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观察| 在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之间
政治学人·学术观察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对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概念的解析,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与总结,从方法论和价值论角度对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概念及不同时期的用法进行梳理,并提出自己对两种研究方法的认识。一方面,在以方法论角度分析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基础上,提出调和二者的“关系主义”。另一方面,从价值论角度出发,首先,对我们常见的整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概念进行区别,然后指出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分析我国价值体系的局限性,最后结合我国国情对二者之间的伦理主义进行分析。
关键词:个体主义;整体主义;集体主义;关系主义;伦理主义
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在中西方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方法论上的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而言,整体主义(Holism)作为一种与个人主义相对立的学说,它给予社会整体以特有的地位。这些社会整体可以被视为有机体、文化整体、功能系统或决定性结构。在方法论方面,它提出社会因素自身是可以解释的。整体主义的所有形式把社会整体置于首要位置,并认为社会整体是个人行为的影响者和约束者。激进的整体主义强调,社会整体高于个体,强调超个人的社会秩序和结构,把社会看作是外在于和超个体的实体。社会整体大于个体相加的总和,因为社会整体获得了超个人的、新增的、独立于个体的属性和特征。温和的整体主义则认为,社会不仅不能脱离个体而存在,并且只能通过个体而存在。但是,与此同时,社会却也不能还原为单个的个人,社会实际上是个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性和互动性结构,这种结构在时间上超越个体有限的生命而不断延续,在空间上超越了个体的有限活动范围而不断扩张,有其相对独立的存在。
通常被理解为“方法论的个体主义”是一种关于解释的学说,这种学说断言,在社会科学或历史中没有一种解释能成为基础或“基石”,除非完全用关于个人的事实或待征来表达:即他们的财产、目标、信仰和行为。社会总体或行为方式的总和,必须能够经常或最终用“个人”的术语来解释。这个学说有不同的形式,但它仍然容易引起争论。有一些人,如蒲柏,认为护卫个人主义对自由政治是极为重要的。另一些人,杜克海姆,把抵制个人主义看成是对社会学的理解的第一步。其他人仍然把争论看作是无用的,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述“个人”。进一步为个人主义辩护的方法日益流行于当代分析政治哲学中,这种方法立足于基本人权,保护个人的基本自由和利益,不论其立场是尊重人们的分离性,还是给予他们平等的关心与尊重。据此,功利主义现在看来是反对个人主义的。因为它将所有个人的愿望纳入一种单一的系统中。问题是,不论是想象的要求自我所有权的个人主义,还是有争议的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不管是否认真对待它,都将产生自由意志论者、白由主义者或社会主义者的结论。
自社会科学诞生起,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就被作为截然对立的两种方法论引入社会科学研究中,并在社会科学中演化出个人和社会、微观与宏观、行动与结构的关系之争。就方法论而言,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从两个相对的角度分析事物,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工具。在不同的人看来两种方法或有利弊,但作为不同的研究视角却也无可厚非。两种方法的对立就在于是从个体出发去说明、解释社会现象,还是从社会整体即社会制度、组织、群体等非个体的关系、事实等出发去说明社会现象。对立的焦点是在说明、解释社会现象时,社会整体现象是可还原为个体的,还是不可还原的、独立的自成一格的现象,哪一种说明更带有根本性质的说明。
