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IG上刷过的“网红”风格,其实代表着历史上的颠覆精神 | 孟菲斯40周年
2021年是孟菲斯集团诞生的40周年纪念日。为了表示庆祝,德国维特拉设计博物馆举行了展览《孟菲斯:40年的媚俗和优雅》,展出一系列家具、灯具、画作、照片等等,让当今世界一睹“孟菲斯”这一美学的风采。著名品牌圣罗兰也为了致敬这一流派的先锋性,于5月19日开始,在巴黎和洛杉矶的Rive Droite概念店举办孟菲斯集团成立40周年的纪念展览。
「孟菲斯:40年的媚俗和优雅」展览现场
鲜艳的用色、重复的几何图案、粗黑边框……这种风格仍会不时在家装、服装、饰品、平面作品、甚至网红打卡点中出现身影。事实上,这种风格早在40年前就诞生了,它的名字叫做“孟菲斯”。在短短十几二十年间,孟菲斯已经完成了从非主流文化到主流文化的转变。
孟菲斯集团于1981年在意大利米兰结成。究其本质,像许多富有创造力的组织一样,孟菲斯诞生于对现状的反抗。20世纪50到70年代盛行的现代主义和简约主义都追求结构和直线,为了反驳这一观点,建筑设计师埃托·索托萨斯把关注点集中在“激进、滑稽、无耻”上。
「孟菲斯:40年的媚俗和优雅」展览现场
1980年12月,索托萨斯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轻设计师,伴随着Bob Dylan的一首歌“Stuck Inside of Mobile with the Memphis Blues Again”,索托萨斯为这个组织取名为“孟菲斯”。孟菲斯既是埃及的一个文化古城,亦是美国田纳西州一个以摇滚著称的城市。
摄于1981年的孟菲斯集团合照,成员们坐在梅田正德设计的“Tawaraya Ring”上
1981年9月,在备受赞誉的米兰国际家具展上,孟菲斯集团进行第一次展出,给观众留下新奇的印象。即使当时很多设计评论家把这样的设计及其设计活动理解为是一个玩笑、一次对传统设计的挑衅,但这些造型独特、色彩艳丽、稀奇古怪的设计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也为那些受现代设计限制的设计师们打开了新的思路,在设计界形成一股强大的冲击。
孟菲斯集团设计的家具
在索托萨斯的带领下,孟菲斯每年都推出很多新的设计,孟菲斯的设计师们努力把设计变成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孟菲斯没有固定的宗旨,他们的本意就是反对任何限制设计思维的固有观念。孟菲斯始于挑战“形式遵循功能”的概念,索托萨斯将年轻设计师聚集在一起,然后把它变成商业。商业并不是讽刺,这正是索托萨斯以及一批年轻设计师团体想要的——要能够完成真正的产品,将活动与商业挂钩。
孟菲斯于八十年代末解散,但仍有一批热衷于此的设计师和爱好者们,在为此付出努力。近几年,在时尚和家具上,我们再次看到了孟菲斯风格或受其影响的形状和颜色。孟菲斯给设计界带去了一股清新的空气,这个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设计界最引人注目的活动,把它的设计新观念传播到世界各地。
Leta Sobierajski作品《AddEnds》
Masquespacio作品,The Student Hotel Campus Barcelona
在本篇中,Design360°邀请到孟菲斯官方公司Memphis Company介绍孟菲斯的历史起源及后续发展;同时也邀请了西班牙创意顾问公司Masquespacio、比利时设计师和插画家Tim Colmant、纽约独立设计师和艺术指导Leta Sobierajski、以及英国设计师和插画家Peter Judson,分享他们眼里的孟菲斯及这种设计风格对他们的影响。二十一世纪的设计师们,在汲取孟菲斯精髓的同时,将新时代的设计语言和现代风格融入作品当中。
