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警艺丨2024年11月10日
天水公安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秉承文化育警理念,以文艺之声之力营造氛围、凝聚警心,用警营文艺力量发好天水公安声音、讲好龙城警察故事。
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
追溯历史铭初心 砥砺前行守平安
当我们站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打开交响丝路,如意甘肃的版图:大漠孤烟、陇山茫茫、黄河滔滔。甘肃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矗立在祖国版图的几何中心。行走在甘肃兰州,中山桥诉说着百年的沧桑与历史的厚重,承载着陇原儿女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和希望;黄河水流淌着岁月的痕迹,感受着古今的交融;黄河母亲的雕像守护着怀抱中憨笑的婴儿,也守护着甘肃这片厚重的土地。正是在甘肃这片厚重的土地上,走出了甘肃公安。
穿越铁桥,犹如穿越时空隧道,浪涛翻滚,犹如战火纷飞的岁月。1949年8月26日,在隆隆的炮声中,兰州解放了。一支特殊的部队从兰州榆中麻家寺出发,雄赳赳、气昂昂地行进在进城的解放军队伍中。他们刚刚换上统一的军装,胸佩“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臂带布质白底、红框、蓝字“公安”臂章,脸上洋溢着兰州解放的喜悦,更憧憬着在新的工作岗位建功立业。这就是第一支甘肃公安队伍。
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这支骨子里流淌着忠诚基因红色血脉,从烽火狼烟中走来的队伍、从峥嵘岁月中走来的队伍、从血雨腥风中走来的队伍,是铁骨铮铮的血性男儿,他们肩负着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的重任和担当:守护着兰州的平安,甘肃的平安,全国的平安。他们就是甘肃公安队伍的奠基人。
75年峥嵘岁月!75年步履铿锵。
今天,当和平鸽翱翔在碧海蓝天时,平静的海面依然暗流涌动。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高浪急更见砥柱中流。这支不断壮大的队伍中有你、有我、有他,我们高举鲜红的旗帜,前赴后继,矢志不渝地传承着这忠诚的红色基因,秉承着革命先烈的精神,在牺牲中涅槃,在荆棘间拓展,在黑暗中搏斗,守护着万家灯火。
伤与恨,凝结着坚定的信仰;血与泪,演绎着岁月的蹉跎。不忘初心,百折不饶;警钟长鸣,守护平安;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文学:追溯历史铭初心 砥砺前行守平安
作者:张小梅(甘谷公安文联)
▲短视频:生命无法重来 驾前酒杯甩开
作者:伏起民(麦积公安文联)
▲书法:沁园春·长沙
作者:袁方(麦积公安文联)
释义: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美术:秋声
作者:王永斌(麦积公安文联)
▲美术:一叶孤帆
作者:陈琤(麦积公安文联)
▲美术:长河落日
作者:蔡博(麦积公安文联)
▲摄影:田间“警”影
作者:赵海龙(麦积公安文联)
▲ 短视频:追忆“一块红色大青砖”的故事
作者:赵奋达(清水公安文联)
老家的土炕
临近冬天,当天气大幅度降温,城里的暖气还没开始供暖的时候,屋里冷的像冰柜一样,冻地直跺脚,这时候,我便会想起老家的那一方热炕。
在西北农村,每家每户盖起新房,在刚进门的一侧得盘一方土炕,有了土炕就有了取暖处。
土炕是用胡基盘成的,上面铺席,下面布设若干通道,烟道和烟囱相通,冬天可用烧炕取暖。
土炕在农村必不可少,就像吃饭一样。
家里来了客人,都会对客人说“把鞋脱了,上炕”,上坑是对客人最大的礼仪。经常会有人说“老婆娃娃热炕头”那是纯朴善良的西北人对简单而又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前段时日,我家孩子两个月,出现了“二月闹”,“二月闹”是指孩子有了肠胀气,总是哭哭啼啼让人不知所措。这时候,母亲在一旁会对我说“你出生了一直睡的是热炕,没有出现肠胀气,现在是有热炕的话多好”,我才恍然,热炕可以让“二月闹”的新生儿安然入睡。
我和孩子相隔二十多年,我出生的时候,没有产床,生在了老家没有竹席的土炕上,浑身沾满了泥土,我有时会想,我一直热恋家乡的黄土大山,可能是因为我出生的时候,身上沾满泥土,冥冥之中注定我离不开黄土地。
而我的孩子,从产床抱到婴儿车,从婴儿车抱到家里的床上,没有沾一粒炕上的尘土,看着孩子熟睡,我心里一直在想,当我的孩子长大,他心中的故乡又是哪里呢?”原来,一方土炕,像纽带一样连接着我与老家,在老家的土炕上有着我们生活过的点点滴滴。
当农忙时节遇到连绵的阴雨、当冬天的大雪覆盖村庄的时候,热炕成了我们的主要活动的地方。
