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顺丰控股多名股东再欲减持,行动频繁受阻

财说君 全球财说 2021-07-25

顺丰控股,多名股东再次宣布大规模减持,合计减持不超过7.91%!


股价下行 套现频繁遇阻

4月3日晚间,顺丰控股(002352.SZ)发布公告称,持股5%以上股东苏州工业园区元禾顺风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元禾顺风”)、宁波顺达丰润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顺达丰润”)、股东嘉强顺风(深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嘉强顺风”)、监事刘冀鲁拟减持公司股份。


公告显示,元禾顺风、顺达丰润、嘉强顺风、刘冀鲁拟分别减持不超公司总股本1.5%、3%、3%和0.41%的股份。


目前元禾顺风、顺达丰润、嘉强顺风和刘冀鲁分别持有顺丰控股5.65%、8.33%、5%和2.054%股份。


各方减持理由均为“资金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顺丰控股分别在2018年1月21日、2018年4月23日、2018年8月7日三次发布减持公告,其中均包括元禾顺风及嘉强顺风。


首次减持,嘉强顺风通过大宗交易、集合竞价减持0.09%,元禾顺丰通过大宗交易、集合竞价减持0.11%。


二次减持,嘉强顺风通过集合竞价减持0.46%,元禾顺丰集合竞价减持0.28%。


第三次减持,由于顺丰控股股价一路下行,减持期期间,其股价始终低于45元/股,均未减持成功。


据资料显示,顺达丰润、顺信丰合是顺丰的员工持股平台,而嘉强顺风、元禾顺风是2013年9月进入顺丰的投资机构。


值得注意的,嘉强顺风、元禾顺风所持所有股份已于2018年1月23日、2018年3月21日以及2019年3月25日全部解禁。


减持股东来头不小

股东急于套现,而他们又是什么来头?


先来看看,嘉强顺风。


据企查查信息显示,嘉强顺风的合伙人为中国信达、中信资本,而其大股东则为宁波国开物流合伙企业(下称“宁波国开”),持股41.4489%。



宁波国开同样出现在了元禾顺风的股东名单之中,持股比例达19.75%。



宁波国开又有何来头?其合伙人为东直捷飞、国开金融、国创开元与国开博裕,国开博裕一基为第一大股东,持有宁波国开58.7237%股权。



而国开金融,则为国家开发银行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资子公司。


根据资料显示,国开博裕一基及东直捷飞的背后均是博裕(上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博裕资本”)


博裕资本,于2010年9月28日注册于中国香港,由中国平安集团前总经理张子欣、TPG资本前中国区高管马雪征、前Providence合伙人童小幪,以及前高盛直接投资部门员工江志成联合成立。


进入大众眼球,还是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前夕引起"轰动"文章。


博裕资本于2012年投资阿里巴巴并持有0.55%股份,据投资界网站信息,其投资金额为42.9亿美元。与其共同投资的还有中信资本及国开金融。


一次次的增资减持,一系列的错综复杂,其背后的故事,大家可以继续挖掘一下。


能否挺过转型疼痛期

说回顺丰控股,日子并不好过。


2018年年报显示,顺丰控股实现营业收入909.43亿元,增幅27.6%。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45.56亿元,同比下降4.5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达34.84亿元,同比下降5.92%。


这是顺丰控股上市后首度迎来净利润下滑。而且竞争对手韵达股份的营收增长38.48%,净利润增长67.34%,申通快递营收增长34.42%,净利润增长37.46%。


但从业务增长来看,2018年顺丰实现快递件量同比增长26.77%。客单价上,从2016年至2018年的顺丰快递业务的票均收入看,分别为22.15元、23.14元和23.18元,高于行业12元到14元的平均水平。


净利润的亏损,源于转型期的阵痛。


年报显示,2018年顺丰控股的营业成本为746.42亿元,同比增长 31.4%。成本增长高于收入主要在于公司主动应对市场需求,扩展多元化的物流服务,对新业务进行了开拓性投入。


值得注意的一点,顺丰控股2018年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长逾50%。


除了传统快递,顺丰更大规模将投入转向新业务,如快运、冷链、同城配、国际业务等服务。


2018年,顺丰控股为了新业务的发展,开始大量投入资本,进行扩张。


一年时间中,先后收购了广东传统零担企业新邦物流、 DHL香港和北京100%的股权;参与了美国物流服务平台Flexport新一轮的融资;并与夏晖集团、招商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进行合作,发力冷链、海运等业务。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顺丰花在收购以及投资上的金额已经超过了70亿元。


大笔的收购不仅压缩了顺丰控股的利润,更是直接推高了公司的负债率,年报显示,其2018年负债率为48.45%。


如今的顺丰,截至4月3日收盘为37.30元/股,市值为1648亿元,相比2017年3月3200多亿的市值,已近腰斩。


在2018年12月,其股价跌破发行价的32元。其股东减持的背后,除了急于获利套现,亦存在难言的担忧。漫漫长路,如何回暖,新业务能否有所起色且不断进步,都值得考量。


推荐阅读:

10个涨停?忽悠式重组套路深!

N轮融资仅推出混沌“类六代屏” ,打口水战的柔宇科技急盼上市

A股全线上扬超3%,万亿茅台靓丽业绩背后存隐患?

千亿级P2P平台炸雷!史玉柱等大佬都上当了

肖亚庆:第四批混改名单即将公布!鼓励央企子公司分拆到科创板上市

海康威视腹背受击!股东却忙于套现

中诚信托的教科书式案例:抵押物陷阱



现已入驻平台

今日头条 | 新浪财经 | 一点资讯 | 中金在线

百度百家 | 腾讯证券 | 腾讯理财通 | 腾讯自选股APP

东方财富号 | 搜狐号 | 企鹅公众平台 | 雪球 

QQ订阅号 | QQ股票 | 钛媒体 |凤凰号

微证券 | 界面 | 企鹅号 | 大鱼号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全球财说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