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医药翻译与跨学科建设研究学术工作坊

外国语GZUCM 2022-04-24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医药翻译与跨学科建设研究学术工作坊日程安排


┎举办方┒

广州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举办时间┒

2021年07月10日(周六)

上午 8:30-12:00

┎腾讯会议┒

会议号:464 350 919     

请使用手机端「腾讯会议app」扫码入会


/ 开 幕 环 节 /

08:30—08:40 

广州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苏红致欢迎词


/ 发 言 环 节 /

主持人:王银泉教授


08:40—09:00  

主讲人:廖正刚教授

题   目:破解中医隐喻是国际传播的前提


09:20—09:40  

主讲人:蒋建勇副教授

题   目:中医药国际传播与中国国家软实力体系构建


09:40—10:00  

主讲人:陈骥教授

题   目:中医药跨文化执业者特征与中医英语课程思政要素挖掘


10:00—10:20  

主讲人:蔡英文副教授

题   目:中医药在海外汉学传播中的艺术流派


10:20—10:40  

主讲人:殷丽副教授

题   目: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模式与效果研究


10:40—11:00  

主讲人:陈媛副教授

题   目:疫后中医文化外传的多模态大众化路径


11:00—11:20  

主讲人:曾俊敏讲师

题   目:全球视野下药食界限的词汇语义类型学考察


11:20—11:40  

主讲人:刘帅帅博士

题  目:中医典籍外译评述-以《饮膳正要》《脾胃论》为例


11:40—12:00  

主讲人:王银泉教授

题   目:欧洲博物学传统与17-18世纪中医西传


/ 闭 幕 环 节 /

广州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赵鹏图总结发言

校 外 专 家 简 介

廖正刚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文学学士,吉林大学法学硕士,东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和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美国凯斯西储大学认知科学系访问学者,师从世界著名认知科学家和认知语言学家Mark Turner教授。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中西语言文化对比和东北抗联口述史。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第七教研室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讲课程为研究生英语语义学,研究生国际交流英语,通用学术英语,大学英语等课程。已经培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研究生29名,目前已经有25名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主编教材6部,在外语教学,外语学刊,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文章20余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及参与省部级项目多项。社会兼职为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全国认知语言学学会会员,许渊冲翻译与文化比较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学双语研究会理事等。

蒋建勇,贵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博士。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常务理事,中医翻译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贵州省中医药翻译学会第一届秘书长;贵阳中医学院《中医英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规划”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原贵州中医药大学外语教学部专业英语教研室主任、第二教研室主任。全国第一门《中医英语》省级精品课程主要授课人、质量监控人;世界卫生组织ICD11第26章中国代表团术语组成员;参与了部分中医基本术语95、97国家标准英文翻译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厅级课题3项;在北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副主编副主译国家规划规划教材、留学生规划教材4本;正在主译国内第一本苗医药历史、理论基础英文专著。

研究方向:中医翻译与教学、中医国际传播

陈骥,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杏林学者青年英才。四川省高层次海外留学人员、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与技术后备带头人、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优秀讲师。现任世界中联中医药国际化品牌研究专委会副秘书长、世界中联翻译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翻译分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女医师协会治未病专委会常委委员,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理事,成都中医药大学高原学科“中医药英语”学科带头人,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理事,教学督导委员,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医学英语教研室主任。主讲《中医英语基础》、《中医文化传播》,《中医英语专论》等硕博士课程,为国家卫健委 “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英语》担任副主编。主持科研课题2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各1项),2019年6月开始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澳大利亚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SCI收录8篇、核心期刊16篇),出版双语教材10部,学术译著7部。

蔡英文,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博士,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物理学会会员。先后主持、共同负责和主要完成了15项科研项目(其中主持6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子课题、863项目、航空基金、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重点项目、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等。发表各类论文共计55篇,其中二十余篇被SCI和EI收录。申报中国发明专利8项,获授权7项,获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市科协优秀论文奖1项。近年来致力于科学与哲学,科学与人文,中医与西医的交叉与融合。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合作,努力探索中医的科学性问题,并以科学的语言阐释中医,获得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针灸国际话语体系重构与传播研究》资助。2020年与西安外国语大学合作,获国家社科基金《18-19世纪之交德国思想界的多维中国形象及其溯源研究》资助。

殷丽,中国药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翻译协会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近年来学术研究领域:中医药文献典籍、传统文化典籍的英译与传播,聚焦 中医药文献典籍英译研究、传统中医药文化基因现代传承、后疫情时代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机制与效能研究。主持并已完成的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一项、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项、江苏省社科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专项课题一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一项、中国药科大学校级课题三项等。发表研究论文十余篇,其中《外国语》、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外语研究》等外语类CSSCI期刊论文5篇。新闻调研评论文章《安全用药,现状仍堪忧》在《新华日报》民生版全文发表。

王银泉,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三级教授(2009年起),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对外传播新闻翻译、语言景观翻译、中医翻译史与中医文化国际传播、传教士汉学家翻译与中西文化科技交流史、南京大屠杀史实翻译。主要兼职包括江苏省文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家语委《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国家标准研制专家,世界翻译教育联盟语言景观翻译与教学研究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史研究专委会副会长,江苏省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翻译协会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2019年10月应邀在牛津大学人类学院举办专题讲座,在剑桥李约瑟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代表作《外语学习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国外相关研究概述》2020年6月被北外科研网评为我国外语教学高被引论文TOP10排行榜第2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个,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外语界》、《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等重要学术期刊和《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学习时报》等重要报纸发表各类文章130多篇(其中CSSCI论文35篇)。多篇论文被“学习强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或核心内容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