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分辨省级领导的政治地位?

2017-05-31 政治学人
↑ 点击上方“政治学人”关注我们


作者简介:耿曙,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副教授;

钟灵娜,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庞保庆,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候选人。


摘要

自“晋升锦标”理论提出以后,学者对官员行为激励与模式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但对“何谓晋升”的讨论却一直未被重视。根据对各省领导在任及后任的“党内身份”的梳理,作者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指标,考察每一职位的实际权力大小,帮助辨别同级别官员的政治地位。结果发现,在“[正]省部级”此一行政级别内,存在一些虽非正式但相对稳定的职务层级,这对理解中央调动省级领导人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引言:如何分辨官员职级?

在官员职级问题上,“正式职级实际分量似乎存在一定落差由于辖区大小不同资源禀赋各异战略地位也有别即便职级相同其政治影响政治前景也可能相去甚远尽管学界对此已有所察觉但长久以来苦无对策大部分研究仍参照周黎安最初设定的行政级别标准判定职位高低一方面不符合社会观感难杜外界质疑之口另一方面划分过于笼统无助考察调动趋势

本文以[]省级的领导为研究对象根据现兼党职考量晋升潜力再通过加权与平均测算出各[]省级领导职务的地位/前景指数建立一套系统的职级排序从结果来看不同省份的领导人地位与前景高低不同不仅如此无论切分时间段加以验证还是比照其他相关的研究结论均得出这一职级排序的稳定性与制度化的特征本文此一努力方向若能得到学界重视携手投入官员职级的厘清学者将更易辨别职务的层级

能考察领导的调动、更可验证现有的理论(周黎安,2004,2007;陶然等,2010)。

除引言外,文章其余各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将指出现有职级划分方式的不足,第三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依据官员现兼党职身份,纳入党职晋升潜力,作为考察官员职级的改进方案。根据上述方案的赋值与排序(下文命名为“地位/前景指数”)将报告于本文第四部分并随后就排序进行一致性/稳定性检测最后一部分为全文评述

二、中国政府人事的传统解读:以“级别”看“晋升”

社会主义体制的特点在由政府/官僚协调整个经济与社会(Kornai,1993)。官僚制又以高低有别的等级结构”(hierarchy)为其重要特征(Weber,1958; Williamson,1979)。这是因为首先官僚必须通过一套层级式的指挥系统”(chain of command)来传达命令和执行任务(Downs,1994; Tullock,1992);其次官僚制中官员的行为激励主要来自晋升黜陟这也必须依循高下有别的晋升阶梯”(Lazear,1998)。尤其在中国政府官员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根据学者的看法,“晋升激励乃是调动官员投身经济的主要力量(Li & Zhou,2005; 周黎安,2008)。因此,清楚明确的“晋升阶梯”是研究晋升的重要前提之一

尽管学者高度重视晋升激励并采用各种实证途径加以验证但对判定晋升”(promotion)的前提——职级从高到低的次序——却普遍缺乏关注表现为对晋升的认定过于轻率,研究结果也就不够精确与稳健(Shih,Adolph & Liu,2012)。对于“怎么才算晋升的问题现有研究普遍以职务调整前后的行政级别为标准或划分两型(王贤彬徐现祥等,2009、2011),或区别三类(Landry,2003; Opper & Brehm,2007; 周黎安等,2005),但总的说来都以行政级别作为官员层级划分的依据

为何学界普遍如此?首先,“行政级别”属法定职级(formal rankings),依照2006年公布的《公务员法》,每一职位都有对应的级别,且清楚明确,学界容易统一;其次,行政级别的信息公开透明,学者容易获取数据。基于上述两点,多数学者就便宜行事,将“[行政]级别变动”作为晋升与否的唯一判别标准(Lieberthal,1988; Li & Zhou,2005),广泛应用于经济绩效、政治网络与官员特质等相关研究中(王贤彬、徐现祥等,2009、2011; Landry,2003; Opper & Brehm,2007),并被后来者相继采用。

除行政级别外还有两项虽非法定但相对合理且被广泛接受的补充规则一是以地方党委书记为一把手其地位高于作为行政首长的省(市县);二是将地方人大政协等代议部门看作缺乏决策权力的职务转任这类职务被判定为退居二线明升暗”(周黎安等,2005; 王贤彬徐现祥等,2009; 陶然等,2010)。

