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振华重工创始人管彤贤:“天人合一”铺就上海振华领先世界之路

龚思文 党史镜报 2022-10-14

口述前记

      管彤贤,1933年3月出生。历任交通部水运司工厂处副处长、中港总公司船机处处长等职。1992年至2009年任上海振华港口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总裁。


口述:管彤贤采访:徐建刚   谢黎萍   杨建勇   张励   龚思文整理:龚思文时间:2019年8月6日,2020年4月9日



1955年我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交通部做技术员。1957年,我被错划成“右派”,之后先在农村待了十年,又在工厂待了十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获得平反,回到交通部工作,担任交通部水运司工厂处副处长,后来又担任中港总公司船机处处长。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就在这一年,已经59岁的我选择创业成立振华港机。

幸运的是,振华“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梦想成了现实。公司最初的注册资金只有区区100万美元,15年后公司资金达到8亿美元,翻了800倍;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8.12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5.37亿元,已经连续 20多年保持岸桥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最初成立的时候,振华只有十多名职工;到现在已经发展到数万人,拥有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能力最强的一支大型港口机械制造队伍。对此,我最深的感悟是“天人合一”——振华既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大气候,又凭借自身的不懈努力,从默默无闻到蓬勃发展,走上了领先世界之路


01

顺应天时,乘势而起

       我在交通部工作期间,因为工作关系,对国内和国际上的港口机械制造企业及其产品一直都很熟悉。1992年,我59岁,在中港总公司船机处处长岗位上任职,再过一年就可以退休了。我这个人不喜欢“名”,也不想出名,但我一直想做事——从年轻时求学所受的教育到在工作岗位上接受的培养和锻炼,都对我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我一直觉得应该为国家多作贡献,应该在所从事的行业和领域做更多实实在在的事情。而且,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大家都在集中精力把生产力搞上去,没人再谈年龄了,也没人找我说“您该退休了”,没人讲这话。于是,我请求组织把我调到上海,创办一家新企业。

       组织上同意了我的申请。由当时中国港湾集团公司(后与中国路桥集团公司合并成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交集团)出资50万美元,上海港机厂又以一块地皮作价50万美元,成立了注册资金100万美元的上海振华港口机械制造厂(ZPMC),由我担任公司总经理;又从上海港机厂分拨给我十多名职工。就这样,在位于浦东白莲泾地区(今浦东南路3470号)的简陋办公室里,寓意“振兴中华”的上海振华港口机械制造厂“开张”了

       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振华是既缺钱又缺人才,更无资历业绩。振华的成长,在自身克难奋进的同时,离不开“天在造就”——大环境、大气候为我们的成长创造了许多准备条件。从1978年12月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走上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后,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是一个重要标志,为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启了蓬勃发展的崭新篇章。开放的一个很重要标志就是对外贸易。外贸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像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等,要看经济的发达程度,主要就是看外贸。就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之后,在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以及其他地区纷纷建立起以对外贸易为主的功能区域,进一步促进我国外贸飞速发展,而集装箱吞吐量就是外贸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早在1992年,上海的集装箱吞吐量只有40万箱;到了今天,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4000万箱。从这个意义上讲,以重型港口机械为主打产品的振华成立于 1992年春天,可谓是“应运而生”。

今日振华重工总部大楼

       

