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EH2019第三会场-环境暴露评估专题会议顺利召开
点击蓝字
关注环境与健康知识
为加强环境与健康学术交流,促进环境与健康学术发展,第二届环境与健康大会第三会场“环境暴露评估”专题研讨会议于2019年6月12日下午在深圳成功举办。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蔡亚岐研究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万祎研究员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唐宋副研究员担任召集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蔡亚岐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苏冠勇教授、深圳大学医学部预防医学系胡东生教授担任专题会议主持人,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11位专家就环境暴露评估研究进展开展了热烈深入的讨论。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李玉锋副研究员做了题为《金属组学方法研究重金属及纳米材料环境健康效应》的报告。李玉锋副研究员通过水稻对不同形态汞和硒暴露响应的研究认为金属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之后提出的一种新的学科。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李玉锋副研究员进行报告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的韦斯副教授做了题为《人群血样中有机污染物的非靶向识别研究》的报告。韦斯副教授通过研究指出,不良生活方式及环境暴露会导致机体氧化应激损伤和内分泌干扰效应。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韦斯副教授进行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的苏冠勇教授做了《手机中芳基有机磷阻燃剂:结构鉴别、生物转化和有害效应》报告。苏教授通过手机拆解、质谱分析检测和非靶向分析系统阐释了手机组件中阻燃剂的分布特性,并通过CEHs模型研究及CEH与TPHP共暴露,揭示了关键物质TPHP的毒性及转化规律。
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苏冠勇教授进行报告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健康研究中心胡国成研究员做了《北京市典型区域人群多环芳烃内暴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报告。胡国成研究员总结分析了环境空气PAHs和尿液中OH-PAHs的相关性,认为OH-PAHs各单体与总OH-PAHs具有良好相关性。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健康研究中心胡国成研究员作报告
暨南大学环境学院郭英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南方高校生对内分泌干扰物的暴露及来源》。郭教授通过对于广东某高校学生的研究中发现,与其他人群相比,高校生对于目标EEDs的暴露相对较低,女生对部分EEDs的暴露量显著高于男生。
暨南大学环境学院郭英教授作报告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马瑾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中国典型地区儿童土壤摄入率研究》,通过研究得出手尘量反映了儿童行为模式的差异及手尘量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马瑾研究员进行报告
英格兰公共卫生署的Giovanni Leonardi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欧洲和世卫组织33个研究所编制的关于工业污染场地对公共卫生影响的新指南》,Leonardi教授详细介绍了几篇国际上最新的关于工业污染场地对公共卫生影响的学术论文,并介绍了最新编制和即将颁布的《欧洲和世卫组织33个研究所编制的关于工业污染场地对公共卫生影响的新指南》的具体内容。
英格兰公共卫生署Giovanni Leonardi教授进行报告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章涛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若干新型有机污染物的胎盘传递规律及胎儿暴露风险》。章涛副教授认为,孕妇暴露于不同水平的新型有机污染物及其替代品中,替代品及代谢物比原物质更容易穿透胎盘传递给胎儿,且在胎儿体内更易富集。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章涛副教授进行报告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蔡亚岐研究员做了《甲基硅氧烷的环境行为和人体暴露研究》的报告。蔡亚岐研究员首先就甲基硅氧烷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其目前的生产与消费结构做了简要的背景介绍,之后分别从硅氧烷生产工厂、使用工厂环境行为和人群职业暴露及婴儿用品中甲基硅氧烷的暴露研究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甲基硅氧烷的暴露研究最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蔡亚岐研究员进行报告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杨晓波教授的报告题目为《金属暴露组学分析:复合暴露模型应用实例》。杨教授介绍了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血清22种金属复合物暴露的关联研究,以及孕妇血清22种金属暴露与低出生体重的关联性研究,并对内暴露标志物的生物样本选择、复合暴露分析结果的验证及确认和金属间的交互作用是否与转体功能有关进行了展望。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杨晓波教授进行报告
沃特世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应用科学家郏征伟做了《大气压气相色谱电离(APGC)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环境暴露组学中的应用》的报告。郏博士介绍了APGC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同时介绍了其应用于环境暴露组学的优势。
沃特世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应用科学家郏征伟进行报告
提问交流
与会代表密切关注热点问题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