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感动】一颗红心守一座军史馆

李龙伊 人民日报政文 2019-09-11

点击上方“人民日报政文”可以订阅哦

位于沈阳的北部战区某部院内,坐落着一幢两层高的白色小楼,小楼里常传出铿锵的演说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身着军装、满身奖章,为观众介绍战区后勤历史,在场上至黄发老人、下至垂髫孩童,无不细细聆听、孜孜以求。

这幢白色小楼,是我军第一座战区级后勤史馆——沈阳军区后勤史馆;这位白发老人,正是倾注全部心血打造并守护该史馆十三年,年已67岁的退役大校徐文涛。


沈阳军区后勤史馆内部


历史给人力量


该史馆保存着东北地区我军后勤部队的珍贵史料。在一展厅内,墙上悬挂着十余张巨幅照片,记录了后勤部队英雄儿女奋勇御敌、保障军需的历史瞬间:从抗美援朝到抗震救灾,从国际维和到疫情救援,哪里有危险、哪里有困难,后勤部队就出现在哪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强大的后勤是胜利的保障。在我军历史上,后勤部队虽未浴血沙场、冲锋陷阵,却以血肉之躯搭建起一座座物资供应桥梁,保障前线战士衣食住行。


为了不让这段峥嵘岁月、这些铮铮铁骨被遗忘,2004年,原沈阳军区联勤部决定建一座后勤史馆,这一任务落实到了徐文涛身上——组织将原联勤部机关食堂3500平方米场地的钥匙交到了徐文涛手中,责成他将其改建成后勤史馆。


徐文涛在史馆内进行解说


接过这把钥匙,徐文涛才发现自己肩上担子有多重。缺人缺钱缺物,“三无”窘境下这个史馆怎么建?


为解决这个问题,徐文涛放弃了所有双休、节假日休息潜心修史:一年半的时间,他走访了数百位老干部,一家家搞调研、一件件收文物,利用每个晚上读书思考、撰写布展大纲……事必躬亲的他,既当馆长又当设计师,甚至还当起木匠,亲手打造了馆内许多家具。


2006年,在徐文涛的勤恳付出下,空旷的食堂,慢慢被上千件文物、数千张照片填满;炒菜的声响,也被慷慨激昂、抑扬顿挫的讲解词取代。


建后勤史馆前,徐文涛曾是原军区某部副部长,副师级干部。如今,曾跟他在一个办公室工作的战友,很多人都已提拔,徐文涛却从部队领导转身成为筚路蓝缕的后勤史馆“创业者”。为啥会接受这个费心费力、从零干起的工作?徐文涛坚定地说,“对我来说,与其在官场拼到底,莫不如转向‘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工作更有意义。”


功成名就是价值,但是在徐文涛看来,守好这段历史更是价值:“历史是有温度的,能给人启迪、给人震撼、给人力量。一座军史馆就是一所学校,一件文物就是一个故事,一个人物就是一座丰碑。”


坚守一颗红心


9月15日是我国第18个国防教育日,徐文涛为前来参观的常德休养所干部职工讲解战区后勤历史。年近古稀的他讲解时精神矍铄、意气风发,对一桩桩历史事件、一位位英雄人物如数家珍。这一讲,就是近3个小时。讲解完毕,送观众走出史馆,徐文涛才渐显出疲态。


这样长达近3个小时的讲解,徐文涛每天都要进行一两场,近乎全年无休。7月2日,细心的参观者发现,徐文涛在讲解时身上藏着一个尿袋。原来,“七一”前后来史馆参观的人数增多,过劳导致徐文涛突发前列腺炎,需要住院治疗。舍不得让史馆在“七一”前后休馆,徐文涛带着尿袋,忍剧痛坚持讲解。


记者浏览了徐文涛几年前的照片,发现和现在差异很大:四年前,他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如今却须发皆白、身材消瘦。四年的时间,身患疾病加上工作操劳,眼前这位老人已经瘦了40斤。


在徐文涛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慕名而来,到史馆帮忙,徐文涛却始终“不下火线”,坚持为观众讲解,他说:“传承红色基因的人需要红色魅力。有贡献的人讲奉献,人们才能佩服;有信仰的人谈理想,人们才能信服。”