       还有一个重要的“大气候”,就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989年国际上发生了很重要的事件——“柏林墙倒塌”,意味着“冷战”即将结束;原来国际上“平行”的两个市场,慢慢变成了一个“全球市场”。若干年后,原来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也被新的“世界贸易组织”取而代之。世贸组织倡导互惠、透明度、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经济发展、非歧视性等原则,目的是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可以享受最惠国待遇;一系列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许多对我们不利的限制,也将逐步减少。这有利于我们中国企业在更加平等的条件下发展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纵观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全球化都离不开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而集装箱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全球交通和港口行业的面貌。虽然在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集装箱这个“怪物”并不被人们看好,但到了今天,谁要是不搞集装箱,谁就没办法搞外贸!谁也不会否认,作为“20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集装箱拥有“标准化的标尺、装卸效率高、可全天候作业”等“十大优点”。全球各大港口为争取集装箱大船的停靠,纷纷扩充码头、深挖航道,大量添置高效的集装箱机械。在这之后,随着“船舶大型化”趋势愈演愈烈,以及“超巴拿马集装箱船”的不断投入使用,要求港口的集装箱机械也要随之“大型化”甚至“巨型化”,从而满足港口和船舶更新换代的需求。这样一来,超大型港口机械便出现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正是在市场需求推动下,世界上出现了30多家生产集装箱机械的企业,包括德国的克虏伯、MAN,美国的帕山科,英国的莫里斯,比利时的马尼托瓦克,日本的三菱、三井、住友、石川岛,韩国的三星、现代、斗山,等等,“群雄逐鹿、各显身手”,各自占据着世界市场的一定份额。令人痛心的是,当年由于中国缺乏重型港口机械制造企业,即便是我们自己的企业和港口,购买的也不是我们中国的产品。我们振华港机做集装箱机械这块业务,等于是把自己推上了世界港口机械发展的“风口浪尖”

2019年,振华重工为意大利Vado码头提供的轨道吊


        既然生逢其时,自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振华在与全球制造业巨头的竞争中历练、成长。1992年诞生之年,振华就把第一份竞标书递进了加拿大温哥华港,成功地获得了第一份海外订单。我们就像制作一件工艺品一样精细化制造这“第一单”港口机械,为此我们所花费的代价、投入的精力可谓巨大。说实话,“第一单”并没有为振华带来多少利润,但这毕竟是我们在没有任何国际市场业绩的背景下,开启了参与国际竞争的新篇章。让我们倍感欣慰的是,“第一单”还没完工,温哥华港又追加了“第二单”,这让我们对产品出口海外进一步增加了信心。

       紧接着,我们把目标瞄准当时全球外贸最发达、最大的集装箱机械市场——美国。美国市场对港口机械的标准近乎严苛,令全世界的重工企业都视为畏途。然而,当美国迈阿密港派人到温哥华港“一探究竟”后,竟然同我们签订了合同——一次性采购4台巴拿马型岸桥。这时我们才注意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市场上其实还是有一个相对“公平”的原则存在的——只要你产品好,就会有人要,正所谓“产品就是活广告”。在进军美国市场的道路上,温哥华港就成了振华的“活广告”。订单随即纷至沓来。1998年,美国发起6次港口机械国际招标,振华“独中五元”。2000年,在高手林立的欧洲市场,我们凭借全自动化港机,进入世界起重机发源地——德国,在汉堡和不莱梅的码头上,屹立起振华的产品。德国的一些议员因为不满德国港口竟然不使用德国设备而采用中国设备还闹到了议会,最后也是不了了之。20、21世纪之交,我们的产品已经进入了遍布全球五大洲约28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个码头,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巨大影响力。

3E PLUS 岸桥


       2002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同志访问美国,在旧金山时正巧目睹了我们振华的运输船运载着4台振华的岸桥通过金门大桥,“庞然大物过金门”引起旧金山市民围观,赞叹声此起彼伏。当晚,旧金山市市长在晚宴上致辞:“感谢胡副主席为我们送来了中国的集装箱岸桥。”胡锦涛同志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期间,一直关注并多次在讲话中称赞振华。在2006年6月视察上海时,胡锦涛同志专程来到我们公司调研,就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我们提出了殷切期望。

2002年,“振华1号”运载4台奥克兰岸桥过美国旧金山海湾大桥


       2004年,全球最大航运公司马士基与我们签下连续 3年大单;就在同一年,振华在新加坡港、韩国釜山港实现了“零的突破”,还一举夺得全球港机金额最大的阿联酋迪拜港订单。2008年,振华创造了年生产300台岸桥、600台场桥这一全球同行均无法企及的世界纪录,并且占据了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从强手如林的世界重型机械制造行业中异军突起,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强的重型港口机械制造企业。“振华”这一“中国制造”“上海品牌”遍布全世界各大集装箱港口。

       顺应天时、应运而生,抓住市场、乘势而起。良好的大环境、大气候,推动着我们振华在成立之初立下的豪言壮志——“世界上凡是有集装箱作业的港口,就要有振华港机的产品”——一步步迈向现实。