我们一家人围着炕桌在炕上吃饭,我在炕桌上写作业,有时候直接爬在炕上写,爬在炕上写作业特别容易睡着,不知不觉就会进入梦乡,口水湿透了书本,湿透的书本又在热炕上暖干,最后书本和砖块一样倔硬,手里的笔还在绘着各种地图,邻居叔叔骂儿子二狗的声音把我从梦中惊醒,我揉揉了眼睛,作业还没写完,却已到睡觉的时间,我合上书本,一觉醒来便是天亮,第二天被老师罚站,我把所有的原因都归根于炕太热了。
很多时候,我坐在炕上,把双手压在屁股下面,听着外婆说陈年往事,所谓的成年往事无非就是五八年挨饿,六十年代的大炼钢铁,七十年代的伟人去世,八十年代的土地下放到户,九十年代的粮食丰收。母亲不停地纳鞋底、缝补衣服,我会使劲把脚往外婆和母亲的腿下去伸,总觉得那里最为暖和,一家人围坐在炕上,童稚嬉闹,任凭老人责骂,总归无济于事,满屋天伦乐事,何其幸福。
雨天,村牙叉骨台上没有一个人,男人是闲不住的动物,一帮大男人坐在一家土炕上,玩着叫“升级”的扑克牌,旱烟味和脚臭味混为一体,把手里的牌狠狠地摔在炕桌上,那气势决不能输给他人,相互争着、吵着、闹着,冷屁股粘在热炕上,若不是尿憋难耐,才不会下炕呢!
热炕除了取暖之外,还可以暖物。土炕的席底下经常压着我们一家人的鞋背子(把布块粘在一起,做为鞋面的材料),既暖干又压板,上面印满了密密麻麻的竹席印,说来也奇怪,席底下散发出炕头热土的味道我觉得很香,好比拖拉机冒的浓烟,有人觉得好闻,也有人觉得反胃恶心。
凡是所有发酵的东西,都是在炕上完成。烙馍馍的时候,要发酿酵母,没有酵母的馍馍不够松软,酵母盆会一直放在炕沿,保持恒温,酵母会快速发酵。端午前后,每家每户做甜胚子的时候,装满甜胚子的瓷罐又放在热炕上,用衣服围了起来,等散发出甜味,揭开食用。腊月人闲,酿醋又排上了女人们的日程,在炕上,麦草把醋醩裹得严严实实,像一座小山头一样,把我挤到墙上,蜷着腿睡了一个礼拜。
暖炕是种享受,煨炕是对技术的考验。煨炕一般都是女人们的任务,先提一大笼子填炕麦草塞进炕眼门(炕洞),等麦草还没完全燃尽的时候,铲一大铁掀牛粪盖在火星上,用推耙推到中间和上下两侧,然后扫起落下的杂物塞进去,最后堵好炕眼门。看似流程简单,没有一点经验的人是烧不热炕的。小时候,每到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每家每户从炕烟囱冒出的缕缕青烟,隐隐约约,整个村庄在夕阳的映照下格外和美、宁静,让人感受到无比的温暖与亲切。
一方土炕,人类生命的酝酿离不开它,孩子的呱呱坠地离不开它,食物的发酵离不开它,生命的最后时刻也是躺在炕上走完一生。它总是默默无闻,像一位寡言的老人,总是会被人们渐忘。
我离开老家之后,躺在城市的大床上,晚上仍会鼾声入睡,但总觉得缺少老家热炕的那份踏实。我本是一个浑身沾满泥土的人,躺在被钢筋和混泥土搁高的空中,多少有点格格不入,但在时代发展的洪流里,我对热炕的那份眷恋是何其的渺小,只能顺势而行。
我觉得自己像是一位不忠的丈夫,整天躺在城市的大床上,心里一直想着土炕这个情人不放。
土炕,一代人的记忆,怀念睡在土炕上的岁月,热炕头是我心中的一方沃土,养育着弥足珍贵的人间亲情,那土炕上的一枕一被,一丝一缕,还有从烟囱里冒出的袅袅青烟,将过去那段清贫而又温暖的岁月拉得悠长悠长。
▲ 散文:老家的土炕
作者:马宝田(清水公安文联)
▲ 摄影:安全守护零距离
作者:赵奋达(清水公安文联)
守护
你是风雨中的那盏灯,
亮在黑夜,驱散迷茫的沉重;
你是清晨第一抹霞光,
唤醒城市的安宁与从容。
穿梭在街头,步履铿锵,
无数夜晚默默地守望;
风霜雪雨成了你的战袍,
汗水与泥土染上了警装。
不知多少次,你奔向呼救的方向,
不知多少回,将平凡演绎成刚强。
小巷里的温柔言语,
是你走访入户的轻轻一声讲。
人群中,你是一面旗帜,
立在正义的最前方;
在无声的角落,在深夜的路旁,
你的眼神如炬,闪烁着无言的光。
你是家人眼中的牵挂,
是他们等待的归航;
却一次次擦去思念的泪水,
只为心中那份责任的重量。
守护的路或许孤独,
你却以无畏的姿态前行。
这一生的选择如此坚定,
在光与暗的交接中,
你成了我们心中的英雄。
致敬那抹藏蓝,致敬那份担当,
你是这片土地的忠诚信仰。
不为鲜花,不为掌声,
只为守护万家灯火的辉煌。
▲文学:守护
作者:高亚军(张家川公安文联)
关山梦回:穿越时空的旅行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时间宛若一条永不停息的潺潺溪流,而我们,便是那些乘坐着轻舟的旅行者,偶尔在岁月某个静谧渡口,梦回那古老的关山,开始一段穿越时空的奇妙旅程。
关山,不仅仅是连绵起伏的山脉,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沉淀池。它们静默地屹立于天地之间,目睹了无数朝代的兴衰更迭,承载着无尽的梦想与哀愁。在梦境中,我仿佛穿梭于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战鼓雷鸣、铁骑纵横的年代,目睹了那些英雄豪杰,他们或意气风发,或壮志未酬,却都在这关山之间镌刻下了自己的传奇。