但这样的划分方式仍然比较粗疏另有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修订这类修订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根据职务随附的实际权力再进行个别职务的微调例如陶然等(2010)省委书记/省长转往全国人大和政协担任要职(常委会正副委员长与正副主)”界定为晋升理由是后者对国家的政治生活仍具有重要影响杜兴强等(2012)4个直辖市置于31个省级职务的顶层并认为这是实质重于形式的体现二是基于职务具有的特定影响对经济决策权力进行加权例如陶然等(2010)将中央经济部门副职与其他部门正职并列额外拉高经济部门的层级冯芸吴冲锋(2013)将党委和政府置于人大政协与纪委之上同样也是基于对经济影响的判断由于不同作者微调的方式存在差异作者将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划分方式简单列示于下表1

根据作者看法上述“[行政]级别标准存在两个重大问题首先行政级别优点本在简单明确众议签同但实际结果并非全然如此(参考表1)。“[行政]级别论英雄过分拘泥于正式制度,“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官员实际权力和掌控资源能力的多寡”(陶然等,2010: 20),而权力与资源才是学者所希望捕捉的3因此学者在界定职级的过程中往往犹疑于正式制度实际权力结果不免左支右绌若要求同时兼顾就只能以查缺补漏的方式极个别的逐一调整结果当然各有依据众说纷纭无法建立逻辑一致的划分基准

追根究底问题的根源在级别标准未能反映党的领导原则因此偏离据此配置的权力格局形式的级别也才会与实际的权力产生落差由于党的领导是我国党政关系的指导纲领(朱光磊,2008: 44-56),而且细看上述查缺补漏也都反映此一原则否则同为[]省部级的党委书记为何高于省长/市长直辖市书记/市长为何高于他省级同级职务?省委书记/省长为何高于同省人大/政协要职却又低于全国人大/政协要职凡此背后逻辑似均以党职地位为其支撑因此根据作者所见,“查缺补漏只是权宜之策要真正解决问题必须正视党的领导原则将党职身份纳入官员职级的考察这方面的改进可以参考作者后续建议的做法

其次,“级别标准的另一个缺点是对职位的划分过于粗疏若以行政级别来看,[]省级官员内部只有书记(中央部委正省级)—省长两个级别其余一律为平级但调动却不仅限于这两个级别之间我们统计了19942011年间书记/省长的调任情况(如下表2)由表2可知现有划分标准的解释能力并不理想对省委书记而言如果严格按照行政级别只有21.23%的调动算作晋升”(主要为副职晋升正职)其余均属平调无法判别其升降当然也没法展开分析即便采取修正办法将书记职级判定高于省

长,结果仍然只能考察60%左右的官员调动,无论“书记调任书记”或者“书记中央调任”仍然无法判读。对省长而言,尽管多数由本省或外省副职(副书记或副省长)调任,可以认定为“晋升”,却也还有超过一成的调动遗落在外,无法遽予评断其是升是黜。

如果仅按“级别标准”来看,自然难以判断省与省之间的差距,书记调书记、省(市)长调省(市)长都只能算作平级调动。但如同本文开篇案例所示,各省条件差异巨大,各省领导的政治影响、政治前景经常相去甚远,并且学界之外,对省际差距早已颇多臆测,此时规范考察各省领导职位的层级显得尤为必要。为细致研判职级差距,作者另辟蹊径,纳入省级领导的党职身份——包括现兼党职与晋升潜力——帮助确认其权力层级,分辨其职级高低。下文将提出作者的改进方案,并以中国省级领导为例,进行职级排序及稳定性检测。

三、如何细致考察官员职级?基于党职与晋升前景的赋值

(一)辨别职级的原则:纳入党职、兼顾前景

1.纳入党职考量

中国政治的核心在“党政关系”中的“党的领导”(朱光磊,2008: 44-56; 杨光斌,2003: 23-52)中国政治体制的诸多制度设计都体现出这一原则。首先是“决策权力”的配置:为能贯彻党的领导,各级政社部门均设有平行的党组/党委,进行重大议题的讨论与决策(Lieberthal,2004: Chapter 7)。其次是有关“人事调动”的掌控:党政运作若有任何滞碍,党组/党委可以随即调整撤换,这是非常关键的“党管干部”原则(Huang,2002)。再次为“职务派任”的要件:由于决策的需要,加上任免的权力,实权、要害的部门领导,几乎都兼具相应的党职身份(寇健文,2013: 328),例如省委书记/省长多兼中央委员、主要部门领导多属政治局委员,而主要的“口/系统”则由政治局常委通过“中央领导小组”分管。党职身份成为膺任要职的先决条件。

