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40年,“运河之都”淮安发生了哪些巨变?

淮安发布 2018-11-27


淮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淮安,与中国大运河相伴而生,是鼎盛一时的“运河之都”。40年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淮安大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大型网络系列发布•江苏改革开放进行时”淮安专场昨天上线。本场发布人——淮安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张延峰,从历史名城、运河文脉、水利故事、交通枢纽、现代产业等多方面介绍了“运河之都”淮安的发展之路。

扫码观看

↓↓↓



淮安,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位于大运河中段,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是大运河连接长江、淮河、黄河的枢纽城市。2008年,被中国古都学会确认为“中国运河之都”。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淮安全面加强对大运河的保护利用,加快城市规划建设,让淮安这颗运河明珠展现盛世光华,古老而又年轻的大运河见证了淮安40年的沧桑巨变。

英杰辈出:历史上诞生了千古名将韩信、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民族英雄关天培、淮医大家吴鞠通、京剧大师王瑶卿、周信芳等诸多名人。

旅游胜地:人们可以在韩侯祠怀想韩信的金戈铁马,在漂母墓前感喟人间大爱;在里运河畔回顾千年运河的沧桑,在淮安府署体验古代社会的吏治;在明祖陵寻找皇家的遗踪,在慈云寺感受尘世外的宁静。

美食文化:作为淮扬菜的重要发源地,淮安现存名点1300余种,软兜长鱼、白袍虾仁、平桥豆腐、钦工肉圆等菜色名扬四方。中国盱眙龙虾节成功跻身世界知名节庆行列,洪泽湖国际大闸蟹节、中国金湖荷花节等节庆品牌蜚声海内外。



大运河淮安段全长68公里,是全线历史最早、延续最久的河段。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既是淮安人饮水思源、传承文脉的情怀所系,更是淮安实现“崛起江淮”梦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几年来,淮安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确立了四个发展定位:一是中国漕运文化核心展示区,二是中国水利河工文化经典集成区,三是江淮生态文旅集中体验区,四是运河保护利用综合示范区。围绕这一定位,淮安加快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标志城市,进一步打响“运河之都 水城淮安”的城市品牌,为千年运河谱写时代乐章、为传承中华文脉交出精彩答卷。



兴水利,除水患,历来是兴国安邦的大事。淮安位于淮河下游,邻江近海,河湖纵横,80%的土地面积处在防洪水位线以下,是名副其实的“洪水走廊”,历史上曾饱受水患之苦,特别是黄河数次夺淮入海,让这片富庶之地几经衰落。“淮安”地名的得来,寄寓了世代人民对“淮水安澜”的美好憧憬与不懈奋斗,演绎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水利故事,塑造了独具特色的水利文化。



淮安因运河而兴,历史上享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美誉。但随着漕运废止、海运兴起、铁路开通,运河的航运功能、淮安的枢纽地位日趋弱化。交通兴,则百业兴,再现运河之都盛景,必先健全现代交通体系。多年来,淮安围绕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这一定位,加快构建以高等级公路为网络、以高速铁路为骨干、以国际空港为优势、以内河航运为特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

高速

航运

铁路

机场




淮安,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尽管生态基础较好,但环境的敏感性很强,既处于加快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生态保护的“脆弱期”。这要求我们必须牢固确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觉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党的十八大以来,淮安围绕“江淮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坚持以水为脉、以文为魂、以发展为主线,将生态理念、自然元素、碧水因子,注入城市建设的各环节和经济发展的全过程,积极构建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的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旅水城”建设,全力打造江苏绿色发展先行区和江淮生态经济区的“绿心”地带。


淮安的工业经济,实现了从低端粗放到高端集聚、科学创新的转型。

服务业实现华丽蜕变,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

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夯实,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步伐不断加快。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淮安人,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周总理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殷殷嘱托,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开创淮安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推荐阅读


来源:无线淮安

融媒体编辑:胡凌轩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