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进|疫情促思规划学科的发展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Author 段进
“疫情促思科学规划发展暨中国城市
百人论坛2020青年论坛No.1”笔谈
论坛主持
田 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土地利用与住房研究中心主任
曾 卫: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执行主编
导 读
2020年5月31日,中国城市百人论坛青年论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土地利用与住房研究中心与凤凰财经网共同组织包括段进院士在内的,来自规划、土地、住房、经济等领域的10位学界专家,以“后疫情时代:人口流动性、土地与住房规划”为题进行研讨。《西部人居环境学刊》特意为这次学术论坛的专家们发出题为“疫情促思科学规划发展暨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20青年论坛No.1”的笔谈邀请,向广大读者和学者们奉献这一学术盛宴。后续,学界专家们的“笔谈”将进一步深入完善,并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在《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0年第5期上。我们希望借助网络快速传播的新媒体与传统严谨的纸制媒体相结合,迅速传播学界专家们的主要学术观点,又为其他研究者们的继续研究提供较详细的参考方式,促进跨学科学术交流和规划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疫情促思规划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疫情;规划学科;医疗;应急;技术
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在全球化背景下迅速蔓延,对各国的城市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系统提出巨大挑战。在中国,尽管疫情已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但由于存在外来输入、内部防控的压力,还没有到达“后疫情”的程度,仍需要积极应对。回顾规划的历史变迁,从农业文明时代的规划到工业文明时代的规划,再到生态文明规划,尤其前段时间我国进入生态文明探索以后,城市规划在城市治理、公共安全等领域做了很多工作,例如全球化城市、智慧城市、公园城市、韧性城市、生态城市等,相关的创新与研究很多。但在真正应对疫情这样的大型公共卫生事件时,依然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反思并解决。
1
城市应对疫情问题的反思
从新冠疫情视角审视规划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全国视角来看,整体医疗资源分布非常不均匀,在应对疫情的初期,部分地区医疗系统处于瘫痪状态。第二,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区位和交通的便利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具体到疫情的控制却也带来了很多不利方面的影响:比如对外口岸地区现在还有不断出现的输入性病例,再如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交通便利,反倒加剧了疫情传播。第三,城市医疗空间不足。现有医疗空间可以应对日常的医疗需求,但到真正应急时发现医疗空间不足以应付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第四,除医疗空间以外,整个城市的发展和用地布局对突发性事件的预留空间不足:除土地空间不足外,具体到服务供给上,各社区和基层组织在疫情期间的生活必需品短期供给能力也十分有限。
2
可借鉴的应对经验与策略
第一,在应对疫情过程中,国际化、开放发展的城市拥有自己的优势(虽然给控制疫情也提出了挑战),例如在国家层面能够通过非常快速的方式整体调控资源,缓解单个城市的压力,形成一种联合抗疫的整体性。第二,智能建造技术在快速应对疫情、复合利用层面效果显著。以方舱医院的建设为代表,在决定建设方舱医院的29个小时之内,就建成了两所方舱医院,解决了4000多个床位,并很快发展到16个方舱医院、1.3万个床位。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方舱医院的建成大大降低了疫情的传播速度,为疾病的应对起到关键性作用。第三,智能建造技术提升了施工效率和精准度。以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建设为代表,由于智能制造的精确度与高效率,10天左右就能建成一所新的医院。第四,应对技术的传播和交流反应迅速。不久前我们发布的中国的疫情团体标准、应急医院选址和方舱医院建设方面的相关标准,为各国抗疫提供了参考。第五,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疫情查询、接触人员的确认与分析的可视化提供了极大帮助,让政府准确判断疫情状况以便进行整体控制。第六,数据可视化有很好的应用。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实时可查询的“可视化危机应急地图”,便于居民判断自身区域安全情况、周边地区的感染情况等,数据为高效应对疫情提供了技术支撑。第七,以互联网为支撑的新兴技术,例如居家办公、远程教育、远程就医等,突破了时空局限,为工作、交流提供新模式。第八,互联网及自动化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物流配送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3
规划展望:从行动呼吁到空间落实
传统规划理念中,例如生态城市、安全城市、韧性城市等策略为城市发展提出了很多可供借鉴的方案,但当具体的建设实践与卫生问题联系时发现还是有许多困境。应该尽快把已经发现的不足与这次抗疫实践的内容、经验相结合,使其变成一种空间规划设计的落实,推动规划学科的发展。
具体来说,首先要结合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进行防控体系的规划,传统规划在这方面相对薄弱,现在应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调整来落实加强这个部分。其次要思考如何结合空间规划管控体系和平台进行防控体系的建构。随着数字化和大数据技术以及平台的建设,需加强空间、时间和事件整合在一起的整体管理,防控体系的建构将越来越重要。第三,要倡导规划的留白和复合机制,增强城市的弹性。例如在雄安规划当中,现在已经非常强调留白以及一些应急的内容。第四,要推进规划与自然的结合,增强城市的健康性。比如我们的空间布局要建立一些风廊,加强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第五,城市应结合生活圈规划等建立“防御单元”。例如将15min生活圈作为基本防御单元,然后根据将来不同应急事件的需求,系统地整合成不同层次的防御体系。防御系统除可应对卫生防疫挑战外,还应用于解决自然灾害、能源事件、恐怖事件等挑战,在空间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第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结合电子信息等新兴技术,推动智慧乡村的建设。在未来半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人们更多通过互联网上班,乡村本身的设施建设与服务的完善应提到非常重要的发展议程中。第七,对空间规划当中的商业、办公、教育、公共卫生设施等配套,模式的灵活性也需要新的研究。第八,为了更好地应对活动聚散的变化、突发疫情以及恐怖事件等,包括街道等场所、综合体建筑的设计方式,土地的使用方式等也应有应对变化。
4
结 语
总结这次新冠病毒爆发导致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面临的困境和应对的实践情况,我们提出国土规划以及城乡建设应当从理念的转变和行动的呼吁转向空间规划设计的落实,需有效总结问题应对的经验与教训,提高城市的治理水平。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目标应该是让城市更加韧性,更加智慧,更安全地可持续发展,这需要我们对规划学科的各方面进行再思考。
(转自西部人居环境学刊公众号,全文发表在《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0年第5期)
往期回顾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