党职身份纳入职级划分的做法一方面有助于反映实际权力另一方面又有利于辨别职级有效解决前述级别标准的两大问题但党职身份如何引入帮助辨别职级呢首先,“党职身份行政级别间既有重叠又不完全一致即便同一职务所兼党职可能大相径庭——有的省委书记兼任政治局委员其余多数为中央委员或中央候补委员其次党内职务位阶清晰——依次为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官员只兼单一党职不太存在界定上的疑义因此只要将行政职务党务身份”彼此交叉,便能帮助辨别同级职务的权力位阶,分析大量的平级调动,从而有利于掌握政府内部的协调模式、行为激励的设计方案等。

2.兼顾职位前景

类似党务兼职,“晋升前景也有助于进一步分辨级别相同的职务首先晋升前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任职务的资源与权力一般而言越能顺利晋升者其所掌握的资源往往也越多其次晋升前景不仅能反映资源还能创造资源就任前景远大的职务必然影响旁人预期带来更多的上级配合同级支持与下属追随从这个角度看晋升前景不妨视为某项职务的附加价值自然有助于分辨其资源与位阶再次职业前景”(career concerns)角度来看越具有企图心的官员与现任职务相比越关心未来的潜力1因此前景越好的职务越能吸引干才官员而后者又将职位进一步做高做大如此反复实践职务前景将逐渐拉抬现任职级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若能引入官员晋升前景将让职级划分不致过分静态局限于特定时间点在具体考察上晋升前景可以贴现率”(discount rate)表述:担任过某项职务后晋升前景越好该项职务的贴现率越低现值越高因此在职级排序上越趋向于高位

(二)职级划分与比较基础:赋值—排序的办法

在作者考察职级的方案中考察标的为官员职务并且是具体的职务——北京市长而非市长考察方式则须借助担任该职的官员通过他们任职时的党职与后续的晋升帮助分辨政府职务的层级高低具体的考察办法如下

1.考察基准的设定

本文鉴别对象是中国[]的省级领导因此将基准设为党的政治局委员及候补委这与其他研究者不尽相同(Bo,2002; Shih et al.,2012; 王守坤,2013),他们的焦点多在中央委员及候补委员层级2但自党的十五大后多数省级领导均兼任中央委员/候补委员3,“交叉任职”(cross-posting)成为制度化的安排所以对省级领导而言中央委员身份鉴别力有限4兼任政治局委员及候补委员的省级领导虽然也不多但由于作者方案纳入了发展潜力而不论书记省长日后晋身政治局的机会并不低所以能够较好地识别职位之间的级别差异

2.上下职级的赋值

具体来看本文将政治局委员及候补委员作为基准(为便于考察赋值为100)向上扩及其所推选的政治局常委向下纳入其所来自的中央委员及中央候补委员三个层级间的推举比例即按照推举人数占总体人数之比确定例如政治局委员一般为22-25从中产生7-9位政治局常委当选概率约1/3因此常委得分为委员3(300)同理中央委员及中央候补委员的人数总计约为344-376中央委员/补委员晋升政治局委员的概率约为7%,因此中央委员得分为7分。

3.前后任期的赋值

本文通过计算现任职位的平均晋升概率来测度通过“晋升前景”联系起来的前后任之间的关系首先在省级领导中唯省委书记可能跻身政治局而据党的十五大到十八大的人事记录通常每届书记兼任政治局委员者约6-7占书记总数约1/5因此对于省委书记而言下届晋身政治局的期望约为1/5参照委员身份赋值20同理下下届再1/5赋值为4现职省长则由于无缘政治局只能先向中央委员看齐根据党的十五大到十八大的人事记录具有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身份约占2/3因此赋值4.7再下届则为3.2三届之外时间跨度过长晋升前景难以预估因此在涉及前景的考察中暂舍而不计具体做法参照下表3

4.加总赋值的排名

按照上表赋值标准根据按人给分分职合计的方式先将现届下届与下下届的得分分别按照任职人数进行平均加总得分即为该项职务的地位/前景指数(Status/ProspectIndex/SPI下文简称职级指数”)计算得分之后即可展开排序与比较但在此之前尚有一项额外的问题众所周知[]省级职位中存在书记省长两个潜在的级别即平均来看书记也比省长要高出一截这一点要如何在赋值过程中进一步体现呢我们的方案是将现届书记(省长)平均分数在31个省的平均作为准职级的加权再将该项加分与基础分数汇总得到各单项职务的总分根据这一高低指数即可精确考察职务变动的升降

