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油气“侠客行”,在“江湖”,在“大海”
当前我国的页岩革命
正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即从中深层到深层
从超压到常压
从海相到陆相
陆相正成为
中国页岩革命新战场
Q1:海相&陆相,傻傻分不清楚?
作为油气小白
常常感到困惑
为什么渤海湾盆地的油气多是陆相的?
不靠海的四川盆地的油气多是海相的?
其实,这里说的是沉积相
专业解释:沉积相是沉积物的生成环境、生成条件及其特征的总和。
翻译一下:海相和陆相并不是指现在的地理位置,而是地层沉积时的环境。
沉积相主要分海相(浅海相、深海相等)、陆相(河流相、湖泊相等)、海陆过渡相(潟湖相、三角洲相等)。
也就是说,渤海湾盆地历史上多是陆地湖泊(如东营凹陷在4000万年前就是个面积近6000平方千米的巨大湖泊),所以陆相油气多。
而四川盆地历史上多是大海(如在距今4.4亿年前,现在的天府之国当时大片位于海平面之下的大陆架,水深在百米左右),所以海相油气多。
4.4亿年前“天府之国”大部分位于海下
Q2:啥是页岩?
页岩,用放大镜来看,就是呈书页状、似“千层饼”的薄层岩石。
页岩是由粒径小于0.0625毫米(人的头发丝直径约0.08毫米,人民币100元纸币的厚度约0.1毫米)的碎屑颗粒等组成。
页岩的成分与生活中常见的泥土相差无几,与泥土和泥岩的区别是具有薄薄的片状、层状特征,也更致密、更硬。
页岩有多致密?
我们知道岩石都是有孔隙的,常规油气储层,如克拉2气田的常规砂岩,孔隙度为18%,孔隙直径在10~200微米。
而致密油气储层,如新安边油田的致密砂岩,孔隙度为8%,孔隙直径在1~50微米,已被称为“磨刀石”;而页岩油气储层,如四川盆地海相龙马溪组,孔隙度仅为4%,孔隙直径仅为0.01~0.1微米,堪称“铁板一块”。
滑动图片⏩
<从左到右越来越致密>
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在100纳米左右
您觉着病毒能侵入页岩吗?
Q3:海相、陆相油气咋生成?
以四川盆地为例。在距今4.8亿~4.4亿年的奥陶纪,地球上汪洋一片,包括笔石在内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荣。
含骨针放射虫笔石页岩放射虫含量30%左右
而在4.4亿年前的奥陶纪、志留纪之交,气候快速变冷+多次大规模火山爆发+一颗衰老恒星爆炸释放的伽马射线,导致地球第一次生物大灭绝,这就为油气生成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
在这一时期,当时在百米水深下的“天府之国”,在硫化缺氧沉积条件下形成了30~120米厚、面积达8万平方千米的富有机质黑色页岩。这就是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目前的主力产层——龙马溪组。
而在距今1.9亿~1.6亿年的侏罗纪时期,四川盆地又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湖泊和沼泽遍布,浮游和游泳生物异常繁盛,伴随生物的竞争、死亡、分解,水体中形成一种较为缺氧、弱还原-还原的环境,大量植物、动物遗体与泥土一起被埋藏。
经过几百万年的地质演化,最终形成多套几十米到上百米厚的富有机质页岩。这就是陆相中的湖相页岩油气。
Q4:动植物死后咋变油气?
以陆相页岩气为例,分五步:
Step 1:在死水或厌氧环境中,部分有机质被分解转变成腐殖酸被保存下来。
Step 2:随着沉积物堆积,透气性差,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腐殖酸变成干酪根。
Step 3:干酪根进一步反应,形成少量的轻质油和大量的烃类气体。
Step 4:进入热裂解成烃阶段,前面的“半成品”逐渐转化形成干气。
Step 5:高温裂解下形成气体,以干气为主,各类产物达到最稳定的结构。
Q5:铁板一样的页岩
油气是咋进去的?
刚才说到,龙马溪组页岩的孔隙直径为0.01~0.1微米,这么小的孔隙也能储油气。
龙马溪组高成熟页岩微观照片
有机孔呈蜂窝状发育在粒间孔内
其实,岩石能否储藏油气,关键看孔喉,也就是连接岩石孔隙的狭窄通道。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直径为0.38纳米,实验发现,甲烷进出页岩需要的最小孔喉直径是5纳米。
此外,致密油需要的最小孔喉直径是50纳米,页岩油需要的最小孔喉直径是20纳米。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一块碳质笔石页岩中的笔石含量达85%。笔石表皮及体腔内发育大量的微纳米孔缝,就是重要的油气储集空间。
碳质笔石页岩中大量笔石顺层分布
笔石含量85%
Q6:页岩气和常规气
有啥不一样?
