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抗震救灾中的沪唐双城情

殷祖泽 党史镜报 2022-10-14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口述前记


  45年前的今天,唐山大地震震痛了全中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上海迅速组成医疗队弛援灾区。殷祖泽作为第一批上海医疗队队员,在参与救灾中,用奉献诠释大爱。


搭在排水沟边的医疗室


  记得是1976年7月28号,我们医院外科支部书记找到我说:“唐山发生大地震了,组织已经决定让你加入抗震救灾医疗队,赶快回去准备一下生活用品、换洗衣服,到院部集合待命。”专业是普外科的我,义不容辞。当天晚上我们全区的医疗队员紧急集合,等待指示。大家当夜都没有好好睡觉,有的人干脆在凳子上坐等到天亮。第二天清晨六点半,我们作为第一批上海医疗队队员赶赴唐山参加救援。  因地震引起交通拥堵,火车到达天津后无法进入唐山,后来我们接到命令,从天津的一个军用机场飞到唐山机场。到达唐山机场时已经是晚上了,伸手不见五指,我们就在路边安营扎寨,把塑料布往水泥地上一摊,“以天为被,以地为床”。我们身上带有压缩饼干,当然更多的就是医疗药品、设施器械等。那时晚上没有水喝,没有饭吃。压缩饼干干得咽不下去,喉咙像冒烟一样,也都没有地方可以找水。

救灾现场
  由于余震不断,我们于是就在这个区域附近选择一个地方,搭起帐篷、灶头和厕所。我们住的帐篷要搭建在地势比较高,旁边有条件挖排水沟的地方。这样,下雨的时候,帐篷上流下的水可以顺着沟排到远处去。作为医疗救护队,更重要的还要搭建一些用于工作的帐篷。工作帐篷搭建好后,我们就把从上海带来的医疗器材设施安置进去。同时,因地制宜,设置了十分简易的诊室和抢救室。  上海医疗队到来的消息不胫而走,还没等我们喘匀这口气,伤病员就集中而来了。

与时间展开较量的“战争”


  在困难重重,生活还没有安顿好的情况下,我们迫不及待地展开了救援工作:  作为第一批赴唐山的医疗队,队员们一般都是年富力强,医术醇熟,能吃苦,政治素质比较高的。我们在最初的两个星期里,一共接待治疗了5000多人次,平均每天要有三四百人。我们一律来者不拒,热情接待,并首诊负责。当时来就诊的各种外伤、骨折病人是非常多的,也有一些小伤小痛的病人,以及大灾之后的传染病、流行病患者。其中还有一部分需要抢救的是脏器损伤的危重病人。  一天晚上,手扶拖拉机送来一位中老年病人,现场诊断为腹部外伤、肠外露、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病人已经中毒性休克,我们决定马上进行手术。在医疗器材设施很不匹配的情况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了极致,经过努力,病人抢救成功。这位病人抢救成功后,当地很震动,大队支部书记、公社党委书记等人纷纷登门表示感谢。  大震后的第九天,我们在一个芦席棚里安全地接生了一个女婴。这个婴儿的父亲在地震中遇难了,母亲被压伤了。一个受过挤压伤的产妇在这样艰难的环境里生育,绝非易事。当时,我们医疗队一无产科医生,二无设备条件。但我们医疗队中一位年轻的妇产科护士,在这个时刻勇挑重担。此时,棚外骄阳似火,棚内热气逼人,苍蝇乱飞。我们有的队员忙着赶苍蝇,有的拿着扇子为大家扇风,有的队员为产妇擦汗,婴儿终于顺利出世。棚内棚外,大家都兴奋不已,七嘴八舌争着为婴儿取名。婴儿的母亲看着、听着,泪花扑簌簌地往下淌。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决定给婴儿取名为“李重建”。