梦回关山,我仿佛穿越了千年的风尘,目睹了秦始皇那统一六国的雄心与壮志。他的目光如炬,志在千里,那统一江山的豪迈气概,如同滚滚长江,激荡着历史的长河。在梦境中,我仿佛听到那战鼓的轰鸣,它们如同雷霆,震撼着大地;我仿佛看到那旌旗的飘扬,它们如同火焰,燃烧着天空。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是一个梦想与野心交织的时代,关山见证了这一切,它们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那个时代的热血与激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又看到了汉武帝开疆拓土的英姿。他如同天边的雄鹰,遨翔于大漠之上,他的足迹遍布边疆,他的目光穿透了历史的迷雾。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景象,如同一幅永恒的画卷,展现在我的眼前。我仿佛能触摸到那黄沙的粗犷,它们如同历史的肌肤,承载着岁月的风霜;我仿佛能感受到边疆的苍凉,它们如同历史的叹息,诉说着无尽的故事。那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是一个勇气与智慧并存的时代,关山见证了这一切,它们的每一道山脊,都记录着那个时代的辉煌与梦想。
在关山的怀抱中,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文化的深邃。每一次梦回,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每一次穿越,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关山,不仅是自然的奇迹,更是历史的丰碑,它们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静静地等待着未来的旅人。在关山的见证下,我们得以窥见历史的辉煌,得以感悟文化的深邃,让我们的心灵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滋养,在文化的海洋中得到升华。
穿越时空的缝隙,我抵达了盛唐,那个诗歌如璀璨星辰般闪耀的黄金时代。在那里,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文学巨匠用他们的笔触,勾勒出关山的壮美,用他们的诗行,抒发了对这片古老土地深沉的热爱。
我仿佛听见了李白那“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豪迈吟唱,感受到了那份超脱尘世的不羁与豪情;我又仿佛目睹了杜甫笔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苍凉景象,体会到了那份忧国忧民的沉重与悲怆。
在这场心灵的旅行中,我不仅让身体在关山间游历,更让心灵在历史的长河中沐浴。我仿佛与那些古人对话,感受他们的情感波动,理解他们的思想深度。我看到了苏东坡在赤壁之下,对月怀古,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领悟;我看到了王安石在飞来峰上,那“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豁达,让我对世事有了更广阔的视野。
关山梦回,这不仅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觉醒,一次生命的升华。在历史的长河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在文化的传承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每一次梦回,都是对灵魂的触动;每一次穿越,都是对生命的礼赞。
当我从梦中醒来,回到现实,那些关山依旧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而我,带着穿越时空的记忆,继续我的诗意之旅,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份诗意与远方。在这条无尽的旅途中,我将携带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继续前行,直到找到那片属于自己的心灵净土。
▲文学:关山梦回 穿越时空的旅行
作者:魏婕(张家川公安文联)
摄影:光影 关山余晖 石像
作者:杨小梅 魏勇 胡浩(张家川公安文联)
▲书法:灞上秋居
作者:刘建斌(张家川公安文联)
释文: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书法:大美关山
作者:马尚林(张家川公安文联)
▲书法:鸟鸣涧
作者:刘建斌(张家川公安文联)
释文: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美术:关山秋景图
作者:马尚林(张家川公安文联)
▲摄影:巡林踏查
作者:马旭亮(张家川公安文联)
新时代漫想
新时代是一张广阔无奇的画布,
它在孕育着怎样的辉煌奇迹?
