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人观察 | 李石:是金子真的会发光吗?

李石 政治学人 2020-02-10

政治学人·学术观察



学人简介 李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意大利罗马LUISS大学获政治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代表性专著为《积极自由的悖论》,在政治哲学、伦理学领域学术成果丰富。

与时俱进,妈妈也开始用微信和我交流了。一天,妈妈给我发来一个4分41秒的视屏,还嘱咐我耐着性子看完。视屏里展现的是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Joshua Bell在人来人往的美国华盛顿地铁站里拉琴的情景:45分钟之内,只有7个人驻足凝听,赚到31美元;没有鲜花、没有掌声。而Joshua Bell是当今世界顶尖的小提琴演奏家,他的音乐会总是一票难求,他当时在地铁里演奏的是技巧难度最高的小提琴曲,用的是意大利斯特拉迪瓦家族在1713年制作的名琴。短片的最后打出了这样的字幕:“不知道还有多少美好的东西,正在从我们身边溜走”。

我体会妈妈让我看这段视屏的苦心,大概是想让我珍惜现在,发现自己身边的美好。然而,在看了这个视频之后,我却有了另外的想法:这么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在脱掉了华丽的服装、离开了辉煌的音乐厅、没有了同行们的赞誉、以及听众们的崇拜之后,原来也只能是一个赚不到钱的流浪音乐家!看来,是金子并不会发光啊!妈妈对我的解读大失所望,为了反驳我,又发来一个链接,标题是:《任正非女儿清华演讲:金子其实不发光,选择比天赋重要》。文章我并没有打开;因为,一看标题我就觉得可笑:如果选择比天赋重要,如果自身的努力和选择比自然天赋和家庭背景等外在因素都重要;那么,任正非的女儿演讲为什么还要打着她老爸的旗号呢?!如果没有“任正非”这几个字,她的演讲还有人听吗?她会不会也沦落成无人问津的地铁演说家呢?

我没有继续和妈妈争论,只是心里有了自己的答案:自然禀赋(智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禀赋(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经济条件)、个人的选择与努力、以及时运和机会都是人们成功所不可缺少的要素。而在贫富差距加大、人们的经济地位逐渐分化、阶层与阶层之间的上升通道不畅通、出现阶层固化趋势的形势下,个人努力和选择在个人成功中所起到的作用正在变得越来越小。

在日益富裕繁荣的社会中,也许并不缺舞台。各行业、各领域都充满了优秀人才展现自我的舞台。然而,可能的情况则是:哪一个舞台上的佼佼者都是“那一批人”。是那一批占据了大量社会资源的人。财富、人脉、优质的教育、荣誉、奖章,总与这些人“如影随形”。这些人或者这些人的子女,只要有一点点“天赋”,就能大放光彩,在各式各样的舞台上表演,经久不衰。而“另一些人”呢,除非怀有惊世骇俗的“绝技”,就像为了献“和氏璧”而撞得头破血流、被砍去双足的卞和,是不可能与“舞台”扯上任何关系的。

确实,在电视节目“挑战不可能”的舞台上我们也能看到许多如金子般“发光”的普通人,他们不是能在一分钟内处理几百个数字的珠心算超人,就是能用坦克玩漂移的顶级车手,要不就是跳绳一分钟能跳上千个的疯狂小学生。确实,这些“金子”都发光了,但这种“千奇百怪”、“惊世骇俗”的发光,对于他们来说公平吗?他们得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枯燥而无意义的练习啊!另一方面,对于其他那些没有那么疯狂,也就没有发光的“金子”来说,公平又何在呢?由此,我对“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然而,没过多久,“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却从我自己的嘴里说出来了。一天,儿子放学回家不太高兴,我问他缘由,他说,“妈妈,我今天差点就得附小币(发附小币是学校奖励孩子的措施)了。我举手回答问题,老师没叫我叫了别人。那个同学答对了,老师给他一张附小币。而那位同学的答案和我的是一样的。”听了儿子的叙述,我笑着说,“没关系,是金子总会发光。你只要每次都举手,老师总会叫到你的。”这句话一说出来,我自己先愣了一下,哎呀,我怎么也在用这句话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不是明明知道这句话不可信吗?!但转念一想,又有什么话可以安慰一个努力了、但却没有得到老师表扬的孩子呢?难道告诉他竞争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一些人运气好、而且越来越好;一些人运气差、而且越来越差吗?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他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呢;而他如果不努力了,那他的人生岂不是更糟糕?!

这一刻,我似乎一下子明白了“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谎言”的意义。这句话大概并不是一个事实判断,不是对于任何社会现实的描述,而是那些已经经历了拼搏和磨难的“过来人”对蒙在鼓里的“年青人”的祝福。这句话表达的是一种愿望,一种对社会公正的向往。它告诉我们,在一个公平的社会中,才华会得到应有的欣赏,努力会得到公正的回报,而明智的选择则会导向成功;即使这一切都要历尽艰辛,但那是一个值得人们为之努力的希望。而一旦人们有了这样的信念,“苦”也不再那么苦,而等待也显得并不十分漫长,即使那最后的“发光”的日子并不一定到来,但每个人都坚信自己曾拥有“金子”一般的人生!


支持原创 

 

本期编辑:谌瑾

政治学人学术观察系列是政治学人推出的原创作品,本文系政治学人平台发布,个人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信息及网站链接;媒体转载(包括网站、微博、微信号)请尊重作者知识产权。识别二维码可添加编辑团队微信。


让每一个人自由的理解政治,作最有学术味道的政治学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