02

剑走偏锋,技压群雄

       广阔的全球市场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全世界所共同拥有,为何只有上海振华能“一枝独秀”?在保证质量、高技术的同时,不得不提到的是我们振华自己的“独门武器”

       全球各大港口机械制造企业面临的同一个难题,就是准时交货。大型港口机械供应的客户大多数是新码头。投资方建设码头,需要做两件事情:一件事是要找船运公司,因为货物和集装箱在船运公司手上,把船运公司拉来了,货物和集装箱就来了,港口的吞吐量和经济效益就上去了;另一件事就是要找港口机械制造企业,购置集装箱起重机进行装卸。这些起重机要是去早了,码头还没准备好,没办法安置装卸;要是去晚了,船运公司的货运来了,一看没有起重机,它扭头就走,找别的码头去了。所以准时交货非常重要。

       然而,要实现准时交货却很困难,因为这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除了需要提前完成工程建设并确保产品质量之外,还需要综合考虑长途运输困难、现场安装条件严酷以及各国各地验收规范不同等种种问题。1996年,日本的三井重工公司向美国长滩供应6台岸桥,就因为电气布线不符合美国标准而被要求返工;又因被强制要求返工导致延期交货,赔款3000万美元。这样一来,等于是“买卖白做”了。三井是享誉全世界的知名重型机械企业,就连他们在美国也“挨罚”了,这样的教训太深刻了。振华着眼于进军全球市场,在保质保量完成产品制造的前提下,一定要积极克服和解决运输、安装和验收等方面因素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全力确保准时交货,极力避免“挨罚”情况出现。

       当年全球市场上可供集装箱起重机整机运输的企业,唯有荷兰Dockwise公司一家。我们亲历其服务后,发现它不仅价格贵(比如,我们运到温哥华的第一台岸桥运费要价90万美元,第二台马上涨到130万美元)、不保证按时到货,而且整机到达后还要马上交付(否则罚款)。这些令人不愉快的“卡脖子”经历促使我意识到:振华若要真正打开世界市场,必须要有自己的整机运输船!有人质疑说:“你是做起重机的,搞什么船?”可我意识到,要是不弄船,我就没有运输工具,没有运输工具就难以准时交货,不能准时交货我们振华就肯定没有前景,不如先干了再说。于是我们先花了200万美元买进一条装煤炭的旧船,然后组织技术人员去国外学习请教,回来后切割组装、实施改造。在力排众议并克服重重困难后,我们建成了自己的整机运输船队,最多时共有6万至10万吨级整机运输船28艘。

       事实证明,这是一项“剑走偏锋”的“奇招”,使我们得以把重型机械以整机形态送货到用户码头上。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第二家港机企业拥有自己的船队。日本三菱公司也曾找我们帮忙运输了10台重型机械。

整机运输船


       除了拥有自己的船队之外,我们振华员工克服严寒酷暑、恶劣天气影响开展作业的能力和毅力也令世人为之敬佩。比如,我们当年在香港最繁忙的码头不间断作业时,天空正下着瓢泼大雨,然而被淋透的工人们却一刻不停,连续48小时,一气呵成地完成了“将两台旧的起重机换下,再将两台新起重机从整机运输船移上码头,最后通上电投入生产”的整个过程,令香港客户由衷佩服。不仅如此,我们还主动邀请客户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监管部门派员来我们这儿开展检验,以便及时作出整改;确保设备运到他们那边后,接电即可投产,不需要返工。这样一来,“准时交货”的“旷世难题”在我们振华这里得到了有效解决。

       说到整机运输,我从心底里感谢上海这座城市对我们振华的大力支持。众所周知,振华的诞生地是上海,但我们最初是把基地设在江苏省江阴市的长江沿岸。在我们逐渐打开世界市场的时候,江面上陆续建起的长江大桥桥面高度不够,使我们大型集装箱桥吊的整机运输遇到了阻碍。正当一筹莫展之时,我们再一次将目光聚焦上海,寻找振华新征程的启航地。那时的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构想已经形成。由交通部牵头有关地区和单位实施的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已接近完工;二期和三期工程也在规划并将陆续启动实施,长江入海口水深不足、大船无法出入的困境将得到极大缓解;洋山深水港论证工作也正在深入开展,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即将形成,一直以来上海缺乏深水良港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

