应对自我污名。所以需要时,可以及时向他们寻求帮助。
3.考虑告知他人自己的疾病诊断
有些病友发现告知周围的人自己的疾病诊断是一件很有力量的事情。我们可以从有选择性地尝试告知开始,比如告诉ta自己心里曾经有过一段很困难的时期。当然,这一步很难,只有自己才能确定告知别人自己的疾病诊断是否真的适合自己。
4.找到同伴
与其他精神障碍患者联系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孤独感,减少耻感,同样的患病和康复经历让大家更有共同语言,能够相互支持。
可以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精神康复机构以及社区中寻找同伴,甚至我们可以发起这样的团体和组织。
自我污名在精神障碍患者中非常常见,而这源于公众对精神障碍的污名和歧视。消除公共污名仍然任重道远,努力面对自我污名就是重要的开始。
参考文献
1.Susan Sontag (1978)Illness as Metaphor.
2.The National Alliance on Mental Illness. The many effects of self-stigma.
3.Corrigan PW, Rao D. On the self-stigma of mental illness: stages, disclosure, and strategies for change. Can J Psychiatry. 2012;57(8):464-469. doi:10.1177/070674371205700804
4.Iowa State University. Self-stigma information.
5.Mittal D, Sullivan G, Chekuri L, Allee E, Corrigan PW. Empirical studies of self-stigma reduction strategies: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PS. 2012;63(10):974-981. doi:10.1176/appi.ps.201100459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
作者:张五芳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编辑||王慧
排版||白羽
审核||马宁
各位亲们,精神卫生系列科普动画表情包正式上线啦,大家用起来哦!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相应表情哦~
百态人生
心情万花筒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事部
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
扫一扫关注“精神卫生686”,及时获取更多科普知识和工作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