过去找油气藏,“生、储、盖、圈、运、保”六要素缺一不可,也就是说,油气先生成,然后沿断裂等通道运移出去,遇到合适的新家(储层)就停下来住进去,储层上面有非常致密的盖层,油气无法逃逸,从而形成圈闭型油气藏。
页岩油气与常规油气
富有机质的黑色页岩就是烃源岩(生油岩)。但是,过去,勘探家们发现黑色页岩后,并不把目光聚焦于此,而是在周围寻找生成并运移出去成藏的常规油气。
现在人们认识到,页岩本身也是储层,并由此建立了连续型“甜点区”理论,即页岩气是自生自储、源内聚集、大面积“连续型”分布,但找到最“甜”的区域开发才有效益,如四川盆地五峰-龙马溪组发育13个笔石段,在685万年间形成了20~40米厚的富笔石页岩段,这就是“甜点段”。
这一新认识改变了勘探家的思维模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指出,发现常规油气,预示供烃方向有非常规油气共生;发现非常规油气,预示外围空间有常规油气伴生。
常规油气和页岩油气
Q7:页岩为什么能
形成一场革命?
因为页岩硬如铁板,所以常规手段很难效益开采页岩油气。
2005年以来,美国以“水平井+水力压裂”为主体的技术突破,使得页岩油气开采成本大幅降低,推动美国本土页岩油气产量快速增长。
2018年,美国超越沙特和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原油生产国。2020年,美国自1949年以来首次变成石油净出口国,实现能源独立。
压裂技术进步推动美国页岩革命
2009年以来,中国业界借鉴北美经验,加快了页岩油气和长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的研究。
至2020年,形成了涪陵、威远、长宁等海相页岩气生产基地,探明储量超2万亿立方米,2019年产量154亿立方米,2020年产量超200亿立方米。
据预计,中国未来天然气产量增量的主力,来自页岩气。
主要页岩气生产国近年产量
Q8:陆相咋就成了
页岩革命新阵地?
页岩气方面来说,中国石化到目前已累计探明海相页岩气地质储量9400多亿立方米,但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海相中浅层页岩气有利目标储备不足。
剩下的是“不怎么甜”的海相页岩气——埋藏更深、压力更小,所以人们把目光转向陆相页岩气,但品位更低,需要更先进的开发技术降低成本。
2019年,中国石化在涪陵页岩气田北部的复兴地区钻探涪页10井,利用“超密布缝+暂堵转向+强化支撑+储层保护”压裂工艺,在侏罗系东岳庙段试获日产页岩气5.58万立方米、页岩油17.6立方米。
2020年,中国石化在复兴地区钻探泰页1井,利用“少段多簇+暂堵转向+大排量+中粗砂强加砂”压裂工艺,在侏罗系凉高山组试获日产页岩气7.35万立方米、页岩油58.9立方米。
2021年初,中国石化在元坝探区钻探元页3井,利用“超密切割+高强度加砂+暂堵转向+均衡压裂”压裂工艺,在侏罗系千佛崖组试获日产页岩油15.6立方米、页岩气1.18万立方米。
此外,陆相页岩油也是中国页岩革命新阵地。
与美国海相页岩油相比,我国多是品位更低的陆相页岩油。
中高成熟度页岩油,利用大平台+长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可以效益开发。
而中低成熟度页岩油,则需要攻关地下原位加热改质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加热地层到330摄氏度以上,促使原地的干酪根或滞留油发生裂解及加氢反应,从而获得轻质原油,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地下炼厂”。
非常规油气资源量远超常规油气
据评价,我国中高成熟度页岩油资源量为132亿吨,而中低成熟度页岩油技术可采资源量在700亿~900亿吨。地下原位加热改质技术一旦取得重大突破,将大幅提高我国原油产量。
— END —
文字:程强
制作:张炅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每周一出版的
中国石化报油气周刊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如需转载、合作,请在后台留言,我们会与您取得联系)
●奥运会摘金夺银、打破赛会纪录!中国速度、石化力量支撑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