       从今天来看,当初两大举措的同时推进,成了决定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关键之招!经过长江口航道治理,主航道通航水深从7米增加到12.5米,航运经济效益大大提升;洋山深水港更是成为上海港集装箱年吞吐量先后突破2000万、3000万、4000万标准箱的主力工程。与此同时,上海也在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方面努力探索,近年来已相继成立了海事仲裁院、国际航运仲裁院等机构,这很有必要。对于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来说,除拥有“硬实力”外,法治保障良好的“软环境”也是不可或缺的。

       2000年,在交通部和上海市的支持下,在上海长兴岛的南部沿江地带,划出了300多万平方米的地方给我们建长兴基地,其中岸线长度达4.65公里。通江达海的优越位置、价值连城的“黄金岸线”,使我们陆续添置的整机运输船有岸可停泊,一批批巨型港口机械可以整机形态出海运往各大洲。从此,振华在通向世界的征程中迈上了“快车道”

振华重工长兴生产基地全景


       在此基础上,我们沿着岸线建起可承重2000吨的超重型车间,并在车间旁建起承重码头,极大地缩短了产品在基地内的运送距离,大大压缩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要知道,港口机械设备不仅自重可达数千吨,它的每个部件重量也都在百吨以上。国外的重型机械企业由于大都位于内陆地区,怎样实现万吨级钢结构运输成了他们的难题。能在水边“安营扎寨”,对他们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优越区位条件。此外,我们还采取了用大型浮吊在承重码头上安装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做法,实现“高空作业低空做”,这比在陆地上安装机械要快好几倍,我们振华的产能在世界上也达到了同行无法企及的水平。

振华30号,目前全球起重量最大的全回转式浮吊


       振华新基地落户长兴岛至今,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都非常支持我们振华在上海的建设和发展。其中,2007年9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长兴岛调研,第一站就来到我们振华港机。他称赞振华港机等装备制造业代表了上海水平、中国水平,是优势产业、名牌产品;指出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关心重型装备业的发展,支持企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壮大和提升优势产业。201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在冒雨视察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时,还特意问起岸桥设备是不是上海振华建造的,可见他对振华印象之深。俞正声同志在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期间专门听取了我们振华的工作汇报,对我们企业的发展一直很关心、一直很支持。2018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同志专程来振华调研,对振华人不懈努力、艰苦创业给予了充分肯定。上海市有关委办局,包括原经委、外资委、商委(现为商务委)、建设交通委,等等,都对振华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大量帮助,一直在为振华在上海落地生根、发展壮大创造最有利的环境。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振华不仅顺应了天时,也占得了地利——能在上海这一国际航运中心城市诞生、成长并走向世界,是我们振华莫大的荣幸

港珠澳桥隧特大型工程配套核心装备


03

人尽其才,独树一帜

       我一直坚信,任何成功都是“天人合一”的结果——无论再好的大气候、再优越的环境条件,想要事业有成离不开“人”的努力。1992年初成立的振华,从白手起家、一无所有,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到现在成为行业魁首,同样依靠我们自身在质量标准、技术创新、公司管理和人才支撑等方面的“独树一帜”。下面我就来讲讲这几个方面的“依靠力量”。

       第一,依靠过硬的质量标准集装箱机械属于耐用工业品,一用就是几十年,所以第一要求就是质量可靠。我们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集装箱起重机设计和制造国际标准的英文文本,堆起来足足有两三米高,但我们的管理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在短时间内就能吃透20多种国际标准,并落实到每一位员工、每一道工序、每一个部件。在制订设计方案和工艺流程时,我们不惜重金聘请业内专家来讲解;在制造过程中,我们不仅主动要求客户派出监理,甚至自己花钱聘请外国监理来“找碴儿”。我们的产品终身保用,售后服务都是免费的。在我的理念中,除非产品没做好,否则需要售后服务做什么?

