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北京最大“书库”因“拆违”仓促迁往山东 3000家图书馆一度“断供”
15天,16.8亿元码洋、66万余种图书,5000多吨的钢制货架和设备,被400多车次30多吨大卡车,从北京运往山东。这场罕见的图书大搬迁,出现在2021年的采购旺季,让从业者至今感到困惑:这对行业究竟意味着什么,又缘何如此仓促?
尚法新闻记者核实,位于北京房山区青龙湖镇的“全国图书馆采配基地”(以下简称“馆配基地”),已于9月中旬迁往山东泰安。该基地四面环山,远离城区,由一处废弃砖厂改建而成,使用面积近5万平方米,是北京乃至整个华北最大的“书库”。
作为行业领头羊,该基地2020年销售码洋高达29亿元。来自全国3000多家图书馆、近万家单位,依靠该基地,享受着图书上架前的一站式服务:采购、编目、配发、数据深加工……但现在一切都变了,运费、配送速度、现采、到馆上架等上下游的对接点,都变得不确定起来,而那团仓促搬迁的迷雾也始终未揭开。
记者从多方了解到,与行业内猜测的“北京纾解非首都功能”、“产业转移”等原因完全不同,这次搬迁源于馆配基地的“违建问题”:数十年前,原砖厂建设时,因地下岩石坚硬,地基微调,导致建筑六分之一部分成为“违建”;而2021年以来,房山区政府、青龙湖镇政府在拆违任务下,该建筑被责令限期拆除。
不过蹊跷的是,在搬迁后,该建筑至今仍未被拆除。
图为搬迁前的库房
“书库”位于北京房山区青龙湖镇,其正式名称为“全国图书馆采配基地”(以下简称“馆配基地”),由一座废弃的砖厂改建而来,使用面积近5万平米,2020年销售码洋高达29亿元,是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头羊,为全国数千家图书馆提供图书上架前的一站式服务:采购、编码、配发、数据深加工……
与798艺术区、首钢公园等众多老厂区改建命运不同的是,馆配基地因的前身——砖厂在建设时,偏离设计图纸,导致整体有六分之一构成“违建”,在当地拆除违建任务下,被突然要求拆除。这不仅导致当地一家国企房东面临违约责任,也引发行业广泛讨论,认为此举给产业上下游带来巨大不便同时,也并不符合北京相关政策精神。
蹊跷的是,在馆配基地搬离后,截至发稿,位于山中的这个巨大建筑,并未被拆除。
馆配巨头大迁徙
我国图书馆行业的采购旺季,要从每年9月开始,除了远程订单式接洽外,到现场选书、下订单、提服务要求,一直是最常见、最快捷的方式。所以每年的暑假结束,行业各种展会便火热召开,各个服务供应方也开始积极备战应对。
但2021年的八月份,作为行业领头羊的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人天公司”),却在忙着搬家。据该公司官方公众号内容,从8月下旬开始,该公司便组织大量员工,将其旗下最大的馆配基地的图书下架、打包,再迅速运到泰安。
图为搬迁后废弃库房
这一过程持续了45天, 400多车次的30多吨大卡车,负责从北京把这16.8亿码洋、2000多万册图书、5000多吨设备从北京运输到泰安,过程中,北京和泰安两地连续降雨,特别是泰安几乎天天大雨,令这场图书大迁徙异常艰难。而到达泰安后,由于临时启用的仓库周边配套建设并未完工,道路泥泞不堪,员工则没有地方解决食宿问题,不得不立即大量租用周边民房、酒店,搭建彩钢板房。
为何在采购旺季、开学发货高峰时段,进行这场搬迁?这令行业上下游都感到困惑,更为直观的是,采购方在迁往泰安后,发现当地并没有专业的图书物流公司,甚至需要先把图书发送到济南,再从济南运往目的地,运输成本在不断增加。
此外,过去成熟的出库下架、打码、上标、数据加工等配套业务,因为熟练员工的被迫离开,也需要慢慢培养新人来操作,现采根本不具备条件……整个业务环节都被打乱,尽管人天公司已经调集全国各地的业务人员赶到泰安驰援了。
据了解,由于业务中断了两个多月,人天公司持续了十多年的业务增长,被迫出现了第一次负增长,很多客户就此失去,很多政府采购业务无法履行,造成系统性大面积违约,公司一度面临巨额违约赔偿的窘境。
面对行业疑惑、问询,人天公司的公众号似乎并没有打算正面解答,而是发文称,已经立即启动建设“泰安副中心”第二期项目:在一期5.7万平方米之后,二期再建9万平米,三期将在2022年年中开建,全面建成后,将实现20万平米的储存能力和年100亿码洋图书的配送能力。
无疑,这家行业巨头试图用“向前看”,来规避这场突发迁徙背后的种种缘由。
而记者了解到,在上述“大迁徙”后,该公司在馆配基地的近400名员工中,250多人因家庭原因并未能跟随公司迁往山东泰安,甚至,有的部门一大半人员被迫离职。而随迁的员工目前在北京、泰安两地奔忙,工作压力之外,两地生活、孩子上学等现实问题,未来也面临取舍。
据了解,人天公司曾连续十五年获得 “全国优秀馆配商”称号,2019年获得“改革开放40年民营书业品牌40强”称号,公司董事长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别荣获“2017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2019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提名,连续三年荣获“北京民营企业文化产业百强”称号。而被迁徙出走的馆配基地,曾有望获得全国文化图书产业示范基地,但现在已无从谈起。
有行业人士分析认为,根据用车情况、图书数量、码洋来推算,人天公司的这场图书大迁徙,搬迁费用、营业中断损失等,至少让公司耗资8000万元,这还没有考虑由此带来的经营损失、人员加班、临时食宿,以及离职补偿等等支出。
曾多次前往原房山去青龙湖镇馆配基地的人士称,该基地配置先进,拥有完整的数字化管理硬件,也包括中央空调、电梯、消防、员工服务中心、员工体育场地、花园等一应设备和设施,这一切,都是从一个废旧的砖厂改建而来。但现在,这一切均已拆除,只剩原有的顶棚和支柱的残垣断壁。
政府拆违压力“肇事”?
