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请取下你的有色眼镜 | 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珞珈心源 珞珈心源 2020-08-29

点击蓝字,关注珞珈山上最知心的我们




近期海外疫情日益严重,自2月26日起,境外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就超过了我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


不少的留学生在自己的惶惶不安中、在国内家长的强硬要求下都选择了回国。他们要面对的也许不但有对学业暂停无着落的恐惧,还有辗转多日路途中忧心染病的恐惧。



然而在这期间出现了多起“瞒报”事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隐瞒意大利旅居史的郭某、吃退烧药上飞机的廖某八人。


随后又出现了“不给矿泉水喝就是没人权”的留学生矿泉水公主、埋怨在机场指定地点滞留一夜的意大利某华侨男子和隔离期不戴口罩擅自出门跑步的澳籍女子等“疫闹”人员,让许多人对回国留学生产生恐惧,甚至出现了许多谩骂的行为。


然而事实证明,绝大多数回国留学生都是做好了充足的防护,积极配合国家隔离要求的。正是这种偏见,让他们承受了不理智的网友和身边亲友的不信任或是口诛笔伐,使得他们处处受到针对、歧视甚至谩骂,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就如有句话说“被狗吠的人,不一定是贼,长胡子,也不一定是艺术家。”



01


如何定义偏见?


偏见(prejudice)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


偏见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独特的态度,是与情感要素相联系的倾向性,它对别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团体之上,而不是认识上。从这一点来看,偏见既不合逻辑,也不合情理,一旦产生偏见又不及时纠正,扭曲后或可演变为歧视。


偏见异于误解,偏见根源于认识者的偏颇式心理,而误解是根源于对象的复杂性。



这种现象也被成为人际交往中的知觉偏见。所谓知觉偏见,是指个人对某一群体或该群体成员所持有的缺乏以充分事实为根据的态度。


偏见可成为最具破坏性的社会态度,如纳粹党徒对犹太民族的屠杀就在于根深蒂固的偏见作怪。偏见影响了人们对其他人或其他种族的认知及理解,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态度或行为。因而一般来说是非常有害的。



02


为什么会产生偏见?


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来解释偏见这一现象:


1、团体冲突(group conflict)理论认为,为了争得稀有资源,团体之间会有偏见的产生,从这一点上来看,偏见实际上是团体冲突的表现。


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的实验说明了这一点。他们让一群来自不同地区的男孩参加一次暑期夏令营活动,到营地后,将其分为两组。


开始,两组人员彼此互不认识,也不往来,各自从事自己组内的学习与活动,逐渐地在各族成员内部建立了“我们一体”的群体意识感和归属感。


随后,研究者安排两组进行各种竞赛活动,随着活动的进行,两个群体间的社会距离越来越大,而且产生了对己有利,对对方不利的看法。



每个小组成员都认为自己的群体是勇敢的、坚强的、友善的,而对方群体是卑劣的、狡诈的、邪恶的。即使双方成就差不多,也倾向于高估自己的成就而低估对方。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两个群体的对立态度不仅出现在竞赛活动中,而且也扩散到了其他非竞赛的场合。


2、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偏见是习得的。


它是通过与其他态度、观念等同样的方式,同样的基本反应机制发展形成的,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经验获得的。


儿童从父母、朋友、老师和周围其他人的言谈举止中,潜移默化地学会了用消极的态度来看待某些社会群体,而且儿童认同这一点之后,还可能得到重要他人(如老师、同伴和父母等)的赞扬、鼓励等直接的强化。


除了直接学习外,还有模仿学习。周围人尤其是父母等长辈,经常与人接触时的表现和态度即是儿童学习的最好榜样。


最后,环境气氛的感染。这是学习者对特殊环境气氛的一种认知。长期生活在这种社会气氛下,就会逐渐被感染,产生符合特定社会环境下所期望的态度和认知,但是,这些认知和态度实际上是偏见。


3、个人的人格和心理因素。


在同一社会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人们在偏见倾向上并非一致不二,而是存在着很大的人际差异。这是因为一些独特的人格和心理因素影响着偏见的产生。具有权威主义人格的人易产生并固守偏见。权威主义人格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固守传统的等级观念,排斥、轻视违反传统价值;

(2)顺从于所属群体的道德权威,以权威和地位为行事的依据;

(3)敌视其他群体;

(4)对周围的事物偏好作两分法的简单判断。

显然,具有这些特点的人是很容易产生偏见的。



03


怎样消除偏见?


偏见是普遍存在的,并且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消极后果。但是,偏见并非是不可消除的。只要我们对症下药,便可达到预防和消除偏见的目的。


1、消除刻板印象。


偏见和一般的态度一样,也具有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而偏见的认知成分往往是一种社会刻板印象。根据研究,由偏见对象表现出与刻板印象相异的行为来,会有助于偏见的消除。例如,如果黑人从事一些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并在其中取得成就的话,就有助于减少人们对黑人持有的偏见。


2、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


平等的接触和个人间的接触都是为了深入全面地了解接触双方的独特性。不平等的接触妨碍双方相互间的深入、细致的了解,并且还易产生先入为主的、刻板化的判断,这种判断往往是对地位地下者不利的。


3、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


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在暑期夏令营的研究中发现,竞争可以引发两组原来互不相识的群体相互间的敌视和偏见。


在该实验室中,谢里夫把营区的供水系统加以破坏,使两个群体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命运,解决这个困难只有依靠两个群体全部成员的共同合作才能消除。


结果证明,共同的命运与合作性的奖励是消解群体间的敌对情绪和偏见的重要途径(奖励的给予视全体人员是否共同合作而定)。


4、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


人们都有服从并认同社会规范的行为倾向。如果社会规范对其他群体是可以接受的,则人们就比较有可能改变对其他群体的偏见。


5、提高知识修养水平。


一个人越能够充分的观察和更全面深入地认识对方,就越能够避免偏见带来的隔阂。反之,则容易受流言蜚语,道听途说的愚弄,而对人形成偏见。


这次的疫情中也有一些内外群体偏见导致的冲突值得我们深思。这一现象在电影《流感》中得到了精彩的刻画。点击下方推荐阅读,看看这篇心理学视角的影评分析。



参考文献:Gilbert,D.T.,Malone,P.S.Thecorrespondencebias.Psychological Bulletin 。

Miller,J.G.Culture and development of everyday soeial explan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王菲.社会知觉的偏见与管理


图源网络,侵删。


撰稿:杜雪妍

排版:吴成奥

审核:吴雨箫

珞珈心源网络运营中心



推荐阅读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