       而且我注意到外国客户有一个特点:第一次他买你的产品,如果用下来没有大问题,第二次他还买你的;反过来说,你想要打破他的“传统”或“习惯”,也是不容易的。有一次我们在加拿大的产品出了点问题,我头一天要求集齐工具配件,第二天带队包机飞到加拿大,第三天就在现场解决了问题,令加拿大港务部门很是佩服。2006年,振华第1000台港机下线——这台极具纪念价值的机器,温哥华港很早就向我们预订了;我们也讲义气,倒贴了300万美元,仍按1992年的价格卖给他们,虽然它已经比第一台港机要先进得多。对方乐坏了,不仅再添5张订单,更是逢人就替振华做宣传、打广告。日本、韩国原来一直标榜“必用国货”,新加坡也不肯要我们的设备,而现在这些国家许多港口都在使用我们的产品,还是因为质量好。我们在中国台湾地区的项目也做得很成功——自从振华的设备进入中国台湾地区后,他们就很少再买外国港机设备了。客户从不了解我们到主动找着我们要买货,说明过硬的质量标准就是最好的“通行证”。

       第二,依靠不断技术创新说到技术创新,那是振华最引以为豪的。我们首创一次吊运两个40英尺集装箱的起重机新技术,使得装卸效率提高50%以上,被称为“21世纪起重机更新换代产品”。我们首创全自动化双小车集装箱起重机,成功化解了“卸船要高、装车要矮”的矛盾。我们首创应用超级电容的轮胎式集装箱起重机,达到降耗30%、降噪、消除黑烟的环保效果。我们首创高效环保智能型立体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被称为集装箱装卸史的一场革命……在振华的技术创新历程中,“中国创造”令世界为之惊叹的例子数不胜数

高效环保智能型立体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


       全世界绝大多数的码头,不是建在海湾里就是建在河口内。比如,德国汉堡的港口在易北河上,易北河河口就有桥;美国纽约的哈德逊河上,也是一座桥接着一座桥。可是集装箱起重机都是二三十层楼高的“钢铁巨兽”呀,怎么能运输进来呢?其他公司基本都做不到。但我们振华就有一项“特技”,在运输过程中把机械暂时“变矮”,这也成了我们自己的“独门武器”。

       2011年,历时5年建设,飞架在旧金山与奥克兰之间的新海湾大桥交付使用。这是世界桥梁史上难度最高、跨度最大的单塔自锚抗震悬索钢桥,桥身全部4.5万吨钢结构的承建方就是我们振华。我们拿到这个项目真是很不容易,连美国都震惊了——“世界上最难做的桥”怎么可以给中国做呢?旧金山这个地方还是一个地震带;建造的这座桥需要防止8级地震。为了做这个项目,我们建立了两个高25米的重型车间,相当于8层楼高。但美国人到最后总结讲,幸亏这个项目是给了振华。

       在“每年至少诞生一项世界第一”背后,振华有一套稳定的研发投入机制作为支撑和保障:我们不仅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中心,还与同济大学工程学院、上海材料所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公司董事会每年以产值的3%作科技开发基金。可别小看这3%,这意味着我们每年在开发基金上至少要投入3亿至4亿元!



振华重工建造的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


       2005年,上海振华港机“新一代港口集装箱起重机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2006年1月举行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亲自为我们振华颁发这个奖项。后来我们还陆续获得其他奖项。曾经担任上海市市长的徐匡迪同志一直对我们振华印象很深。2008年3月,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同志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还特别提到,上海振华港机的大型港口机械设备等产品的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国家实力的象征。我们不管获得了多少肯定、取得了多大的进步,都不会去搞什么仪式或庆祝活动——做了很多事情但不去“炫耀”,这也是我们振华的一个特点,这就跟我们从来不做广告、我们的产品就是我们的“广告”是一样的道理。

       我本人在退休后还担任过同济大学客座教授,虽然已经到了耄耋之年,但仍然坚持每天来到“产学研三结合工作室”,同研究生一起研讨、攻克振华新产品中的难题。时至今日,创新仍在带给我无尽的乐趣。