Peter Judson作品《巴金达格纳姆车站》
Tim Colmant为WeTransfer和《Tunica Magazine》所绘壁纸
Memphis Company
孟菲斯官方组织
“孟菲斯公司成为了在世界范围内迸发思想和产生文化现象的工作坊,它能够打破形式、颜色、装饰、以及国内非传统物料使用的方式。”
孟菲斯Post Design画廊
孟菲斯既是生产和销售“孟菲斯集团”产品的公司,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震惊家具领域的文化现象的名字。1981年,四位富有想法的商人创建了孟菲斯公司。当时,对于他自己和一群年轻设计师正在负责的项目,埃托·索托萨斯一直在寻找能真正改变他们项目中的产品的人。出于这样的意图,在短短时间内,孟菲斯公司成为了在世界范围内迸发思想和产生文化现象的工作坊,它能够打破形式、颜色、装饰、以及国内非传统物料使用的方式。1981年九月,在米兰国际家具展上,孟菲斯集团进行第一次展出。
孟菲斯Post Design画廊装置
孟菲斯公司与设计师团队的合作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末,之后集团解散。从那以后,孟菲斯公司以Collection Memphis Milano编者和制作人的身份活跃在设计界,他们对此怀着彻底的信心,并没有作出任何改变或修正。如今,大量孟菲斯类型的产品可以在世界大型博物馆和专业收藏者家中找到,最具份量的设计杂志也认为他们对意大利设计史上其中一个重要时期作出了巨大贡献。
孟菲斯Post Design画廊装置
集团解散后,孟菲斯公司继续他们的工作。在1989年到1991年期间,孟菲斯公司举办了Meta Memphis的展览;1997年,在米兰Historic Centre开设了名为Post Design画廊的官方陈列室,在这里,也可以持续看到孟菲斯集团的作品。
简单来说,现今的孟菲斯公司可以分为三个部分:Memphis Milano、Meta Memphis和Post Design。Memphis Milano是八十年代由索托萨斯组织的孟菲斯集团里设计师设计的所有产品系列;Meta Memphis是从1989年到1991年间仅由艺术家设计的系列品;Post Design是1996年开始我们用在所有新系列产品的品牌。
Masquespacio
西班牙创意顾问公司,
沿用孟菲斯风格创造独特的室内空间体验
“孟菲斯运动在21世纪以一种新的形式卷土重来,因为大众和设计师们已经厌倦了理性主义风格所提倡的冰冷的白色木制空间。”
Masquespacio工作室
对我们来说,孟菲斯运动是利用几个元素的结合带来的独特美学。首先,我们有从直线到圆形等不同的形状的运用方式,可以将各种形状有趣地结合在一起;其次,我们可以使用鲜艳色调和罂粟色系,以及平面图形;最后一个要点是,孟菲斯在最初建立时采用的主要材料是塑料。所有这些条件结合在一起就诞生了一种设计风格,这种设计风格能产生巨大的视觉反差,并能唤起运用者的情感回应。
孟菲斯运动在21世纪以一种新的形式卷土重来,因为大众和设计师们已经厌倦了理性主义风格所提倡的冰冷的白色木制空间。孟菲斯风格的感染力引起了大众消费者的巨大反响,这使得它甚至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大众消费品牌的营销活动中。
Masquespacio设计的Missana Toadstool
作为一个设计工作室,我们沿用的风格旨在创造独特的体验和目标用户的情感反应。因此,孟菲斯运动与我们的概念非常匹配。浓烈的罂粟色系加上不同形状和图案的对比,使它变成非常贴近我们的设计风格。尽管我们已经在很多项目中使用孟菲斯风格,但我们总是不停去尝试重新发掘这种风格的潜能,比如通过运用诸如织物和金属之类的新材料,以及各种形状的不同组合。
我们的作品Toadstool系列中使用了大理石、金、木和织物作对比,给孟菲斯运动带来了全新的概念。同时,我们在原始设计的基础上使用了许多新颜色和现代色,并同时通过组合孟菲斯图形来重新诠释平面图案。