要超越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方法论的对立,就应该从关系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个体、社会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布迪厄大力倡导方法论上的关系主义。他敏锐地指出:“所有方法论上的一元论,都声称要确立要么结构要么能动者 ,要么系统要么行动者、要么集合体要么个人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先在性。他用关系性的“场域”和 “惯习”分别取代被本体化了的个体和社会整体。一个“场域”由附着于某种权力(或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间的一系列历史关系构成。与者在场域中彼此竞争,在竞争中改变场域内的各种资本形式的分布和相对分量,从而改变场域的结构。而“惯习”则由积淀于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历史关系构成。惯习是创造性的,能体现想象力,但又受限于其结构,这些结构则是社会结构在身体层面的积淀。惯习和场域是双向社会生成过程,它们只有在彼此的关系之中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场域塑造着惯习,惯习又反过来赋予场域以意义并建构场域。惯习和场域之间的双向生成过程构成了社会再生产的真实逻辑。这在方法论上为简单的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对立提出了新的调和的思路,通过个人的惯习与场域的结构的相互关系,进而为我们更加系统的、动态的解释政治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方法论。
从价值论角度来看,首先对集体主义的概念进行澄清,集体主义(Collectivism)意指通过共同行动,通常(尽管并不一定)以民族为最大集合体并依靠国家机构来追求目标。该术语有时被作为社会主义的同义词。人们通常不将其作为一个术语来使用,因而不具有与个人主义的术语相联的那种分析或规定的含义,人们常常把这两个术语对照起来使用。整体主义在本体论方面意指不同意降低到个人的层次上。作为一种伦理的和政治的学说,它把个人置于集体利益之下。就这一点而来说,集体主义与整体主义所强调是不同的,集体主义强调的是结成集团共同行动,整体主义强调的则是把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下。因此不能把整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相混淆。
其次,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这一概念则包含着多种思想、观点和学说。它的共同要素是都以“个人”为中心。作为与“集体”相对的“个人”可以用多种方式表达。许多形式的个人主义依赖于这种对立,另一些则否定这种对立。
这个词的历史是有趣的。它起源于I9世纪,当时它在不同的国家表示不同的意思,现在那些不同之处已经融合。在法国,它起源于对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反动,因此,在法国它的意思总是倾向于贬义,表示无政府状态和社会动乱的根源。不论是反动分子、民族主义者、社会主义者或自由主义者,尽管他们关于社会解体的原因和合理的、理想的社会秩序的性质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但他们都是这样理解个人主义的。这个词的德国用法侧重于强调个性的浪漫主义思想、个体特性、独创性和自我实现的观念。最初用于对天才人物,尤其是对艺术家的崇拜,然后发展成为关于团体,尤其是民族或国家的一种有机理论。在英国,这个通常用来称呼宗教中的新教徒,用于具有自我信赖品质的、特别是中等阶级的英国男子,并用于表示英国自由主义各种流派的共同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同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相反,个人主义意味着最低限度的国家干预。在美国它起初表示自由经营、有限管辖的个人自由,以及支持这些做法的观点、行为和愿望。对这种用法的最有影响的解释之一出自赫伯特•胡佛的竞选演说,他赞美“朴实的个人主义”,忠实于政府“守夜人”的角色。
我们能找到各种综合上述用法的显著例子。雅各布•布克哈特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个人主义的成长,伴随着自主要求的增长、对私人秘密的崇拜和一种‘最大限度的个人发展的冲动’,他融合了法国和德国的个人主义含义。约翰•斯图尔特•穆勒把受德国影响的个性概念带入他关于自由主义的经典论述《论自由》中。而亚历克西斯•德•托克维尔在考察民主美国的个人主义时,敏锐地意识到,个人主义削弱了社会联结,对公共生活造成一种威胁。托克维尔的观点可能是当代学者中最有影响的。他辩称,“个人主义”有民主的根源,当平等增长时,它必定要发展:这是“一种新的表述,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思想,一种深思熟虑的、和平的思想感情,这种情感使每个公民把自己从伙伴中孤立起来,井且离开家庭和朋友”,放弃“更加开阔的社会”。首先侵蚀“公共生活的长处”,然后攻击和毁坏所有其他人。最后终于“进入纯粹的利己主义”。他既崇敬美国人的品质个性,又焦虑其后果,即弥漫的社会服从主义危险。这个分析及随之产生的自相矛盾观点,曾重复出现多次,在美国的社会和文化评论中也时有出现。
