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近日揭开面纱的《工人之路》珍贵史料,到底有什么重要价值?

邵雍 党史镜报 2022-10-14

工人之路 ////

NEW///DISCOVERY

6月21日上午,《工人之路》珍贵党史资料发布会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举办。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SMG版权资产中心/上海音像资料馆,联合发布一批从俄罗斯采集的中文报纸《工人之路》的相关档案史料。

这到底是一份什么样的报纸?它有哪些重要价值呢?本号独家分享《工人之路》珍贵党史文献资料发掘工作的参与者之一——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系邵雍教授关于《工人之路》重要价值的解读文章,以飨各位读者。


一、苏联唯一的一份中文报纸,陆续出版长达26年,连续7期长篇报道中共六大,和中共中央保持着直接联系


《工人之路》创办于1922年3月,1938年4月终刊。出版时间长达16年,总字数大约2500万字,最高印数每天达6800份。它是远东中国工人唯一的中文报纸,也是苏联唯一用中文出版的报纸。报社经历了三个地方,分别是赤塔、海参崴及伯力,这三地分别是远东共和国首都、红色职工国际太平洋书记处及苏联太平洋舰队司令部、远东红军特种情报机关所在地。其中海参崴是苏联在太平洋地区唯一的一个不冻港,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去莫斯科(无论是陆路、水路)的交通要道、主要枢纽站。因此《工人之路》报道了宋庆龄经海参崴去莫斯科、国民党要人胡汉民、朱和中等在海参崴接受采访并为《工人之路》题词的消息。1929年8月15日该报就在第二次太平洋劳动大会召开期间发表社论《第二次太平洋劳动大会与中国工人阶级》,这次大会邓中夏专程从莫斯科赶来海参崴参会。

《工人之路》是在苏联远东地区的一份红色的报刊,主办方最初是全俄中央职工苏维埃远东部,自339期开始改为苏联共产党远东边疆委员会和苏联职工会远东边疆职工苏维埃,一直到1938年4月12日的1073期。1925年3月25日该报刊登了《中山先生死后沿海省省职工苏维埃对全体华工宣言》。实际办报人都是身在他乡的中国共产党人,著名的有俞秀松、周达文、董亦湘等人。

该报与共产国际、中共中央有直接联系。刊发了《列宁论中国革命》《列宁主义与工农》(1925年1月21日),共产国际负责人布哈林对于中国问题的意见(1926年12月4日),1931年6月21日、25日连续刊载了米夫的《在中国的革命危机》。同年9月1日、3日又刊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关于中共任务的决议等。

《工人之路》一开始的报头写着“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这个口号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来,今天通常译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后来就改为“全世界无产阶级与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这一列宁主义的新提法。

1930年7月24日《工人之路》第一版刊出的文章标题就是《在世界革命怒潮中的中国》,指出中国革命的高潮,尤其有伟大的世界意义。它大量报道中共五大、六大,特别是对于一年以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做了非常详细报道,从1929年1月30日开始到3月24日,连续7次连续介绍了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如此长篇连续报道在国内的报纸上没有见到过。

此外还及时转载了中共中央的一些决议,如1925年4月8日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为孙中山之死告中国民众》、同年6月24日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帝国主义野蛮残暴的大屠杀告全国民众》;转载党的重要领导人撰写的重要文章等,其中1929年10月8日发表的邓中夏的《呜呼!彭湃同志之死》,1936年9月26日刊出的特稿“中共主要负责人投稿”《中国工人运动的新高潮》,弥足珍贵。《工人之路》还转载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刊的文章,如1924年12月31日发表的时评《孙段合作与国民党的命运》。


二、全新发现的文献不胜枚举:李大钊的诗歌遗作,北大师生的救国歌,上海工人运动的详细报道……


就文献而言,《工人之路》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如刊载的北京大学师生填词谱曲的《北大之救国歌》、萧三诗歌《八百勇士赞》,以及用上海“新春调”填词的《工农革命十二月花》等作品,别处均未发现。

当然还有在李大钊牺牲后以“李守常遗著”名义发表的一首新诗《进攻》,以及1927年6月6日特载《李守常同志的略史》,内称,“1920年中,马克思研究社改为中国共产党,他即是共产党中最重要之一人”,这是关于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又一重要表述,值得研究。《工人之路》的编辑团队本身对中国革命诸多重要问题的见解,特别是对中国革命前途、方法、动力的判断都有一些很好的想法。比如在1924年9月3日的一个评论中明确提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概念。1925年1月7日的时评标题为《承继孙文同志革命事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这一正确观点至今依然传承。1926年4月18日署名洁玉的文章,较早地提出了关于农民运动的正确的认识与主张,在当时难能可贵。还有1929年8月24日一篇评论的题目就是《谁是我们的敌人 谁是我们的朋友》,与毛泽东先前的提法完全一致。《工人之路》及时报道了中国国内的土地革命战争、朱毛红军在江西湖南的胜利。1932年7月28日、7月30日连续发表“中国来信”《江西东北信江苏维埃区域》。对于红军反“围剿”战争及长征、抗日战争等该报都有报道。

作为一份面向远东中国工人的报纸,它对中国职工运动有非常详细的介绍。上海纺纱厂罢工、1925年的五卅运动、1927年的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都有非常详细的报道。在《工人之路》上还看到上海小沙渡女工、上海织袜厂罢工工人的来信。该报对于二七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出过纪念专号,编辑张孑余发表了亲身经历的回忆。五卅运动也出过纪念号专刊。对于彭湃同志的牺牲、广州起义包括后来对于广州起义的纪念等等,都有非常详细的论述。

《工人之路》坚决揭露国民党的反动本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工人之路》1927年4月23日头版的文章标题就是《蒋介石反了》,旗帜鲜明。稍后刊出的《蒋介石专政的南京政府》一文,揭露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本质。

《工人之路》面向远东工人,根据苏联方面的要求,提出“抛弃爱国主义,走入共产主义的路径”(《“五四”、“五五”与“五九”》,1925年5月6日)。1931年5月4日发表署名柏青的文章《加紧反对华人中的地方民族主义》。该报对嫖妓、赌博、吸毒等“远东华工/华人/华埠”中社会陋习进行了“整体批评”,但对于海参崴国戏园子广受欢迎的旧戏码进行了过火的批判。至于推行汉字拉丁化运动,消灭传统汉字,废除春节、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庆,就是极左了。所有这些,给我们研究苏联时期远东华工的生存情况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1927年8月17日《工人之路》第200期社论《本报两百期纪念告旅俄华工》称“群众失了本报,即如无舵之扁舟”。1928年1月1日 “中国工人庆祝《工人之路》杂志七周年纪念”传单则自我定位为“远东杂志界的明星,远东工人唯一的良友”、“文化革命的领导者”。

《工人之路》还经常刊登广告,代销中国的革命出版物如《向导》《红旗》等报刊。1930年8月19日该报社论的标题就是《帮助中国革命出版物就是帮助中国革命》。《工人之路》的读者不仅仅是苏联远东地区的华工还有国内的共产党员。1930年1月11日中共满洲省委从哈尔滨给在伯力的联共(布)远东边疆区委员会的信中说:“北满的鼓动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这里只能收到来自上海的一份党刊……伯力的出版物——《工人之路》和莫斯科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的出版物应大批运来供同志们阅读参考和在广大群众中散发。”由此可见该报当年的价值。

在庆祝建党百年的时候,发掘整理《工人之路》的重要资料,是我们进行党史学习、党史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编辑 / 刘捷

制作 / 刘捷

转载请注明来自“党史镜报”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