Masquespacio为Bunburgers Turin提供的室内设计
Tim Colmant
布鲁塞尔平面设计师和插画师,
运用色彩和大胆的风格传达出明确的信息
“孟菲斯把塑料这种非常便宜的材料用在设计上,这是对设计的巨大反响。对我来说,这是一种真正的朋克风格。”
我认为孟菲斯的精髓在于它与这个行业的关系,因为他们是第一个把塑料这种非常便宜的材料用在某些设计上的人。这是对设计的巨大反响。对我来说,这是一种真正的朋克风格。纳斯爱里·杜帕丝奎尔创作的图案非常吸引我,就像一个未来概念,或者说是对未来世界的演变的一种诠释,这个世界正在变得更加科技、更加喧嚣以及拥挤。
Tim Colmant为法国Angie Agency绘制的插画
作为一个90后,我觉得他们那时真的制造了颇大的骚动,引起了一种风格的热潮。从九十年开始,每一个广告、玩具、衣服,都带有孟菲斯的色彩。所以,我本人能与孟菲斯的文化意蕴直接相连的就是我的怀旧情怀。但有趣的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种风格叫孟菲斯。有人看到我的作品风格时,也只会说:“哦,有点像九十年代的风格。”的确,索托萨斯使孟菲斯再次成为一种风格,后来也证明,孟菲斯的确就是一种风格。
Tim Colmant致敬纳斯爱里·杜帕丝奎尔绘制的图案
我第一次爱上孟菲斯是因为我看到了纳斯爱里·杜帕丝奎尔的图案设计。这个图案自然而然就震撼了我。我一直沉迷于各种图案,但纳斯爱里的图案是不一样的,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对我来说,这就是九十年代的怀旧共鸣。从那个时期开始,美国的连续剧、电子游戏和服裝都被孟菲斯风潮占领。所以怀旧情怀也使我更加被孟菲斯吸引。
Tim Colmant与Field在2013年纽约设计周的展览上绘制的插画
亮色调是我现今作品也依然在使用的元素。从图案的角度来看,我在过去几年里的确设计了许多种图案。现在对我来说,我更关注的是形状本身,而不是把多个形状来组成图案的这种形式。我知道这听起来有点混乱,但我觉得关注局部比众观全局更有意思。
孟菲斯依然是我在设计实践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更多的是关于不遵循传统方式,去尝试各种东西,即使有些时候会失败。对我来说,孟菲斯是一个重要的经历和探索过程,而这种探索未知的过程在我的设计实践中仍然占据非常大的地位。
Tim Colmant在台北小食糖个展上展出的插画和图案
Leta Sobierajski
纽约独立设计师和艺术指导
擅长将传统平面设计元素与摄影、艺术和造型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发现孟菲斯是一个打破规则,重新定义简洁,以及不假思索地探索几何、颜色和图案的机会。”
Leta Sobierajski作品《Aldo》
孟菲斯是20世纪80年代在意大利米兰发起的设计和建筑运动。我们另一个用来形容这个设计时代的术语是“后现代主义”,就像我19岁时在设计历史课上所学的一样。在这之前,我们被各种各样的工艺、未来主义、现代主义和艺术装饰的想法所淹没——当然,它们的发展和技术都非常出色——但是当我们最终转向后现代主义那一章节时,我的世界已经永远改变了。
在发现了后现代主义和孟菲斯运动之后,我再也不追随马西莫·维涅里或特奥·凡·杜斯伯格所称赞的简洁、严谨的黑白调,也不再像虔诚的Helvetica字体崇拜者一样,守护着九十度角和完美的平滑字体。
Leta Sobierajski作品《AddEnds》
发现孟菲斯是一个打破规则,重新定义简洁,以及不假思索地探索几何、颜色和图案的机会。孟菲斯是一个挑战人们思考方式的契机,比如,当设计以一种更为短暂的方式出现时,它可以如何保持功能性?设计能不能仅仅是短短的一剎那?它需要有什么目的吗?我觉得最吸引人的是,这些短暂的决定中,不管它们有多么荒谬或过分,每一个瞬间的决定都是经过完全和彻底的深思熟虑的。这是我想在每一个项目中持续挑战自己的地方,也是我在开始任何一项新工作前必须要提醒自己的问题。