四、政制分层的制度化:中国省级领导的“地位/前景指数”

本部分将就上述设计的赋值方案[]省级领导职务为例进行省级职级的排序在此先介绍信息来源再依次报告就书记与省长的职级指数所进行的赋值排序以及相应的机制稳定性检测

(一)数据来源

本文对于省级领导职务的统计时间范围从1998年至2012涵盖党的十五大到十七大的人事材料之所以将考察起点设定为十五大是因为自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历经数年演进无论就发展格局或是晋升制度(陶然等,2010: 16),均已逐步制度化并沿用至今有关官员职务与官员人事的信息主要来自中国年鉴》、新华网人民网等资料库剔除任期不满一年的官员(可能属于过渡性任职)共得257人次/任期其中省委书记126人次/任期省长131人次/任期

(二)中国省级领导的“地位/前景指数”

在前述材料的基础上作者整理了相关官员的党职身份晋升轨迹并根据前述方案进行赋值建立了省级领导的职级指数其结果分别整理为表4的各省书记地/前景指数”(Provincial Secretary Status/Prospect Index,PSSPI,简称书记指数”)与表5的各省省长地位/前景指数”(Provincial Chief Executive Status/Prospect Index,PCESPI,简称“省长指数”)。

1.书记的“地位/前景”指数

由表4各省书记指数排序中可知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可以大致分为三个主要阶层:首先从北京市委书记到重庆书记书记共6省市的一把手为领先集团:其中北广似已锁定政治局委员名额(现届平均为100)甚至入常机会也不小;而山东天津和重庆的政治地位也不容小觑无论现任还是后任得分都颇高换言之6个职务可说是今日地方大员紧随其后的是新疆到河南共6省市的领导现兼党职来看四川湖北新疆书记有机会与领先集团并驾齐驱;再就晋升潜力来看浙江河南辽宁也仍然大有可为因此6个职务也可跻身地方要员之列其他为吉林书记以下的19项职务无论就现兼党职晋升潜力这些职务离政治局委员仍有差距起码需要2-3任的职务晋升才有机会列名其中除此之外吉林到海南共12个省份的领导过去3任书记中曾有升任政治局委员的记录但江西到宁夏等7位书记则没有这样的机会

书记职务高低可能与哪些因素相关呢首先是直辖市北京上海固然毋庸置疑地位并不特别凸出的天津与重庆政治位阶上也远高过一般省级领导其次是经济大省与人口大省前者如广东与浙江比较让人不解的是名单上并无江苏与福建;后者则如山东四川河南等最后近年逐渐兴起的一个趋势似乎是区域代表如新疆之于西部地区湖北之于中部地区辽宁之于东北等由此可见职务地位与辖区资源密切相关反观排序靠后的省份则主要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与人口疆域较小的省份但并非中西部省份必定排名不佳像青海贵州西藏等地区可能因为比较艰苦领导的晋升前景反而较好排名并不低于一些东部省份

2.省长“地位/前景”

指数相较于书记得分,省长职务的得分更平均(变异系数较小),除北京遥遥领先外,其余职务地位都相对接近。进一步分析,省长职务依重要性也可以大约分成3区段。首先,北京市市长属于绝对领先,“京畿重地”领导地位突出。其次为上海到内蒙古等12个省长/主席,其中上海与福建十分接近,但上海市长在下届进入政治局的比例更高,福建省长和河南省长均有在3届内跻身政治局常委的案例,而辽宁和黑龙江则有进入政治局的情况,因此都排名靠前。若直接就现职来看,这个区段的职务大多都能兼任中央委员,因此得分较高。最后一个集团为甘肃到四川共18个省/自治区的省长/主席。或者现任,或者连后续任职未必担任中央委员,因此整体排序靠后。

将省长与书记的排序进行对照不难看出:首先各省省长的职务排名与该省书记排名并不完全一致例如直辖市的优越地位并未完全体现除北京上海外天津和重庆市长就未见任何优势重庆甚至排名垫底其次根据上表的排序目前常见的划分方式如杜兴强等(2013)他省省长调任直辖市市长都算做晋升做法并不准确此外薄智跃(2002)省份地位推估职务地位容易将省长与书记混为一谈与现实不符除却重庆不说其余例如广东山东四川等薄智跃所谓的精英省份其省长地位同样靠后猜测省长与书记不同的原因可能由于省长职务属于能力考核的阶段因此其党内职务特别是其晋升潜力与个人能力关系密切却未必反映在其所任现职上而书记则更明确是该省一把手堪以地方大员视之故其职务位阶充分反映其辖区资源与重要