2021年9月下旬,记者曾探访馆配基地,彼时该基地内图书已经搬走,书架也已经悉数拆解运走,工人正在进一步拆除内部钢铁架构等。不过,依然能够看出该基地原来的规模。过往录像中,数十米高的库区内,高大的书架加固后分为三层直抵房顶,十几亿码洋图书的库存,曾令无数参观者赞叹。
现场工人透露,人天搬离后,先后有数十名工人在此进行遗留库房拆解、运输作业。记者了解到,直至作业结束,该基地共运走钢筋、建筑废料约200多车,共计1100多吨,到12月初记者再次前往时,该基地仅剩两名看守人员。
记者了解到,房山区国资委全资控股的昊远公司,正是馆配基地的主人。在2015年,昊远公司与人天公司签订租赁合同,将这个废弃的旧砖厂交由后者用于“图书文化创意产业”,租期共20年,到2035年。
当时,砖厂只有顶棚和支柱,现场还有高达数米的建筑垃圾。人天公司接手后,对整个建筑进行了封闭建设。在经过两年半、耗资7000万的建设后,于2018年3月正式启用,但仅仅使用了三年半。
附近辛庄村村民称,由于周边都是荒山,刚来的人天公司职工,都在附近找村民租用闲置房屋,一度导致房租上涨,而此后络绎不绝前来的采购方、运输人员,也给周边村民带来不少收入,当地也有不少人入职人天公司。
知情人透露,2021年8月3日,投入使用仅3年半的馆配基地,突然被青龙湖镇政府人员宣布系违建,告知要在3天内自行搬走回填,并于当日派驻保安8人。后虽多次交涉,政府方面表示房山区面临40万平米拆违任务,“看到个鸡窝都眼红,都想拆了凑任务,你们这个起码5万平米,肯定要拆你们。”
最终,2021年8月18日时,政府方面书面强令3日拆除, “有半个月了,他们(保安)把门,只能出不能进,送货的车只能折返,所以根本没法正常开展业务了,之后就开始了没日没夜地搬走了。”知情人称,青龙湖镇政府人员一再强调,根据北京市下达的任务,镇政府必须在9月底完成拆违任务。
有知晓此事的法律人士指出,根据法律关系,政府应通知业主,即昊远公司,而不应直接逼迫人天公司搬离,且政府在认定“违建”时,并未考虑历史成因、旧厂改造等因素,这不仅导致搬迁带来巨大损失,更导致国企昊远公司面临违约索赔等问题。
“为了拆违任务,就把一个已经脱胎换骨、改造为文化产业的旧厂房拆掉,不分青红皂白匆匆拆掉,既不符合北京的文化产业政策精神,更是给国企、民企、整个图书行业带来了难以考量的损失,这种行政行为的科学性、亲民性在哪里?”有行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蹊跷的是,虽然青龙湖镇政府之前一下强调要在2021年9月前拆除,但直到发稿时,该旧厂区仍未被拆除。
有当地人士称,馆配基地主要供应学术类图书,服务对象以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为主,可以算是当地个“最有文化”的企业。有人天公司前员工认为:“就算是让我们搬走,能不能给我们充分的时间,跟企业协商解决的办法,让企业尽量减少损失?全国有上万家图书馆在等着我们的图书,数万名学生开学了等不到教材,这算谁的错?”
来源 | 尚法新闻
责任编辑 | 郑毅 洪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