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泡沫及并购浪潮下各种现象(1)
欢迎关注添加公众号:基石合伙人
如希望进一步交流,可添加私人微信号rabbiteightbrother,请注明姓名-单位:
有不少小伙伴抱怨文章更新速度太慢了,这大概因为一方面我太忙,另一方面,我总有一些精品化的心结,导致更新速度太慢。今天虽然是愚人节,但打算做个不那么自娱自乐的努力,以后会逐渐增加一些分享、读书笔记、以及随笔类型的文章,也欢迎大家多多分享,多提意见。
可以说当前市场的一个核心旋律是并购!各种转型,资本运作层出不穷,为了我们打算花一些时间谈一下并购的话题。
美国20世纪60年代并购大浪潮和我们是一样一样的
摘自《世纪危机启示录》,我们来看下当年的美国和现在中国所发生的一切有何类似之处。
20世纪60年代的跨业并购浪潮:作为对冲基金经理,在我早期的成功业绩中,有一个阶段是利用了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多元化综合经营浪潮。这场浪潮发生在越战之后,当时,一些高科技军工企业意识到他们在战争期间享受到的高速发展在越战结束后将不再持续。像Textron, LTV, Teledyne等公司开始用他们估值较高的股票去收购民用企业,随着他们的每股收益增长加快,他们的市盈率成倍增长,而不是缩小。这种浪潮不断扩张。他们成为这种发展模式的开拓人。这些公司的成功引来了效仿者。从那以后,即使是业务最单一的公司仅仅通过并购运作,也能获得更高的市盈率。到最后,一家公司只要许诺对外收购并善加利用,就能获得更高的市盈率倍数
管理层发明了一些特殊的账务处理技巧,使并购的好处看上去更加夺目。他们还把收购来的公司改头换面:运营流程重组、卖掉原有资产、整体目标集中于税后利润指标等,但是与收购本身对每股收益的影响相比,这些改变都无关紧要
投资者对此趋之若鹜。最初,投资者判断各家公司的价值时多看其业绩,但是渐渐地,联合大企业被当做是一个团体。新的投资族兴起了,他们就是对冲基金净利,或者叫枪手(gunslinger)。对冲基金经理与联合大企业的管理层直接建立热线联系,联合大企业也直接向基金经理配售所谓的限售存信股票(letter stock)。这些股票在配售时价格要在市场价格基础上打个折扣,但是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出售。渐渐地,联合大企业对其股票价格的管理一点儿也不逊于其对利润的管理了。
说起联合大企业并购浪潮产生的原因,错误的观念认为,在对公司股票估值时,应该以他们公布的每股收益的增长情况为依据,而不管其增长是如何获得的。这种错误观点被一些经理人加以利用,他们用其估值过高的股票,以有利条款去收购别的公司,使他们的股票价格进一步虚涨。从分析的眼光看,如果投资者懂的相关反射性概念,并能意识到运用股票的杠杆功能,即以夸大的估值来销售股票会造成收益增长的假象,这一错误观念就不会大行其道了。
市盈率在不断增长,最终现实无法支撑住预期。尽管越来越多的人还在玩着这场游戏,但他们已开始认识到这场繁荣是建立在错误观念的基础上了。为了保持盈利增长势头,公司并购必须越做越大,到最后,联合大企业达到了规模的极限。当信实集团(Reliance Group时)的索尔*施泰因贝格寻求并购汉华银行(Chemical Bank),转折点到了。这次收购遭到当时居于行业翘楚的一些专业服务机构和精英人士的抵制,并以失败告终
当股票价格开始下跌时,下跌就已经止不住了。失去了过高的估值,再去收购别的公司就不那么容易了。外部的快速增长所掩盖的内部问题开始浮出水面。不佳的盈利报告披露出令人不快的意外消息。投资者幻想破灭了,联合大企业的管理层也自陷危机不能自拔:在令人陶醉的成功之后,很少有人愿意再回头去干那些日常管理的苦差事。正如一位公司总裁对我说的:“我的演出在没有观众看了。“这种局面在衰退中变得更为严重,许多高速成长的联合大企业最终瓦解得一干二净。投资者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对于一些公司来说,最坏的情况真的发生了。对另外一些公司,现实结果比预期的好一些,最后,局势稳定下来。幸存下来的公司,通常由新人执掌大权,谋求从废墟中重整旗鼓
中国的资本并购浪潮还未结束,2013-2016股市泡沫的催生及覆灭已经预演了一次完整的演进过程
如下图,一个简单的发现是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在踢出异常值后)居然和大盘及创业板指数完全吻合。在亢奋阶段,上市公司会积极做并购,完善原本不靠谱的故事,在资本市场萎靡之时,市值严重缩水,并购意愿,能力均大幅下降。可以发现,在2013和2016年股指处于低位之时,并购发生的非常少。
我常常指出必须经常关注股价和基本面的反身性逻辑,市场亢奋时并购是强烈的催化剂,市场萎靡时你又常常发现上市公司(偷偷)告诉你的并购计划往往竹篮打水一场空。
艺人和导演成本被整容为利润,大家一起翻倍一起飞
后面分享一段现象分析来看看目前火热的内容产业链的现象,不代表行业已经到了泡沫的顶峰,但值得深思。来自易凯资本的王冉
一家影视公司正常的财务报表本来应该是这样的:影视作品产生的收入是收入,制作和发行影视作品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是成本、费用是费用,之后才是利润。
现在市场中的情形是--
因为前面提到的第一点,大牌艺人和大牌导演挣钱越来越多。目前一对一线明星夫妇的年收入会超过大多数影视公司的利润,两对一线明星的年收入之和基本上会超过市场中所有影视公司依靠主营业务收入所取得的年利润。
同时中国的艺人和导演们也越来越有商业头脑,都希望能借助资本市场把自己的价值放大并提前兑现。所以最近华谊兄弟的王中磊说自己“最焦虑的是制作人都成了金融高手”。
高手们的玩法是:明星和导演成立公司或者入股影视公司,把个人收入的很大一部分(远超过正常经纪公司分成比例)转变为公司的收入。这部分额外的收入几乎可以直接转化为利润,利润在资本市场上又立即被市盈率倍数放大了很多倍卖给A股公司或投资人,在这个过程中艺人卖掉自己的全部或部分股份完成自我价值的放大和提前回收。
对影视公司来说,本来的成本不仅不再是成本,而且变成了收入,这一进一出,亏的转为盈利,盈利的变成赚疯,财务按摩就是比足底舒服。对这些大牌艺人或者导演来说,付出了一两年的劳动拿回了六到十年的钱,虽然后面还会有一些绑定的义务,但那些都是未来,眼前的利益先装进兜再说。玩儿得更生猛的,甚至可以如法炮制同时和不止一家公司上床,也从不止一个地方拿到市盈率的倍数。
把明星和导演的个人收入整容为公司利润,然后带你翻倍带你飞,这其实就是个移花接木的游戏,收入成本被严重错记。如果你是影视公司,分不清一个项目剧本好不好是水平和能力问题,分不清收入和成本那一定是故意的。如果我是资本市场,就算我对贵圈的花花世界啥都看不明白,分清一家影视公司的收入损益表中哪些本来应该进入“中段”成本部分的项目进了“头部”成了收入,给我点时间总是可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