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望道叫我明天送他所译的《共产党宣言》到独秀家去”

董奇 党史镜报 2022-10-14

请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俞秀松是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最初5位成员之一、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首任书记。1920年6月27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夜,望道叫我明天送他所译的《共产党宣言》到独秀家去,这篇宣言底原文是德语,现在一时找不到,所以只用英俄日三国底译文来对校了。” 28日早上9点,俞秀松来到陈独秀家中,将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交给他,他们还聊了些译书的事。《共产党宣言》为什么由陈望道翻译?又为什么要交给陈独秀呢?


俞秀松日记手稿

俞秀松


社会之急需,时代之召唤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广泛需求。《星期评论》编辑部深感尽快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完整地译成中文“已是社会之急需,时代之召唤”,急切希望译出《共产党宣言》全文,先进行连载,继而再出版单行本。

谁来翻译呢?邵力子想到了向自己主编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投稿的陈望道。陈望道精通日文和英文,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又积极倡导新文化,白话文功底好。由他执笔翻译这部经典著作,可以说是不二人选。在《星期评论》编辑部的讨论中,邵力子提出:“能承担此任者,非杭州的陈望道莫属。”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其实,在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以前,已有该书的摘译,但没有全书。1920年的三四月份,陈望道依据戴季陶提供的《共产党宣言》日文本,参考陈独秀取自北大图书馆的《共产党宣言》英文本,在故乡义乌分水塘破陋的柴屋里,花了平常译书的5倍工夫把全书译了出来。




     陈望道


 陈独秀



李汉俊



《共党产宣言》与《共产党宣言》

原本是《星期评论》委托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但陈望道翻译好后,《星期评论》却在这时因故被迫停刊了。恰好中共上海发起组刚刚建立,陈独秀与维经斯基商量后,决定以“社会主义研究社”的名义秘密出版此书。维经斯基拿出2000元作开办经费,在辣斐德路(现在的复兴中路)成裕里的一个石库门里,租下一间房子建立了一个小型印刷所,取名“又新印刷所”,蕴含“日日新又日新”之意,由郑佩刚具体负责。又新印刷所承印的第一本书便是《共产党宣言》。



又新印刷所旧址




维经斯基




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陈独秀、李汉俊校对的《共产党宣言》被列为“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初版印刷1000册,封面印有水红色马克思半身肖像,很快售罄。由于疏漏,封面标题错印成了“共党产宣言”。9月再版,加印1000册,书名纠正为《共产党宣言》,封面改为蓝色,也依然销售一空。此后其他书社多次再版,有的书社重印近20次。

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完整形式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让中国人民第一次看到这本科学社会主义伟大历史文献的全貌,它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建设及早期共产主义者的成长,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初版本和第二版


一百年前的新书广告

《共产党宣言》出版后,1920年9月30日《觉悟》上刊登了一则署名玄庐的短文,题为《答人问<共产党宣言>底发行》:

慧心,明泉,秋心,丹初,P.A:

你们来信问《陈译马格斯共产党宣言》的买处,因为问的人多,没工夫一一回信,所以借本栏答复你们问的话:

一、《社会主义研究社》,我不知道在哪里。我看的一本,是陈独秀先生给我的,独秀先生是到《新青年社》拿来的,新青年社在“法大马路大自鸣钟对面”。

二、这本书底内容,《新青年》《国民》——北京大学出版社——《晨报》都零零碎碎译出过几章或几节的。凡研究《资本论》这个学说系统的人,不能不看《共产党宣言》,所以望道先生费了平常译书的五倍工夫,把彼全文译了出来,经陈独秀、李汉俊两先生校对。可惜还有些错误的地方,好在初版已经快完了,再版的时候,我很希望陈望道先生亲自校勘一道!

为让读者买到《共产党宣言》,沈玄庐以答读者问形式刊出这则非常巧妙的新书广告。抬头的读者姓名为沈玄庐自拟,到哪买呢?书是以“社会主义研究社”名义出版的,又说此书是供那些“研究《资本论》这个学说系统的人”看的,提醒读者买不到也不要着急,书会再版。


《共产党宣言》的汉译版本

百年来,《共产党宣言》被不同主体反复译介阐释,共有十余个译本、数十版次出版发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最广、受众最多的经典文献。《共产党宣言》在新中国成立前共有6个汉译本公开出版,分别是陈望道译本、华岗译本、成仿吾与徐冰译本、博古译本、陈瘦石译本、莫斯科译本,这些译本“恰恰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缩影”。


上海陈望道旧居里的《共产党宣言》版本厅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更具系统性与规划性,从个人翻译行为过渡到国家翻译实践,从理论普及上升到学理探究,从溯源原著深化为译本阐释,这一时期《共产党宣言》的汉译出版主要分为三类:早期译本的修订及重译,编译局译本,少数民族及港台地区译本。中共中央高度重视马列经典著作的翻译和出版,先后成立了“中央俄文编译局”和“斯大林全集翻译室”,并于1953年将两个机构合并,成立“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宣言》的译介出版开始进入有计划、有系统的传播,成为一种国家行为,由中央编译局组织翻译出版的《共产党宣言》译本统称为“编译局译本”。编译局译本目前已成为《共产党宣言》在中国流传最广、最为权威的汉译本。


扫码关注我们







来源 /《党史信息报

编辑 / 沈洁

制作 / 张丽燕

转载请注明来自“党史镜报”(ID:dsjb2020)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