从警十年有余的我,
身无超凡的绝技,
手无细腻的巧术,
悠悠岁月,用什么来拉开它的画轴?
只能用一首诗拨开画卷,
诗歌里写满了警察人的担当和忠诚,
为新时代涂上自己的色彩。
写满了山川河流的逶迤,
写满了人文风情的隽丽。
中国,中国,
在无数次磨难中前行的中国!
长江黄河经历过多少湾汇入大海,
每个湾道却都打上了历史变迁的印迹。
中国,中国,
在无数次绝境中突围的中国!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
在新时代为你设计了中华复兴的蓝图,
在历经这百年之变革,
警察人不可脱身,
以自己的辛苦指数,
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以喜马拉雅为边际,
拉开奋斗的染色序曲。
以昆仑秦岭为纬线,
镌刻出青山绿水。
领导十四亿伟大的工匠,
筑牢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厦,
新时代这张画布正在点缀,
人类新纪元的宏伟蓝图。
向一带一路的时空延展,
点亮人类历史发展的多维空间。
而通向它的征程依然充满艰难,
有暗流、有坎坷、有风暴、有灾难,
警察人永不褪色!
愿用自己的忠诚、科学和不息的奋斗,
日夜去守护它的华丽和威严。
今日,我用一首诗解开画轴,
这神秘的画布向我徐徐展开,
它正准备着一场伟大的盛宴。
警察人舍我其谁已就位,
我们将组成忠诚勇敢的最强梯队,
山花烂漫,已织就中华梦的蓝图底蕴。
百鸟其鸣,将奏响新时代盛世强音!
▲文学:新时代漫想
作者:王敏佳 (武山公安文联)
立冬
北风渐紧又逢冬,四野萧萧韵不同。
莫叹岁寒天冷寂,与君共赏满山红。
▲文学:立冬
作者:邓刚虎 (武山公安文联)
▲书法:立冬
作者:安彦龙(武山公安文联)
▲书法:望天门山
作者:魏迓民(武山公安文联)
释文: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书法:水调歌头
作者:孟利龙(武山公安文联)
▲摄影:坐看云起时
作者:王建辉(武山公安文联)
▲摄影:云开雾散
作者:邓刚虎(武山公安文联)
当秋风轻轻拂过,那一抹醉人的红便悄然跃上枝头,柿子红了,红得透亮,红得耀眼,仿佛是大自然在这个季节里精心绘制的一幅绚丽画卷。
在老家的院子里,就有那么一棵柿子树。它静静地伫立在角落,像是一位忠实的守护者,见证着岁月的变迁,承载着童年美好的回忆。每到秋天,柿子树便成为了院子里的主角,满树的柿子如同一盏盏小红灯笼,在湛蓝的天空下摇曳生姿,为整个院子增添了一份温暖而热烈的气息。
记得小时候,柿子红了的时候,便是我最开心的时刻。我会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仰着头,望着那满树红彤彤的柿子,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那时候,觉得柿子树好高啊,仿佛高到了云端,而那些柿子就像是天上的星星,遥不可及却又无比诱人。爷爷总是会在这个时候,扛着一根长长的竹竿,带着我一起去摘柿子。他的动作娴熟而又稳健,轻轻地挥动竹竿,那些熟透的柿子便像听话的孩子一样,纷纷落入早已准备好的布袋里。我在一旁兴奋地欢呼着,不停地跑来跑去,捡起地上掉落的柿子,来不及将上面的泥土擦干净,一下子就放在嘴里,但接踵而至的是一股难以言说的味道,仿佛一下子将自己的嘴巴被密封了起来。这时爷爷走过来对我说,柿子不是这样吃的,柿子在成熟之后不能马上去吃,要不然会很涩,它需要经历霜的洗礼才会彻底成熟并好吃。听完爷爷的解释后,我才明白这个道理,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将它捧在手里,感受着它们那圆润而饱满的形状,以及微微带着凉意的触感。那一刻,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激和喜悦。