十三年来,徐文涛守着这座史馆,过程可以用“艰苦”来形容——经营艰难、工作辛苦。2016年,军队体制改革,后勤史馆没有了编制,也没有经费保障,徐文涛还是坚守了下来。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史馆资金断流,经营必须一切从俭。


徐文涛向来参观的99岁老红军敬礼


该部附近的居民经常见到徐文涛骑着自行车进入军营。从徐文涛家骑车到单位,赶上路况不好,需要40分钟时间。为了节约油钱和司机的工钱,这位大校军官主动要求退掉单位给自己配的车,每天骑车上班。除此之外,为了省钱,每天观众散去后,他都自己动手打扫馆内卫生,扫地、刷马桶;他还从不讲享受,一身衣服没有一件价格超过100元,破旧的裤子、裂缝的皮鞋,一穿就是好几年……


按说退休大校的待遇应该不错,徐文涛为何看起来如此清贫?记者在史馆文物中找到了答案:买一双志愿军穿过的黄胶鞋花了600多元,买一台红军背过的老式缝纫机头花了一万多元……看似老旧无用的物件,便宜的也值几百上千元,它们多是徐文涛自掏腰包,从古玩市场一件件“淘”来的。


徐文涛用一颗红心,坚守在这座史馆。无名无利,还要自筹经费,徐文涛的坚持让很多人不理解,但他一句话道出了理由:“我倾注了十几年的心血,史馆就是我的亲生儿子,没法轻言放弃。”


赓续红色基因


每次在史馆解说,徐文涛都会穿上军装,佩戴满身军功章,“这不是显摆,我佩戴的是奖章,崇尚的是荣誉,倡导的是价值,引领的是风气。”


这些年,徐文涛获得了数不尽的荣誉:全军先进退休干部、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辽宁省道德模范……其中,他最引以为傲的,是获得了“全国关心教育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荣誉。徐文涛认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青少年的国防教育却依然任重道远。


“很多国防教育,不是大家不愿意接受,而是我们一些传递者缺少国防情怀,所以把大道理讲成了空道理、把真道理讲成了虚道理。”徐文涛表示,他打造这个史馆的初衷,就是想通过历史展览这种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历史,树立红色信仰、传承红色精神。


为了做好群众喜闻乐见的国防教育,徐文涛煞费苦心:自己设计了五万字讲解词,且每天根据新闻更新案例、根据不同观众设计话语体系。


曾有一批小朋友来史馆参观,他们对“后勤”完全没概念,老师嘱咐他们随意看看就行,但徐文涛不同意。徐文涛问小朋友们:“你们家谁买菜做饭管家务呀?”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回答:“妈妈!”徐文涛笑着说:“那你们的妈妈就是后勤部长。”深入浅出的解析,让孩子们难懂的道理和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徐文涛为少先队员们讲解军史


宁讲万言史,不冷一人心。每次讲解,徐文涛都认真准备,一群人来了他要讲,一个人来了他也讲。一次,一位哈尔滨慕名而来的工人前来参观,考虑到不想让徐文涛太辛苦,同事都建议让志愿者来讲解,但徐文涛坚持为这名工人讲了数小时。徐文涛说:“影响一个人,就能影响一个家庭;拒绝一个人,就伤了全家的心。”


史馆建成至今,徐文涛做了1500余场讲解,接待了30万前来参观的干部群众。靠着一己之力,徐文涛影响了太多人和家庭。一名大学生在听了徐文涛讲解后,写下了这样一句感言:“我的眼是在这里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在这里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在这里觉醒的。”


志愿者王清清带她10岁的孩子小天乐参观了该史馆,孩子回家对她说:“妈妈,我知道什么是榜样的力量了。徐爷爷就是我的榜样!”后来,小天乐在班里经常帮助同学,还会在课堂为同学讲解红色精神。“红色”的火苗,在这个四年级小朋友的心中点燃。


正如镌刻于史馆大厅墙上的《后勤史馆赋》所言:“先贤不朽兮风浩浩,后继可期兮柏青青。”徐文涛像一根火柴,点燃参观者的红色梦想,让红色基因代代赓续。

(封面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独家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公号“人民日报政文”(ID:rmrbzhw)

本期编辑:赵兵、张彩峰


一周精选

● 优秀年轻干部,就要不拘一格大胆使用!

● “容易被毁”“不肯吃苦”?别闹了,这才是当代青年的真相!

● 含泪致敬!一座岛和夫妻俩的三十二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