风电安装船


       第三,依靠严格的公司制管理。我们振华是中交集团旗下的控股公司,从企业性质上看属于国有企业然而,从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上讲,我们企业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没有“大锅饭”“铁饭碗”“铁交椅”。从决策机制上说,我这个总经理负责决定公司的一切大事,事事由我拍板负责。对企业来说,要是决策没有效率,你就拿不到项目、赚不到钱。在核心业务上,振华实现了从设计、配套、制造、安装、调试、运输到售后服务,统一指挥、不断调整,以满足合同要求作为公司“一把手”,我没有秘书,大大小小文件都是我亲自起草。我任总经理期间也没有专职司机。公司副总经理以及党组织、团组织和工会组织负责人都不脱产,每个人都要兼任部门经理,而且每个月都要向我汇报资金使用等情况。所有的高管,包括我本人在内,既没有公司股份,也不拿高工资、高奖金。既然是领导,就必须身先士卒、先忧后乐。因为公司效益好,我们职工的工资福利在全上海是名列前茅的。

       第四,靠人才队伍支撑。港口机械是一个劳动、资本、技术“三密集”的行业。但如果没有人才支撑,很难取得发展。好在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大学校——企业打造出产品的同时,人才也涌现出来了。实际上振华有很多员工,学历并不高,但是在实践中练就了过硬的本领。比如说,刚才提到我们振华独有的20多艘整机运输船,就是靠我们振华员工的智慧,自己改建的。

       我用人向来不拘一格——“蓝领”“白领”都能成为我的得力干将。“蓝领”工人们来自五湖四海。我们从生产大型产品特点出发,全面实行以“吨”为基础的项目承包制——项目负责人一律按产出的“吨”付酬;“蓝领”工人也一律按付出计酬,鼓励“多干多得”;公司重点抓数量核查、质量检查,显著提高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2006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来振华港机考察时,我就着重向他介绍了振华在“不拘一格用人才”方面的创新突破。我们还为“蓝领”工人们建了家属宿舍,添置了沐浴房、洗衣房等生活服务设施。公司还引进了电影放映,与上海市区影院同步播放新片,看一场电影只要1元钱(后改为免费)。与此同时,我要求“蓝领”工人们也必须学英语,并且立下规定:只要通过内部考试,直接涨工资。当年造美国新海湾大桥对电焊工人的需求量是2000人,但根据当地法律,电焊工人只有通过美国焊接协会的技术认证才能获得施工资质。于是,我们振华大批能吃苦、技术精湛又懂英语的电焊工人就有了“用武之地”,甚至在施工现场还能与美方工作人员实现无障碍交流。

       “白领”则包括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一律采用聘用制。“白领”人数少,但公司的福利和奖励,大多向“白领”倾斜。我担任总经理期间,每年公司都会以重金奖励科技创新成果;后来又增设“振华功臣”荣誉称号,为获得者颁发百万元大奖。公司为他们提供高额的大病就医担保,为他们解决购房、买车等问题提供长期无息贷款,还定期组织春游、秋游、观看文艺演出。公司主要干部都看过世界“三大男高音”表演。我还把近 400年来最好芭蕾舞、音乐剧的碟片买来送给职工,并要求他们认真阅读文学历史著作,让大家知道什么是“阳春白雪”。

       当然,“厚爱”和“严管”必须结合起来。振华成立之初,我就立下“五不准”规定:不准吸烟、不准搞“第二职业”、不准酗酒、不准赌博、不准搞“第三者”。“家和万事兴”——要是职工在家里一天到晚吵架、闹矛盾,你说他在单位能干好工作吗?我就是从这种最朴素的观点出发来管理队伍的。

       我们在今天回顾历史,就会发现有很多事情,回头看才能看得更清楚。振华近30年的发展历程,同中国改革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伟大历程,同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重大历程,同我们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都是密不可分的。能将这些重要历程认真记录下来、严格保存下来,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业。我记得在21世纪初的时候,上海昆剧团排演过一部大型历史剧——《班昭》,其中有一段唱词说得好:“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无论是做事业,还是做学问,都要真正静下心来才能做好;只有以史为镜,不断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更好地向前发展




来源/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 编

《向海而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亲历者说》

编辑 / 沈洁

制作 / 刘捷

转载请注明来自“党史镜报”(ID:dsjb2020)微信公众号



相关阅读:

百名改革先锋之一 许立荣:亲历中国航运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时刻

杨雄: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宣布,上海已经是国际航运中心了!




扫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