摘下的柿子,一部分会被奶奶用来制作柿饼。她总是先把柿子洗净,削去外皮,然后将柿子一个个铺在簸箕里,放在屋顶。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那些柿子上,仿佛给它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便会天天盼着柿饼快点做好。看着柿子在阳光下慢慢地失去水分,变得干瘪,表面渐渐渗出一层白色的糖霜,心中充满了期待。终于,当奶奶把做好的柿饼拿给我时,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那甜甜的味道瞬间在口中散开,再没有那种很涩的味道,而是带着一丝柿子特有的清香,让人回味无穷。柿饼的甜,不仅仅是一种味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家的味道,一种充满了温暖和爱的味道。
除了制作柿饼,奶奶还会用柿子做一些其他的美食。比如柿子饼,她把柿子和面粉混合在一起,做成一个个金黄的小饼,放在锅里煎至两面金黄。出锅的那一刻,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我总是会不顾烫嘴,拿起一个就往嘴里塞,那香甜的味道顿时在口中弥漫开来,满足了我小小的味蕾。还有柿子粥,甜甜的柿子和软糯的大米煮在一起,煮成一锅浓稠的粥,在寒冷的冬天里,喝上一碗,整个人都变得暖和起来。这些用柿子制作的美食,虽然简单,却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和家的味道,成为了我童年记忆中最珍贵的一部分。
每当看到路边柿子红了的时候,我会想起那颗长在院子里的柿子树,想起和爷爷、奶奶一起在树下摘柿子的快乐时光,想起那些充满了柿子香味的美食。柿子红了,红的不仅仅是柿子,更是我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思念。它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我和故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无论我走到哪里,那份浓浓的乡情都永远不会消失。
如今,生活在城市里的我,很少有机会再看到满树红彤彤的柿子了。偶尔在市场上看到那些摆放整齐的柿子,心中总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我会买上一些,带回家中,放在桌子上,静静地看着它们,仿佛又回到了故乡的老院子,回到了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柿子红了,它是秋天的使者,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它是故乡的记忆,承载着浓浓的乡情;它是岁月的沉淀,见证着生命的成长。在这个繁华喧嚣的世界里,那一抹柿子红,始终如一地温暖着我的心灵,让我在疲惫的时候,找到一份宁静和安慰。
我想,也许有一天,我会再次回到故乡,回到那棵柿子树下,亲手摘下那些红彤彤的柿子,品尝着那熟悉的味道,感受着故乡的温暖和亲切。那时的我,一定会像小时候一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因为,在我的心中,柿子红了,就是家的方向,就是幸福的味道。
▲文学:柿子红了
作者:刘凯波(甘谷公安文联)
▲美术:问天
作者:刘凯波(甘谷公安文联)
▲美术:富极成双贵极妍
作者:李亚斌(甘谷公安文联)
▲美术:天香一品
作者:李亚斌(甘谷公安文联)
▲书法:忠诚担当
作者:李文辉(秦安公安文联)
▲书法:守正笃实
作者:李文辉(秦安公安文联)
▲书法:江山如画披彩锦 中华盛世巨龙腾
作者:赵双喜(秦安公安文联)
▲书法:踔厉奋发
作者:孟冬杰(秦安公安文联)
▲美术:披云似有凌霄志 向日宁无捧日心
作者:王刚(秦安公安文联)
▲美术:竹石
作者:王刚(秦安公安文联)
▲美术:旭日
作者:高紫云(秦州公安文联)
▲美术:秋菊
作者:徐东泽(秦州公安文联)
▲美术:吉利
作者:汪洁(秦州公安文联)
▲摄影:解锁“空中警务”
作者:年浩(秦州公安文联)
来源:天水公安文联
编校:天水市公安局融媒体中心 盛靓 常力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