救援医生为受伤的女孩处理伤口
  外来的病人送到我们医疗队的时候不分科,也不分轻重缓急。有的病人虽病情比较严重,但却没有表现得很明显,一旦耽误就十分危险。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进行筛选分类,这是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基础的。分好以后,有些病人就需要立即转院。我们把病人送到可以停直升飞机的地方,直升飞机再把病人送到大飞机上,转运到北京、天津、石家庄、沈阳等大城市进行治疗。也有些病人,不一定要送到大城市去,通过直升飞机接到医疗队里来救治也可以。转运危重病人也是分秒必争的,往往直升飞机还没有停下来,机翼还在转动,我们就猫着腰,找到飞机出口,把病人从直升飞机里抬下来就跑。  等第一阶段需急救的病人数量减少后,医疗队便不再单纯地等病人上门,而是主动外出寻找病人。我们根据分科、人力、技术和需要,组织了巡回医疗队,到群众家里,到田间,到车间,为病人提供服务。大家都尽全力把工作做得细致一点,做得好一点。看到农民在白杨树旁的农田耕作,我们就主动送医;还有一些受了轻伤的百姓,到医院就医不方便,地方偏僻没有车经过,我们就赶到百姓家里为他们治疗。所到之处,当地老百姓都自发地鼓掌。我们开展就地医疗的初衷,就是针对不同的病人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我们对有些病人运用了针灸和推拿,把队伍里中医医生的力量发挥得非常好,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

“新唐山”背后的双城情


  为了保证完成救死扶伤的医疗任务,我们克服了医疗条件差和生活条件差的困难。大家思想解放,开动脑筋想办法,把所有能够利用的条件发挥到最大限度。当时生活上的困难很多,比如断水、断电、断粮、断交通。当时好不容易找来的水也担心不卫生不安全。仅有的一点水,大家都相互谦让,留给最需要的人喝。在用水紧张的时候,上海运送来一些苹果,我们则把大部分苹果分给病人,自己留下了一小部分,但大家都舍不得吃,推来推去。  最艰难的时期就是刚来唐山的前三天,因后勤跟不上,一时没有东西吃,我们就出去挖野菜。这种野菜的味道,至今难忘。我们吃到的第一顿饭是小米粥。那时解放军空军官兵到我们这里看病,发现我们断粮了,就把自己带着的小米分了大半袋给我们。那顿小米粥的香味也是至今难忘。  后来情况有了好转,蔬菜、大米、面粉等粮食供应上了,交通也开始恢复了。但因为不适应气候和劳累,我们一半的队员都得了病,主要是肠胃炎和感冒发热,但队员们全都带病工作,没有人躺下休息。

灾区送水车
  我们第一批医疗队撤离时,第二批医疗队也都整装待发。医疗救治也开始进入比较有序的状态。当时,唐山市委领导到火车站送我们,和我们每个医疗队员握手,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非常感谢你们,唐山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在唐山救援和重建的过程中,上海和唐山两座城市紧紧相连。在第一时间,上海不仅派出了大量医疗团队,还动员社会各界进行物资支援,为“新唐山”建设规划了方案,派出工程团队重建了“新唐山”的一个区……唐山大地震30周年的时候,我们部分医疗队员到唐山故地重游,令我感慨万千。第一个感慨,当年的“豪言壮语”实现了:一个“新唐山”屹立在冀东平原上。唐山用一座现代化城市的形象,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时隔30年,“唐山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这句熟悉的话语重响耳旁。第二个感慨,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时期,天灾和人祸加在一起,我们能够挺过来、站起来,这离不开人民的坚强,解放军的勇敢和“全国一盘棋”的支援。第三个感慨,参加唐山大地震的救援工作,让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包括世界观的培养,意志力的锻炼,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体能等方面的考验。这些都是受益无穷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为什么能克服,能战胜呢?靠的就是坚强的意志力,而这就源自于参与唐山抗震救灾经历的锻炼。

  口 述:殷祖泽,历任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外科副主任、副院长,静安区卫生局副局长、局长。  整 理:张 鼎

往期推荐

为梦想加油:对口支援的克拉玛依之歌

从修汽车到造汽车:上海支援“一汽”建设亲历者的回忆

听援建干部为你揭秘,上海人在三峡“拦差头”为啥不要钱

跨越山海的情义:精准援滇的“上海答卷”

精准援滇:延续上海与版纳的半世情缘


来源 /《党史信息报》

报纸编辑 / 赵菲

微信编辑 / 丁达

制作 / 丁达

转载请注明来自“党史镜报”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