(三)“级别内有级别”体制的一致性与制度化

1.赋值指标一致性:与其他指标的参照比较

前述按照兼任党职、晋升前景所得的“职级排序”是否合理?判别方法之一是与社会观感相对照;判别方法之二是与其他已有研究的排序交叉检查”(cross examination)前者可以从一些实例进行检证

首先不论按传统级别标准或后续调整方案省委书记调任直辖市市委书记都算是平级调动但是按照作者的架构(参考表4)湖北省委书记得分56.66排第11而上海市委书记得分182.12排名第一换言之根据作者的职级划分这无疑是次巨幅的跃升省或区委书记到发达省份任书记的交流如内蒙古得分35.79排名第19广东与上海同列第一又是次明显的调升可见本文的划分框架较符社会观感

其次省级领导的地位/前景指数还可与其他研究中的类似指数进行交叉检查如薄智跃在中国省级领导人一书中所提出的中央委员会指数”(CCindex简称中央委员指数)薄智跃根据中央委员会中各省领导的人数及地位按照从低到高分别赋值1-6分并加总测算出省份的权力指数1中央委员指数书记指数、“省长指数三者的折线图由图1中不难发现:(1)书记指数与中央委员指数高度吻合两者相关系数高达0.829省长指数与中央委员指数也大致吻合两者相关系数为达显著标准的0.440由此可知薄智跃结合书记省长所进行的精英省份排序与作者的书记指数几乎一致却与省长指数有限契合两者分开进行考察似乎有助我们区分两项职务的性质。(2)薄智跃研究的样本取自19691997本研究的数据时间范围为1998-2012两者结果一致可见其中内在稳定与相互呼应的影响

2.职级位阶制度化:历届人事的排序

为验证上述职级排序(细分的层级”)是否趋于稳定/制度化我们进行了拆分样本的检测将原样本拆分为十五十六和十七届3子样本分别进行赋值与排序并从整体稳定性和相邻届别相关性两方面进行检测结果如表6从表6可以看出首先无论就书记或省长进行的历届排序其得分与排名的一致性高于可接受水平其中由于得分”的区辨性高,稳定度也更加明显1。其次,从连续两届的相关系数来看,平均在0.7左右,再次显示职级排序的高度稳定一致。

综上所述从上述省级领导的地位/前景排序中可知就行政级别属[]省级的级别内还可进一步区分出一些稳定的职级也因此省委书记间看似平级的调任前后职级上或许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些级别内的级别受辖区性质资源禀赋战略地位个人能力等影响所形成虽不算正式制度却确实存在且十分稳定一旦开始区别这级别中的级别许多昔日无法厘清的职级变化都将迅速清晰可辨这将有助于深化涉及官员晋升的相关研究

五、结论与评述

中国经济运作的要角在政府政府人事体系可说为高速增长提供了制度保证引发了学者对官员晋升激励的重要考察(Li&Zhou,2005)。但已有研究在涉及判定晋升的标准时简单以行政级别为标准判定结果过于粗疏有别于传统级别标准本文引入官员的党职身份同时考量其晋升前景通过简单的赋值规则细致地分辨官员职级本文以中国[]省级领导为例逐一排序各省书记/省长的职级高低结果发现在这些职位内部还存在一些稳定的层级因此表面看起来属于平级调动异地交流其实更像是一个多次考核稳步晋升的政府人事管理过程

为何会出现正式级别外的细划层级的制度安排呢从强化激励的角度来看只有层级更加细化才能采用频繁调动的方式作为奖惩手段促使地方官员努力发展经济若从这一角度入手那么本文的层级划分不仅可以作为晋升标准的一个修正也能为政府人事管理的研究引入新的框架此外导致省级领导职级高低不同之客观原因推断可能与辖区禀赋官员社会网络等密切相关后续若能对此展开分析不仅能对话前人的研究亦有助于解读大国地方的政治地位


文章原标题为:《远近高低各不同:如何分辨省级领导的政治地位?》,原载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年第5期,编辑时有删减。

本期编辑:小庭白月


政治学人 专业的学术分享平台

微信编辑团队微信号:zzxrbjtd原创投稿、文章荐稿邮箱:zhengzhixueren@sina.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