这个词的另一个有影响的当代用法是指在社会和政治理论中被称为“原子论”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社会由个体组成,旨在实现的主要是个人的目标,对个人及其权利予以优先权,这种权利存在于任何一种特定形式的社会生活之前。这个观点起源于中世纪。并且出现在霍布斯及洛克的“社会契约”理论及后来的功利主义学说。因此查理•泰勒认为,原子论植根于“那些哲学的传统起源于无限定主观意识的假定,认识论上的一张白板,政治上无预见性的权利者”。而麦克弗森写到的“占有的个人主义”,也是植根于中世纪,它基于“这样一个概念,即个人本质上是他自身或其能力的所有者,并不欠社会任何东西”。
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度都有不同的内涵。简单的用个体主义或整体主义的概念解释中国的社会生活显得并不是那么契合。西方近代个人主义抬头,自由主义盛行。缘何如此?这全因其集团生活中过强干涉的反动而来。西洋人始终过的是集团生活,不过从前的集团是宗教教会,后来的集团是民族国家。在从前每一个人都是某一教会里的一个人,如同现在都是属某一国的一个人一样。所谓个人实从团体反映而见,所谓个人主义实对团体主义(或社会主义)而言。他们虽然始终是集团生活,在从前团体过强,个人分量太轻,到近代则个人在团体中的地位增高,分量加重,仿佛成了个人本位的社会。个人主义得到发展之后他们又感觉到个人的抬高妨碍社会,自由主义流弊太多,复翻转来讲团体最高主义,企图造成一个社会本位的社会。社会始终在团体与个人、个人与团体,一高一低、一轻一重之间,翻复不已。但所有这些问题或主义,在中国旧社会里的人,都是不能了解的。因为他根本缺乏集团生活,也就无从映现出个人问题。这两端俱非他所有,他所有的恰好是中间一回事,那就是伦理关系。伦理关系始于家庭。家庭在中国人生活里关系特重,人人皆知。人类都有夫妇、父子,即都有家庭;何为而中国人的家庭特重?家庭诚非中国人所独有;而以缺乏集团生活,团体与个人的关系轻松若无物,家庭关系就特别显露出来,像西方从前的宗教、后来的国家,在我们都是没有的,中国的宗教不像宗教,或原不是宗教;中国的国家不像国家,或原不是国家。他们那一种放任精神,清晰可见。松于此者紧于彼,此处显则彼处隐,一轻一重,为主为宾,两方社会对照,虽其分别都不是绝对的,然趋向根本不同。
伦理关系,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何为伦理?伦即伦偶之意,就是说:人与人都在相关系中。人一生下来就有与他相关系的人(父母兄弟等),人生将始终在与人的关系中而生活(不能离社会)。既在相关系中而生活,彼此就发生情谊。亲切相关之情发乎天伦骨肉,乃至一切相关之人,莫不自然有其情。因情而有义。父义当慈,子义当孝,兄之义友,弟之义恭,夫妇、朋友乃至一切相关之人,随其亲疏、厚薄,莫不自然互有应尽之义。伦理关系即是情谊关系,也即表示相互间的一种义务关系。集团生活中每课其分子以义务,那是硬性的、机械的;而这是软性的、自由的。在集团生活中发达了纪律,讲法而不讲情;在这种生活中发达了情理,而纪律不足,恰好相反。西方始既以团体生活过重,隐没伦理情谊,继又以反团体而抬高个人,形成个人本位的社会;于是他们的人生,无论在法制上、礼俗上处处形见其自己本位主义,一切从权利观念出发。伦理关系发达的中国社会反是。人类在情感中皆以对方为主(在欲望中则自己为主),故伦理关系彼此互以对方为重;一个人似不为自己而存在,乃仿佛互为他人而存在者。这种社会,可称伦理本位的社会。
因此,在我国政治实践中,一方面要尊重个人权利,给予每个人平等的关心和尊重。正如托克维尔所言也应警惕个人主义发展为个人本位,自私自利的倾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宣传,防止个人主义侵蚀“公共生活的长处”,警惕个人主义导致的社会沙化与“纯粹的利己主义”。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对伦理生活的一贯重视。另外,中国社会比较注重人与人之间那种互相依存的关系。一直以来,中国强调的都是“和谐 大一统”的思想。首先应尊重我国历史和社会实践下的伦理现实,始终坚持民族团结统一,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党的领导。我国在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同时,应注重从我国社会的伦理现实出发,不能与我国的伦理本位的社会现实相违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本期编辑:吉先生
政治学人学术观察系列是政治学人推出的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联系编辑团队授权,微信号zzxrbjtd。
欢迎有志者联系编辑团队加入观察员队伍。
让每一个人自由的理解政治,作最有学术味道的政治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