Leta Sobierajski为Taubmans制作的《Taubmans Chromatic Joy》
Peter Judson
自由插画师和设计师,
作品深受孟菲斯影响,关注人类与环境和颜色之间的关系
“孟菲斯风格再次流行起来的这几年,揭示的更多是关于今天我们如何消费设计的肤浅本质。”
在我看来,孟菲斯正是因为与包豪斯提倡的“形式服从功能”有着鲜明对比,而成为了独特的存在。孟菲斯设计的一切都那么的情感充沛,也是人性的基本所在。对感官的重视也使我们能在超越物质层面与设计师的创作产生共鸣。
Peter Judson作品《紫色楼梯》
Peter Judson作品《侍应生》
孟菲斯有两个主要阶段。最初是对主流制造工艺的猛然反抗,当时他们遵循了几十年前空论的、概念性的、无政府主义的设计工作室的脚步。但这种无政府状态与相关的商业成功结合起来,即使孟菲斯仅存在了很短的时间,它依然在众多设计中脱颖而出。
其次,孟菲斯风格再次流行起来的这几年,揭示的更多是关于今天我们如何消费设计的肤浅本质,尤其是孟菲斯风格的作品十分上镜,在视觉及照片上非常突出,然而很少人会发掘更深层的东西,他们只喜欢在instagram刷图片,拍摄一些奇怪的照片或者用emoji来发表评论。虽然我并不确定我们今天所享受的安于现状,对比起缺乏深层次的赏识和理解来说,是好是坏。
Peter Judson的《Bus Stop and Enjoy Yourself》系列插画
我是在大学时期从《Design: a Concise History》这本书了解到孟菲斯,这本书至今我仍然在翻阅。我时常发现相比起理性地运用色彩,我更加被强烈的感性色彩运用所吸引,这更注重的是事物如何被合理化和被诠释。最后,在我的工作中,真正变得清晰的事情是,我们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应该如何与身边的事物互动,这个主题已经渗透在我所有的实践中。
Peter Judson为泰特美术馆绘制的海报
让我极度好奇的一点是,像孟菲斯集团这样的现象是否会再次重现。我们生活在一个节奏如此快的社会里,发现、分享和消费设计变得非常的容易,以至于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缓慢地发展和成长。要真正推动一个领域以及创作大量的作品,并且在它没有成为昨日新闻之前,让它有充分的时间成长。
这更像是一种短暂的存在,你需要发展出更强的适应力,而它很有可能会在事后回想起来才发现更有存在感。但我不禁在想,在追求像孟菲斯这样的潮流的同时,我们已经错过一些宝贵的东西。
Peter Judson为泰特美术馆绘制的海报
不难看到,在距离1981年40年后的今天,孟菲斯仍然在以新的姿态重登设计舞台。对于所有优秀的设计风格,平面设计师Lorraine Wild认为,它们的“道”往往是一种循环往复。在2000年《Eye Magazine》采访中,她说道,一个好的设计风格会引起大众市场的兴趣,从而为其所吸收。然而大众市场并不会对这种风格的背景进行解释,而是直接挟持它,让它充斥整个市场。接下来的就是滥用、尴尬、风格的死亡。再之后,则是盲目崇拜、复兴、人们对其兴趣的重燃。
David Bowie(上)和Karl Lagerfeld(下)各自的孟菲斯系列收藏
因此,所有好的设计风格都会起起落落,从盛行到式微再到复兴。理解一种风格的兴衰对于培养视觉素养和驱动创新绝对是有益的:它是美学创新的前提,也是做出新的、好的设计的前提。孟菲斯就是这样一个兴衰循环的经典案例,这也许就是孟菲斯美学诞生40周年之际,我们再重新审视它的理由。
资料来源
本篇部分内容摘自《Design360°》杂志第76期
「街头文字(Street Typography)」